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会被其他国家超越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a-dao-shi-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帝国,其鼎盛时期最多也就一百年上下。
美国从1945年国力达到巅峰开始,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
美国黑人和拉美人有一亿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快速增长。如果美国白人的比例降到一半以下,我不认为美国能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就是在三十年以后。
有人认为美国”山川险固”,平原广大,地理位置无比优越,可以永远做老大。其实秦国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再坚固的堡垒,内部烂了,早晚都得破。拉美人和黑人就是美国内部的崩溃点之一。
人的寿命有限,壮年期也有限,国家亦如是。别再幻想“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了。

。。。。

还没人发现那种按平稳的年增长率预测国家发展的方法很不靠谱吗?一个国家他可能爆发性增长,也可能崩塌式衰落。富国或富人起家或衰落的时候也是这种模式居多,那种平稳的变富或者衰落的情形反而是少见的。不信你留意下你身边的富人,是不是都有个爆发点?马无夜草不肥,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别拿增长率在那看了,照那样算中国还没超过日本呢!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能量太大,它自己要倒,别人扶都扶不起。

比如,28万亿多的国债,谁接得住?

全世界供美国都供不起美国人的骄奢淫欲和浪费。

谁扶谁被压死!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权帝国更替背后的技术变革:

大航海时代、海上马车夫和不列颠统治海洋,是因为风帆时代有利于全球海权。

后来日本和美国的崛起,很多程度上建立在燃煤时代的区域性海权之上。

再后来美国的胜利,又是因为燃油和航空时代有利于全球海权。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军事变革,是有利于全球海权?还是有利于区域海权?

如果现在欧盟有中国的拒止能力,世界格局会是如何?(你们祖先的海盗精神哪去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只是GDP上超越很容易,目测我朝超越美帝最早是2030年,晚也不过2040年,这几乎是必然的!

但真正难以超过的是存量资产,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美国最大的资产是什么?军力?科技?人才?

NO!

上面那些都是可以超越的,美国最重要的资产是美元霸权!是让全世界用自己的产品、原料、资源、人工为他们发行的纸张买单的能力!

而美元霸权是源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更是源与二、三次工业革命后的利益分配!

这个怎么挑战、怎么超越?再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现在主要大国都是有核国家,真想世界末日么?!

恐怕唯一的机会只剩下工业革命了,目前几乎可以确定下次工业革命就是聚变革命(当然倒底有没有下次工业革命,这本身是存疑的)!

真想超越美国只有在下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这也可能会也是人类进入星辰大海时代的先机!


user avatar   nan-ke-j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中国利益出发,也不允许美国衰落。

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阐述。

亚欧大陆,是人类活动的大舞台。因此被称作“世界岛”并不为过。亚欧大陆上,从亚历山大东征至今,各大强国,帝国纷纷登场。大多不出百年,其对亚欧大陆的影响力就几乎没有了。原因很简单,跨度太大,内部整合困难。

但唯一一个保持亚欧大陆霸权,超过百年的,就是英国。就是美利坚的前宗主国,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自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后,一直到二战爆发,皆可以称为世界霸主。做为一个亚欧大陆边缘的岛国。英国巧妙避开了打通陆路的艰辛,转而靠独霸海洋而称霸。

但霸了海洋,总要上岸的。于是,英国发现,要真的控制住亚欧大陆,一定要把近东(今土耳其,巴尔干半岛),中东,远东(亚太)都握在自己手中。而英国发现,印度总控近东,中东,远东。印度就是英国独霸全球的重中之重了。于是,英国以印度为基础,北控巴基斯坦,西控埃及,东控新加坡。由此建立起全球霸权。

英国衰落的开始,正是在近东问题上举措失当。一战由近东危机而引发。

继英国而起的美国,也是在近东,中东,远东进行角力。到二战结束,美国驻兵到德国,又通过北约到了希腊,土耳其,近东无忧;通过控制伊朗,沙特,中东无虑;占据,日,韩,菲,南越,远东无愁。于是美国全球霸权基本无法捍动。而苏联集团,只是被困在亚欧大陆边缘区的困兽而已。

但美国却对远东判断失误。它把“Red China”视作第二个日本帝国,深怕这个黄种人国度再度偷袭珍珠港。由此,打了韩战,越战,让自己在远东赔本赔掉了几乎所有霸权。

而尼克松之后,弃越南,美中和解后,一切改变了。远东从美国霸权的“负资产”,变成“营利点”。远东日益成为美国优质资产。

可以想见,对美国来说,远东若能再退一步,把台湾弃掉。则美日同盟真正效果就出现了,日,韩,澳,菲,印尼,越等国更加会向美国输诚。中国得到了国家统一,而消化台湾必然耗费中国三十至五十年精力,由此,远东均势百年可保。远东宁,即便美国输了中东,光靠远东也能保证它不会大步衰落。

中国为什么不能让美国衰落?

