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太原的西南环铁路是一条什么性质的铁路?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 第1页

  

user avatar   bo-a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太原西南环线漫长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从世纪初规划到19年建成,用了近20年),它曾有过三个建设目标:

1.将货运列车外移,缓解东通道(即太原北~太原~太原南~榆次)间的运输压力。

2.远期的普速搬迁工程和太原第三客站(义井)建设。

3.开行市郊列车。


神奇的是,历经十年的马拉松建设(09~19),到19年底西南环通车时,这三个目标竟然一个都没有做到!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呢?这就要围绕一团浆糊的太原枢纽规划来说道说道了。

西南环线出现于太原枢纽的规划相当之早,实际上西南环线是同石太客专、太中银同时代的新世纪太原枢纽第一代规划产物

在这一期规划中,设计院给太原枢纽定下了一个至今都没能实现的基调,即:货运列车外移,扩建榆次编组站为枢纽主要编组站。

综上分析,随着太中银线引入和枢纽环线建成,太原北站在枢纽内的解编功能将被弱化。集中作业方案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解编车流的重复作业,提升榆次站在路网中的地位,故采用枢纽解编作业集中至榆次编组站的集中作业方案。
枢纽解编系统将形成以太原北站为太钢和地方服务的地方性编组站; 榆次编组站将成为担当枢纽路网车流解编作业的区域性编组站。榆次编组站将由单向二级三场改扩建为双向二级六场规模; 太原北站维持既有。 (王慧军,2007)


后来众所周知的故事是,由于当时工程条件无法解决压煤和采空区的问题,石太客专选择北线方案,并在太原北~太原南(当时还叫北营)间增建四线,被坊间笑谈为“糖葫芦”。

同时这方案也给后世留下了号称“四大名北”之一,距阳泉市区50KM的阳泉北站,某种程度上,这一变动成为了太原枢纽规划失败的不详开端。

在石太客专开通的前一年,西南环线的设计也正式出炉了。此时太原枢纽的建设已经迭代到第二代,大西客专浮现在规划图上,由于石太客专已经在太原北~太原南间扩建了四线,新建大西客专再想引入太原站/太原南站,已经没有拆迁空间,必须借用一段既有的石太(货物)线(如下图所示)。这就加快了西南环线开工的步伐,毕竟太原枢纽东通道有80多对货物列车,不把货车挪走那大西高铁岂不是没有空间开车了?

除了货物外迁,西南环线还担负了市郊运输的梦想:

根据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西南环线线路走向与1、3、4号3条地铁线路在大方向上不谋而合,利用本线开行市郊列车,则可部分替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功能。而且其与太原铁路客运站、新建太中银铁路、南同蒲四线和既有太岚线直接相连,对发展太原经济圈一体化、扩大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共享均有重要意义。
……
根据山西省民航发展规划,2010年太原机场客运需求达到350万人,但实际2007年即已超过。根据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年度2020年太原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0万人,2030年达到1245万人。既有武宿机场距太原市中心区约13km,若按规划机场整体南移启动太原新机场后,距离将达约35km,运输距离的加大,对快速交通的依赖也将增强。因此,本次研究考虑未来市郊列车承担旅客进出港运输比例将达30%~35%。

(顺便一说,西南环线当年是设想2013年就赶在大西高铁通车前建成的)

施工准备工作在2009年9月初至2009年12月初完成,工期3个月;路基工程在满足铺架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分段施工,施工工期18个月;桥梁下部工程采取流水作业,以满足铺架施工进度为原则,工期安排24个月;晋祠隧道工期27个月,2011年9月初进行铺架,2012年8月底完成除太西隧道范围外的铺架工程、站后工程及北堰至北六堡段的联调,2012年9月初北堰至北六堡段开通运营。2012年9月初开始施工太西隧道,2013年4月底完工。2013年9月初全线开通运营。总工期4年。

然鹅,不仅西南环线自己拖到了2019年通车。截止2020年,太原枢纽既没开成市郊列车,也没建成新机场

另外则是未曾实现的太原枢纽新建普速客站构想:

