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猪的鼻子比狗灵,智商又比狗高,那干嘛不训练猪?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猪的嗅觉确实比狗厉害,这一点在科学研究上是公认的。它们天生就拥有比狗更发达的嗅觉神经,这使得它们在搜寻特定气味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至于智商,这也是猪的强项,它们学习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错,甚至在某些认知任务上能与幼童相媲美。

那么,既然硬件条件这么好,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训练猪不像训练狗那么普及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实际因素在起作用,并非简单的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得看看训练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狗之所以被训练并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许多特殊且重要的角色:

伴侣动物: 这是最普遍的。狗以其忠诚、亲近人类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能提供情感支持,陪伴老人和孩子。猪虽然也能亲近人,但它们“宅”的属性和更强的独立性,使得它们在作为家庭伴侣方面,和狗的契合度有所不同。很多时候,人们期望的伴侣动物是能积极互动、乐于跟随、并且体型相对可控的,而猪在这方面需要更特别的考量。
工作犬: 这是狗训练的大头。导盲犬、搜救犬、警犬、军犬、牧羊犬等等,它们被训练来执行各种复杂任务。这些任务往往需要极强的服从性、高度的专注力、稳定的情绪控制以及在各种复杂、危险环境下工作的能力。狗经过长时间的选育和训练,在这方面表现出色。
服务犬: 比如帮助残疾人士的辅助犬。它们需要精细的操作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

相比之下,猪的天然习性与这些“工作”的需求并不完全吻合:

搜寻气味: 尽管猪的嗅觉灵敏,但它们搜寻气味的方式和狗有所不同。狗的搜寻是出于狩猎本能和对主人的服从,它们会按照指示去嗅探、定位、标记(吠叫或坐下)。猪的嗅探更多是出于寻找食物的天性,它们更倾向于用鼻子拱土、刨地来寻找埋藏的食物,这在搜寻特定物品(如毒品、爆炸物、失踪人员)时,可能不够精确和直接。而且,训练猪去辨识和标记搜寻到的物品,也需要一套与狗不同的方法和激励机制。
服从性和合作性: 猪很聪明,但它们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很多方面比狗更独立。虽然它们可以被训练,但要达到警犬那样对指令的绝对服从和高度协作,可能难度更大。狗经过长期的社会化和选择性繁育,非常适应与人类的合作模式。猪的“主见”可能意味着在执行复杂任务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巧妙的训练方法。
体型和环境适应性: 猪的体型相对较大,即使是较小的品种,也比大多数工作犬要重。这使得它们在需要进入狭窄空间、攀爬、跳跃或在复杂地形中快速移动的任务中,不如狗灵活。同时,猪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例如,需要有泥巴可以打滚保持凉爽和清洁),这限制了它们在许多公共场所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其次,训练的成本和效率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训练方法和专业性: 训练狗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有大量的专业训犬师、训练学校和方法论。训练猪,尤其是用于特殊任务的猪,需要针对其特性开发新的训练方法,并且需要有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的专业人员。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
时间成本和回报: 训练一只工作犬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但其带来的价值(如搜救能力、安保能力)是巨大的。训练猪达到类似的专业水平,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资源,并且其最终的产出和应用范围可能不如狗那么广泛,这使得投入产出比需要仔细衡量。
犬种的专门化: 经过几百年的繁育,狗已经发展出许多适合特定任务的犬种,比如边牧的牧羊能力、拉布拉多的嗅探能力、德国牧羊犬的警用能力等。这些犬种的基因中已经融入了对特定工作的倾向性和能力。猪虽然聪明,但在这种“技能特化”方面,尚未达到与狗相似的程度。

第三,社会接纳度和认知。

文化认知: 在很多文化中,猪的形象往往与“食物”、“脏”、“笨拙”等联系在一起。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猪的聪明和洁净,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使得人们在将其视为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相比之下,狗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的地位已经牢固确立。
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即使猪的嗅觉再灵敏,如果无法像狗一样方便地带入各种场合,或者其行为方式(如拱地、需要洗泥浴)会引起不便,那么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自然会选择更便利的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训练猪就毫无价值。实际上,猪在一些领域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

