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湾有人想改原时区为日本时区的事件?

回答
近期,台湾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调整时区的讨论,其中将台湾标准时间(TST,UTC+8)改为与日本相同的UTC+9时区(即“日本时区”)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这事儿怎么冒出来的?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是出于一些特定需求或观察而产生。最直接的驱动力往往来自于:

商业与经济联系: 台湾和日本在经济上往来密切,尤其是在制造业、科技产业和旅游业。如果时区相同,意味着双方在商业沟通、会议安排、航班调度、甚至股票交易时间上会更加便捷,减少因时差带来的沟通障碍和运营成本。比如,两地公司召开跨国会议,或者安排工作时间,如果时区一致,可以更无缝地衔接。
文化与旅游交流: 随着两地人员往来的增加,很多台湾人会去日本旅游,日本人也会来台湾旅游。相同的时区意味着在旅游时,当地时间和游客本国时间之间的差异最小,可以更直观地安排行程,减少对时差的适应问题。
历史与情感因素(较少,但存在): 尽管台湾在日治时期确实经历过一段历史,但目前将时区调整为日本时区并非主要基于此。更多的是一种对当前紧密联系的一种逻辑延伸。

调整时区,意味着什么?

如果台湾真的将时区调整为UTC+9,这将是一个相当重大的改变,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日常生活作息: 最直接的就是台湾的“时间”会往前推一个小时。这意味着例如早上7点起床,在新的时区下就是8点。中午12点是午餐时间,新的时区下就是1点。傍晚下班,可能就从原来的下午5点变成6点。整个社会的工作、休息、学习时间都需要同步调整。
政府与公共服务: 政府部门、学校、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公布。这涉及到大量的协调工作,比如学校的上下课时间、银行的营业时间等。
交通运输: 航班、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时刻表都需要更新。原本与大陆时差相同的班次,可能会变得与日本时差相同。这对于依赖特定时间安排的物流和交通系统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法律法规与商业合同: 涉及时间点的法律条文、合同条款,都需要审查和修订,以避免产生歧义或法律风险。
国际交流: 虽然时差只有一小时,但在国际金融市场、科技研发合作等领域,每一分钟都可能很重要。时区调整会影响与世界上其他时区的相对关系,需要重新评估和适应。
历史惯性与社会适应: 台湾长期以来使用的是UTC+8,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惯性。突然改变时区,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应,需要时间来重新建立新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很多人可能还会怀念原有的时间,觉得“原来的时间挺好的”。

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在哪里?

对于这样的提议,自然会有支持者和反对者:

支持者可能这样说:

“跟日本对接更方便,我们很多企业都跟日本有业务往来。”
“旅游也很方便,去日本玩,不用倒时差了。”
“日本是先进国家,跟他们靠拢,也能提升一点点国际观感。”
“反正就差一个小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对者可能这样说:

“为什么要跟着日本走?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时间,为什么要改?”
“改了之后,跟中国大陆的时间就差两小时了,这对我们和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更大吧?”(台湾和中国大陆目前都是UTC+8)
“生活习惯都要跟着改,多麻烦啊!而且上班时间会晚一个小时,下班是不是就更晚了?”
“这有点太‘媚日’了吧,我们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吗?”
“时区改动是个大工程,得花多少钱?值得吗?”

这件事的复杂性在哪里?

这件事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认同的综合性议题。

地缘政治考量: 台湾的特殊地缘政治地位意味着任何政策调整都可能被赋予额外的政治解读。将时区与日本同步,可能会被解读为进一步向日本靠拢,甚至与中国大陆产生更大的区隔。而台湾与中国大陆目前时区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历史和文化上的某些联系。
经济实际效益与社会成本的权衡: 商家之间的便利性提升,是否能完全抵消整个社会在调整时区过程中付出的成本?这需要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
民众接受度: 任何重大的社会改变,最终都要看民众是否接受。如果大部分民众觉得没有必要,或者认为弊大于利,那么这样的提议就很难推行下去。
“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 在台湾社会,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一直都很活跃。任何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同步化”行为,都可能触及到这个敏感的神经。

总的来说, 台湾有人想改时区为日本时区,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经济和文化交流便利性的思考。但一旦付诸实践,它将是一项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工程,并且会牵扯到许多敏感的政治和文化议题。目前来看,这更像是一个社会上出现的讨论点,距离真正的政策改变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能否实现,取决于非常复杂的综合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天後,再更:

