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给新手妈妈/爸爸的实在建议? 第1页

  

user avatar   mao-kiss-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于2020年11月19日。

绝对是你在市面上见到的最全整理,可以切切实实的帮新手爸爸/妈妈省钱。

100%的省钱干货贴呀!

干货整理不易,能不能给个赞同鼓励一下!

内容涵盖备孕到产后整个过程中的省钱攻略,篇幅会比较长,如果暂时看不完,可以先点赞、收藏,等需要时再翻阅。

内容导航:

怀孕前

生孩子竟然还可以领3万多块钱,你知道吗?

怀孕中

孕期险,宝妈和孩子的双重保障!

生娃后

  1. 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之后要办这件事
  2. 如果想给孩子更全面的保障,保险可以这样配置

上周刚好去看望一个刚刚升级当妈妈的朋友。

那个曾经大大咧咧的假小子,现在看着怀里的宝宝,眼神温柔的要滴出水来。

从怀孕到生产,朋友休了差不多四个月的产假,还领了3万多块钱。

听起来是不是美滋滋?

  1. 生育保险是什么?

五险一金里有个特别低调的东西,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给怀孕的职工的一种经济补助和医疗保障。

平时没啥存在感,一到生孩子才发现它的好处。

除了可以报销生小孩的检查费、手术费、住院医疗费,还可以休产假、领取生育津贴。

一般情况下,产假是98天,有些地区产假天数是128天。

剖腹产、多胞胎,产假还能再延长15天。

产假天数越长,所在公司的平均工资越高,你能领到的钱就越多。

生育津贴相当于是产假期间发给我们的工资。它的计算公式是:

生育津贴=上一年单位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举个例子:我朋友公司的平均工资是8000元,113天的产假,她一共拿到了8000÷30×113=30133元。

再加上3600元的医疗补贴,3万多就这样到手了。


2. 这笔钱怎么领?

做完月子,找个风和日丽的天气。

朋友拿着她和老公的身份证、结婚证、居住证明,《生育医学证明》、费用明细、结算清单、宝宝的出生证明什么的。

到就近的生育保险服务中心填了个申请表。

过了不到1个月,钱就到她银行卡上了。

这里说明一下,很多城市不像上海这样直接打到个人的银行卡里。

大部分城市是员工把相关材料交给公司财务。

等生育保险基金把报销的钱打到对公账户之后,公司再发给个人。

还有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细节。

休产假期间,五险一金还得接着交。

个人该交的那部分,可以和公司协商好,由公司先行垫付,之后再补给公司。

除了像我朋友这样,在上海交社保,又在上海生产的。

还有一些家庭,会选择不在社保缴纳地生产。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同事,为了方便照顾产妇,是回东北老家生的。

这种异地生产的情况,只要你的生育保险累计交了一年,是在定点医院生的,也可以回参保地报销。

只不过手续麻烦了点。


顺便解答一下男同胞们的终极疑惑。

男性的生育保险有什么用?

嗯,如果你老婆已经有了生育保险,你除了能休15天的产假,并没有什么用处。

可如果你老婆没有生育保险,你可以报销手术费产检费什么的,能省好几千呢。

所以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

妥妥的可以领一大笔钱,不同地区对于缴费时间的要求不一致,有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之分。


  1. 怀孕应该买什么保险?

女人呢,天生缺乏一点安全感。

我朋友怀孕之后,更是每天焦虑得睡不着。

担心自己会不会滑胎?会不会难产?生下的宝宝会不会有问题?

挺着大肚子,吃啥吐啥,又整天想这想那,看着都让人心疼。

孕期确实是女性生命中非常特殊的阶段,面临的风险,也远远高于平时。

对于母亲来说,需要防范流产、难产、生育身故,各种妊娠疾病,以及生产之后的后遗症。

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遭遇先天性疾病、身体缺陷,甚至死亡。

所以,有没有一种保险,既可以保障孕妇,又能保护新生儿呢?

