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中国财政的真相:25 省负债,只有6 省有盈余》一文,文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第1页

  

user avatar   rova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挺正常的么,为啥记者们又觉得搞了个大新闻?


为什么我说正常?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这是最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一年都会白纸黑字的告诉你,政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如此,政府同时还会明确的告诉你,今年会扩大多少财政赤字,一步步从2013年的1.2万亿,提高到了2017年的2.38万亿。


记者们突然跳出来,大吼一声——

不好了!25个省财政有赤字!赤字总额5万亿!只有6省有盈余!盈余总额只有3万亿!5万减3万,缺口2万亿啊!!这就是中国财政的真相!!不转不是中国人!!!


对此新闻,我只有4个字评价。















财政赤字好不好?听到“赤字”就觉得不好,这是一种病


详细就不展开了,只说几点共识:

1,积极的货币政策=印钱,积极的财政政策=借钱。二者都会一定程度的刺激经济。但是,印钱是凭空印出来的,这会导致通胀。借钱则不会有通胀问题。

2,政府有平抑经济波动的职责。所以,在经济好的年景里,政府会努力削减赤字。经济不好的年景,政府会扩大赤字,以刺激经济。而扩张货币政策则要十分慎重,后遗症明显,09年中国M2增加28%这事,不敢再出现一次了(PS,之后几年的M2是基本正常的)。

3,目前中国政府的债务情况相比欧洲、美国、日本,显得非常健康。是的,不论是总量上(政府债务/GDP),还是结构上,还是用途上,都、非常、健康。这点财政赤字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有人觉得25个负债+6个盈余,这似乎不正常。

我没细看具体数据,但是仅拍脑袋思考,我觉得这“25负+6正”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比如,原来整个国家是盈亏平衡的,财政盈余为0,那31个省市也不可能各个都是0。排个队,比方15个正、1个0、15个负。那这时,加大赤字,每个省都均匀增加一部分赤字,于是就有9个省从正(0)变成了负,排队一看,6个正、25个负。所以仅从“25个负债+6个盈余”看,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再写一遍给对经济学、经济问题有兴趣的人的忠告:

多读书,多看统计数据,多思考,少看财经记者写的狗屁不通的文章(Economist例外)。


相信我,即使经济学学的再不好的人,也不会跑去做财经记者的,这些写报道的记者压根没学过经济学。



————————


后记:评论里有人质疑中国债务问题,觉得中国债务严重,很快药丸。花了两个晚上写了一篇科普文,供大家参考。可怕的中国债务!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原文你能看到的是,即便赤字最严重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国税基本都在增长或者保持稳定,而地税大多衰退或者停滞。

2、原文你看不到的是,即便是税收盈余最多的广东,实际上除珠三角地区外,梅州等内陆地区财政也是赤字,而即便是西安等西北城市财政实际上却是盈余。

3、原文你还看不到的是,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教育、社保、医保和城乡社区支出,比如2017上半年教育支出增长了2600亿,而上半年赤字也就是8000亿多(算入基金性收入)。

4、一方面财政改革中央总是不断的收权,而时代发展却要求地方政府不断的增加支出;一方面东北人、西北人、华北人去南方沿海就业,社保、医保和子女教育得不到保障,而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却煞费苦心的把东南沿海的财政资源转移到这些务工人员的家乡。

5、原文的结论对么?起码不算为国买债吧,国是多么虚无缥缈的概念啊,最起码东南沿海的地方政府和北部地方政府、城市财政和农村财政就不是一回事,实际上这是为城市化滞后买债、为人口老龄化买债、为医疗改革停滞买债、为户籍制度买债。

看看吧,太多农村学校招不到学生,太多城市幼儿园排队,身边这种资源错配现象还不够多么?说到底,真正的赤字是改革。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中央财政压力确实很大,但也没大到药丸的地步!

大家应该都知道转移支付吧,但你们知道转移支付的来源在哪么?

就是那么五、六个省,但金额之大确可以对二十多个省进行转移支付,以上海为例一直辖市每年就要拿出6000亿进行转移支付!

虽然看起目前有二十多省有赤字,只有五、六个省盈余,但资金缺口是真没你们想的那么大!

当然中央财政的压力也是很大的,那五、六个省的转移支付金额终究是不能完全弥补那二十多个省的负债!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也要注意,就是中国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外债比例很低,主要为内债。

而相对于每年接近10%的M2投放量,被银行视为优良贷款的政府贷,利息是绝不会达到10%的,这么算下来,其实借款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一门好生意,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存钱就是一门很糟糕的买卖了,但大家虽然都明知存款赔钱,但我朝银行的存款率还是那么高。。。

说到M2投放,无论知乎还是其他网站,都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对货币流动量放了这么多水,为什么人民币还能维持一个基本稳定!小红粉只会盲目支持TG作的一切,而公知又实在是解释不了这问题,所以结果是关于M2的讨论始终也没有什么热度!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公知们自己不愿相信,或者说心里明白不原提及罢了!无非是两点,一来是中国经济在快速扩张,二是公知的精神祖国灯塔国也在放水,人民币的实际贬值被对冲掉了!