根据审查意见,结合西南环线多次研究情况,本次设计义井站新增二线于既有东晋线左侧,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2条),有效长满足1050m,在原储运线货物站台侧修建客运基本站台及站房,储运线无位置还建,本次研究考虑拆除,另在既有中间站台位置新建450m×8.5m×1.25m高站台1座,新建1-6m旅客地道连通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本次设计义井车场与北堰车场之间西南环正线采用1200m半径连接,使既有线路平面条件得以改善。义井站不属于路产的4条到发线按原标准连通,调车场各线相应改建,在调车场外侧新建大机停留线1条,有效长满足450m,义井站大里程端咽喉改造,寨沟煤矿专用线的接轨位置需前移220m,新建接触网工区线考虑从化二建专用线引出。本次考虑北堰车场内立接触网柱需要,拆除1、2道。
本次义井站研究了预留客站条件及车站布置,分别做了客站在既有义井站东侧和西侧两个方案比较,鉴于东侧设客站靠近城市一侧,本次设计推荐该方案,同时,为满足西南环线未来货运规划的需要,在义井站规划预留修建综合货场一处。

说完了客运构想,货运外迁构想也有一个重大的前提,即前面提到的【榆次编组站将由单向二级三场改扩建为双向二级六场规模】,然鹅,榆次编组站最终也没有扩建成二级六场,只是单单增建了一个太中上行场(4场),这个缩水对于太原枢纽的影响是致命的,意味着西南环线到达榆次站的货物列车,需要调向才能上驼峰。

(至于为何榆次站少建了两场,据本人在饭桌上谝来的消息,谣传当年太中银工程的钱被前刘部长吃掉了,所以榆次编组站就缩水成四场。你相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榆次编组站是缩水了。)

榆次编组站现为单向二级四场站型,驼峰方向为下行方向,即列车解体方向为由南向北,驼峰方向与重车流方向相反。根据预测,太原枢纽重车流方向主要为太中银、西南环线至石太、南同蒲线方向,即榆次编组站上行方向为重车流方向,而该方向与驼峰方向相反。若维持既有站型,太中银、西南环线方向有调车流需经上行出发场(Ⅱ场)反接 人峰前到达场(I场),该发接作业与Ⅱ场上行发车、I场驼峰解体作业严重交叉干扰,造成能力制约.存在安全隐患。(胡友生,2014)

实际上,未等西南环线通车,榆次编组站就已经能力饱和了。这也意味着即便西南环线建成,榆次站也没有空间接西南环线过来的货车

随着石太、太中银铁路运量的不断增长,榆次站作业量呈逐年递增态势,车站的日均办理车数由 2011 年的7930辆增加到 2016 年 1—6 月的11474 辆;日均有调车数也在逐年增加,由 2011年的2 906辆增加到2016 年1—6 月的3243 辆。
通过对近2年写实数据进行分析,2015年驼峰双推单溜日均解体38.6 列,峰尾日均编组出发列车37.6 列; 2016 年前6个月驼峰日均解体39.6列,峰尾编组出发列车38.8列。驼峰利用已趋于饱和。 (张晓峰、张俊英,2016)

与这个致命的缩水相比,西南环线的另一个缺点反而不算什么了,那就是该线限坡13‰,单机牵引5000T货车无法通过西南环线。有人说可以双机牵引,但是加补机就要有地方摘补机,不幸的是,正如前面提到的榆次站连接车的空间都没有,哪里有空间做加补/摘补的操作呢?

其结果就是,现行(2020年)大部分太原枢纽的货物列车仍然维持单机牵引5000T经东通道(太原站)运行。自然,西南环线分流货运列车的设想便破产了。


货运没得玩了,那么市郊客车和普速迁移呢?更加不幸的是,2013~14年之间,太原市地方提出了修改西南环线设计。直接取消了客运。变更设计一刀砍下来,就断绝了开行市郊列车和迁移普速站的可能——车站都没了,你想往哪里迁?