很简单,当霸主,谁难受,谁知道。

称霸,必然要真正能控制住获得的东西,这个“消化”过程最易出错。最后,吃的太多,消化不了,被活活撑死的,古今不在少数。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齐桓公,晋文公的“尊王攘夷”。尊一个世界共主,自己获实利即可。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会埋葬他们。

1,美利坚会经历五胡乱华一样的内乱。

2,等中国把第三世界国家的基建完成并通过高铁连接之后。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会抽离欧美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地。

3,高福利的欧洲先衰落,但美国可能没有机会吃到尸体的大部分份额。

4,亚美利加的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的分歧几乎不可能弥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金融资本都是TG的利益共同体。

5,发达被野蛮征服的前提是安逸、无效率、圣母心、自大以及不够务实的外交政策。美国占了4个,欧洲快全了。

6,资本统治的国家是最容易妥协和被收买的。

7,中国是斯巴达的角色,美国是雅典的角色,而在很长久的竞争中,一旦陆权完成整合,海权一定会衰落。

8,离岸平衡策略已经失效了,在未来很长久的时间内也无法建立新的离岸平衡。

先说这些,静待美分和战忽局同仁来骂街


user avatar   realm_of_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谈中国是否会超越美国,我们来回顾一下,经济为什么会增长?

按照索罗模型,人均GDP=A*(K/L)^α

其中:K 资本;L 劳动;A 技术水平;α 资本所得的比例。K/L为人均资本存量,即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资本的人均拥有量。资本存量是过去投资的结果。

也就是说,人均GDP与技术水平线性正相关,与人均资本存量的α次方线性正相关

提高储蓄率即投资率,可以提高人均资本存量K/L,即可提高人均收入。在人均资本存量很低时,依靠国内储蓄和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经济,所取得的成效会很快显现:人均资本存量迅速增加,人均GDP也就水涨船高。招商引资过后,工厂拔地而起,当地经济当然就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日本的70年代以前的高速发展,台湾的“十大建设”,和大陆遇到经济不景气就开动“铁工基”建设,都是异曲同工。

然而,因为折旧、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投资并不能无限提高人均收入。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人均资本存量很高的时候,资本折旧也会很多,每年的投资很大一部分是替换已经老旧、落后的设备,而且有一部分投资需要匹配人口的增加。所以在技术水平和储蓄率一定时,人均资本存量是有上限的,也就意味着人均收入也是有上限的。

这时候想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只能依靠技术进步。所以说经济长期发展的唯一源泉就是技术进步


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但人均资本存量很低,(有技术但没工厂)可以通过投资建设,发挥出技术水平的全部潜力。战后欧洲的迅速发展,就是如此。

技术水平一定,人均资本存量已足够高,进一步的投资会是无效的。日本在90年代以后,政府无论怎样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都不可能成功。日本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资本存量很高(事实上其人均资本存量依然高于美国),技术已发挥全部潜力,靠投资不可能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相反,不断累积的政府债务,倒成了问题。

技术水平很高,人均资本存量相匹配地高,这就是典型的和平安定中的发达国家了。想要发展经济只能不断地创新。比如美国在二战后的发展,可以完全由科技进步来解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美国反而拥有最高的人均收入——因为它是科技创新的中心,它的技术水平最高。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后发国家想要追赶先发国家所需要的条件:

1. 市场经济。这是适用生产函数的前提,也即索罗模型的前提。

2. 和平、安全、稳定的环境。这是提高人均资本存量和发展科技创新的前提。

3. 鼓励国内储蓄和投资,鼓励外国直接投资。这是提高人均资本存量的方法。

4. 向发达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这是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

能做到这几点,后发国家的经济就能飞速发展。我们的“特色市场经济”“稳定压倒一切”“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经济特区”等等都是这几条的应用。日本、四小龙、中国和拉美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做法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这些国家都曾经历过“经济起飞”的高速发展期。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因为战乱、政局不稳、储蓄率低、财政和贸易赤字、闭关锁国等问题,陷入低收入陷阱

比如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赤字,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西方国家民众对自己国家的恶行是什么态度?