有,这类产品叫做孕期险,也叫母婴险。

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可以保护大人,又可以保护孩子。

一份保单,两条性命,说的就是它了。

2. 性价比高的母婴险

对比了半天,帮大家找到了安联保险的小幸孕。

这份产品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保障齐全,整体性价比很高。

对于孕妇来说,不仅保障了意外身故、伤残、生育身故、难产、流产这些大的风险。

关键是保障了6种高发的妊娠疾病,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侵蚀性葡萄胎、胎盘早期剥离、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栓塞和子宫切除。

万一出现了这些疾病,可以拿到一笔津贴。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保障了11种先天性畸形疾病。

特意问了一下学医的朋友,小幸孕保障的疾病,含金量还挺高。

比如法乐氏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发于3到6个月的新生儿。

再比如唐氏综合征,会导致宝宝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如果宝宝不幸得了这11种疾病,除了可以拿到一笔钱,还可以报销治疗费。

标准版最多可以报销4万元,升级版最多可以报销8万元。

说个好玩的事情。

我朋友买完孕期险之后,竟然慢慢就不焦虑了。

女人啊,果然是感性动物,保险很多时候买的不只是保障,还有一种“安心”的底气。


如果你刚生完小孩,那么这两件事你必须得知道:

(1)国家有个新生儿医保福利政策,每年200块左右,一定要办。

(2)办得越快越好,千万别拖过28天。

新生儿医保究竟是什么?非常好理解。就跟大人的医保一样。住院了用来报销医疗费的。

  1. 为什么一定要办?

因为孩子刚出生这半年,真的很容易生病啊。

一是新生儿本身就很脆弱,有很多并不严重但很常见的问题。

比如新生儿黄疸、肺炎等等。

二是父母也缺乏经验,碰上点什么小异常就得跑医院。

感冒发烧住院也是常有的事。有了新生儿医保,这些住院的费用都可以报销。假设肺炎住院花了一万,通过200块的医保报销七八千,也是非常值得的。

为什么要28天内办?

28天是最保险的,有的地方也规定30天,或者90天。

如果在这期间办了,孩子从出生到拿到医保卡期间的医疗费也能报销。晚一天,区别就大了。

首先,大部分商业医疗险、重疾险都要求孩子出生28天后才能投保。

加上90天或者180天的等待期。基本孩子半岁前指望靠商业保险来保障是没什么希望的。如果还把办新生儿医保的事儿耽搁了,多交点钱是小,等3个月才能用是大。

这就意味着孩子这小半年,不会有任何保障!

小病小痛的医疗费,大不了咬咬牙自己承担。

万一碰上严重点的,所有的风险都得咱自己担着。

事关孩子的保障,也只是简单办个证的事儿,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抓紧给自家孩子跑一趟。如果周围有怀着孕或者刚生宝宝的朋友,也都相互提醒一下。

哪怕已经过了28天了,也得尽快办理,尽量让孩子早一天有保障。

2. 办理的具体流程很简单,攻略给你们整理好了。

【办理时间】28天内最保险

【办理材料】出生证、户口本、宝宝的照片、父母身份证、结婚证

【办理地点】户籍地就近的街道医保服务点

【费用】各地不等,一般100-200之间(28天内)

常见情况有这么两种:

1)在父母户籍所在地给孩子办医保。这种简单,拿着办理材料,在28天内去服务点排队就行了。大概1个月,医保局就会通知你去领卡。

2)父母没有当地户口,但想给孩子办理当地医保的。

需要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有当地的居住证。

举个例子。小王两口子都是河南的,在上海工作,想给孩子办上海的医保。首先,他们得先回河南老家,给孩子上户口。

然后,小王夫妻两个,至少有一个人要有上海的居住证,而且积分要达到120分。有居住证的那个人,请单位开具一个《上海市民居住证积分通知书》,在“同住人信息”那一栏里,填上配偶和孩子的信息。

最后,拿着办理材料和居住证,以及上面开的那个通知书,去街道医保服务点进行办理。

也是一个月左右,能拿到孩子的医保卡。

这一点各地政策不一样,上海之类的一线城市比较严格的。不仅要居住证,还有120分的积分要求。

不知道自己当地政策的,直接打12333咨询电话问就行了。

3.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新生儿医保是一年交一次钱。

首次办理医保后,一般在每年的10-12月需要自己续费。

最原始的续费方法就是去街道的医保服务点,这个方法每个地区都适用。

有些城市更方便一些。比如长沙,可以直接在支付宝里搜索长沙人社,进行续费。

上海也可以直接下载上海人社app网上续费。

一旦断缴,又是3个月的等待期。

这期间去医院看病,医保就不能用。就算你有能用的商业保险了,不以医保身份就医,报销比例往往也得打个6折。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按时续费。不清楚具体时间的,还是一样,打12333获取当地的最新政策提示。

新生儿医保是孩子的基础保障,但如果发生重大疾病,仅仅有医保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的保险其实并不贵!

我看过很多家庭买给孩子的保险,每年花了好几千,甚至上万。

其实大可不必,孩子的保障1000多久足够了。

如果想保的更全面一点,4000多能够从头到脚保的很好。

下边我们一点点来说。

  1.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面临哪些风险?

