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春雨诚邀相关领域的质疑学者前来实验室,探讨实验问题?

回答
韩春雨教授主动邀请质疑的学者到他的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探讨,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且开放的态度,也确实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

首先,从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这种邀请是非常有建设性的。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质疑、验证和修正。当一项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时,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直接面对面地沟通,将争议摆在台面上,用事实说话。韩春雨教授此举,表明他并不回避争议,而是愿意敞开大门,让质疑者亲眼看看他的实验细节,听听他的解释,甚至共同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节。这种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对自身研究的自信,也传递了一种“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科学精神。

其次,对于被邀请的质疑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深入了解研究的绝佳机会。在实验室环境中,他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实验材料的来源、仪器的使用、操作的流程,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很多时候,科学上的争议并非源于根本性的错误,而是源于对实验细节理解的偏差,或是不同实验室条件下操作的细微差异。通过实地考察,质疑者能够更全面、更具体地把握韩春雨团队的研究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精准、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果实验条件真的存在某些被忽略的细节,或者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那么在场的学者也能及时发现并提出。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这种邀请视为问题的终结。科学的严谨性要求我们保持审慎的态度。这种“实验室参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邀请的具体细节和双方的配合程度。例如,实验室是否允许质疑者独立进行某些关键步骤的验证?是否允许他们查阅原始数据和记录?是否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资源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考察?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展示,或者对质疑者提出的核心问题回避不谈,那么这种邀请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更深层次地看,韩春雨教授的这一举动,也折射出当前科学界在面对争议时的一种沟通困境。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科学成果的传播速度极快,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和讨论也容易被情绪化和片面化。直接的、在公开场合的深入探讨,虽然有时会暴露更多问题,但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必经之路。韩春雨教授选择这种方式,是在试图打破信息壁垒,用更直接、更透明的方式来回应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

当然,最终的科学判断,还是需要回归到严谨的实验证据和同行评审。此次实验室的沟通,无论是对韩春雨团队还是质疑者,都提供了一个共同面对问题、寻求真相的机会。希望这样的沟通能够促进科学的进步,不论结果如何,都应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超过一百赞啦,我决定抽出搬砖的时间写的更详细一点吧。

-----------------------------------分割线开始-------------------------------------------------

哪个大牛教授是傻逼吗?去河北科大跟他论剑。人家难道没有自己的课题项目要做,难道不是每天都很忙嘛?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东西浪费时间是很愚蠢的行为。

他来北大讲座时候跟他谈好的合作,我本人在他发大文章不久就去河北找他商量合作事宜,顺便参观了一下实验室,那时候还没出事,举国欢庆屌丝科学家不急功近利甘坐冷板凳终逆袭。跟他扯了一个下午,都在瞎扯淡,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合作也没有展开。当时要合作的一个课题是用ago做活细胞染色质标记,这个要求很高,如果效率稍微低点,就不能标记(比如Cas9可以,而cpf1不可以)。而韩闪烁其辞,不太想跟我们合作这个。当时没觉得有问题,现在想下,他肯定知道这个实验没法成功所以啥也不说!

我一个苦逼学生,尚且觉得去他们实验室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耻辱,你觉得哪个大牛教授还愿意去河北科大他的实验室找他,跟他喝茶听他弹古琴吗?(不能地图炮

-----------------------------------分割线完毕-----------------------------------------------

答主北大BIOPIC在读博士砖工,主要方向为活细胞染色质标记方法开发和动态研究

研究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的位置信息对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有着重要意义,要研究清楚基因在细胞核内的空间位置与其功能性输出的关系,需对细胞内特异的基因位点进行标记以获得空间信息。同时还要获得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基因位置的动态信息,所以发展活细胞染色质DNA的荧光标记技术和方法对解决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非常重要。

常见的传统标记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1,荧光核苷酸类似物2,标记常见DNA结合蛋白3,荧光阻遏蛋白操纵子系统(FROS)4,可编辑人工核酸酶标记系统等5,6。