比起大家熟知的”中等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更加困扰着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在世界银行划分的低收入和中低等收入组里一直待到了2011年。

1960年以来,从低收入提高到中高等收入的国家,只有圣基茨和尼维斯、塞舌尔、马来西亚、土耳其、加蓬、马尔代夫、哥伦比亚、博茨瓦纳、中国、巴西、泰国、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伊朗和厄瓜多尔,进一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高收入组的经济体只有韩国、台湾地区、赤道几内亚和阿曼,其中赤道几内亚和阿曼都是产油国。全球其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依然陷在低收入和中低等收入阶段。

1960年以来,从中等收入起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只有新加坡、香港地区、日本、波多黎各和以色列,其他的都是本来就已经很发达的欧洲国家或石油出口国。


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发展中国家就不能靠上面几条进一步追赶发达国家了,即人均GDP增长率会降到和发达国家一样的程度——长期平均2%的增长。

这是因为,你一直在学习发达国家,意味着你一定比发达国家落后。只有发达国家有了创新,你才能学过来,而学习需要时间。因为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和限制,你一定比发达国家落后至少好几年。这种亦步亦趋的技术进步,肯定不能让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时候想要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靠自己专研,发展出引领世界的创新。日本的家用电器和汽车,韩国的消费电子,台湾的半导体等,无一不是靠自主研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导致技术水平和人均收入无法进一步向发达国家收敛,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缺乏创新还会降低社会流动性。如果技术进步都是从国外学来的,那么拥有社会资本的世家在这种学习中有巨大的优势,也将享受绝大多数的经济发展的收益。而如果技术进步是由国内创新推动的,那么国内人群中努力学习、工作和研发的人将享受到大部分的发展红利。

所以,发展中国家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在满足上面4个条件的基础上,还要一个条件:不断推动自主创新。

下图比较了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日本、韩国和以色列),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拉美和东欧国家)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参照对象是美国、欧元区、OECD国家。

(上图绘制了阿根廷,白俄罗斯,巴西,保加利亚,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欧元区,德国,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OECD成员国,巴基斯坦,秘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西班牙,瑞士,泰国,土耳其,美国,乌拉圭和世界等共36个国家和国家集合。数据取的是从1996年到2015年,用的是现价美元,因为1996年到2015年的全球通胀水平很低,而且数据比较齐全)

横坐标是历年人均GDP,纵坐标是历年研发支出R&D占GDP的比重。

很显然地,图中出现了两个密集区,我用黑圆圈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和研发投资都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

而成功晋升发达国家的日本、韩国、以色列,还有发展中的中国,不在这两个圆圈内。(世界银行没有提供台湾的数据。但台湾的研发开支也达到了3%,高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对他们的发展轨迹做回归(绿线),可以发现他们的研发投资和人均GDP高度相关。

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和以色列,比美国还热衷研发。中国的R&D支出超过了GDP的2%,和欧元区一个水平。比中国更舍得投入的只有发达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研发支出比中国高的国家有16个国家,全部是发达国家。同时,荷兰、英国、加拿大、挪威、爱尔兰、葡萄牙、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新西兰、斯洛伐克、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等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比中国低。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完整数据,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两个研发支出较高,分别是中国和爱沙尼亚(1.82%)。爱沙尼亚的各项发展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排第三名的是匈牙利,其研发支出低于1.4%。

匈牙利、马来西亚、俄罗斯、巴西、沙特、南非、智利、波兰、土耳其、阿根廷、墨西哥、泰国等国的研发支出全部都低于1.4%。它们在图中聚成一团,被框在黑圆圈中,说明两项指标都差距不大,其实算一类国家。

以比发达国家更低的研发支出,想要科技上赶上发达国家,不用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达到中高等收入以后,能高比例投入研发的国家,都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而留在中等收入陷阱里的国家,研发支出都较低。

所以,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坚持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中国肯定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

(顺便说一下,如果按照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的追赶路径,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25年左右将达到3%左右,超过美国的研发支出比例,而此时中国的GDP已经超过美国)


研发支出高于美国的以色列、韩国和日本,其人均GDP也低于美国。而且在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的人均GDP最高。

这主要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外部性和研发支出的规模效应

美国是世界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心,在实验科学上舍得投巨资。而其他发达国家花费更多的力量在应用领域。因为科技创新的外部性,其他国家可以不投入而坐享其成。最终,在全球经济版图最大的美国享受到的科技创新的外部性最多,也就最舍得投入。

如果每项科技进步给每个人带来的收入提高效果相同,而每项科技进步需要的研发投入更多的话,更大的经济体将会有更多地科研投入,也就带来更多的科技进步,进而人均收入提高地比其他经济体更多。

所以。科技中心的转移也可能是必然的。更高的科技水平,意味着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将比美国更高。

1830年到1939年,英国引领世界,期间英国的人均实际GDP年均只增长1.1%。

1939年到2017年,美国引领世界,期间美国的人均实际GDP年均增长了2.3%。

这种年均增长率的提高可以用科技中心转移至更大的经济体带来的规模效应解释。由于美国有更多的研发人员和研发支出,就能够做出更多的创新,进而提高前沿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

所以我们可以预测,由于科技的外部性和研发的规模效应,未来作为科技中心的中国能够进一步提高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速度,能够帮助人类更快更好地提高物质文明。


当下的人均GDP排名70多名,的确落后。但考虑到自主科技创新带来的未来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人均GDP会在未来半个世纪达到全球主要国家第一。

或许,中国接下美国的这一棒,会被传给大同世界呢。


附:

