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屡试不爽的白刃冲锋战,为何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去威力?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是把午餐肉这种军粮当垃圾扔的军队,一个是在战场上能吃上只鸡就算过年的军队。就算两支部队真的要搞白刃战,吃亏的也不是美军。

当年八路军之所以跟日军打白刃战战损比要大于1:1,很重要的原因是八路军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特别是在40年前后大规模扩军之后,新兵的身体素质和训练都跟不上,根本没法跟日军展开白刃战。在抗战时期,无论国军还是共军,如果跟日军白刃战能打到1:1的战损,那都是要全国宣扬的大胜了。

现在解放军虽然刺杀训练的占比非常小了,但要是把现在的解放军放回到二战时期,就算一开始跟日军白刃战的时候稍微吃点亏,只要专门练习上一两个月,也足以把日军按到地上摩擦。


user avatar   Halo_zoom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战场:师长!鬼子集中突破我仙人山阵地、白塔山阵地,机枪步枪子弹都打光了!鬼子端着刺刀冲上来,我们刺刀拼不过他们,战线要被突破了!

奶奶的,你告诉二团长,要枪要弹我没有,要命我李某人有一条,子弹打完了用枪托砸,枪托砸断了用牙咬!今天他二团就是都死在阵地上也得给我顶住!人拼光了他自己就填上去,他填完了我再填上去,阵地丢了今儿咱们谁都别想活!警卫连!跟我冲!


太平洋战场:营长!日本鬼子集中突破我亨德森机场东侧防线,机枪步枪子弹要打光了!日本鬼子端着刺刀冲上来,我们刺刀拼不过他们,战线要被突破了!

奶奶的,什么叫子弹打完了,让机枪连去后面再搬两箱啊!

营长!敌人被打退了!

奶奶的,让那些新兵蛋子都机灵点,喊他们把阵地前的尸体都搬开,别TM挡着机枪的射界,让他们从补给点多搬几箱弹药,别只知道偷懒弹药快打光了才想着搬!


user avatar   helan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不是火力不足的锅。

中国战场上,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军阀部队亦或是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都有一个最大的头疼事,那就是火力严重不足。

步枪都不能保证人手一支,子弹人均不过几十发(八路军最艰苦的时候只有人均五发子弹都困难,就这还都是复装弹药,开始手工复装技术不行,出膛后子弹布朗运动不知道飞哪里去了,后来慢慢技术成熟,尤其是简易机械化复装后,质量就上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复装子弹都比原装子弹要差一大截的)。

所以,火力不足主要是两个原因。

1、步枪都不够,更不要说持续火力的轻机枪,重机枪等,后面的炮兵,航空火力也严重不足。

2、弹药不足,自己生产有限,进口渠道匮乏,敌后战场靠缴获更困难。

3、国军部分富裕部队步枪可以配齐,但是刺刀配不齐,刺刀用钢要求很高,真的不是那么好生产的。

火力不足怎么办呢?

国军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挖战壕,打阵地防守战(其实就是从清军传下来的结硬寨打呆仗,毕竟国军和清军新军有传承的),防守战消耗弹药小一些。

土共也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游击战术,不正面硬肛,而采取伏击战,偷袭站等作战方法。

但是,这两种办法虽然是比较省子弹,但是要大胜或者守住阵地,子弹不够还是不行,那最后还是要靠刺刀解决战斗。

也就是子弹打光了,还是要靠刺刀来作战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而不管是国军还是共军,兵员都来自普通百姓,那时候中国百姓苦啊,生活困难,所以身体素质非常差。

而当兵以后,土共军队吃的还凑合,但是也没法跟日本人比,国军就……真没法说了。

而日军虽然基础也不行,但是日本军队的伙食还是管饱的,营养搭配也是科学的。

所以日本人身高虽然普遍不高,但是身体粗壮有力,底盘稳,臂力有劲,拼刺刀确实非常合适。

加上日本在初中阶段就普及拼刺训练,甚至有的小学就有,拼刺刀的勇气和技术都是有的。

所以日本人拼刺技术非常强。

抗战开始的时候,往往一个日本兵能力战几个中国士兵而不败,甚至能一个个刺死中国士兵最后取胜。

而中国军队,八路军新四军有拼刺刀的勇气,但是力气,技术不行(最前期老红军刚改编的时候经验还是丰富的,毕竟经历了长征磨练出来的老底子,后来发展太块,新兵太多就不行了)。国军是只有少部分士兵有拼刺刀的勇气,而大部分很畏惧白刃战,往往见到日本人冲过起来的明晃晃刺刀就先跑了。