于是乎,历经十年的漫长建设,在西南环线通车之日,人们惊奇的发现太原枢纽修出了一条要客运没客运,要货运也跑不得货运的神奇线路

中国国铁历经多年建设,有些枢纽依然有能力瓶颈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西安、南昌),但是像太原枢纽这样搞了十几年,连个客货分离的都搞不利索的主儿,可能就是独一家了


最后,太原枢纽最新一代的规划(京太/忻雄、太延高铁)中,选择了利用既有榆次编组站的空间建设太榆高铁站,如果这个规划成真,意味着太原枢纽的编组站和货运系统都要进行搬迁。这次搬迁能理清楚太原枢纽的客货关系吗?我们还是静观吧……


user avatar   s_ca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者按

因太原枢纽独特的穿糖葫芦布局引发的枢纽能力受限,导致太原铁路枢纽能力长期紧张,新建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曾经被视为一剂良药,用以发挥环线优势、纾缓太原枢纽压力。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这条线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没成为“良药”,自身反而近乎凉透。无论是对太原的交通建设,还是对于旅客、货主的客货需求,用十年的时间修这种高价废物都可以算是一种“犯罪”。

由于目前网络上对西南环线的资料大多来自于学术论文及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等文件,大多都是修建前的预想和修建后的总结,并不能详细展现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在规划、设计之初的设计标准和目的,故此,本文试图以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项目的部分文件、批复为纲,解读其初始性质及职能,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一、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概况

太原铁路枢纽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谷地北部,跨山西省太原、晋中两市,为山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客货运中心。

太原枢纽引入的普速铁路有石太线、南/北同蒲线、太焦线、太中线、太兴线,高速铁路有石太客专线、大西高速线。枢纽内另有西山、上兰村、东晋支线等线路,主要担负沿途工矿企业原料、产品外运业务,货物运输压力较大。

因南北同蒲线串联太原北、太原东、太原等枢纽内客货大站,且枢纽内各支线车流均需汇入南北同蒲线后才能向外输送,为减轻枢纽压力,北京铁路局至迟在1980年代便提出过太原枢纽环线计划,当时计划自东晋支线义井站引出联络线至石太线鸣李站,形成一太原环线枢纽布局[1]

1990年代,环线引出站由义井改为东晋支线[2]的北堰,线路向南设晋祠站,继而与榆次编组站二场相连接,汇入南同蒲下行线[3]。此后的西南环线设计也基本延续此版规划,只不过由单线改为了双线,在榆次编组站采取方向别引入。后因太中银铁路建设,本工程部分设施纳入太中银铁路工程代建,工程本格起讫点改为汾河至北六堡站。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各时期的太原枢纽总图,均列有太原枢纽西南环线的建设计划,并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报告分析西南环线修通后对太原枢纽的影响。

2008年12月11日,原铁道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以铁计函〔2008〕1720号文批复了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项目建议书,同意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

2009年6月24日,原铁道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以铁计函〔2009〕836号文批复了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7月12日,原铁道部以铁鉴函〔2009〕925号文批复了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初步设计。

2010年7月29日,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4]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铁道部、太原市人民政府分别授权太原铁路局、太原市高速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其出资者代表,建设和经营西南环线铁路,预计工期4年[5]

2015年10月22日,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以铁总鉴函〔2015〕1183 号文件对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太西隧道进口至晋祠隧道进口段改线等Ⅰ类变更设计进行了批复。

2019年12月10日起,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太原西南环等线路开办货物运输初期运营并与全路各营业线办理货物直通运输。[6]

2019年12月11日8时20分,55031次货物列车从皇后园站开出,驶上太原铁路西南环线,标志着西南环线正式开通运营。[7]此时距离原铁道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

二、西南环线初始性质及职能[8]

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在2008年开始的审批建设过程中,因太中铁路建设代建,其起讫点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义井、鸣李改为了北堰、北六堡。

彼时太原铁路西南环线有以下几个主要设计目的:

