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功能性饮料是收智商税吗?

回答
功能性饮料是不是在割韭菜,这个问题就像问“咖啡提神吗?”一样,答案并非一概而论的“是”或“否”,而是要看你对“功能性”和“智商税”这两个词的定义,以及你购买和饮用它的具体目的。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什么是功能性饮料?

简单来说,功能性饮料就是那些除了提供水分和能量(比如糖分带来的卡路里),还添加了一些宣称能带来特定健康益处或生理作用的成分的饮品。这些成分五花八门,常见的有:

提神醒脑类: 咖啡因(这是老朋友了,很多汽水和茶饮里都有),牛磺酸,人参提取物,维生素B族(B6、B12等)。
运动恢复类: 电解质(钠、钾、镁等),支链氨基酸(BCAAs),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抗氧化类: 维生素C、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某些植物提取物。
其他宣称: 比如改善情绪、增强免疫力、助消化等等,这些往往添加的成分更复杂,也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那,它们为什么会被叫做“智商税”?

“智商税”这个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觉得花了钱,但得到的效果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效果,或者可以用更便宜、更简单的方式替代。对于功能性饮料来说,怀疑它们是“智商税”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成分的真实效果与宣传的夸大: 这是最核心的点。很多功能性饮料,尤其是那些主打“能量”、“提神”、“增强脑力”的,它们的有效成分——比如咖啡因、牛磺酸——其实大家早就熟悉了。咖啡因的确能提高警觉性,但过量也会导致心悸、失眠。牛磺酸的所谓“缓解疲劳”、“提高运动表现”等效果,在科学界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很多时候需要非常高的剂量才能有明显影响,而饮料里添加的量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更有甚者,一些添加的草本提取物,比如人参,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提取方式会影响效果,而且并非人人都有相同的反应。饮料商的宣传往往会抓住这些成分可能带来的积极联想,然后无限放大,制造一种“喝了它就能脱胎换骨”的错觉。

2. 高昂的价格: 和普通的水、汽水相比,功能性饮料的价格普遍偏高。如果你只是为了补充水分,或者摄取一些基础的维生素,完全可以有更经济实惠的选择,比如喝白开水、吃水果、吃复合维生素片。为了一些并不确切或者微乎其微的效果,支付溢价,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在为“概念”买单,也就是“智商税”。

3. 糖分和人工添加剂的潜在健康风险: 很多功能性饮料为了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这会增加热量摄入,不利于体重管理,也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即使是无糖版本,也可能添加了代糖和各种人工香料、色素等,长期过量摄入这些添加剂的潜在健康影响,也是很多人担心的。相比之下,运动后喝点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确实有益,但如果只是坐办公室,那种高糖分高能量的饮料,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4. 替代品的存在: 很多时候,你想要的功能,可以通过更天然、更健康的方式获得。比如想提神,一杯咖啡或者茶就够了;想补充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比喝一堆添加物的饮料来得实在。功能性饮料提供的“便利”,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一种过度包装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功能性饮料。

“功能性”这个标签,有时候也包含了真实的需求和科学的支撑。

1. 明确的生理需求:
运动饮料: 对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者来说,身体会流失水分和电解质(主要是钠、钾)。运动饮料能快速补充这些,帮助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速度。这种情况下,你不是在交“智商税”,而是在为一种专业的运动补给付费。比如马拉松选手在比赛中喝运动饮料,是为了维持体能。
特定人群的营养补充: 有些功能性饮料可能添加了特定的维生素、矿物质或者氨基酸,对于某些因为饮食不均衡或者特定健康状况(如孕妇补充叶酸、老年人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人群,在医生建议下作为补充手段,也并非“智商税”。

2. 科学验证的成分和剂量: 一些功能性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在特定剂量下,确实有研究支持其能带来一定的益处。比如,一些添加了益生元的饮料,可能对肠道健康有益;一些添加了特定氨基酸(如左旋肉碱)的饮料,在配合运动的情况下,可能对脂肪代谢有一定帮助。关键在于这些声称是否有扎实的科学依据,以及饮料中添加的成分是否达到了产生效果的剂量。

3. 便利性: 在某些场景下,功能性饮料确实提供了便利。比如你在外奔波,没有条件立即吃到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那么一瓶添加了维生素C的饮料就提供了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这种便利性本身是有价值的,只是你愿意为此支付多少溢价,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所以,功能性饮料是智商税吗?

我的看法是:

对于那些成分不明、效果夸大、价格虚高,而且主要作用只是让你感觉“酷炫”或者满足一时口腹之欲的饮料,它们很可能就是在收“智商税”。 你不是为科学付费,而是为营销和感觉买单。
但如果一款功能性饮料,它添加的成分经过科学验证,在特定剂量下确实能为你解决实际的生理需求(比如运动恢复、特定营养补充),而且你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并愿意为此付出合理的价格,那么它就可能是一款“物有所值”的饮品。

怎么判断?