第一类,是重大风险。

孩子调皮捣蛋,自我防范意识比较弱,每年夏天都会看到几个孩子不小心溺水的新闻;

或者发生意外,导致身故或残疾;

再或者罹患重大疾病,比如白血病,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都非常低,但是一旦发生,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和整个家庭会有致命的影响。

也是我们需要用保险来解决的重点。

第二类,是普通风险。

比如孩子平时感冒发烧,小磕小碰造成的皮外伤,去门诊拿点药就可以了。

稍微严重点的,小孩急性支气管、肺炎,需要住院三五天才能好的,花个两三千,也能搞定。

普通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但它对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经济,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无论给孩子做什么保障,请记得,先帮宝贝把这两类风险解决好!

它们就像是房子承重墙,关系着一个房子是否稳固。

孩子长大之后的教育金,理财险可以买,但都只是软装。

千万不要为了软装,而放弃了承重墙。

2. 明确了风险之后,我们应该用哪些保险来解决呢?

孩子的第一道风险屏障,永远是父母。

孩子出了事,不管有没有保险,父母砸锅卖铁肯定也要救。

可如果父母出了事,孩子能做什么呢?甚至保费都交不出来。

保险保的再全面,都抵不过你对孩子的爱和守护。

所以亲爱的,孩子很重要,你也是。

记得先保护好自己,把自己的保障做足。

接下来,我把孩子的险种配置列了一个表,

包含一个基础、三个必要、一个不要

  • 国家医保-基础

这是国家给每个公民提供的福利保障,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建议人人参保。

这个我们前边也讲过,就不再多说了。

  • 重疾险-必要

重疾险是得了规定的重疾,比如癌症、急性心梗、白血病等等,直接赔付一笔现金。

孩子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其实并不高。

比如最高发的白血病,发病率也只有十万分之四。

可怕的地方在于,治疗孩子的重大疾病,花费特别高。

还是以白血病举例,重症室的费用每天从四五千到上万元不等。

治疗费还可以用医疗险来报销。

可是生活开支的提高和家长的经济损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孩子生病之后,是不是需要悉心调养,买更多的营养品?

再比如,为了更好的医疗资源,是不是要带孩子去大医院看病?

中间是不是要花很多交通费、租房费?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再辞职,全勤照顾孩子,对家庭经济的冲击更大。

生病之后,孩子将来的人生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需要很多金钱上的补偿。

重疾险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赔款可以自由支配。

这笔钱可以用来解决孩子生病之后的生活,安顿好一家人。

所以,给孩子买重疾险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保额要足够!

一般建议50万起步,家庭条件较好的话,可以配置百万保额。

第二点,保障的病种要全面。

重疾险是在规定的范围内赔付,所以病种是否全面,决定了孩子得了病能不能赔。

银保监会规定了25种法定疾病,是每款重疾产品基本都包含的。

这些疾病占到了重疾理赔率的95%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幼儿时期比较高发的重疾,不在这25种疾病之内,不是所有的重疾险都会包含。

参考了大量医学资料之后,我们总结了16种少儿高发重疾。

给孩子买重疾险的时候,要注意判断,这些疾病是否保障齐全。

有一些产品,对于少儿高发重疾有双倍赔付,也就是得了特定的重疾,可以拿到2倍的保额,这是非常好的加分项。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重疾险中的轻症。

因为轻症是保险公司自行制定的,目前依然存在缺斤短两的情况。

结合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以及前6大高发重疾对应的早期阶段,这十大轻症是最好要包含的。

所以,给孩子买重疾险,记住这两点:

(1)保额要充足,建议50万起步

(2)保障要全面,尤其是15种少儿高发重疾和前10大高发轻症。

  • 医疗险-必要

医疗险是无论哪个年龄阶段,都建议配置的一个险种。

因为它可以用很少的保费,解决大家最担心的治疗费的问题。

无论是生病,还是意外住院,都能够在社保之外带给孩子更全面的保障。

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差,肺炎、支气管炎都比较高发,住一次院都要花个两三千。

建议都给孩子配置一份门诊险/小额医疗险。

它的免赔额非常低,只有几百块,甚至没有,只要住院就能用。

保费也就一两百,但凡用上一次,省下的就不止这点钱。

能够报销自费药,0免赔,报销比例很高的门诊险/小额医疗是最完美的。

除此之外,考虑到孩子万一生大病,重疾险更多的用来承担孩子以后的生活。

所以,最好也给孩子补充一份百万医疗险。

它不限社保用药,不限疾病种类,不限治疗方式。

一年最高可以报销几百万,万一生什么大病,就不用再担心治疗费了,也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照顾。

百万医疗险重点看保障内容是否全面。

不要有缺失或者单项责任限额;