所以,抗战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白刃战确实屡试不爽。

但是,到了抗战中后期……

就不一样了,

八路军和新四军身体素质上来了(加上八路军新四军当时主要在晋察冀鲁豫地区,这一地区中国人身高普遍高大,到现在,也是中国人身高前十名,尤其是山东大汉,全国平均身高最高的省,现在的山东省一个省占了目前解放军兵源十分之一,而且山东人的豪迈和不怕死,毕竟除了梁山好汉,河北人的慷慨悲歌和习武传统,好吧梁山好汉很多人其实是河北人,山西这个地方也不弱,毕竟是关公,关圣人老家),技术也在苦练下进步不少,到中后期甚至可以和鬼子一对一不落下风。

国军退倒了西南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加上美国支援了一些冲锋枪等持续火力武器,主要是日军竟然丢了制空权,中后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打的日军航空兵不敢露头,甚至频繁轰炸后方,甚至台湾等地都被轰炸,这也让日军吃了很多苦头。


太平洋战场……

美国人让日本人见识了什么叫财大气粗,什么叫子弹炮弹航空炸弹跟不要钱一样。

美国人装备的自动武器那叫一个多,加上各种火炮和航空炸弹,让日本人在狭小的地堡里不停的骂美国人败家子,有这么多弹药,日本人都能打到华盛顿去了。

开始还有打一枪拉一次枪栓的春天,但是很快被M1自动步枪和各种卡宾枪,冲锋枪替代了。

而且这帮美国富家子弟步枪,卡宾枪,冲锋枪子弹打光了,还马上能拿出一支M1911出来挨个点名端着刺刀冲过来的日军。日本人只有中高级军官才装备王八盒子啊,还是一种自杀都容易卡壳的手枪。

更何况,后面还有更大的大杀器,重机枪,各种坦克装甲车等着冲锋的日军。

这还没算火焰喷射器和航空炸弹,舰炮炮弹等等等等。

看看美国一个班奢华的配置,让日本人流口水不止啊。

别说日本人,中国军队也流口水不止,土八路那一刻就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时至今日,这个病还没治好,貌似越来越重了。

小水管美国人都看不上,后来拿出了一种叫巴祖卡的新管子,稍微粗一点,没有什么是一次巴祖卡关照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N次。

这东西美国人还是嫌小,还不好携带,威力也不大,换换换,美国姥爷有的是钱砸钱买买买。

然后,就有了下面这种更大更粗更方便,还能自己跑的管子。

没错,一点没错,谢尔曼研发出来就就不是为了对付坦克的,而是为了跟随步兵冲锋。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叫步兵坦克。

不过喜欢粗管子的美国人还嫌弃这个管子细一些。

于是乎出现了这个东西。

然后,日军看看手里的三八步枪和刺刀,再看看对面轰隆隆开过来的粗管子……

跪了。

其实,美国更强大的是空中力量,相比那些那些粗细不同的管子,空中的威胁才是最让日本人崩溃的。

毕竟最厉害的功夫是一种从天而降的掌法。

二战时期,美国战机产量最高的一年,生产了超过是十万架飞机,这是是十万,是100000。

日本人二战时期一年生产的重机枪数量都估计没美国人飞机生产的多。

美国人说了一百多艘航母就不拿出来炫耀了。

日军一看,这

跪地生根了吧。

以上多多少少有调侃的意思,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那就是二战时期美军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以前在某些论坛和群里,总有人认为美国人就靠着火力和钢铁碾轧,没有火力优势或者后勤断了就弱的很,直接投降甚至逃跑。还拿出朝鲜战争的时候作为例子,说明这个。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美军确实依靠火力,话说,如果自己有强大火力,谁不想依靠火力取胜呢对吧,谁愿意用士兵性命去拼命来弥补自己火力不足?

人家美国人打仗就是为了发挥自己火力优势,没有火力优势或者后勤被切断(火力优势是靠大量弹药和兵器输出,需要强大的后勤,后勤被切断就是火力优势缺乏),会根据强狂来判断是否坚守,大部分时候是退却的,保存实力等自己火力优势恢复后,再行夺回失去的地方。

这不是他们胆小,懦弱,不愿意拼命。而是他们可以有火力优势不去牺牲性命,为什么要拼命呢?