中国超越美国,全球走向大同世界的路线图:

10年代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开始减速。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50%。

2012年,中国人口红利期结束,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2年~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动能转换,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2014年,中国经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超过美国。

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

2017年,深圳的经济规模超过香港。

2018年,中国的综合国力达到美国的一半。如何衡量各国的综合国力?(一)如何衡量各国的综合国力?(二)

2018年,商品零售总额超过美国。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欧元区(中国14.6万亿美元VS欧元区13.4万亿美元),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19年,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过美国。

(以下内容均基于中国的崛起被美国接受、中国能够继续参与全球自由贸易并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或中国能够自主发展出关键技术的假设)

201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平均学历达到大学的00后,将帮助中国经济实现“中国创造”。

20年代

2020年,福建省的经济规模超过中国台湾。

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北美票房,文化中国在全球开始崭露头角。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欧盟(不含英国)。

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银行标准下的高收入经济体。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欧盟(含英国)。

2024年,中国大陆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过美国。

2025年,基本完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

2025年,中国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超过美国。

此时,中国的发展水平与乌拉圭、立陶宛、拉脱维亚、智利、巴拿马、阿根廷、匈牙利、波兰和克罗地亚等拉美和东欧国家相当,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后备队。

202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此时,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对于先进国家依然较低,而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企业研发水平依然在迅速提高,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依然会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深圳人均GDP(汇率法)超过香港。

中国单部电影国内最高票房达20多亿美元,海外票房也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斩获数亿甚至十数亿的票房。中国电影票房开始刷新全球电影票房纪录。

中国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崛起。

印度的人口红利将从00年代后段开始,到40年代初结束。印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

印度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年代,中国GDP的平均年实际增长率为5.5%。

30年代

2030年,中国电影年票房达到300亿美元,占全球电影票房的40%。北美,EMEA,APAC(中国除外)和拉美地区各有100亿到150亿的电影票房。中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影市场。

约20部中国电影上榜全球票房排行榜前50。目前好莱坞电影巨头迪士尼、华纳兄弟、皮克斯、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和20世纪福斯几乎垄断了全球票房前50的电影。

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福建省的人均GDP(汇率法)超过中国台湾。

3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规模达到OECD国家总和的一半。

印度的GDP达到十万亿美元。

全球经济规模排前十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德国、巴西、法国、英国、韩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和澳大利亚。

2035年,中国的人均GDP(汇率法)会超过希腊,且人均GNI(PPP)会达到美国的一半:这两项是发达国家的基本标准。所以,从2035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渐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了。中国的人口超过其他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将彻底改变发达国家的面貌。

此时,中国的发展水平相当于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葡萄牙、爱沙尼亚、捷克、希腊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币国际化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

亚洲在全球变得更加重要,亚洲内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新加坡的人均GDP(汇率法)超过瑞士。新加坡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

中国统一

30年代末,中国台湾经济总量在大陆各省的排名中下降到第20名以后。

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30年代,中国GDP的平均年实际增长率为4.5%。

40年代

建立中日韩(+东盟)共同市场。

中日韩共同市场的建立,很可能会伴随着美军的撤退。

中国大陆人均GDP(当期汇率法)超过中国台湾。

以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标准,中国绝大部分211高校都进入世界前500。中国的世界前500大学数量超过100所,并超过美国。中国大部分985高校都进入世界前200。

一带一路将紧密联系着欧亚大陆的每个国家,这片大陆上的国家因此也将更加团结。

一带一路也为非洲大陆播种下工业化的种子,它将在本世纪下半叶生根发芽。

印度尼西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印度。

印度的城市化率超过50%。印度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人口红利期结束。

朝鲜和韩国统一。新韩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英国或法国。

亚洲将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40年代,中国GDP的平均年实际增长率为3.5%。

50年代

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OECD国家总和的70%,人口约占全球的14%。

我国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的倡导下,“和平”和“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的主流。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也在崛起。

美国对欧亚大陆的内部事务丧失话语权。

非洲的城市化率超过50%。非洲的人口红利将从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结束。非洲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全球经济规模排前十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德国、统一的韩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加拿大、孟加拉国和俄罗斯。

2050年,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于意大利、韩国和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和新兴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GDP(汇率法)达到美国的一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NI达到美国的2/3。

如果中国不能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那么对于美国的追赶到此结束,中国的人均收入长期潜在增长速度将下降到和美国相同的水平(即年均2%左右)。由于人口结构与全球体系的优势,从此美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将快于中国,之后在80年代美国的综合国力将重新超过中国。

(以下内容均基于中国将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的假设)

外国科学家开始大规模向中国移民。

50年代及以后,中国GDP的平均年实际增长率为3%。

60年代

印度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

非洲加速发展。

中国的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70年代

中国成为世界科学研究和创新中心。

由于中国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而中国的科研人才数量远高于现在的美国,所以70年代以后,全球发达经济体的长期潜在增长率将会被提高到每年3%左右,远高于现在2%的水平。