其次是续保条件,选择不因身体状况和理赔历史影响续保的产品。

增值服务越多越加分。

  • 意外险-必要

只要是意外造成的伤害,无论是意外身故、伤残,还是平时的磕磕碰碰,意外险都能解决掉。

孩子的意外险很便宜,每年只要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不错的产品。

买的时候注意两点。

第一,孩子的意外身故保额,不要买太高。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的身故赔偿,10岁之前不得超过20万;18岁之前,不得超过50万。

你买的再高,理赔的时候也没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意外医疗。

最好报销不限社保用药,这样孩子摔伤碰伤、被狗咬,自费药也可以报销。

  • 寿险-千万不要

所谓寿险,就是死了才赔钱。

很多家庭是夫妻一起还房贷、养孩子、养老人....

如果突然有一个人走了,剩下那个人会被压垮。

这类产品一般就是买给家里的经济支柱,在事故真的发生时,代替他完成身后未尽的责任和义务,或者用于财富传承。

孩子首先不承担家庭责任,不需要寿险。

另外,国家为了防止某些丧心病狂的父母杀子骗保,规定了未成年人身故限额。

  • 10岁之前,不超过20万;
  • 10岁—18岁,不超过50万。

所以,绝大多数寿险条款都是写明,18岁前身故,返还已交保费。

即使买了很高的保额,也用不上。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给孩子买寿险。

而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捆绑了寿险的重疾险,这类产品保费基本上要翻一倍,但却没什么用处。

建议给孩子选择单纯的重疾险,不仅更实用,保费也便宜很多。

再来复习一下,孩子的险种配置如下:

一个基础:国家医保

三个必要: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一个不要:寿险


3. 知道配置思路了,具体应该怎么搭配呢?

下面根据不同的预算,给大家做两套方案。

预算2000以内,低预算也能做好保障

年收入15万以下的家庭,都可以考虑给孩子这样买。

在家庭预算相对有限时,配置保险的思路一般是,用定期重疾险搭配医疗险和意外险。

0岁小孩,每年交一千多元,在30岁前可以获得非常充分的保障。

下面具体来说说这个方案。

重疾险选择了保30年的定期重疾险,晴天保保超越版。

晴天保保是目前我最喜欢的少儿定期产品,50万保额,保30年,保费635元。

它最大的优势是保额能增长,从第三年开始递增,每两年递增20%,最高可以增至100万。

最初给孩子花五六百块钱买50万的重疾,在11年后得重疾,能赔100万。

少儿特疾保障也非常扎实。

6岁之前得规定的特疾,可以额外赔2倍的基本保额,6岁之后得特定重疾,额外赔一倍的保额。送起保额来,跟不要钱一样,非常的大方。

如果孩子得了病,很容易拿到上百万赔偿,让人非常安心。

意外险选择了小顽童。

价格低、保障好、赔的快。

一年60块钱,意外医疗可以全部报销。

而且理赔是在线上传资料,赔的特别快,体验非常好。谁用谁知道。

医疗险方面,我特意做了两套组合。

如果预算紧张,可以给孩子配置选项一,只买5万保额的小额医疗险。

4岁以下,孩子买百万医疗险的保费比较贵。

如果想省钱,可以直接把小额医疗的保额买高一些,暂时取代百万医疗险。

选择的平安住院万元护,是0免赔的产品。

只要孩子住院,就可以报销。社保内报销比例是90%,自费药的报销比例是60%。

买到5万保额,加上社保报销,基本上可以覆盖十万以内的住院花费。

如果治病花销超过十万,差不多能达到重疾险的理赔标准了。

所以是可以覆盖各方面风险的。按照选项一,加上重疾险和意外险,每年只要1215元。保费非常低,保障结构也没有缺失。

但缺点是住院部分的报销比例,不如百万医疗险这么高。

如果相对不那么在意保费,选项二的保障更加完整,总保费1659元。用1万保额的小额医疗险,去搭配百万医疗,孩子会遇到的医疗风险都能照顾到。

百万医疗选的是超越保2020,一年保费576元。

保障非常完善、有6年保证续保,增值服务也非常好。

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价格也非常具有优势。

是目前我非常推荐的百万医疗险。这套方案不管是选项一,还是选项二,整体价格都非常低。

而且保障类型非常全面,孩子在30岁之前,有50到100万的重疾保障,20万意外险,以及最少5万,最高400万的医疗保障。

绝对是够用的。缺点是重疾保障相对薄弱,只能保障到30岁左右。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这种思路,先去保障孩子成长期的风险。