但是有些时候,美军认为不能退却,必须坚守或者坚持进攻,美国人不是没有刺刀见红的时候。

去看看美军的那些战斗英雄,哪一个都不是胆小鬼,都是无谓的战士。

战争中,偶们战略上要蔑视敌人,加强自己必胜的信心,但是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

美军人家历史上那是跟英国龙虾兵排队枪毙打出来的,你怎么就认为他们一直都怕死呢?

还是真以为有了无限的火力,士兵在懦弱,再胆小,在怕死都能成为蓝星最强军事力量?

那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抗战时期以及以后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时期,解放军一直都被对方优势火力压着打。

所以解放军患上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所以解放军现在一门心思的在增强更强大火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现在解放军的各种管子巨根……


最后,我要说的是,火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军队的作战意志,不怕死的精神。

不然,终归会成为沙特那种装备全球最先进武器(五大流氓最先进武器都凑齐了),还被穿着拖鞋,大裤衩光着膀子,手里拿着一把生锈的AK47的也门胡赛武装打的那么惨。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到当年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联军势如破竹,局座指着沙盘预测萨达姆的战术是要在大城市与联军展开巷战,复刻一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果,大批伊拉克军队连美军的人影都看不到就被消灭干净了。还有更早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甚至不用地面部队接触就打败了敌人。

太平洋战争中美日士兵交锋也与此类似,日本人先咬牙忍过美军的炮火覆盖,然后想来一场猪突猛进,好不容易杀到美军跟前,正欲肉搏,结果美军士兵直接掏出手枪,两枪送日本士兵回靖国神社。

肉搏?大人,时代变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洋刺刀,捅民国弱兵,那叫“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万岁冲锋,拼105榴弹炮和85迫击炮,这啥意思?


user avatar   jin-75-86-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日军白刃战的技术如何,首先要明白,白刃战,一般是如何发生的?

从二战单兵武器的有效射程来看,步枪(不带瞄准镜)400米以内,冲锋枪100米以内,手枪50米以内,手榴弹30-50米范围内。

在中国战场,中日两军的冲锋枪手枪数量极少,步枪又是拴动单发,当双方进入敌军阵地前20-30米范围内时,白刃战就几乎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白刃战发生的情况又有哪些?

与各路看过抗日神剧的键盘大神们想法不同,白刃战不是中世纪的单挑决斗。你不可能看到中日双方的士兵摆成“准备好了”的姿态,怒目而视,相隔10米,对骂几声,然后以统一的步调向对方冲去。这种拉开架势只等拼刺的情节,只会存在于武侠小说中。

在我看来,采用白刃战进攻的前提只有一个:

趁敌不备。

如果敌人预先知道你要白刃战,那么……呵呵,看看瓜岛和塞班的日军吧

简单来说,白刃进攻的情形又分两种。

一、火力压制优势下的抵近作战

之前说了,白刃突击的原因是20米以内的火力真空,那么进攻方为了主动进入敌人的火力真空区,就必须进行优势的火力压制。

在中国战场,日军在多数情况下是拥有足够的火力优势。即使在没有飞机和战车参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依靠联队炮、大队炮、速射炮、掷弹筒对中方军队进行全方位压制。其基本套路是:

  1. 采用小部队迫近形式诱使中方暴露重机枪火力点,而后用掷弹筒和火炮加以歼灭。如郭汝槐回忆,其所部在淞沪数天之内就损失了36挺重机枪中的32挺。而日军回忆录中亦多次提到,中方火力点往往在距离很远的时候就开始射击自行暴露,这是典型的训练不足导致的结果。
  2. 压制了中方火力点后,主力部队依靠侧后方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以及火炮的延伸射击,逐步迫近至距离中方阵地50米以内。这个过程中,日军的火炮部队作用非常之大,例如在攻击南苑时,第20师团炮兵联队甚至将野炮中队抵近至距离29军阵地200米处直瞄作战。在这时,对日军杀伤最大的是中方的便携式的捷克式机枪和迫击炮。
  3. 在被日军火力压制后,对于中方军队来说,已经不能有效掌握战场局势了。也就是说,在掩体战壕里埋头躲避炮弹的时候,已经很难判断敌人究竟在哪里了。此时在50米距离内爆发的手榴弹战,多数情况下是看不见敌人的盲投。而日军的长城线和忻口作战总结多次提到,在逼近中方阵地时,找好隐蔽处后进行喊叫,诱使中方投出大量手榴弹,待其弹药耗尽后,再一举突入。
  4. 下一步,就是刺刀突入。作为被敌军火力压制难以露头的中方部队,根本无法判断日军的下一步动作,也就是说,大概率的情况下,在挨了一顿炮弹后,中国士兵在没有拼刺准备的时候突然发现端着刺刀的日本兵出现在面前。