中国将达到荷兰、加拿大、奥地利、芬兰、德国、比利时、英国、新西兰、日本、法国和以色列等主流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主流发达国家的一员。

22世纪

(以下内容均基于中国将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的假设)

210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那时的美国。中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位置与现在的美国在全球的位置相当,与那时的瑞典、澳大利亚和丹麦差不多。

中国人口10.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9%,比现在的比例减少一半。

中国大陆周边亲中国的小国将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人民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成为新时代的瑞士和挪威。

印度人口达15.2亿,经济总量甩开美国,接近中国。

巴基斯坦的经济规模进入全球前五。

尼日利亚的经济规模排全球第六,并拥有近8亿人口。

孟加拉国、越南和埃塞俄比亚都有可能进入全球经济体前十名。相应的,英国、法国和德国被挤出全球前十。

全球经济规模排前十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日本、统一的韩国、孟加拉国、越南、埃塞俄比亚、英国、德国、巴西和俄罗斯。

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经历了人口红利期,完成了对先进国家收入水平的快速追赶期,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与发达国家无差异。

东亚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与中国相当或超过中国。

西欧、北美、澳洲各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相当于中国的60%~100%。

东南亚、南亚、中亚、东欧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

拉美、中东和北非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相当于中国的1/3左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相当于中国的1/5。有一些非洲国家还处在向中国收敛的过程中。当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只有美国的6%。

目前人均国民总收入(按购买力平价算)不到美国的2%的极度贫困国家,如马拉维、尼日尔、利比里亚、布隆迪、刚果和中非共和国等,到下世纪初其人均GNI(PPP)会达到中国的10%,美国的12%。也就是说,最先进的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间的实际收入差距会从现在的近100倍缩小到22世纪初的10倍左右。

全球各国的差距大幅缩小。那时世界上最富裕的东亚和最落后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间的差距,仅略大于现在北京上海和甘肃贵州间的差距。那时全球各国间的差距和目前中国大陆各省市间的差距差不多。

世界是平的。

22世纪开始,面对强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星际宇航和人类永生技术的出现,人类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共建大同世界。


user avatar   liu-ze-hong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月我妹在读美国史,前天她突然跟我说:你知道吗?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烂的国家。

我说:对的,美国确实非常烂。

可你知道人家为什么能成为全球霸主吗?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虽然美国很烂很烂,可问题是,其他欧亚大国老是会犯错,而只要这些大国犯错,美国就能得利,最后美国就成了天下第一。

我接着问:比如说?

比如说,法国为了让美国制衡英国,就贱卖了老大一块地给美国,俄国也干过这种傻事。再比如说,欧洲人老喜欢打仗,一打仗资本家、科学家就都往美国跑,还要找美国借钱。还有,苏联本来挺厉害的,自己硬是把自己折腾亡国了。

我说你这很了不起,说的是现象,但反映了本质问题。

数据有说服力,大话令人激动,但我觉得地理和历史更能说明问题。美国建国也就200多年的历史,地理方位也是大家看得到的,搞清楚了历史上美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搞清楚了美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就能够搞清楚美国有没有可能被其他国家超越。

美国的地理条件是相当优越的。如果说亚欧非大陆看成一个整体,那美国就像个岛,只要它不去惹事,很少亚欧非大陆上的事能惹上他。

一战二战都是如此,只要打仗,资本就会到美国避险,只要打仗,大家就找美国借钱,美国只要在战争末期站队正确,就能获得极其丰厚的收益。

这样的情景不只发生在美国。欧洲大陆战乱一起,英国就开心得不得了。中国只要一生乱,日本就有机可乘。

那种在地理上远离大陆纷争的国家,只要大陆一出乱,就可以得利,所以,说美国人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因素,那是胡说八道。美国、日本、英国这样的国家,就是必须是好战的,是搞事的,不好战,不搞事,那就是脑子被驴踢了,那就是自取灭亡。这是其地理位置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美国只要坚持两点,其霸权位置就不会动摇:

第一,坚持美国国内统一不动摇。

第二,坚持促进欧亚非大陆分裂冲突不动摇。

坚持这两点,就没有国家能撼动美国的位置。

而要挑战美国的霸权位置,就要坚持相反的两点:

第一,坚持促进美国国内分裂不动摇。

第二,坚持促进欧亚非大陆团结发展不动摇。

美国之所以可以兴起,就在于其坚持了这两点,也在于欧亚非大陆上的几个大国,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在犯错。美国的发展史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南部要独立的时候,违宪暴君林肯不惜发动战争也要维护统一。如果当时林肯没有那样的魄力,瞻前顾后,导致了国家一分为二,美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样子。只要美国国家的精英们,在未来的岁月里,在大是大非上的问题上,在关系国本的问题上,能像林肯一样不犯糊涂,这个第一的位置就能一直坐着。