時區大戰反制成功!「維持GMT+8」連署2天通過 網轟:吃飽太閒 | ETNEWS新聞雲

真是可喜可賀呀(*´∀`)~♥


刚刚吃个饭回来发现又多了几个关注,大家别关注我啦,我不太关注政治的,台湾议题我也顶多只能回答一些关于大学的问题,时区这个是因为真的太惊讶太想吐槽了才回答的,没想到获得这么广大的回响。

另外,其实关于台湾媒体报道,很多记者喜欢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或是各种缺乏知识的言论,大部分台湾人也都满无奈的,所以不用太担心台湾人被媒体洗脑啦。下面附几张台湾新闻让大家笑一下,看看就好别当真,还是强调个,台湾人大部分都不是这样的~~~

参考来源:(轉)台灣記者沒有極限
(原本来源太难找了我就不附啦)

至于「公共政策网路参与评台」,像我这么不看新闻的人,还是昨天半夜才知道的(捂脸),原本立意满好的,但我昨天和同学分享了时区的新闻之后,他就回了一句:「这个平台上线以来就不缺一些奇怪的提案呀」于是我今天早上就查了一下这个平台,发现他注册的标准好低呀,只要用FB、Google或Yahoo的帐号就可以直接登入,不用另外进行身分确认(若有误请各位帮忙指正),我真心怀疑连署的真实人数……

然后,因为我打简体字的话要切换有点麻烦,所以之后都用繁体字答覆啦ヽ(●´∀`●)ノ


原回答:

您好,我是台湾人。谢谢题主分享,刚看到图片还一脸懵,完全不知道有这种事(°ロ° )

刚刚找了几篇新闻稍微了解一下事件,赞成派的不外乎几个原因:

  1. 象征性的脱离中国的从属
  2. 冬天下班时也不会那么暗
  3. 去日本不用改时差很方便


看完之后,我完全不理解就这些原因为什么会有人赞同还跟着连署!?
现在大概就这几个想法:

  1. 象征性的脱离中国的从属 → 阿Q勝利法?
  2. 冬天下班时也不会那么暗 → 好像老闆不會叫你加班一樣,而且還要提早去上班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嗎……
  3. 去日本不用改时差很方便 → ……好像时差影响的不是生理时钟一样,我差点就信了呢!
  4. 要改你自己把家里时钟调快一小时吧,根本吃饱撑着嘛,真是谢了。