为满足太原市枢纽客货运输增长需要,消除枢纽运输“瓶颈”制约,完善枢纽布局、增强枢纽运输灵活性,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同意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

这几条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

  • 满足客货增长需要、消除瓶颈制约:缓解既有皇后园、太原北至榆次间多线并用、客货兼有的巨大压力
  • 完善枢纽布局,增加枢纽运输灵活性:客货列车可灵活安排由西南环进出本枢纽,在既有通道出现非常情况时可绕行
  • 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客货兼顾开行市郊列车,促进城市组团之间的交流

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复线铁路,最小曲线半径800米,限制坡度13‰,电力牵引,牵引质量5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1080米,自动闭塞。本线自汾河(太北Ⅵ场)经三给村、太原西、晋源至太中线北六堡站,另修建与太中线疏解线10.5千米和与石太客运专线的疏解线15.5千米。并根据情况在可行性研究中确定是否对榆次编组站进行改造。本线控制性工程为晋祠隧道,长8.8千米。

2009年通过的可行性报告批复中,设计目的没有变化,但是与石太客专的疏解线取消了,改为自汾河至太原北的疏解线6千米。线路走向依然是自汾河经三给村、太原西、义井、晋祠、北格至北六堡站。

初期的线路性质设置集中体现在随后批复的初步设计批复中,我们通过这一文件能够得以一窥西南环线的初步性质。本文摘取部分关键指标,并以斜体字标记进行评论和解说。

经济运量方面

按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测算指标如下:

  • 旅客列车对数:汾河至义井32/39对、义井至太原南30/37对
  • 货运量:区段货流密度表如下表,单位:万吨/年
2020年 2020年 2030年 2030年
榆次方向 汾河方向 榆次方向 汾河方向
汾河~义井 4043 4121 1994 2440
义井~西草寨 3974 2227 2375 1020
西草寨~榆次 9223 2385 9321 1936

运输组织模式方面

本线兼顾客货运,以开行城市客车为主,枢纽东南环线建成前兼顾南北同蒲线交流的直达直通货车以及环线各站与南同蒲、太焦线的列车及枢纽内小运转列车。本线设汾河、三给村、太原西、义井、晋源、晋祠、西草寨、北格、北六堡9个车站,建成后纳入太原铁路局调度所太北枢纽台同意调度指挥。

(结合货运量的远近期密度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由于远期本线不再承担货车疏解功能,其货运量将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旅客列车将有适当的增加,且该线路主体部分的前身西山支线 [9] 曾经作为太原枢纽重要的市郊客运线路,有较为悠久的铁路市郊通勤传统。)

技术标准方面

  • 等级:国铁Ⅰ级
  • 正线数目:双线
  •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米,困难800米(标准有所提升,原为全线800米)
  • 限制坡度:13‰
  • 牵引种类:电力
  • 牵引质量:5000吨
  •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纯客运站650米(货站由1080改为1050,新增纯客站标准)
  •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线路及轨道方面

铁路与道路交叉全立交,轨道采取60轨,一次铺成跨区间无缝轨道。(规格基本符合既有重型轨道设计,尤其是直接采取无缝铺设,对提升旅客列车舒适程度有帮助)

地质、路基、桥涵、隧道方面

(略)

站场设计原则

  • 新建及改建车站均采取横列布置,到发线按双进路设计,车站到发线采取平坡,晋祠地下车站采用1‰。(晋祠地下车站作为地下旅客站,在各个部分都有重点描述)
  • 正线道岔采取12号道岔,正线和联络线会合分歧处采取18号道岔。
  • 到发线及其他站线采用再用轨,既有车站改建拆除的站线尽量利用。(节约投资的正常操作)