但能否这样呢?答案只能交给历史去揭示了,选择只能交给美国人民自己去做出了。

那亚欧非大陆上的国家们呢?有可能超越美国吗?看GDP增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国家不是个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不是百米赛跑这么简单,国家是可以分裂的,国家与国家间是可以联合或者对抗的,国际社会也没有百米赛道上的比赛规则。奥运会上不能抱团去扯博尔特的大腿,脱人家裤子,但国际社会上就可以这么做。

促进美国国内分裂,这个难吗?干涉一次大选,煽动一些运动,没太大问题,但美国的制度健全,国力雄厚,外力很难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美国的分裂大业还是交给美国人自己去完成吧。

促进欧亚非大陆团结发展不动摇难吗?我觉得很难,但不是不可能,一旦做到了,美国的霸权就瓦解了。

团结发展一定要有领导力量。这个领导力量要足够坚定,足够聪明,足够服众,足够强大。德国日本尝试过,但靠的是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坚定却不服众,失败了。苏联尝试过,主要靠的是意识形态输出,霸权主义,最后也失败了。现在欧亚非大陆上有心有潜力实现共同发展的,并提出鲜明口号的,就只有中国了,中国的路是“一带一路”,这路没人走过,也肯定非常难走,能走多远,会不会走歪,就要交给历史去给我们答案了。

未来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的矛盾,而是欧亚非分裂势力和欧亚非统一势力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的。分裂势力可以打的牌很多,宗教、种族、民族、地区冲突等等。统一势力能打的牌也不少,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政治联盟。这必将是深刻改变人类历史的全球性矛盾。

所以说,任重而道远,真是如此。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手机编辑的答案,逻辑比较乱,数据也全凭记忆,会有错误,我会一点一点地整理修正并补充材料。


知乎用户总体而言比较年轻,所以对于美国强大时期没有切身体会。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维奇,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基地组织的头目本拉登都是死于美国人之手。但是,米洛舍维奇作为南斯拉夫总统,俄罗斯的铁杆盟友,中国人民的好伙伴,最后是被美国人活捉并要以侮辱意味的绞刑处死(最后病死)。那时候的美国才是真的顶峰状态。

中国因为支持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俄罗斯出动黑海舰队,结果美国直接说,我们不保证你俄罗斯舰艇的安全。叶利钦开会表示要让南联盟加入俄白联盟(军事联盟)美国鸟都不鸟继续往死里面打。相比而言,近年来的克里米亚事件里,整个情况是倒过来的。俄罗斯直接出兵,美国倒是虚张声势。搞到最后也不过是经济制裁,然而在中国的支持下,经济制裁根本毫无意义。

从整个世界战略态势上来看,如今的美国确实是在走下坡路。奥巴马任上,虽然击毙了本拉登(没有活捉并且绞死,本身意味着钱不够)但美国整体上是在战略收缩。重返亚太虽然高歌猛进了一下,但并未获得实质上的战略成果。随着特朗普的上任,退出TPP,重返亚太成了一句空话。这种情况在过往美国国力鼎盛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美国的衰落或者说相对衰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只是现象,并不是原因。背后的原因极为复杂,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陷阱。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统计,美国房屋持有者收入的中位数已经十年没有增长,不仅没增长还有所下降。这个中位数可以略等同于中产阶级的收入。

(注意2015年的数据比2005年的还要低,甚至不及1999年)

试想,国家的经济每年百分之三在增加(见下图),而中下层收入却不增不减,国家的债务也不断扩大,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的收益大于了劳动所得,最后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美国的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努力调节这个矛盾,但是这个制度正在越来越无力。比如说我的一个同事,家庭年收入在二十万美金以上,竟然能够给孩子申请到每年三万的助学金。还有某个认识的美国人,一面申请低保拿美国政府提供的福利和补助,一面自己干着私活。收入一点儿也不少,税一分也不交,保险是免费。至于川普之流以破产来避税更加是公开的秘密。整个制度在调控固有矛盾,缩减两极分化上尽显无力。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怎样的,都无法最终落实,一经执行就走样。两极分化再进一步扩大。

须知,明朝在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时候,跑到漠北消灭了蒙古的主力,却在有亿人口,GDP是早年几倍的情况下亡国。有句话说得好,能自如调用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美国现在的情况就是政府真正能自如调动起来的力量并不那么大。权贵阶层要保护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利益,这一诉求无疑跟减弱两极分化相矛盾。

特朗普的思路是不动权贵,转移仇恨,对外雁过拔毛。思路是好的,也是对的。因为只要垄断了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垄断了美元霸权,那么只需要印钞票就可以继续维持。但是,这种投机和冒险行为实际上是赌博,赌博和投资的区别在于有没有plan B。所谓plan B就是如果失败了的具备可行性的计划。日本之所以二战会失败,就是从七七事变后就没有像样的具备可执行性的plan B。美国如果撸不到羊毛或者真的贸易大战,再或者真的兵戎相见,是否有Plan B呢?我反正没有看到。

根据GoBankingRates,2016年9月的调查,百分之七十的美国成年人的存款不足1000美金。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这些人甚至不能生活一个月。

In 2015, we asked more than 5,000 adults how much they had saved in a savings account. The results were startling: 62 percent said they have less than $1,000 in savings.