只能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_・`)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期,台湾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调整时区的讨论,其中将台湾标准时间(TST,UTC+8)改为与日本相同的UTC+9时区(即“日本时区”)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这事儿怎么冒出来的?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是出于一些特定需求或观察而产生。最直接的驱动力往往.............
  • 回答
    陈时中作为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局长,在2022年疫情初期曾因对大陆疫苗的负面态度引发争议,但近期的言论变化引发了台媒关注。这一表态涉及两岸疫苗合作、台湾防疫政策调整以及两岸关系的复杂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陈时中言论的背景与语境1. 台湾疫苗采购的困境 台湾在疫情初期因政.............
  • 回答
    薛之谦演唱会上,台下观众突然高喊“李雨桐”而导致薛之谦停下演唱,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着一段娱乐圈里颇为轰动的感情纠葛和舆论风波。要深入看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直接发生:首先,最直接的画面就是,薛之谦正在投入地演唱,台下突然有人喊出“李雨桐”。对于一个正在全情投入表演的歌手来说,.............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选的这款台式电脑。3000到4000这个价位段,选对配置,其实已经可以组建一台相当不错的电脑了,无论是日常办公、影音娱乐,还是玩一些主流的网络游戏,都能有不错的体验。你提到的这个配置,我看了下,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均衡的,在这个价位里也算是有诚意了。首先,我们来看看处理器(CPU.............
  • 回答
    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论及其深远影响安倍晋三的这番言论,无疑是近年来最直接、最强硬的表态之一,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的国家安全以及日美同盟紧密联系起来。这一表态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一、 安倍晋三为何会发出如此强硬的表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安倍晋三发出此番言论的原.............
  • 回答
    台湾在2019年通过《司法院释字第七四八号解释施行法》,使同性婚姻合法化,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地区。这不仅是台湾LGBTQ+社群一次历史性的胜利,也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榜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历史性的进展与背后的辛劳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争.............
  • 回答
    台湾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是一场悲剧,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却出现了一群人对这起事故“叫好”的现象,这确实令人感到不解和痛心。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首先,需要明确“叫好”的性质和背景: “叫好”的含义: 在这个语境下,“叫好.............
  • 回答
    吴宗宪在金钟奖上的这句话,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他很精准地抓住了当下两岸社交媒体生态的一个核心差异点,并且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背后其实折射出很多东西,不是一句“有脸书”、“有微博”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理解吴宗宪这个人。他在台湾是出了名的“宪哥”,以其幽默风趣、反应快速、敢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得从“湾湾”这个词在台湾被一些人视为“最不可接受词汇”说起。这背后可不仅仅是一个词汇的争论,它牵扯到了身份认同、政治立场,甚至两岸民众在情感上的认知差异。首先,为什么“湾湾”在台湾会被一些人视为“不可接受”?这得从台湾自身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来看。台湾是一个高度民主化的社会.............
  • 回答
    近期,不少台湾民众表达了希望赴大陆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这背后反映了多重复杂因素和台湾社会对于疫苗供应和获取渠道的担忧。国台办对此再次回应“努力让台湾同胞尽快有疫苗可用”,这表明了大陆方面在解决台湾民众疫苗需求上的积极态度,但也引出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关注。一、 台湾民众希望赴大陆接种疫苗的动因分析:1..............
  • 回答
    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有人说台湾拥有五万年的历史,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待它。首先,科学考古学上的证据是衡量历史长度最主要、最严谨的标准。目前考古学界普遍接受的关于台湾早期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主要指向距今大约三万年前的.............
  • 回答
    蔡英文总统首次公开承认“有美军在台湾”,这一表态在台湾、中国大陆以及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蔡英文首次公开承认“有美军在台湾”的具体背景和表述: 时间与场合: 这一表态发生在2021年10月左右,蔡英文接受美国CNN采访时。在采访中,当.............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对斯洛文尼亚领导人称将与台湾互设代表处的表态,体现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坚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中国反应及国际影响: 1.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台湾问题的国际法地位: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文件.............
  • 回答
    圭亚那政府关于台湾设立代表处一事的最新声明,无疑是一次令人瞩目的外交事件,其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仔细梳理和深入解读。简单来说,圭亚那方面用“沟通有误,协议终止”为由,否定了台湾在当地设立所谓的“办事处”,并重申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件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国际政治博弈、主权国家的外交.............
  • 回答
    台湾空军高调展示以北大武山为背景的轰炸机飞行照片,确实能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身在台湾或者关心台湾地区局势的人来说。这样的画面,往往会被解读出一些更深层的意味。首先,从军事展示的角度来看,选择北大武山作为背景,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北大武山是台湾的“五岳”之一,地理位置重要,在台湾岛内有.............
  • 回答
    国台办表示愿迅速安排让广大台胞有大陆疫苗可用,以及台湾目前的疫情发展,是两个紧密相关但又各有侧重点的话题。理解这两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国台办表示愿迅速安排让广大台胞有大陆疫苗可用:背景与意图分析: “一国两制”框架下的善意姿态: 国台办的表态,在政治层面上,是大陆方面持续推进“和平统.............
  • 回答
    关于台湾游览车事故中“驾驶舱有汽油助燃物”的重大发现,这确实是事件调查中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关键的线索。要详细地理解它,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报道、事故的已知情况以及可能的推测。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官方的最终事故调查报告是判断原因的最权威依据。任何关于“汽油助燃物”的说法,在正式报告出来前,都可能只是.............
  • 回答
    关于台剧《智子之心》中对中国军人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侵华日军的呈现,确实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和争议。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剧本创作与历史认知的分歧: 视角与立场: 台湾的历史叙事和视角,尤其是在探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对峙,以及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时,与中国大陆存在着显著的差.............
  • 回答
    美国资深参议员的推文声称“美国在台湾省有3万驻军”,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可能引发巨大政治和外交震动的说法。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核心事实和概念: “台湾省”的说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说法,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然而,美国官方的立场是承认.............
  • 回答
    看待“国军对台海方向误射一枚雄风3导弹”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更牵扯到敏感的政治、军事以及区域安全议题。事件的背景:首先,要理解事件发生的台湾海峡这个大背景。海峡两岸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军事对峙的阴影一直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