站场具体设计

  • 汾河站:本线方向别引入,西南环线在外,太兴(彼时为太岚)在内,预留太兴线增建二线条件,修建本站至太原北站的客车疏解线及去往北同蒲下行方面的货车疏解线。既有到发线11条不变(含正线),基本站台按450*6*1.25改建,还建中间站台450*8*1.25,设跨线设施一处。(汾河站既有地道一座)
  • 三给村站:增建第二线引入既有车场改建,预留西张联络线引入条件,设6条到发线(含正线)。450*6*1.25基本站台一座、450*8.5*1.25中间站台一座,跨线设施一处。
  • 太原西站:西南环线引入原站改建,设6条到发线(含正线),调车线4条。450*6*1.25基本站台一座、450*9*1.25中间站台一座。西山支线按立交改建,专用线随之调整。
  • 义井站:西南环线引入原站改建,铁路产权4条到发线(含正线)延长至1050米,咽喉区、专用线随之调整。450*8*1.25基本站台一座、450*8.5*1.25中间站台一座。结合总图规划在车站周边城市规划及铁路道路立交设计中预留客站条件。(义井太原西客站计划遗存)
  • 晋源站:纯客运站,正线间无渡线,到发线4条(含正线),设450*6*1.25基本站台两座,跨线设施一处。
  • 晋祠站:地下站,纯客运站,到发线4条(含正线),设450*6*1.25基本站台两座,跨线设施结合建筑方案确定。
  • 西草寨站:到发线4条(含正线),预留旅客乘降条件,晋祠端正线间设单渡线,北格端预留吕梁方面联络线条件。
  • 北格站:本线方向别引入,至北六堡之间增设三四线,结合西南环和太中线疏解方案布置,到发线8条(含正线),设450*9*1.25站台两座,跨线设施一处。刘家堡至本站间设货车疏解线。
  • 北六堡站:按太中线预留工程增设到发线2条,正线线位根据北六堡至刘家堡增建三四线线位做调整。

车辆方面

汾河、晋源设红外轴温探测站。

通信、信号方面

  • 基本利用既有电话交换机、调度通信系统。
  • 新设SDH长途骨干网和SDH接入网。
  • 新设GSM-R。
  • 沿线新设直流通信电源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
  • 刘家堡线路所设CTC分机系统,纳入太中台;汾河至太原西间各站以及太北Ⅰ、Ⅱ场TDCS系统利旧改造,其他车站新建TDCS系统。
  • 汾河至北六堡双线区段四显示自动闭塞,正向自动闭塞追踪,反向自动站间闭塞,汾河至西张预留四显示自动闭塞条件。与其他防线按64D半自动闭塞设计。

信息系统方面

  • 义井、太原西新增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 汾河至北格间各站新设引导显示系统、客运广播设备、旅客携带品安全检查及时钟设施。
  • 晋祠站新设引导显示系统、客运广播设备、视频监控系统、旅客携带品安全检查及时钟设施。(推测因地下站原因,需要时刻掌握车站内部人流动向)
  • 汾河至北格间各站新设客票发售及预订系统终端设备,接入既有客票系统。(各站均有办理联网售票能力)

供电、电力、给排水、环保方面

(略)

房建方面

  • 按晋祠站34000平方米,汾河、三给村、太原西、义井、晋源、北格800平方米控制规模。
  • 晋祠站设公安派出所,各新开车站设50~80平方米职工间休室。

施工组织及概算

  • 先行修通北格至义井段,保证义井车场运输。全线总工期按四年安排。
  • 北格站至北六堡站与太中银同步实施的线下工程按铁道部铁鉴函〔2008〕1536号批复的投资42972万元纳入总概算。该段应结合太中银统筹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及废弃工程。

附:概算章节费用组成

在2010年批复的改建铁路枢纽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中[10],对太原枢纽的运输组织模式及客站分工是这样描述的:

太原、太原南站及主轴通道(即既有“糖葫芦”通道)主要办理大西、石太等客运专线的始发和通过客车;运行大包、太中银、运三等铁路的始发和通过客车。开行客车以动车组为主。
太原枢纽通过的货物列车原则上利用在建及规划的太原枢纽西南环线、东环线。
……
太原枢纽内主要客运站为太原和太原南站,太原站办理普速客车作业,太原南站主要承担高速客车作业。主要分工如下:
太原站:承担枢纽内所有普速客车和枢纽环线市郊车的始发终到作业、普速客车和部分动车组列车的通过作业,远期开行部分石太客运专线始发终到列车。
太原南站:承担枢纽内所有动车组列车段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远期部分石太客运专线始发终到作业在太原站办理)、枢纽环线市郊车和以南方向普速客车的通过作业。