方案二:预算4000左右,给孩子的终身保障。

很多父母爱子心切,希望在宝宝小的时候,为他们配置好可以守护终身的保障。

如果你能拿出4000块钱,给孩子配置保险。其实已经可以把保障,做的非常豪华了。

这个方案最大的变化,是把孩子的重疾险变成了保终身、多次赔付型的产品。

方案中选的是守卫者3号,保障条款非常优秀。

除了可以保障终身之外,它还有这样几个设计:

1、重疾不分组,最多可以赔2次:

比如说7岁的时候,孩子得了癌症,理赔完保障依然在;等70岁的时候,得了脑中风后遗症,依然还能赔;

2、重疾有额外理赔:

给孩子买50万的重疾保额,但是如果前15年得重疾,可以额外理赔50%,也就是赔付75万;

3、少儿特定疾病多赔1.5倍:

规定了20种孩子比较高发的重疾,比如白血病、严重哮喘什么的。

如果孩子在18岁之前得这些病,多赔150%的保额,也就是买50万,赔125万。再加上15岁之前,重疾额外赔50%,一共到手150万。这保额绝对够用了。

4、癌症多次赔,每次间隔期只有1年。

守卫者3号的癌症多次赔,是目前市面上间隔期最短、最容易拿到理赔的,没有之一。

得了癌症,只要间隔满1年,如果还是带癌状态,就能拿到30%的保额理赔,最多拿3次。

虽然加在一起,只有保额的90%,但是由于间隔期短,实际上比市面上其他间隔期3年,甚至5年的产品,拿到理赔的概率高得多。

对于能拿出4000元给孩子买保险的家庭来说,用守卫者3号作为终身保障,再搭配小额医疗、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可以给孩子非常豪华的保障。

当然,守卫者3号也并非没有缺点。

它的保费,实际上比同类产品要略贵一些。

所以如果在意预算问题,也不妨把守卫者3号,换成守护神+中荷惠加保的组合。

一个超棒的重疾投保思路,赶快分享给你们!

或者替换成妈咪保贝、大黄蜂3号等产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可以参考一下最新的少儿终身重疾险对比测评:

孩子的终身重疾险,从这五款里面选!

上述分享的两套方案,适应性都很广泛。

当然,大家也可以举一反三,为孩子搭配新的组合。

比如说把方案一与方案二相结合,买30万定期重疾险,再买30万终身重疾险。

这样做可以进一步降低保费,同时也能兼顾终身保障,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大家可以发现,给孩子买保险,其实真的并不贵。

最怕的就是有人利用了父母的爱子之心,推荐很多孩子不需要的保障,多花冤枉钱。

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踩坑!

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可以真正帮助到大家!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点个赞呀!

关注我,不迷路。

如果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在私信或者评论里面留下你的疑问。

我们会有专门的老师为你解答。

偷偷告诉你,私信还有专业知识讲解噢!


user avatar   lang-nan-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有什么比九九六工作更苦逼的差事,带娃绝对名列前茅,怀里的小东西永远能给你制造惊喜和意外,在痛并快乐的养娃之路上,答主也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从孕期、月子和宝宝喂养三个方面分享一点建议。

一、 胎儿时期建议

1、定期产检

宝妈在医院建档立卡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假以此观察宝宝是否发育正常,特别是三维彩超、地贫筛查、糖耐测试、唐氏综合征筛查、大排畸和四维心脏彩超等检查一定不要错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有出生缺陷问题。

2、宝妈要注重体重管理

宝妈在孕期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宝妈们都不缺营养,管不住嘴的结果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另外宝妈不控制体重的话宝宝的体重也会偏高,宝宝太大会增加宝妈分娩的难度。

3、脐带血可以以捐代存

当宝妈足月进院准备生娃的时候,会有脐带血库的工作人员来询问是否要存宝宝的脐带血,储存脐带血费用并不低,事实上宝妈可以选择以存代捐脐带血,做公益的同时给宝宝一份保障以备不时之需,这块可以提前咨询当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二、月子时期建议

1、月子期间宝爸要与宝妈一起度过这段最难熬的时间

月子期间宝妈刚生产完身子很虚弱,跟宝宝一样脆弱需要细心的照料,换尿布、拍嗝、做排气操等除喂奶之外的工作宝爸要多承担保障宝妈夜间有一定的时间的睡眠,饮食上不要为了下奶一顿猛补,要想奶水多多喝水就可以,油腻的饮食很可能造成宝妈堵奶引发急性乳腺炎。