Recently, GOBankingRates asked the question again, this time to more than 7,000 people to see if Americans’ saving rates have improved in the last year or so. But the results are even more surprising — the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ith less than $1,000 in savings has jumped to 69 percent.

(调查样本为5000和7000,由于不知道如何抽取的样本,所以统计偏差可能存在,但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很多人以为,中国更怕贸易战,中国更怕战争。其实这是误解,相比而言,中国其实更加不怕。因为不怕,所以才更愿意等待,更愿意在一个最好的时候出手。因为怕所以才会虚张声势,唯恐自己的叫声不够大。老虎狩猎是断然不会大叫的。

美国的固有矛盾需要改革,但改革需要对的人。而选秀式的选举制度却无法提供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者。我认识的几个美国朋友对这次的选举都充满怨言,美国那么多人,为啥非要在骗子和大话精之间选择?这其实已经在向世界宣布,美国的制度出了问题。

当然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把他当作了天降伟人,并认为他的上台恰恰是美国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种嘴仗一二十年是无法完全定论的。我们无妨保留,只是目前就连特朗普本人也在向现有制度,媒体宣战。这至少证明美国制度确实出了问题。

晚明,国家一分军饷都发不出。崇祯向大臣要钱,大臣纷纷哭穷。等李自成进京足足刮出了两千万两(四千万两?)美国一堆社会问题,财政赤字,医保问题,教育昂贵,基建落后,养老金空缺,一言以蔽之,政府没钱而且征不上钱。可是美国真的没钱吗?并不是,如果有李自成的话,恐怕刮出来的数目也会是触目惊心。所以美国的问题跟所有王朝类似,两极分化严重到了将要激化矛盾的程度,国家无论宏观调控还是微观政策无论初衷如何最终都加剧了两级分化。

这里再谈一下两极分化,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促进经济发展。但一旦过了一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甚至导致政府崩溃。相比而言,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富人的政治地位。也就是说,在中国权和利是分开的,虽然有交错但权大于利的格局没有变,上层也一直极力避免权和利合媾。在中国,权和利的合媾是非法的,被称为腐败。这种政治构架,在抑制两极分化上有相对的优势。(仅仅是相对的优势,绝对谈不上完美)因为权和利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权的诉求是政局稳定,民众服从;利的诉求是利益最大化。两者虽然有重合但根本方向不一致。当利损害到权,权就会反过来制约利。客观上表现为某种程度上的抑制两极分化。当然,中国政体有中国的问题,权力的集中导致了滥用和浪费也是触目惊心,尽管如此,对富豪阶层的整治如同国策,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来一次。

不久前,首富王健林牛逼哄哄地说,我自己赚的钱想投哪里就投哪里。但现在乖乖地相应国家号召。这种事情,在美国几乎不可能发生。其实美国的制度里,已经把权财交易公开化,制度化。在中国算是腐败行为的游说,在美国则是冠冕堂皇。所以美国总统大都富可敌国,有钱才是王道。富豪们甚至可以安心几代富贵。

说回来,美国的两极分化问题并不是没有爆发过。事实上二战前的经济大衰退就是因此。但哪个时候世界其他地区更烂,在比烂的状况下,美国依然是最好的,所以没有崩盘,浴火重生。

如今美国的策略也类似(二战前给德国的大量资金),想尽办法把其他地区搞乱。只要美国还是世界上相对而言最安全稳定的地方,美国的国债就依然不得不被认可,世界各地的富豪就会源源不断地填补国内的漏洞。

当然,这一着是否还能奏效,我们不知道。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挑战者,已经在为美国的崩盘或者祸水外引做准备了。政治环境正在收紧,权力正在集中,部队正在发展。这是在备战备荒的节奏。对中国而言,只要维持现状,三十年后就可以站稳脚跟,跟美国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受怕。但这三十年是无比凶险的三十年。在量变引起质变的关键时期,如同破蛹的蝴蝶,脆弱不堪。

当然,美国的衰落只是相对而言的。至少当下它还有机会来自我调节。只是那需要它的人民正视自己的问题,自强不息,而非去怨天尤人。而这些,目前在特朗普身上是看不到的。

两极分化太严重会社会分裂动荡,调控太严会成为大锅饭。如果中国不能找到平衡点,并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节制度。那么就算中国最后胜出,也同样不能长久。当然,中国目前的整体离完美还相差甚远。超越美国,更重要的是制度需要创新。找到权和利的平衡点。