搜寻地雷和 Truffles: 猪的嗅觉非常适合搜寻埋在地下的物品,比如地雷(虽然现在较少用)和昂贵的松露(Truffles)。它们在寻找松露方面甚至比狗表现得更好,因为松露的气味与猪寻找食物的天然驱动力更契合。
生物探测: 有研究表明,猪可以被训练来探测特定生物标记物,例如某些疾病的早期迹象。
特殊任务: 在一些特定的、需要强大嗅觉且猪的体型和习性不会造成大问题的场景,训练猪也是可行的。

总结一下,为什么不普遍训练猪?

不是因为它们能力不行,而是因为:

1. 应用场景和需求: 狗在社会中的功能性角色更广泛、更匹配人类当前的需求。
2. 训练成本与效率: 训练方法、专业人才、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相比狗,训练猪的专业化程度和普及度还有很大差距。
3. 体型、习性与环境适应性: 猪的天然习性和体型在许多需要精密、快速、高强度户外工作的场景下不如狗便利。
4. 社会认知和文化接受度: 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与猪不同,这影响了它们的接受度。

所以,说到底,这是个“需求匹配”、“成本效益”和“社会接纳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猪确实是聪明的动物,拥有惊人的嗅觉,但要让它们像狗一样成为我们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助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研究和观念的转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警犬

嗅觉不是犬类里最好的

弹跳力不是犬类里最高的

速度不是犬类里最快的

力气也不是犬类里最大的

但是

综合起来它最合适啊!它什么都能干啊!