(总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个主要站的分工,以及环线市郊列车的运输组织方式,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三、废除客运的Ⅰ类变更[11]

之前已经提到过,2015年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以以铁总鉴函〔2015〕1183 号文件对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太西隧道进口至晋祠隧道进口段改线等Ⅰ类变更设计进行了批复。这一批复是西南环线放弃既有客运为主货运为辅主要设计用途的关键。在本节我们将继续以联合批复为纲,并结合投产情况,整理西南环线变更后的建造、运营情况。

变更设计原因

建设中,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调整在建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工程局部方案的函》(并政函〔2014〕31号)提出,“取消地下晋祠车站及站房和义井车站,西南环线以货运功能为主”。经多方协商、研究后,你局[12]提出以货运功能为主对通道进行调整,取消晋祠车站及站房、义井车站,并增设太兴铁路双线引入疏解单线,核减原设计以客运为主设置的相关客运设施的变更设计。

(这样看就很清楚了,太原市人民政府提出削减西南环线客运业务。但由于并政函〔2014〕31号文件不属于主动公开范围,且有可能以“过程性信息”为由属于不公开内容,故未申请这种信息公开,我们无从得知太原市人民政府商太原铁路局函中太原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和思路)

变更设计范围

  1. 太西隧道进口至晋祠隧道(DK0+400~DK13+100),长约12.7千米。
  2. 相关工程:
  • 取消晋祠地下站工程及相关车站客运设施。(取消晋祠站)
  • 新增西张至三给村疏解线工程。(原为预留工程,借变更而上马)
  • 取消三给村、太原西、北格等站办理客运业务工程。(全面取消旅客运输能力)

变更设计主要内容 (仅摘取与停办客运直接有关的内容)

  1. 线路及轨道:DK0+600~DK13+100及,西山联络线左线3.019千米、右线1.354千米线路平纵断面调整。隧道内改为无砟轨道,晋源站和西山联络线采用有砟轨道。
  2. 地质及路基、桥涵、隧道:略。
  3. 站场:
  • 取消义井、晋祠站。
  • 晋源站位置迁移至DK10+350附近,为纯越行站,到发线4条。
  • 三给村站取消新增站台、跨线地道等客运设施,规模维持初步设计不变,股道尽量不动。西张端咽喉区结合西张疏解线进行调整。(联络线改为同期)
  • 太原西站取消新增站台、跨线地道等客运设施,规模维持初步设计不变,股道尽量不动。西山支线维持既有站房同侧引入,取消疏解线。(西山支线立交计划取消)
  • 北格站规模不变,预留办理客运条件,新增中间站台改为缓建,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待有必要开办客运时再行配套实施。(本站客运业务应为太中线,而非西南环线)

投产后情况

2019年12月10日起,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太原西南环等线路开办货物运输初期运营并与全路各营业线办理货物直通运输。[6]此次对太原枢纽的货物运输线路定义做了较大的调整,公布了新的西南环线,自皇后园经汾河、三给村、太原西、晋源、西草寨、北格至中鼎物流园;原玉门沟线(西山支线)由太原北至玉门沟截为太原西至玉门沟,西张至三给村的联络线(往太兴线)以及北格至刘家堡所(往太中线)的联络线也都同时公布。

根据新闻报道,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开通一个月,运送货物62.05万吨,日均约2万吨。根据报道中提到的数据(12212次,自太北Ⅳ场转线至汾河,编成51辆,牵引质量4544吨,自汾河出发至中鼎物流园用时69分钟),该线的使用频率也是比较低的。考虑到该报道为投产后仅一月的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至少能确定该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纾缓太原枢纽主轴通道压力的效果。