这一点上,路还很长很远。而且各国政府都在头疼。马克思提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所谓尼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但讽刺的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最后并没有联合起来,资产阶级倒是联合了起来。最近中国商人的海外并购热,借着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以投资为名转移财产。就是一例,资本总是往最安全,最能盈利的地方去,而不是往最需要,甚至最能促进人类发展的地方去。

////以下逻辑较乱,日后再整理

在中国,因为政府对资本的不认可,甚至宪法的纲领就是最终消灭资本主义。所以资本家不会把中国当作是资本最终的常驻地。之所以投入中国资金,完全是看好起强大的造血能力和短期安全的环境。也就是说,资本大鳄们的上上之选是在中国赚钱,在美国常住。这从中国的新富不断移民就可以看出。

很大程度上,美国就是靠着世界各地的富贵们维持着霸权。70%的就业者从事着金融或相关行业,金融本质上就是为资本服务,或者说为富人服务。

当然,如同马克思很早之前就提出的,相比于资本,技术和生产才更加重要。黄金,美元本质上都不过是财富的象征物,并非财富本身。一旦贸易规则发生变化,比如以白银或者丝绸结算,那么囤积了大量黄金或美元者将一夜之间不值一钱。正因如此,金融必须是辅助生产力发展的手段,而不可以是目的。一旦金融脱离了实际生产,变成了生产钱的工具,那么它所生产出来的钱也就不可避免地向着一堆废纸前进。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无论在认知还是执行上都比美国要清醒。所以中国政府对金融自始至终都是持谨慎态度。相较而言,美国对金融的态度可谓暧昧不清,一方面意识到金融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又害怕对金融的苛严会导致资本家不开心引起资本外流导致经济衰退。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下,美元印钞机不断开动,二十年来美国财富仅增长了不到五倍而美元供应却增加了二十倍(数据记不太清,回头再查)超发的货币,在金融市场打个转翻着倍回到了富豪手里,但生产力却增长缓慢。

所以中美在思路上或者立国之本上是不一样的。中国政府的重点放在了生产力的发展上,为此不惜得罪资本家;美国政府的重点在增加钱的数目。无论是保护资本家的权益还是对金融市场的暧昧态度,本质上增加的都是钱的数目。然而钱不过是一种象征符号,是影子,而非根本。当美国最优秀的人才都涌入金融市场和律师事务所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似曾相识。是的,曾经中华帝国最优秀的大脑都苦读四书五经而鄙视着生产。

世界在已有的框架下太久了,以至于大家都把一些人为建立起来的秩序当作理所应当。而这些秩序和原则终究不过是人类的思维惯性。比如美国的制度是最优越的,美国不可战胜,美元的多少就是财富的多少。这些概念其实决不是真理,仅仅是暂时的人为建立的概念。早晚会被推翻。世界的新陈代谢从来都没有停止,没有任何一种制度,理论,方法可以是永远有效,在对抗未知的道路上,谨慎,谦卑和艰苦奋斗才是唯一的出路。

罗马曾经辉煌过,唐汉曾经辉煌过,阿拉伯帝国曾经辉煌过,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行,并没有哪个政权,哪个民族,哪个宗教能够长盛不衰。

当然,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样貌,我也不例外。以上的论述仅代表我这一段时间的思考,甚至不能代表我的未来。事实才是最终的真理,而我仅以文字作为思考的工具,努力去接近事实。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1894年GDP就已经是世界第一。

按照哥白尼原理,美国在最短165年,最长496年后,GDP可能被其它国家超越。这个置信度是50%。

所以,在大家有生之年,能看到美国GDP被其它国家超越是小概率事件。




     

相关话题

  国家统计局报道「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在 14 亿人以上,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此举具有那些意义? 
  如何看待唯品会所售Gucci腰带被得物鉴定为假货,客服回应「不建议到专柜或APP鉴定,但保证是正品」? 
  如何看待加利福尼亚开始推动公投独立? 
  是不是中国人经常因为曾经的侵略而㨃日本,而西方人却很少因为同样的原因㨃德国? 
  怎么看“世界上最富裕的6个国家只接受百分之九的难民”,还说是耻辱? 
  何为北欧模式?有何特异之处? 
  《为什么方便面成为了美国监狱的地下货币?》写的是事实吗? 
  2021 年你对你所在的行业和当下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建议? 
  如何看待2019年8月19日美方给予华为禁令额外的90天延期,但同时在禁令增加46个华为子公司? 
  消息称小米造车确定有望4月立项,由王川负责造车业务,如何看待小米的这一决策?你看好小米造车吗? 

前一个讨论
FAST 望远镜最近发现过什么?
下一个讨论
携程为什么突然技术转型从 .NET 转 Java?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