2、及时为宝宝办理新生儿医保

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办理落地医保,知姐出生后因黄疸住院,答主是在知姐出院后办理了新生儿医保后再进行结算,两百多的保费报销了四千多的医疗费(75%比例)非常的划算。落地保的办理只需拿着双方的身份证,新生儿的户口本、出生证明、照片、银行卡到社保局办理即可。

三、宝宝喂养建议

1、喂养方式的选择

养娃前期避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喂养方式的选择,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还是国内的医院、医务人员都建议母乳喂养。母乳完全能满足宝宝前6个月生长所需要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步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成长时期的需要。母乳喂养可密切母亲和宝宝的感情,能促进子宫的复原,防止产后出血,还能够还能减少宝妈患乳腺癌和卵巢瘤的风险。

2、断奶后的奶粉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持续到2岁,现实情况是即使纯母乳喂养也少有喂养到两岁,很多宝妈因为职业需要甚至3个月就戒断母乳,断母乳后的宝宝仍需要添加配方奶以保障成长所需营养。

四、在羊乳粉、牛乳粉的选择上,我选择了羊奶粉

断奶后选什么样的奶粉?市场上的奶粉主要以牛乳和羊乳为原料,知姐是在一周岁左右断的母乳,刚好衔接三段奶粉,因为一岁以前刘老师是纯母乳喂养的,所以三段奶粉的选择根据成分、耐受、消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功课,最后选择了Spring Sheep家的绵羊奶粉。

1、羊乳粉比牛乳粉含有更多人体蛋白

就像同样属于,大象长了长鼻子卷树叶、海牛在海里啃海草,蹄兔则在草原上挖洞。虽然各种乳品都是由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成分构成,但同一种成分不同乳品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在蛋白质的组成上三种乳品各有不同,这些蛋白里面人乳和羊乳都含有的蛋白有582种,而母乳和牛乳都含有的蛋白只有412种;在蛋白质的搭配比例上,蛋白质主要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个大类,羊乳和牛乳中两种蛋白的比例分别为70:30和80:20,乳清蛋白更好吸收。

2、羊乳比牛乳更好耐受

孩子是否耐受是选择奶粉的重要考量之一,奶品里的β-酪蛋白共有12种类型(A1、A2、A3、B、C、D、E、F、G、H1、H2和I),最常见是A1、A2两种类型β-酪蛋白,A2型因为天然原型更容易被吸收和消化。

很多认牛奶不耐受的原因是因为牛奶中的A1 β-酪蛋白不耐受,这种蛋白会在人体内消化时会产生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即β-酪啡肽-7(BCM-7),A1型β-酪蛋白和β-酪啡肽-7不仅是引起牛乳蛋白过敏的重要因素 ,还会刺激肠道内黏液的产生,造成胃肠功能的损伤并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影响消化,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们肠道对牛奶的不适应。儿童血液中BCM-7水平升高还可能影响精神运动发育和肌肉张力。

β-酪蛋白蛋白的对于奶源来说出生就定型,不存在后天变异,而在羊奶中不含一般牛奶中的A1 - β酪蛋白,更多的是A2 β-酪蛋白。

对于一直是纯母乳的知姐,戒母乳后奶粉选择一切以稳为主,即使有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推荐,入手后知姐这个经常乳品不耐受的父亲率先吃起了螃蟹,Spring Sheep家的绵羊奶我喝也没啥异常,并且我发现绵羊奶比其他奶粉要甜,是那种淡淡的奶甜味。知姐有个习惯就是入口的东西爸妈要先试毒没问题才肯下口,那天因为戒母乳饿了一早上的知姐在小心翼翼尝了第一口后,满意的开启吨吨吨干奶模式,没一会150ml直接见底,倒是让刘老师抹了好一会眼泪。

3、羊乳比牛乳更易被消化

羊乳比牛乳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原因在于羊乳的脂肪球比牛乳小,在胃肠 中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更大;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更高,这类脂肪酸更早开始消化;酪蛋白含量更少乳清蛋白含量更高在胃中形成的细软凝乳更容易消化吸收。这就像我们平常洗晒衣物一样,一边是揉成一团的从中午才开始晒,一边是用衣架挂起从早上就晾晒,那边先干一目了然。

很多宝宝在吃奶粉后会因为消化出现粑粑干硬的问题,知姐因为喝更好消化的羊奶粉+早站早走活动量大+辅食水和水果量跟上的原因,虽然粑粑臭气质max,但没有便秘的困扰,每次满脸通红后还会拍拍屁屁扯尿布一脸乐呵让你围观。