四、建成后的尴尬和未来的新客运东(西)环展望

由于太原铁路西南环线建设长达十一年,且取消了重要的客运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纾缓太原枢纽货运紧张局面,但仍然无法解决“糖葫芦”枢纽带来的客运紧张局面。

为此,国铁集团发改部近年规划了客运东环,计划在既有大西高速线阳曲西站引出,在太原市区以东设新太原东站,在既有榆次编组站位置设太榆站,同时废除既有榆次站。东环线向南沿既有线继续敷设至修文后,与规划中货运南环线、太原-吕梁、绥德铁路并行设潇河站,最终汇入规划清徐南站。东环线与石太客专、大西高速、太焦客专等线设有联络线,可以有效分散既有太原、太原南的旅客列车压力。

西南环线投产以来的的研究也曾有过新客运西环的方案[13],可以说,太原铁路枢纽的西环客运线已经成为广大铁路站线规划设计人员的执念,而太原西客站、太原环线列车也是太原市民盼望多年的新交通解决方案。在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进市郊铁路规划建设的今天,虽然太原铁路枢纽客运西环将采取何种方法重新落地,尚需科学决策和严密设计,但这一天可能并不会太晚到来。

五、后记

酝酿写作此文的时候,大秦铁路(601006.SH)发行了320亿元可转债。可转债募集资金中,283.1亿元用于收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36.9亿元用于收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这是太原局主业上市计划的一部分,也意味着西南环线运营上的市场化水平将会更高,希望西南环线在大秦股份的经营下,能基本实现既有的货物运输目的,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虽然只能是货运部分),也不枉我掏钱买了大秦的股票和可转债。

以一张太原枢纽西南环线变更后的枢纽总布置图[13]作为结束,以此表达对废除客运功能的遗憾。

参考

  1. ^ 北京铁路局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铁路局志 上.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10.305-306
  2. ^ 货运称北堰线。
  3. ^ 《太原铁路分局志》编审委员会编. 太原铁路分局志 北京铁路局 1896-199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159
  4. ^山西太原和铁道部共建运营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 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0/0729/23815.html
  5. ^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工程实施 https://news.qq.com/a/20100730/002103.htm
  6. ^ a b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铁货电〔2019〕103号 国铁集团关于太原西南环等线开办货物运输初期运营有关事项的通知
  7. ^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开通运营 http://www.taiyuan.gov.cn/doc/2019/12/12/942195.shtml
  8. ^ 此部分内容按铁计函〔2008〕1720号、铁计函〔2009〕836号、铁鉴函〔2009〕925号原文整理。
  9. ^ 客货运前称白家庄线,后称玉门沟线。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鉴函〔2010〕1850号 关于改建铁路枢纽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11. ^ 此部分内容按铁总鉴函〔2015〕1183号及中铁第五勘查设计院所做新建铁路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整理,如有其他来源将在注释内写明来源。
  12. ^ 本文受文者太原铁路局。
  13. ^ a b 贾琼林.太原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J].中国铁路,2020,(第3期).



  

相关话题

  各个铁路局的待遇怎么样? 
  我国未来交通结构的发展,是否会向美国一样走向客运公路+航空为主,还是说会走高铁客运先行的特色道路? 
  如何看待「女子质疑高铁拒绝为其冷藏母乳」一事?这一诉求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为什么火车不设单间? 
  西伯利亚大铁路有什么作用? 
  世界上最强大的交通枢纽是那个? 
  宜万铁路和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哪个更大? 
  如果珠港澳大桥修建成铁路公路2用大桥是不是更好呢? 
  扇形机车库有什么优点,又为什么被淘汰了? 
  2018 年 8 月京沪高铁接连发生设备故障,北京南站 23 趟列车停运是怎么回事?情况怎么样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图瓦语中「未来/向后」「过去/向前」是一個词汇?
下一个讨论
2019年2月,乌克兰内战俄罗斯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是不是要输了?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