也就是说,日军的火力压制,为白刃战进攻提供了先发制人的突然性。

二、对手立足未稳时的突然袭击

在没有火力优势的时候,进行白刃攻击的前提就是~突然性。

这种作战的前提是,对手没有经验,或犯了麻痹大意的错误,或是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此处仅提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

  1. 松山战役。日军固守险恶地形,中方仰攻伤亡极大。然而几乎每次中方攻取阵地后,都会遭到日军的刺刀反冲锋而屡屡伤亡惨重,甚至丢掉刚刚占领的阵地。这里的原因主要是,中方部队作战经验不足,且占领阵地后过度松懈,在没有作战准备的情况下才会被日军的白刃战击退。
  2. 关家垴战斗。在关家垴对面的柳树垴,一开始是由八路军占领。结果日军一个中队趁着夜色摸上山岗,用白刃战击退了守军。而后八路军数次强攻柳树垴失败,这也成为关家垴战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没有火力压制创造的突然性,就要利用对手的错误制造突然性。总之,没有了突然性,白刃进攻就难以奏效。

在太平洋诸岛战斗中,日军成为了火力被压制的一方,也就是无法利用火力再制造突然性了。而一旦对手不犯错误,不让日军有机可乘,那么等待日军的一定是腥风血雨般的打击。

另外,再捎带提一下两则白刃战的故事

  1. 石牌大战。中日数千部队进行数小时白刃战。这故事听起来很热血,可仔细一品,这不就是血色浪漫中造反派和大院派的约架群殴吗?有这么打仗的吗?
  2. 长城抗战29军大刀队的赫赫战果。这故事听起来也很热血,700人的大部队走数公里山路摸到距离日军阵地几十米范围内,然后一起冲入杀他个片甲不留,成为抗战初期白刃战杀敌的巅峰之作,还有英雄王文龙,将军赵登禹各自手刃日兵60人的说法。后来为了增加真实性,又加入了“大刀队其实是手枪队”的改进说法。这事,为了避免又被喷成精日,我还是不多说了。


user avatar   1998wang-f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团长》里孟凡了的话来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说一万年不变的小日本子,就知道步兵冲,炮兵轰。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我们窜上来打吧,步兵撤,炮兵轰;我们不理他吧,炮兵轰完步兵冲。你说一辈子就这么死板不变的打法,也能把中国吃一大半,你说气不气?

我想已经很能解释问题了


user avatar   hai-dian-you-m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兵人人自备了把手枪


user avatar   jiao-zi-you-fang-zhang-xian-z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的日军白刃冲锋:一群马粪退了子弹后端起刺刀,一边怪叫一边排成密集队形猛冲。

实际上的日军白刃冲锋:鬼子会等到炮击和空袭对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进行严重削弱后再发动进攻,一些日军还配备有坦克支援,如果这样都打不动,鬼子还会放毒气。

说白了,白刃战一般是武器落后的一方才会经常使用的战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有明显的火力优势,根本不会依赖白刃战解决战斗。等到日军开始白刃冲锋的时候,中国军队往往已经在之前的交战阶段遭到日军炮火严重杀伤,所以日军“白刃冲锋屡试不爽”实际上主要是因为中国军队在大部分时候火力不足的缘故。

等到了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大小管子比日军多得多,飞机多得多,小日本还怎么先用火力优势削弱对手?想渗透到后方偷袭?这里有个会移动的堡垒叫坦克你认不认得啊?想窝在掩体里玩伏击?这里有个宝贝叫喷火器你认不认得啊?想放毒气?其实日本人根本不敢放毒气。这些时候鬼子进攻一般都死得很惨。

当然“太平洋战场上失去威力”也不是绝对的,前面说过,白刃战是武器落后的一方才会经常使用的战术。在太平洋战场因为日军反过来成为火力劣势的一方,所以便开始依赖白刃战来扭转战局了。

1944年2月,日军松本支队掩护大部队从莱城撤退,松本支队以半个大队的兵力在菲尼斯特雷岭牵制澳大利亚军两个旅,日军即利用地形与澳军展开近身战斗,使澳军空地火力优势无从发挥,阻滞了澳军进攻。

1944年11月,关东军的精锐部队第1师团调往莱特岛,在莱蒙山的作战中,美军出动250门火炮,日军只有36门。第1师团的部队凭借多年苦练的近战技巧,利用地形用白刃战在战斗初期暂时挡住了美军攻势。