4、羊乳低聚糖含量高于牛乳。

绵羊奶中的生物活性肽和低聚糖可以帮助体内益生菌群的增长,搭配GOS & FOS膳食纤维让肠道更具活力。这些物质虽然不被肠道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群的生长,肠道内益生菌数量越多,有害致病菌的数量就越少,肠道益生菌群的稳定不仅可以助消化,还特别额外添加了GOS&FOS,对宝宝肠道健康可以说是双重保护了。除此之外绵羊奶中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牛乳和山羊乳。乳铁蛋白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夺走细菌生长所需的铁,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而且,乳铁蛋白对于病毒也具有抑制作用。新绵羊奶富含至多8倍原生乳铁蛋白,2倍原生蛋白质和钙以及1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知姐不管啥东西能不能吃都要上去啃两口,哪怕是路边的电线杠子,一天天不是在干饭/干奶,就是在干饭的路上,也是随了刘老师的胃口,吃嘛嘛香,唯一一次不舒服就是13个月时的幼儿急疹,身体比她爹妈还要好。

5、羊乳中部分微量元素高于牛乳。

羊乳中钙、磷、镁、硒等元素高于牛乳,这些元素对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而绵羊中含有天然的A2同类蛋白,相比牛乳中的A2蛋白,更自然,更亲和人体。

总的来说知姐母乳过度到奶粉的过程还算顺利,因为绵羊奶口感绵密,羊膻味没有山羊奶重,风味偏甜,知姐也喜欢喝Spring Sheep绵羊奶粉,没有闹过肚子或不舒服,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边“奶奶。。”的叫唤着边指着奶瓶让我们给她泡奶粉。

产自南纬38°黄金奶源地新西兰散养式牧场的Spring Sheep绵羊奶,口感绵甜宝宝更爱喝,有需要的宝爸宝妈可以戳下面链接

参考资料:

[1] 高婧昕,毛学英.羊乳组成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乳业,2019(08):160-164.DOI:10.16172/j.cnki.114768.2019.08.040.

[2] 赵丽丽,葛武鹏,宋宇轩,安小鹏.绵羊奶组成和营养特性[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01):413-423.DOI:10.16429/j.1009-7848.2022.01.044.

[3] 任荣,杨博睿,彭海帅,王毕妮,张富新,惠媛媛,贾蓉.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羊乳、牛乳和人乳的蛋白质功能特性[J].乳业科学与技术,2021,44(01):1-6.DOI:10.15922/j.cnki.jdst.2021.01.001.

[4] KostNV, Yu SokolovO, KurasovaOB, et al. Beta-casomorphins-7 in infants on different type of feeding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psychomotor development[J]. Peptides, 2009, 30(10): 1854-1860. DOI: 10.1016/j.peptides.2009.06.025

[5] 孙建琴,盛晓阳.A1、A2 β-酪蛋白对肠脑轴影响的比较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0,28(04):245-250.


user avatar   fengxing0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宝宝1岁前一定要记得给宝宝睡圆头型!

很多新手爸妈肯定都有担心过,宝宝怎么头型看着不圆啊?有些是后脑勺扁平、有些是一侧特别凸,怕长大以后会影响宝宝的颜值。

其实宝宝1岁前还是有机会和方法可以矫正的。

先判断宝宝的扁头偏头的情况严重程度。

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头型是:扁头(平头)、斜头(偏头)、舟状头,如下图:

【图1】常见的扁头偏头类型


主要判断依据就是从宝宝头顶、左边和右边侧面三面分别观察,宝宝头型的离“圆球形”偏离程度。

【图2】宝宝头顶部、侧面图


来几张有代表性的案例照片(仅供参考,具体请联系当地儿科医生进行专业判断)

【图3】严重需戴头盔型

上图是比较典型的几个宝宝扁头、偏头问题较为严重的。建议是联系医生诊断,给宝宝戴矫正头型的头盔,据我所知费用大致1-2w左右。

【图4】 戴着矫正头盔的宝宝们

一般不是上面说的这种明显的头部形变的话,大部分都属于轻微的。通过自己手动干预是可以帮宝宝睡出漂亮的圆头型的。

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扁头、偏头呢?

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其中先天因素常是病理性的先天颅骨发育不全、先天性的头骨畸形、脑积水等。但大多数宝宝的扁头偏头问题主要还是后天的外力因素导致的。也就是“体位性扁头综合症”。

小月龄的宝宝的头骨不是完全愈合定型的,骨片之间有缝隙,头骨柔软。很容易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头型不圆,例如:产道挤压、使用产钳或吸引器、长时间保持同一方向睡姿等。

【图5】人类头骨


其中产道挤压、使用产钳都发生在宝宝出生时的一时作用力,而长时间保持同一方向的不良睡姿是完全可以后天避免。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姿,是防止宝宝扁头偏头的主要方式。

把握宝宝睡圆头型的有效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给的儿童儿童生长标准中,关于0-5岁的宝宝头围表来看:

【图6】0-5岁女孩头围表
【图7】0-5岁男孩头围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虽然男生和女生的具体数据上有差别,但是从整体数据走势上,2岁前宝宝的头围变化较大,2岁之后头围数据渐渐趋于平缓。其中0-6个月之间变化最大,是帮宝宝睡圆头型的黄金时间,6-12个月主要巩固头型。 2岁前我们都需要多多地关注宝宝的头部发育情况。

具体怎么调整睡姿来睡头型呢?