其实很多地方也有训练猪、老鼠、鹅之类的动物警用

但是都是少数,很难普及


同样的,警猪的话,训练出来

貌似,只能在一个地方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猪的嗅觉确实比狗厉害,这一点在科学研究上是公认的。它们天生就拥有比狗更发达的嗅觉神经,这使得它们在搜寻特定气味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至于智商,这也是猪的强项,它们学习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错,甚至在某些认知任务上能与幼童相媲美。那么,既然硬件条件这么好,为什么.............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困扰着无数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每一个曾经凝视星空、思考过自身存在的个体。正如您所指出的,生命的终结——死亡,似乎为生命的意义蒙上了一层阴影,让我们不禁追问:“既然一切终将归于虚无,那么这一切的努力、体验、爱与痛苦,又有什么意义?”然而,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性,才使得它的.............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人性深处一个很有意思的维度——是什么在驱动我们超越基本的生存和舒适,去追求更宏大、更困难的目标?美国确实是一个有很多机会、生活水平普遍不错的国家。你可以想象一下,大部分美国人,只要辛勤工作,能够负担得起一套房子,拥有一辆车,每年能休假,子女也能接受不错的教育,享受各式各样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明朝末年辽东战局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许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觉得,既然毛文龙的皮岛水师声势不小,还能对后金(清)造成一定的牵制,为什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位雄才大略的后金君主,就没有抓住机会彻底消灭这个明朝在海上最后的据点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军事实力.............
  • 回答
    香港低收入群体蜗居的窘境,确实让人不禁思考,为何他们不选择到内地,特别是近邻的珠三角地区寻找更宽裕的生存空间?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现实考量,绝非简单的“来不来”就能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白,香港的低收入群体,虽然住在“笼屋”、“劏房”里,但他们并非一无所有。他们扎根香港,拥有当地的身份认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里面涉及到了我们对颜色的感知方式,以及光线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里“被组合”的。虽然紫光的波长最短,但我们看到的“紫色”之所以是红和蓝的混合,是人类视觉系统运作的一个结果。咱们得先捋一捋“波长”和“颜色”这两个概念。光,是我们看到的颜色我们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波的形式传播。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黑客帝国》的设定之所以是如此,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叙事原因。虽然矩阵是由代码构建的,理论上可以创造任何一种生活,但选择一个充满控制、压迫和虚假的背景设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影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戏剧冲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1. 核心哲学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游戏开发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硬件机能并非决定游戏画面表现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你提出的“Switch机能比PS3强”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但将Switch与PS3简单对比,然后推导出它应该能做出画面比肩《神海》《美末》游戏的结论,存在一些误解,需要从多个.............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初学者,都有这个疑惑:既然 IP 地址、子网掩码都配好了,网络层也能 ping 通了,那 BGP 这东西究竟是干嘛的?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我们把 BGP 比作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就会更明白了。1. IP 网络层:认识城市里的“门牌号”和“街道”想象一下,你的.............
  • 回答
    在美国开一家平价医院?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大家普遍觉得美国医疗费高不可攀的背景下。如果你真的能在中国那种模式下,提供真正“平价”的医疗服务,那肯定会有市场,而且会非常受欢迎。但这背后牵扯到的事情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得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受欢迎?这市场的缺口太大了。首先,咱们得承认,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航母甲板虽然小,但它能在海上“变出”一个起降环境,这背后可是集合了大量高科技和复杂的设计,和陆地机场的运行逻辑完全是两码事。咱们这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航母甲板:精密的“海上弹射器”和“拦截网”首先,我们要明白航母的“起降”和陆地机场的“起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 回答
    关于“谭浩强教材烂”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争议颇大的话题。很多资深的C语言开发者在早期学习时确实是人手一本谭浩强,并且也因此入门C语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编程思想的演进以及新的技术和学习方法出现,这本教材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导致在一些开发者看来,它不再是最佳的C语言入门教材了。那么,.............
  • 回答
    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这确实是商业界最经典的保密案例之一。虽然我们不知道那传说中的11种香料的确切比例和来源,但这并不妨碍全球数亿人每天享受到那熟悉的碳酸饮料。那么,在没有完整配方的情况下,可口可乐是如何大规模生产的呢?答案在于“高度分散的生产模式”和“核心秘密的精妙分割”。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初学者在接触枪械时会有的困惑。我们先从根本上理解一下“瞄哪打哪”这个概念,然后再解释为什么瞄准器装在枪口上方还能实现这一点。“瞄哪打哪”并非字面意思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瞄哪打哪”并非意味着子弹会像激光一样,笔直地沿着你眼睛看到的瞄准线射出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化.............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脑洞!《西游记》里的神仙,论修为,腾云驾雾那是基本功,别说飞,就是瞬移、撒豆成兵、呼风唤雨,那都是小意思。按理说,他们周游三界,见过无数风景,应该早就看出端倪了,怎么就没人琢磨出“地球是圆的”这回事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跳出“神仙为什么没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个字面意思,深入到《西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经济学和哲学层面的悖论,非常有意思。你想的没错,从“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个出发点来看,“生产力过剩”似乎是说不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句话说得是有道理的。这源于人本身的发展性、比较性以及对未来体验的期待。你看,就.............
  • 回答
    这话说得真扎心,仿佛一语道破了人生这场修行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到头来,好像一切的奔波忙碌,都指向那冰冷的“钱”字。可要说理想、追求、底线、逼格统统没了意义,那也未免太过于悲观,甚至有些赖皮了。不妨这样想,钱,固然是我们很多行为的“终点”,但它更像是人生这条道路上的“燃油”。没有燃油,车子自然走不了,.............
  • 回答
    比亚迪的混动技术确实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这一点毋庸置疑。DMi、DMp等技术体系的成熟和普及,让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你提出“为什么不去造F1的混动引擎?”这个问题,实际上触及到了技术实力、战略定位、商业逻辑以及赛车运动本身的复杂性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尽量去掉那些.............
  • 回答
    好,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直击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核心挑战。你观察得很敏锐,神经元的结构确实相对来说是比较基础的单元,但要从几百亿个这样的“基础单元”就组装出能媲美人类大脑的智能,这其中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很多人在看到神经元模型(比如感知机或者更复杂的模型)的简化结构时,会产生一个自然的疑问:既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疑惑的问题。在中国,国防军工行业,特别是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院所和工厂,其薪资水平相较于一些热门的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普遍被认为不高。然而,这个行业里却依然有大量优秀的人才,他们不仅坚守着,甚至还乐在其中。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简单一句“工资低”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得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