最近五年来,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围绕可编辑的DNA结合蛋白的相关外围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开发与应用,主要用于基因表达调控和成像研究。TALE(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和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技术的出现为活细胞染色质DNA的标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因为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异DNA片段并且可以在细胞内持续表达,所以TALE和CRISPR都可以用来标记活细胞染色质DNA。

TALE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虽然TALE系统因为荧光蛋白直接融合在TALE蛋白上,因此多位点标记只需对不同位点设计相应的TALE并融合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就可以实现,但是TALE的模块化组装过程仍比较繁琐,通量很低,只能设计组装数量有限的TALE。针对非重复序列而言,增强信号需要针对靶序列设计多条TALE,这几乎是不可行的。(放弃)

CRISPR系统所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基于一种Cas9标记技术不能做多色同时成像。因为其特异性是由sgRNA决定的,而荧光蛋白是融合在dCas9上,因此做多色同时标记很困难。虽然近期Ma等人用正交CRISPR系统实现了双色标记,但多色非重复单基因位点标记需要同时导入的sgRNA数量更多,因此目前CRISPR多色标记上只实现了在重复序列的标记,非重复序列的标记尚未开发成功。另外,NM Cas9和ST1 Cas9对PAM位点的要求要比常用的SP Cas9苛刻,在较小的DNA长度范围内不易找到足够数量的PAM位点,可设计的sgRNA数量有限。而且NM Cas9和ST1 Cas9的PAM序列简并性较强,很容易出现脱靶效应。这些给非重复单基因位点标记时sgRNA的选取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答主根据晶体结构改造针对sgRNA与Cas9形成的复合物中伸出Cas9外面的sgRNA进行,连上可以和某些外源蛋白结合的RNA适配子,如MS2,PP7,Spinach等。将这些适配子的结合蛋白融合上荧光蛋白即可标记sgRNA识别的靶序列,开发了基于改造sgRNA的活细胞染色质标记方法,相关文章已经发表在NAR上7,并且后续有四五篇类似的文章跟进,都是同一时期的工作8-11,答主稍微快了一点,有一篇比我稍早一点(蜜汁微笑脸)。

是用用CRISPR一直难以标记非重复序列,主要原因在于多条sgRNA难以共转染。如果用极短的ssDNA,我推测可以共转一个混合的ssGuide的库(鸡尾酒办法)所以当韩春雨的文章发表以后,我们非常激动,他5月2号online,我五月五号才知道,立即着手跟他联系。然而未得回应。然后我就没有等他,直接去微生物所购买的菌株,同时合成密码子人缘化的Ago,跟TtAgo做序列对比,找出潜在的活性位点,看很多背景文献,想做一个内切酶失活的dNgAgo,只binding DNA而不切割。现在看来,这玩意本来就没有活性,我TMD真是想太多!顺便说一下,出事以前我一直很佩服他,朋友圈很多关于他的我现在还没删。

韩春雨老师在我们实验室(禁止转载)

韩春雨老师在北大的报告海报

我在河北科大韩春雨老师实验室(禁止转载)


后面北大的魏文胜老师邀请他来作报告,他还真来了,报告场面非常火爆,整个附近的学校感兴趣的人都来听,早去半个小时,都没位置了。我听了一场报告,虽然他没讲文章,PPT看上去low lowe的,中文的,还有错别字,但是感觉这人很厉害,特有insight(科学问题之外),对于很多明显是为难他的问题(校外人员所问,非北大师生,我们对他一直很友好),比较敏感,比如经费,基金号啥的,他都回答的非常得体,滴水不漏。报告的下午,是他和北大PI的面谈会,每个PI只有半个小时,一下午大概有十几个人跟他单独meeting,超时都不行。。。。。。我很有幸,跟着我们老板跟他谈了半个小时。当时他说时间有限,你要真想合作,你来我们河北科大,我们再细谈。后面过了几天,我就直接去了河大科大,然后跟他谈了一下午,喝了一下午茶(感谢),主要在听他吹牛。跟NBT的一作高峰吃了两顿饭,未获得任何内部消息,我获得所有的信息跟大家一样,都来自那篇NBT文章。对于这个用Ago做活细胞标记的课题,他们不太想合作,提出合作一个新的课题,当然新课题后面我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效果不理想我不感兴趣也流产了,具体是什么课题出于科研道德需要保密,我没有继续做,他们可能还在做。