分不同的头型来具体说明,整理了一个图表给大家:

【图8】不同头型的主要睡姿方式


除了上表中的,对应不同方向睡。还有一些其他平时的细节技巧:

1) 抱着喂奶的时候,左右手乱换抱。这次喂奶是靠着左边喝的,下次就可以换成右边。

2) 2个月大之后陪宝宝趴着玩儿。一开始可能只趴一两分钟,循序渐进。趴着仰头的姿势不仅可以减少宝宝头部受力的时间,也可以训练宝宝颈部、背部的肌肉。但是注意不能趴着睡!宝宝趴着的时候家长必须在身边盯着,不然会有窒息的风险。

3) 陪宝宝玩的时候,更换不同的位置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宝宝会因为被吸引而自然地挪动头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睡姿。大多数宝宝3个月大后视觉能力发育到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宝宝。

选择合适的婴儿枕辅助宝宝巩固圆头型。

等到宝宝6-8个月大学会翻身、可以独立坐稳了之后,可以使用婴儿定型枕来进一步帮宝宝保持良好的睡姿,巩固宝宝的头型。

【图9】配合婴儿枕睡姿巩固


图中展示的就是不同头型的宝宝配合使用定型枕的不同睡姿。

可以看出其实用了定型枕之后,还是需要根据自家宝宝不同的头型,来进行不同方向调整宝宝头部受力方向的。并不是买了定型枕就可以不用管了。光靠定型枕是没办法帮宝宝睡出圆头的。定型枕是打“辅助”的,主要的“输出”还是妈妈的双手和对宝宝的关心。

宝宝会翻身的之后已经逐渐活泼了,睡觉的时候会动来动去了。让他安稳地保持一个方向变得有点难了。宝宝的定型枕中间的凹槽,两边略高于中间的设计,刚好可以用来巩固宝宝的头型。

因此,为宝宝挑选一个可以真正帮助宝宝巩固头型的定型枕很重要,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罗列一些选宝宝枕头的经验

1) 新生儿宝宝脊椎是直的,像“C”字型。颈椎还没有发育出颈曲弧度,所以虽然是叫枕头,但是不能选择有高度的,最好是睡下去几乎是平的。不能为了头型去影响了宝宝颈椎的发育。硬要说具体的话大致是1-3cm左右,如果是3cm的话材质不能很硬的。

【图10】不同年龄脊椎曲线


2) 宝宝枕头的造型有很多种,用排除法,绝对不能用“强制定型枕”。美国FDA有相关文章专门强调的。 所谓强制定型枕,就是FDA官网中视频截图一样,两边有两个高高的柱子,抵住宝宝的头部。一旦宝宝侧头,就很容易堵住宝宝口鼻导致窒息。

【图11】美国FDA官网关于禁止使用强制定型枕的文章


3) 给宝宝挑个可以洗的枕头。宝宝真的好会出汗。宝宝的汗腺在1岁前都是相对发育不够完全的,特别是头颈部出汗会比较多,主要是在靠头部的毛囊来排汗。所以宝宝的枕头经常会被汗打湿,枕头可以洗就重要了。

4) 不用太过于花哨的设计和花色。浅色、纯色就好了,一方面湿了脏了很容易看的出,能及时清洗;另一方面,太花里胡哨的会过分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影响宝宝安稳入睡。




  

相关话题

  身边越来越多的单身大龄剩女,她们最后结局回何去何从? 
  为什么知乎上的回答一点都不关注“大龄剩男”,反而过多操心“大龄剩女”问题? 
  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东西是什么? 
  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小木虫论坛? 
  一名普通大学生,看到名校的学生也会被社会毒打我很害怕,可以放弃很多,能少挨打吗? 
  如何看待网络上很多女性对婚后生活不满?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如果现实生活中有口袋妖怪,会怎样? 
  为什么网络风评开始转向探讨李靓蕾的黑点? 
  你见过哪些「戳中小心心」的礼物? 
  是什么原因让你永久关闭朋友圈?之后你还做了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