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越南之地,秦朝开始纳入中国政治版图,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达千二百年之久,这段历史被称作“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公元 10 世纪,安南都护府管辖区域脱离五代十国之南汉政权统治,独立建国,史称安南国,接受宋、元、明三朝的赐封并朝贡,与中国长期保持宗藩关系。1407 年,明成祖朱棣以黎氏篡陈朝皇位为由,出兵推翻胡朝统治。1408 年,废安南国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再度将安南归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此后二十年间,安南各阶层展开反抗活动,境内兵连祸结。
1427 年(宣德二年)明宣宗罢兵,承认安南独立,重归宗藩。
15 世纪初安南成功摆脱明朝直接统治、实现主权独立,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南民族精神的逐渐形成,从意识形态上将越南视为一个区别于中国的平等独立的国家,刻意割断北属时期中原王朝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这是导致了其不断起兵反抗的深层次思想原因;
明朝占领安南后未推行移民实边政策,频繁地更换镇守将领,未任用名将张辅镇压叛乱,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消弱,以致安南军队多次以少胜多歼灭明军主力,明朝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军事因素;
永乐时期明朝因远征蒙古、郑和下西洋、靖难之役等政治运动削弱了国家经济实力,减弱了对安南地区的控制力度,加之安南属明时期经济的不断崛起,为安南人民长期战争提供了强大经济保障,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经济因素;
安南属明二十年间,明朝推行了诸如经济压榨,过激文化教育,军事恐吓等错误政策,直接激化了明朝与安南人民之间的矛盾,动摇了明朝的统治基础。同时仁宗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对反叛势力一再宽容,致使反叛势力发展迅速,控制了安南大部分地区。至此,安南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直接影响到明朝的内政外交和国内的稳定,明宣宗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安南这块领土,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政治因素。
明朝那不叫放弃安南,就是被人赶出来了;
大明从永乐22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开始,局势就一溃千里了;
当年7月,黎利攻陷茶隆,明荣昌伯陈智南下增援,大败,清化以南除乂安外,尽数被黎利占领;
宣德元年,明廷遣成山侯王通南下增援,再败;黎利包围河内,明将王通传敕清化以南明军向黎利投降;
宣德二年四月,黎利破昌江,这时明朝在安南的据点仅剩河内一处;九月,安远侯柳升率军7万南下增援,全军覆没;十月,河内守将王通弃城返回广西,至此明朝在南安的据点全部丢失;
宣德二年十一月,宣德帝下诏“放弃”南安;次年,黎利称帝建元。
当然,就像日本人觉得自己是“终战”一样,宣德帝也不觉得自己是战败,觉得自己是体恤民力,应该是“美谈”:
时交阯数叛。屡发大军征讨,皆败没。交阯黎利遣人伪请立陈氏后。帝亦厌兵,欲许之。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下,皆言与之无名,徒示弱天下。帝召士奇、荣谋。二人力言:“陛下恤民命以绥荒服,不为无名。汉弃珠厓,前史以为美谈,不为示弱,许之便。”
而实际上呢?
日本投降的时候,日军还控制着华北、华东大多数的城市和交通干线;老蒋被赶出大陆时,还控制着西南半壁和东南沿海的大量岛屿;而明朝“放弃”安南的时候,可是一个据点都没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