1945年5月,美军在冲绳岛击毁日军战车27联队最后的6辆坦克,日军残存坦克兵被迫跳出掩体作为步兵和美军展开肉搏,付出巨大代价后才暂时击退美军。

由此可见,在太平洋战争日军处于火力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白刃战确实就是最后一张牌了,偶尔也能起到作用。当然,这些白刃战也只是“击退”了对方而已,鬼子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几场白刃战下来,参战的日军部队损耗都很大。

除了火力不行,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白刃战经常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之前的老兵基本都在中国战场和前期的太平洋战场上送光了。后期的太平洋战场,日军征发的新兵无论是刺杀技术还是体格都严重下滑,就算别人愿意给他们打白刃战的机会也还是要送。

下图就是美军在菲律宾俘虏的日本兵,一看就是新兵蛋子,请比较一下最后面那个鬼子兵和旁边那个打赤膊的扬基佬,你认为两个人拼刺刀谁会赢?

下图是苏联红军和缴械的关东军,对比一下两边的身高,你认为打白刃战的话,相同人数谁的赢面更大?

事实上红军在斯大林格勒等战役中就经常和德军打白刃战,根本不会怕日本兵的白刃战。1945年9月的申地房子战斗,很多连刺刀都没有的红军就用枪托砸,硬是在日军经常吹牛皮的白刃战中全歼了敌人。

事实上最具说服力的恐怕是八路军后期都完全可以在白刃战中压制日军。八路军非常重视白刃战训练,总结刺杀技术,抗战后期八路军的刺杀技术比日军只高不低。再加上中国人体格本来就比日本人好,日军很多部队和八路军在真正的白刃战中也要吃大亏。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山东八路军的临朐县冶源战斗,八路军伏击日军部队,迅速进入白刃战阶段,没有给日军开火的机会。结果日军这次战斗死了32个人,无一例外全是被八路军用刺刀捅死的。胡奇才的警卫员事后回忆的时候还吐槽:“小日本见八路军如此英勇顽强,都傻了眼。平时像野兽一样嗷嗷大叫的鬼子们看起来很凶猛,其实只是虚张声势,仅一两个回合,就被我们打败了。”

所以日军后期除了第1师团等少数精锐还有点白刃战的本钱,大部分部队的白刃战水平都已经拉胯了。就这水平,还想发挥啥“威力”?梦里啥都有。


user avatar   sui-xu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美国人不讲武德。拼刺刀干不过日军就开始用枪了。

日军当时的流行战法是,在推进到对方阵地附近时,便下令全体使用军刀或者步枪装上刺刀,近距离向敌方阵地发起冲锋。

刚开始美军也被小鬼子气势吓倒,伤亡惨重,美军也非常头痛日军的这种‘万岁冲锋法’。在这个阶段,双方白刃战的话,美军和日军可以说是五五开。

但是美军后来研究发现,手枪是近距离作战的最理想武器。我有枪,我干嘛还跟你拼刺刀呢?

实战也证明,手枪在白刃战中作用最好,它的长度短,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射击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装药少,方便携带,即便近距离击中第一个对手后,也不易贯穿敌人,导致击伤后面的自己人。

而手枪的威力要远超过剌刀,虽说一次只能装弹七发,近距离打完之后就很难再有时间装子弹。

但是,美国人将三个兵编为一组,如果出现其中一个人子弹打空的情况,其他两人可以掩护装子弹的美军。

短枪对剌刀的战法一出,日本人再也无法在白刃战中占便宜,还反而经常伤亡惨重,他们再也不敢随便找美军拼剌刀送死了。




        

相关话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苏联谁的贡献大? 
  如何评价二战期间苏联为了抵抗德入侵,强令重建后的工厂寒冷条件下24小时运转,导致无数人饥饿下过劳死? 
  二战美国集团军有无接近全军覆灭的? 
  二战期间,如果德军在基辅歼灭苏军后,即向南突进,中部顶住苏军,苏联是不是必败? 
  面对同时代的美军,德军与志愿军哪个表现更好? 
  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做过什么暖心却鲜为人知的事? 
  中国历史学界是否拔高了苏德战争的意义? 
  为什么日军不绕过狼牙山五壮士? 
  打仗了的话首都怎么办? 
  为什么抗战时经历了数十年内战的国军「百战精锐」在承平已久日军面前不堪一击? 

前一个讨论
非超大城市,未来应发展哪些符合市情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媒体称「山东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取得学历」,涉及14所高校?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