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北上广深用人需求下降7%? 第1页

  

user avatar   zy-g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全世界的发达经济体,人口聚集于某个特大城市是趋势,因为人口越聚集,工作的分工越明确,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越高,城市越有竞争力,这是经济学里的比较优势原理。但是我国目前的政策是限制特大型城市的发展的。我相信,对于人类发展的经济学规律,我国并没有什么特殊,所以在其他地方适用的规律在我国仍然适用,所以,严格限制特大型城市的人口,是一个悲哀。


user avatar   gu-lu-lu-1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一下,坐标上海。
北上广深,除了深圳没去过,北京和广州也去过几次。
当然最熟的还是上海,住了好多年了。
现在谈谈近一年来身边发生的小事。

1、关于劳动力问题
众所周知,上海汇集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乃至江西、湖北等多地的所谓劳动力。这些人除了在工厂打工之外,有很多从事的是诸如理发、食品批发、餐饮、快递等本地人口很少有人干的工作。
上海本地人在就业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尤其一些不起眼的工作。打个比方,像保安这样的岗位,上海的公司一般都尽量聘用本地人。银行的保安、小区的保安乃至写字楼的保安基本就是上海本地人垄断。哪怕是那种退休了的上海人,一边拿着三四千的退休工资,一边还会继续做保安工作。
那剩下来脏累的活基本就是外地人在做。

我们小区附近有一条街道,因为空间大,集聚了好些路边摊的摊主,还有几家街道搭建的棚户摊位。我略微统计了一下,这些摊位以及棚户商户里有山东的五家,安微的六家,四川的两家,江苏的五家。

这些人在一个月之内全部消失了。原因就是整治所谓的违章建筑和违章摊点。

整治的办法有三种,第一种,拆违建,街道十多年的彩钢瓦摊位拆除,被改成了停车点。第二种,封门,把所谓的居民用房违规临街的地方用砖头给堵死。第三种,派专职保安盯着。看到晚上九点以后。

整治效果非常好,以至于以前下班后熙熙攘攘人气非常旺的街道,跟死了一样。晚上只有匆匆路过的,连卖花的大妈也再也没见过。

这几家里,有两家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家是山东德州的一对夫妻,两个人孩子在老家读高中,夫妻俩在上海卖饺子十多年了。他们一到下午五点就准时出摊,到夜里两点再收摊。问他们为什么不在老家开,他们说老家得租房子,而且竞争也特别激烈,不像上海人多。

第二家是徐州一家三口的炒菜摊。老板的手艺非常好,我下了班经常去吃。本来城管到处撵他们走他们也认了,但是有一天有一个城管指着老板的鼻子说别让我晚上九点之前再看到你。老板看着生意快没法做了,就给我们这些老食客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打算正经租个房子,过一阵子开业了欢迎我们去。结果一个月过去了,我再打电话给他们,他们说已经收拾东西打算回老家了,店面太贵,开不起。

这些摊主们在上海的时间基本都在十年以上,但是最终都得走。住的房子贵,做生意的门市租不起,路边摊也不可能,原本在居民楼里的小门市也被封了,那只能收拾包袱离开。

2、身边的同事:

我们公司是一家外地企业,同事的学历在本科以及本科以上。有几个人的情况可以说一下。

第一,有一个同事原本是在上海有房子的。15年底的时候心血来潮,想换一套大一点的,就挂上网出售,很快有买家买了下来,不过因为公积金贷款的问题,拖了一阵子。结果16年开春的时候,问题来了,上海突然规定满社保五年才能在上海继续购房。这个同事刚卖了房就瞬间失去了购房资格。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间段里,上海的房子买不了,周边的房价猛涨,结果卖了上海房子的钱,拿到苏州,也就够买个和原来相同面积的。为了能落户在苏州,同事在苏州委托公司又代缴了一份社保。结果每个月在上海拿的公司除了房贷、社保基本剩不下钱,最后想了想,回苏州算了。

第二,有个四十出头的同事跑到大学里继续读书,因为面临积分读书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大部分外地同事目前为止无法克服的。

上海的政策年年在变,办一个居住证,不跑个三五趟拿不下来,积分也是一样。但是即便是有积分,也大概率无法落户。由此带来的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孩子的读书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即便是有了积分,就读公立好的学校也是基本无望。的确有有钱人可以让孩子去读民办学校,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工薪阶层,不可能走这条路。。

那么面对无解的局面,大部分人还是得收拾包袱回老家。

上面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说,上海目前的环境对于所谓的劳动力非常不友好,那些在上海待了十几年的人,绝大部分到底是留不下来。而对无法落户的所谓白领阶层,未来的生活也是困难重重。奋斗了那么多年为了什么,大部分还不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在上海读书读到最后,只能读个专科,那为什么还要继续留下去。

毕竟这个城市要的还是精英,那么劳动力走了就走了。反正各种服务价格上涨,自然还会有人来买单。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正是官方期望的吗?北上广限制人口流入,导致人口减少,人口减少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可不就是职位减少吗?然后职位减少会导致人口流入进一步减少,形成正激反馈。恭喜KPI达成,慢慢追赶底特律吧!任重道远。

===========

锅是好锅,就是厨子脑袋里进水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世界第一? 
  看到很多国家单位的办公楼(并不太破旧)在翻修改造,也成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这是合理的吗? 
  中国是否正在进入一场信贷危机? 
  感觉经济十分萧条,体制外的人都没法过,为什么统计数字还那么华丽? 
  如何看待北大报告称2012年中国财富基尼系数 0.73? 
  贫困是一种财富吗? 
  中国经济会大萧条吗? 
  债务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如何看待「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 
  如何看待国家发改委明确就地过年政策各地不能擅自加码,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你有什么想说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亚马逊 2017 新款 Kindle Oasis ?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上海把常住人口不超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