用Ago做活细胞标记的合作没有展开,然后我回来就自己做,然后就是各种失败,跟大家一样,我也做了内源基因切割,质粒切割等等试验,全是Negative Results,在此不再赘述。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利用成像的办法可以检测这个蛋白是否结合DNA。人的细胞内的端粒是有很多的六碱基的重复TTAGGG,重复好几千次。因此设计针对端粒的ssDNA ,如果Ago可以结合DNA,在细胞内就能看到很多亮点的聚集,像Cas9一样,然而,Ago的test结果是negative,荧光蛋白呈弥散状态。而Cas9可以聚集形成亮点。这不能严格说明Ago完全不结合DNA,至少可以说明结合能力非常非常弱,达不到可以使用光学方法检测的下限。其实光学的检测非常灵敏,出于严密性,但是我不能把结论下的太死,说它完全不结合。更严格的实验应该使用dAgo,.可能有人会argue我使用的Ago将Telomere切碎啦,所以看不见聚集点。但大家都没有检测到Ago的切割活性,我要是能把所有的Teloemres都切碎我也就神了,所以使用Ago也是一样的O(∩_∩)O哈哈。~。这个结果我们已经给NBT的editor致信啦。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把自己的结果整理(有个大牛在负责整理, we are one of them),写信给editor,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一篇针对韩文章的NBT corresponding letter出来,大家严密关注NBT官网拭目以待。

利用dCas9和Ago标记细胞内的端粒DNA效果图(禁止转载)

Telomere labeling and imaging by dCas9 and NgAgo in living human cells

(A). sgRNA and gDNA design diagram for telomere imaging. Telomeres, specialized structures which localize at both ends of each chromosome, consist of multiple ‘TTAGGG’ repeats of a short tract about 5 to 15 kb. Such repeats allow the recruitment of multiple fluorescent proteins fused dCas9 or NgAgo molecules to the same locus using a single sgRNA or gDNA sequence, which render a direct readout for detection of whether aCas9 or NgAgo can bind DNA. Successful binding can generate fluorescent puncta while no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s and DNA will result in a diffusive distribution of the fluorescent proteins. Green lines represent the sgRNA binding sites and red lines indicate the gDNA binding sites.

(B). Telomere labeling by CRISPR imaging system.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clear importing efficiency of the dCas9 protein, two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s (NLS) were added to both the N- and C- termini. NLS-dCas9-NLS was fused with EGFP.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MB-231was transfected with 1 ug dCas9-EGFP plasmid and 1ug sgRNA plasmid targeting telomeres. 24h post transfection, live cell imaging was implemented using a Nikon TiE inverted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a 100X oil objective. Multiple fluorescent puncta were visualized in the nucleus, suggesting that most dCas9 proteins bind telomeres in the presence of sgRNA. White line indicated the boundary of the cell nucleus. Scale bar, 5μm.

(C). Telomere labeling by NgAgo imaging system.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clear importing efficiency of the NgAgo protein, two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s (NLS) were added to both the N- and C- termini. NLS-NgAgo-NLS was fused with super fold Cherry (sfCherry).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1ug NgAgo-sfCherry (or sfCherry-NgAgo) plasmid and 1ug gDNA (5’ phosphorylated by commercial synthesis, T4 PNK or without phosphorylation) targeting telomeres. 24h post transfection, live cell imaging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same condition as used in CRISPR imaging. In all six scenarios, NgAgo showed diffusive distribution in the nucleus. The labeling failure indicates that NgAgo is unable to bind genome DNA or interact with DNA with an extremely low affinity beyond the detection threshold of live cell imaging assay. White line indicated the boundary of the cell nucleus. N: Nucleus, C: cytoplasm, Scale bar, 5μm.