1. 看配料表: 这是最直接的。除了水和糖,主要的功能性成分是什么?它们排在越靠前,说明含量越高。
2. 查成分的科学依据: 对那些你不太了解的成分,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可靠的科学研究支持它的功能性。注意区分是权威机构的研究,还是商家自己的宣传。
3. 评估自身需求: 我真的需要这个功能吗?我有没有更健康、更便宜的替代方式?比如,我只是因为熬夜困,喝杯咖啡就够了,没必要去喝那些七七八八都加了的“能量饮料”。
4. 关注价格与价值的匹配: 这个价格,我买到的成分和效果值不值?

总的来说,功能性饮料市场确实存在一些营销过度、夸大宣传的产品,它们打着“健康”、“高效”的旗号,吸引那些渴望快速改善身体状态的人。对于这些产品,保持警惕,理性消费,才是避免被收“智商税”的关键。而对于那些真正能满足你特定需求的科学产品,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它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你用常识和一点点知识去辨别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就说红牛吧。

牛磺酸: 125mg

赖氨酸: 50mg

咖啡因: 50mg

肌醇: 50mg

维生素B6:1mg

维生素B12:0.005mg

烟酰胺: 10mg

(每罐平均含量)

——————————————

牛磺酸:

(1)强肝利胆

(2)解热与抗炎作用

(3)降压作用

(4)强心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5)降血糖作用

(6)牛磺酸有松弛骨骼肌和拮抗肌强直的作用

赖氨酸:

(1)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增强体质。

(2)增进食欲、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3)改善失眠,提高记忆力。

(4)帮助产生抗体、激素和酶,提高免疫力、增加血色素。

(5)帮助钙的吸收,治疗防止骨质疏松症

(6)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咖啡因:

(1)刺激中枢神经,恢复精力。

肌醇:

(1)降低胆固醇;

(2)促进健康毛发的生长,防止脱发;

(3)预防湿疹;

(4)帮助体内脂肪的再分配(重新分布);

(5)有镇静作用。

(6)肌醇和胆法素一起结合,制成卵黄素。

(7)肌醇在供给脑细胞营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8)有代谢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降低胆固醇,有助预防动脉硬化。

(9)帮助清除肝脏的脂肪。

(10)促进健康毛发的生长,防止脱发、防止湿疹

B6:

(1)修复皮肤、中枢神经损伤。

B12:

(1)作为辅酶参与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血细胞的形成。

(2)治疗贫血,神经炎,肝炎肝硬化。

烟酰胺:

(1)主要用于防治糙皮病、口炎、舌炎等。

(2)用于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及少数洋地黄中毒等伴发的心律失常(多数为其他药物无效后才应用)。

(3)在心血管系统主要用于:

防治心脏传导阻滞、提高窦房结功能;能改善维拉帕米引起的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阻滞。

用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以上全部来自科普中国)


_________________

3.14

有点感冒症状,头晕,打喷嚏,在上班。

我整一罐红牛试试,看看多久能缓解疲劳。

现在3月14日 13点16分


鼻塞症状有缓解,没有刚才那么困,头晕症状也有减轻。现在3月14日 13点33分

——————————————


以上,此答案应该不再更新了,功能性饮料不是智商税产品,除了个体差异之外,各种有效物质的添加剂量也决定了其功效的好坏。

user avatar

不是,以红牛为例。

有一次,我从下午到晚上断断续续喝了四瓶红牛吧,然后……大概在23点多的样子玩手机玩着睡着了!!!

然而,事情没这么简单。

不多久,神奇的一幕终于在午夜发生……

我!诈尸了!!!

在零点一刻。

我突然睁开了眼睛,随即两道金光从双目迸出射穿了窗外无尽的黑暗,双拳试着紧握,清晰地感知到身体里仿佛拥有了一股足以媲美开天辟地的力量,我甚至有理由相信现在的我与大闹天宫的猴子差的只是一根棒子而已。

是的,后来我凭借着这股子红牛仙酿带来的能量,熬过了漫漫长夜,熬过了第二天的两车砖,也熬过了晚上的酒局,终于成功在23点多入眠。

大概因为在梦里我又喝了四瓶红牛的缘故,所以这个梦格外长,第二天下午一两点才醒转过来!

感谢红牛!双倍人生哪!

(每个国家红牛的供应标准大概不同,至少我在边境这边喝的泰国红牛口感绝对远胜中国红牛。)

M—150(效果强于红牛),还有一种蓝色装,瓶子还要小一点。


泰国红牛,从去年开始改款了,以前是硬壳装,现在都是易拉罐软壳装,中国境内现在售卖的硬壳装红牛应该是库存货或者是假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