具体说下:

学过基础经济学都知道货币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而现代货币更有一定的信用凭证特点,那么问题来了,人民币能作为一般等价物,他能兑换什么呢,或者说人民币是以什么为担保的呢?

其实这答案不要太简单,人民币的担保就是中国不断扩张的经济规模和工业产值,而中国不断增加的工业品,为同样不断增压的M2提供了担保吧!这就是人民币对外基本稳定的基石。

但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最近这些年中国无论经济增长,还是工业产值增长,从没有m2增长快,前几年经济增长达到12%的时候,M2增长甚至达到过吓死人的15%!

显然经济增长,仍然没能完全的对冲掉m2的增长,照理说人民币对外仍然会大幅变值的,但现实中人民币却基本是平稳的!

其实这原因,灯塔国也在对美元放水!但是人家终究是灯塔国,放水的办法,就比较隐晦了,过去十年多美国直接用量化宽松放水只有千多亿美元,近期甚至采用了缩表加息等量化紧缩的政策!

但是你们可知道,负债本身也是一种放水呀!观海八年,美国的负债增长了十倍,咱们隔壁的霓虹国,这些年来所持有的美债再不断的在创新高!而霓虹国这些年来也不断的对货币市场进行放水,尽管其经济增长并不令人满意!

事实上这些年来世界的主要贸易顺差国,主要的美债持有国,都在竭尽全力对本国货币放水,这其实都是在对冲美债不断扩张的损失,毕竟是灯塔国对货币放水,是向全世界进行收割。。。

那这么说来是不是中国的高负债,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非也!

欠债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钱没花对地方!

这些年来我朝,积累了庞大的基建能力,在知乎一个“为什么中国不把援助非洲钱,用来建设中国贫困地区”的问题下,有答主给出了数据,中国在过去十年间,对西部地区的投资超过24万亿!

个人认为基建投资分两种,一种是增潜力的项目,比如高铁、公路、铁路,尤其是在西南部一些地区,像长期交通不便的严重影响当地发展,现在路通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时空上被拉近了,是实实在在的增加了潜力,借此再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可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这种钱花的值!

但还有另一种,是耗潜力的建设,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三、四线小城市的新城建设!个人是不反对大量房地产项目建设的,现在大家有钱了,想提高生活品质,想换大房子,这属于满足群众需求,这是应该支持的事!但部分三、四线城市不顾市场实际需求,大量投资新城建设,一方面让当地政府背上巨额负债(这部分缺少收益的债务才是最可怕的),建设中层层的三角债还让债务问题很可能扩大化,而招商来的企业折戟与此,很多拖累了企业的实体经济部门,对企业也是打击,而在卖房过程中,很多当地百姓拿出全部积蓄甚至负债购买其实不太需要的住房(刚需不算),严重影响了未来的消费能力!这种建设对所在城市、当地居民、投资企业的潜力都是一种消耗!

好了,插一断两学一做,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提出了“一路一带”战略,将基建能力引向国外,又挣钱、挣资源提升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提升了国家的影响力,又更重要的是为庞大的基建能力有了一个出口,不会引起失业潮,说实在话哪怕不挣钱也值了!

最后,在谈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无论美国还是中国这不断增加的债务游戏,能不能一直玩下去?!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永远玩下去!

哈哈,码字累了,晚点再更。。。

——————华丽的分割线——————

我回来了,先说点评论区提出的问题:

有朋友质疑软妹币基本稳定的问题,前年到现在软妹币波动可不小!

但时间线拉长看这种波动其实还是很小的,而且客观上说这也不全是软妹币自身的问题,美元其实这几年也波动的厉害!

相比于每年投放10%左右的M2,如果一点对冲都没有,平均每年就应该贬值10%呀,时间线拉长到十年看,我是没看出过这么大的波动,说基本稳定绝对不是吹捧什么!

再吐个槽,那篇文章最后写,小红粉想支持国家、为国做贡献就应该多买国债!

我只想说,这作者是真不了解国情,在我朝国债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实际情况是,银行开卖国债时,往往银行员工就认购了大半,而银行外面更是排长队,小红粉们不是不买,是买不到呀!!!!



——————更华丽的分割线——————

哎,手机码字太累了,来点赞,给点继续码字的动力呀。。。



未完,爪机更新中。。。




  

相关话题

  双十一究竟是能让我们省钱,还是不知不觉花了更多的钱? 
  如果中国房价像日本当年下跌71%,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何看待三亚景区 28 元一根的烤肠?烤肠为什么频繁成为近期热议话题? 
  为什么日本、德国的对外债权大部分由企业和国民持有,而中国的对外债权大部分是由央行持有? 
  如何看待 2019 年 9 月 19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旧改(旧城区改造)? 
  2015 年初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大外企撤离中国? 
  如果政府让知友们来调控房价,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房价下跌? 
  如何看待 2099 年 GDP 预测? 
  如何看待2019年2月m2增速8.0%? 

前一个讨论
同时在沙漠里的我和马云要渴死了,从你这里买两瓶水,你会怎么定价?
下一个讨论
在中国,真实的社会氛围是怎样的?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