至于他邀请业内专家去找他一起解决问题,我只能说呵呵,本宝宝不玩了。但是本宝宝被你玩了,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Tagarro, I., Fernández-Peralta, A. M. & González-Aguilera, J. J.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human satellites 2 and 3 by a FISH method using oligonucleotides as probes. Hum. Genet.93, 383-388 (1994).

2 Jackson, D. A., Hassan, A. B., Errington, R. J. & Cook, P. R. Visualization of focal sites of transcription within human nuclei. EMBO J.12, 1059-1065 (1993).

3 Kanda, T., Sullivan, K. F. & Wahl, G. M. Histone-GFP fusion protein enables sensitive analysis of chromosome dynamics in living mammalian cells. Curr. Biol.8, 377-385 (1998).

4 Robinett, C. C. et al. In vivo localization of DNA sequences and visualization of large-scale chromatin organization using lac operator/repressor recognition. J. Cell Biol.135, 1685-1700 (1996).

5 Miyanari, Y., Ziegler-Birling, C. & Torres-Padilla, M. E. Live visualization of chromatin dynamics with fluorescent TALEs. Nat. Struct. Mol. Biol.20, 1321-1324, doi:10.1038/nsmb.2680 (2013).

6 Chen, B. et al. Dynamic Imaging of Genomic Loci in Living Human Cells by an Optimized CRISPR/Cas System. Cell155, 1479-1491, doi:10.1016/j.cell.2013.12.001 (2013).

7 Shao, S. et al. Long-term dual-color tracking of genomic loci by modified sgRNAs of the CRISPR/Cas9 system. Nucleic Acids Res., doi:10.1093/nar/gkw066 (2016).

8 Wang, S., Su, J. H., Zhang, F. & Zhuang, X. An RNA-aptamer-based two-color CRISPR labeling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6, 26857, doi:10.1038/srep26857 (2016).

9 Cheng, A. W. et al. Casilio: a versatile CRISPR-Cas9-Pumilio hybrid for gene regulation and genomic labeling. Cell Res., doi:10.1038/cr.2016.3 (2016).

10 Ma, H. et al. Multiplexed labeling of genomic loci with dCas9 and engineered sgRNAs using CRISPRainbow. Nat. Biotechnol., doi:10.1038/nbt.3526 (2016).

