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学术界不投中文期刊的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也没有不投吧,不然中午期刊上那么多文章哪里来的。

不过,如果你估分能上清华,你会填志愿填个二本么。

至于为什么清华水平高,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user avatar   chunmi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文期刊确实烂,烂在这几点。

第一,评审做不到最基本的公平。约稿和关系稿是中文期刊的通病,尤其对于社会科学c刊,很多期刊连专家审稿都做不到,由编辑审稿。同时由于社科主观因素较强,难以量化文章质量。很多c刊就是学阀集体的自嗨,外面水泼不进。至于文章质量,呵呵,很多也就是个知乎帖子水平吧。虽然英文期刊也有关系稿,但也没到这个程度。

第二,歧视严重。遑论本科生,连博士,讲师基本上也很难中,没有副高职称很多国产期刊是看都不看的。我这边本科生就有发了sci的,但发个好点的中文的是一个都没有。

第三,内容大而空洞。写中文和英文经常感觉是两种文风。中文文章经常细节语焉不详,但总是试图提出一个庞大的无所不能的系统框架。英文则确实是很扎实的想把一个小问题解决了的。因此,我看英文文章还是实在些。中文文章也有好处,看多了,就学会吹牛逼了。


user avatar   ssshaos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文期刊,资历卡的死死地。

不管你的文章咋样,先唯职称身份论。甚至有些论文,必须要导师一作。

再加上国内长期以来的关系论,你排都排不上队。可能你的文章要比关系稿好几个档次,且资历和课题达标,才能选上。要注意哈,关系稿并不是有关系就能上的文章,而是在文章基本达到最低核心期刊的情况下,就录用,其实这也很简单了。

另外国内期刊名声很不好的原因在于,普刊给钱就发,大行其道赚的盆满钵满,核心乌烟瘴气。代表就是普刊的鸡蛋反生,核心的主编儿子儿童诗、赞美师母、高中一作核心期刊,二作博士父母……

你真以为核心期刊的论文差劲就会被踢出c去,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以中文社科艺术类核心期刊为例,比如《中国书法》杂志,背靠中书协,又是书法类的唯一具有官方性质的期刊,被当成亲儿子,成为了c刊不败的神话。这期刊去年曾被踢出了北核,是因为北核看它实在不太像话,但c评选的专家自然是懂得平衡之道,外加不懂的业余专家比较多,所以得以保留到c。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只有0.11,而且自从评上核心后,开辟了一个下月刊,用来广收论文,只要能看的过去,就可以发,一万一篇,比起《艺术百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可怕的是,这个期刊得下半月刊本科生硕士生读作都可以发,额……我无话可说。

后来这两年,这个期刊砍掉了被人诟病的下半月,改成月刊,就这样这个期刊仍然各种骚操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个文章只刊登2个版面,大多数文章都是2版,连普刊现在都要三版起发了,核心竟然是2版,试问是陈寅恪再世吗,两版的学术论文能有什么学术价值,怪不得影响因子这么低 就这样,这破期刊仍然靠着各种身份稳坐c刊之列




user avatar   meng-qi-9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故事一:

大概是2011年,刚留校的时候,写了一篇中文稿件,准备投本校的学报(EI检索),投过去之后直接拒稿,理由是不收建筑学院的稿件。我给编辑去电话,编辑极其傲慢地给了一堆理由,不外乎就是建筑学院的文章根本没有科学性,所以一律不收。后来一生气,把这篇文章直接译成英文的投了一个一区的sci,一个月给回复,小修,修改之后直接录用。之后除了某几个期刊约稿,再也不投中文杂志,目前已发表sci/ssci检索论文20余篇。我真的想问问那个编辑,谁说建筑学院写的文章没有科学性?你看过我那篇文章了吗?

更让人鄙视的是,和那个编辑比较好的建筑学院的老师是可以在本校学报发表论文的,并不是她所谓的建筑学院文章一概不发表。之后陆续几次收到了学报编辑部发来的推介通知,一概不回复,也不会考虑再投这个期刊。

故事二:

上面说了,自从被本校学报拒稿之后,除了约稿就不发中文期刊。有一天导师打电话,说某园林期刊(北大主编)约2篇稿件,另外一个博士生写了一篇,希望我也发一篇。遂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整理了一篇中文文章,期间编辑正常审稿等过程之后,修了几次,基本定稿,都开始改作者的简介了。期刊编辑给导师发邮件说,这样吧,我们就收这两篇其中的一篇吧。当时我导师的内心是崩溃的,不是说好约两篇稿吗?鉴于此,导师半夜打来越洋电话,跟我说了一下情况。考虑到我这个论文也没有时间限制,而另外一位也就是导师的博士生还有毕业发表小论文的要求,所以我主动和导师说把这篇文章撤了下来。当晚转投比这个期刊更好的国内top规划期刊,经过审稿,小修,录用。这件事使我对国内这个园林期刊有非常不好的印象。这绝非偶然,也表明了期刊的编辑相当不负责任。

从上面的两个故事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国内期刊的编辑主观性太强,而国外期刊的 peer review 同行评议是决定论文是否接收的主要原因(除非scope不对),编辑只是根据评议作出判断。


user avatar   yu-bing-74-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li-mu-g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

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user avatar   nuo-ruo-de-ren-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这些天看到的各种提案里面难得的我无条件支持的。

非常好。




  

相关话题

  如果将科研难题公开让民众讨论解决,是否能火起来? 
  三部两院开展的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专项行动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你所见过的高质量学术海报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和评价浙江大学18级硕士研究生齐俏两年发14篇论文,获浙大最高层次奖学金? 
  如何看待广州医科大学硕士梁某某发表 SCI 84 篇,其中一作 39 篇(含并列),影响因子 184? 
  如何评价饶毅教授文章《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你更赞同哪种考评方式?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将来会出现残酷的「基因内卷」现象吗? 
  第一次投稿 SCI 论文,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如何看待中科院研究员徐华强称国内实验室硬件堪比世界顶尖,甚至有所反超? 
  为什么科研人员科学家在地位和财富上没有站在顶端? 

前一个讨论
兰州布病事件 8 名责任人被处理,省级复核确认阳性 662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下一个讨论
詹姆斯·邦德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去世,享年 90 岁,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演艺成就?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