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为什么会输得那么惨? 第1页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下清军的“人海战术”。


仅从字面兵力数据上看,通俗主流说清军总兵力达80万,或者百万以上;而英军侵华初期仅有7000人,后期投入兵力最多时,也仅仅2万多点。


所以很容易造成一种英军总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感脚。


甚至有论者觉得“,人海战术”都填补不了火器带来的差距,所以清军总是英军花式吊打。


然而这真的是一种错觉。


别说清军有80万,就算有100万、200万、300万,清军也是在全国大概成体系分散布防的,80万清军是分散各个城市点上的。


即合计下来,其实各地驻防的清军极少,基本都是二三千,至多四五千的水准。


而英军不管是七千还是两万,他们可不是分散布防的,各部队往往是扎堆进攻一个地方。


所以单从字面数据看,清军总兵力得是英军的50倍、100倍,好像清军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他们淹死;但实际具体到某一城镇开打的时候,清军参战的总兵力,往往是低于英军很多的。


咱们可以看下双方各战役实际参战时投入的兵力:


虎门之战:英军约2000人,清军在各炮台的总兵力是1.1万人,然而实际分散到各炮台上防守,则实际兵力都是在数百和一两千左右,此战关天培实际兵力只有600或800人;


沙角炮台之战:与虎门之战同时期进行,英军总兵力仍是两三千,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父子,所部仅600人;


厦门之战:英军投入约2500多人,清军厦门守将江继芸部仅3000人,总兵力稍高于英军;


第一次定海之战:英军参战总兵力在3000人以上,清军定海水师张朝发部水师约千余人,基本上上全军覆没;随后英军登陆攻击定海县城,知县姚怀祥部清军约1500人;


第二次定海之战:英军投入约四千人以上,而清军守御定海的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部,则仅有兵力三千至四千之间;


镇海之战:英军约2200人以上,镇海清军总督裕谦部兵力约四千,但鉴于招宝山、金鸡岭等地,仍著有余步云、谢朝恩部为策应,时城内兵力或许低于四千;且谢朝恩部被英军歼灭,余步云率部跑路,镇海已成孤城,相比前面的战斗,城内溃逃之势严重,即使兵力优于英军,也于事无补;

浙东反击战:把清军人海战术的匮乏发展到了极致。


英军驻防镇海、定海、宁波等沦陷区的兵力,当在四千或五千以上,而清军扬威将军奕经部,则从全国各地大调兵,河南五百、山西一千、湖南一千的这样征调,最后合计总兵力正规军在一万人以上,配合乡勇团练两万人左右。

清军合计总兵力约三万人。

三万人就算对五千,那也是优势在我,然而实际上清军三万人,又开始分散布防和进攻了。

最后分派下来,进攻收复宁波城的各部清军,仅有3600人,就这还是分散进攻三个城门,则实际进攻各城门的清军,就成了1200人。

进攻收复镇海的清军各部,加起来总共1500人,当年英军进攻镇海的时候,投入的兵力都比清军多;外加外围策应的清军有900人,满打满算也就2400人左右,跟英军进攻投入的兵力差不多。

然而英军是长枪短炮,清军清一色拿的都是冷兵器,战前清军确实带了枪炮,但奕经害怕轻炮走火惊动英军,所以半路上让清军丢下火器,全部换装成冷兵器了。

就这兵力,就这武器,收复沦陷的城池?

此外还有收复定海的水师,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三千人,甚至不会超过两千人,主要靠火船作战。

此后屯驻梅墟、骆驼桥、长溪岭、天花寺、绍兴等地策应的清军,基本也都是一千、两千的分散,而没有全部投入收复三镇的战斗。

这仗,没办法打。

吴淞口之战:这个最过分,英军投入一万人以上,炮台守将江南提督陈化成部清军仅有1300人;加上外围策应的总兵力,也仅有三千多人;


乍浦之战:英军投入约2200人以上,驻防清军八旗长喜部不足两千;

镇江之战:英军投入约6000人以上,驻防清军八旗海龄部则近1600人。


所以抛除掉体制弊端、武器落后、战术呆板、将领腐化、文武不和、满汉掣肘等等各方面因素后,仅看清军和英军实际战斗投入的兵力。


就不说大炮轰,大炮轰,大炮轰完步兵攻;步兵攻,步兵攻,步兵攻完刺刀冲;在武器和战术双重优越(以及兵员素质)的情况下:


清军大部分情况下兵力都不如英军多。


打也打不赢,守也守不住,就只能像余步云一样跑路,才能勉强保住有生力量,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user avatar   zhao-qian-ho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user avatar   he-he-91-7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事儿 毕竟你女朋友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因清王朝而衰落” 这样的观点?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历史必然吗? 
  如何评价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太平天国对禁止鸦片的态度比满清更坚决? 
  如何系统的分析甲午中日战争? 
  朱元璋的长相真的是被清朝丑化的吗? 
  和朋友在一个历史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近代中国弱不该由清朝独自背锅,而是明清共同的愚昧统治造成!? 
  解放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 
  明末,明朝要如何做才能实现与清(后金)议和? 
  北伐结束后,蒋介石是否真正统一了中华民国? 
  如果清朝善于利用列强矛盾站队是否会打赢近代的对外战争? 
  明粉认为明朝比清朝厉害,那为何明朝打不过清朝? 

前一个讨论
当初汉族人口那么多,被满族的清朝统治近2个世纪,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晚清时期会被如此多的国家如此疯狂的掠夺和侵略?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