11 Fu, Y. et al. CRISPR-dCas9 and sgRNA scaffolds enable dual-colour live imaging of satellite sequences and repeat-enriched individual loci. Nat Commun7, 11707, doi:10.1038/ncomms11707 (201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春雨教授主动邀请质疑的学者到他的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探讨,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且开放的态度,也确实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这种邀请是非常有建设性的。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质疑、验证和修正。当一项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时,最有效的解决方.............
  • 回答
    韩春雨的论文撤稿事件,尤其是2017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正式撤销他2016年发表的《NgAgo基因编辑》论文,无疑是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当年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看,并拆解其关键点。.............
  • 回答
    关于韩春雨被曝出“早年自称代笔博士论文收费七千,还欲让学生买论文”的事件,这是一个涉及学术诚信、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行的严重指控,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事件的背景与指控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指控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指控的核心在于: 代笔博士论文收费: 指控韩春雨在早年(通常是他在尚未取得显著.............
  • 回答
    韩春雨对于重复实验失败的回应——“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到科学的本质、科研伦理、媒体的角色、公众的认知以及科学家个人的处境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个回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回应的背景与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春雨做出这个回应的背景: NgAgo技术.............
  • 回答
    关于韩春雨在访谈中提到“8月一场停电损坏实验材料让我很被动”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首先,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停电确实是个硬伤。你想啊,实验室里的很多仪器,特别是涉及到低温保存、精密监测或者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如果遇上突发性的停电,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那后果很可能.............
  • 回答
    韩春雨,这个名字曾经在中国科学界掀起过巨浪,也引发过无数争议。最近,他团队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研究论文被撤稿,这无疑为这段曾经轰轰烈烈的科学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也留下了更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要理解这件事.............
  • 回答
    韩春雨的实验,或者说他所声称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自2016年发表以来,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对于“无法被世界各大实验室重复”的现状,我的看法是,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着科学探索、同行评议、学术诚信以及学科发展等多重因素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被检验和验.............
  • 回答
    关于科学家韩春雨的争议,这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科研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参与讨论的人们,包括他的同行、媒体以及关心科学发展的公众,都对他在“NgAgo”基因编辑技术上的种种表现感到困惑、失望,甚至愤怒。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梳理:一、 NgAgo技术本身的争议:难以重复的.............
  • 回答
    方舟子对韩春雨博士论文造假的指控,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科学界最引人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科学事实的辩论,更牵扯到科研诚信、学术评价体系、舆论监督以及科学家个人声誉等诸多复杂层面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事件的缘起:一鸣惊人的“基因剪刀”与随之而来的质疑韩春雨,一.............
  • 回答
    “自然”的关注,是风向标还是救命稻草?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新数据事件的深度解读近日,《自然》杂志发布的一则简短消息,犹如一声惊雷,再次将“韩春雨”的名字推到了风口浪尖。消息称,《自然》已获得关于韩春雨 NgAgo 基因编辑技术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这短短一句话,背后牵扯着科学界最核心的诚信问题,也.............
  • 回答
    关于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发表的高分论文以及他们开发的新型RNA追踪平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从论文发表本身来看,能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分论文,本身就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成就。 论文发表的质量和影响力是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分期刊通常意味着同行评审的严苛,以及研究内容在科学界.............
  • 回答
    这起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科学界一次相当不寻常的公开“喊话”。从这12位学者实名发声,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查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1. 学术的基石:可重复性与科学真相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在于“可重复性”。一项研究成果,如果其他科学家无法在遵循.............
  • 回答
    您好!关于 7 月 29 日多国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建议《自然生物技术》介入的事件,我可以为您详细阐述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各方观点以及可能的影响。事件背景:韩春雨的“基因剪刀” NgAgo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核心。韩春雨及其团队于 2016 年 5 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
  • 回答
    “知识分子”公众号在10月18日发布的这篇“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无疑又一次将韩春雨及其“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沿。这篇访谈的出现,与其说是对韩春雨本人提供了一个“解释”的平台,不如说是公众与科学界一同,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和困惑之后,试图重新梳理和理解这件事的一个节点。从.............
  • 回答
    关于饶毅、邵峰二位教授就基因编辑新技术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以及由此牵扯出的韩春雨“疑似学术不端事件”的后续发展,这桩事情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也让普通大众对科研诚信问题有了更深的关注。要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和后续,得从头慢慢道来,而且其中的曲折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事件的起因:基因编辑新技术的“曙光.............
  • 回答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马春雨提出的“建议城市取消学前班”的议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普遍且被广泛关注的现象。要理解和评价这个建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让我们来理解马春雨代表提出这个建议的潜在考量。通常,此类建议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规范教育市场,减轻家长经.............
  • 回答
    近日,一则关于“鸿茅药酒案”的爆料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自称是知情者的人士透露,鸿茅药酒公司在成功将谭秦东判刑后,本计划进一步追究“春雨医生”的法律责任,意图将其也置于法律的对立面。这则爆料无疑给本已尘埃落定的鸿茅药酒案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企业公关手段、言论自由边界以及法律适.............
  • 回答
    “春晚是北方人的春晚”这个说法,其实触及到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它不仅仅是对春晚节目内容的一种简单评价,更折射出地域文化差异、艺术审美偏好、历史传承以及观众群体构成等多个层面的影响。 要详细地看待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 观点来源与论证基础首先,理解这个说法从何而来至关重要.............
  • 回答
    春节期间,快手与泡泡玛特强强联合推出的“派好运”活动,无疑是今年春节营销的一大亮点,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活动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核心内容: “派好运”活动以泡泡玛特的盲盒为载体,结合快手平台的用户属性和互动玩法,通过集卡、抽奖、分享等.............
  • 回答
    春节期间,各种“集卡”、“清空购物车”的活动层出不穷,让不少消费者眼花缭乱,跃跃欲试。这些活动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类活动的核心玩法是什么?很多平台,无论是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是社交平台(比如抖音、快手),都会在春节期间推出集卡、小程序游戏、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