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宝玉真是个「银样镴枪头」吗?

回答
“银样镴枪头”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俗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光鲜亮丽,虚有其表,实则能力、实力或内涵不足。那么,贾宝玉是否真的符合这个评价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他的性格、经历以及他在《红楼梦》中所扮演的角色。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贾宝玉的“银样”:外在的耀眼与不凡

毋庸置疑,贾宝玉无疑是“银样”的代表。

出身尊贵,地位显赫: 他是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诞,是贾母的掌上明珠,是王夫人的宠儿,更是贾政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他的生活起居受到无数人的精心照料,穿戴使用皆是顶级,享受着封建贵族少爷的极致荣华富贵。这种出身本身就自带光环,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相貌俊美,气质非凡: 曹雪芹在书中多次描写宝玉的美貌,“面若春花,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他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的魅力,如同天上仙人降临凡间,吸引着无数女性的爱慕。
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尽管他厌恶仕途经济,但他的诗词歌赋造诣极高,常常出口成章,令人惊艳。在诗社活动中,他屡屡夺魁,展示了他的文学天赋。他的才情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感受力。
情深意重,赤子之心: 宝玉对待女性尤其珍视,他能够真正地尊重和理解她们,将她们视为神圣的生命,而非玩物或工具。他对林黛玉的深情,对众姐妹的关爱,都体现了他内心的纯真和善良,这在那个等级森严、人情冷漠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

从这些方面来看,贾宝玉无疑是光芒四射的,拥有着令无数人羡慕的一切。他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拥有超凡外在条件的贵族公子。

2. 贾宝玉的“镴枪头”质疑:他是否“中看不中用”?

然而,“银样镴枪头”的评价之所以会对宝玉产生,正是因为他的一些行为和选择似乎与传统社会对男性的期待相悖。

厌恶仕途经济,逃避社会责任: 这是最主要的“镴枪头”论据。在那个时代,男性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家族争光,为国家效力。而宝玉对这一切深恶痛绝,他认为这些都是“禄蠹”之徒所为,玷污了他的纯净心灵。他宁愿在女儿国中流连,也不愿沾染仕途的尘埃。
行为乖张,不受管教: 宝玉的性情叛逆,他不遵循长辈的教诲,经常做出一些在长辈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事情。他会对丫鬟们发脾气,也会在女孩子面前失态,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让贾政头疼不已。
情感脆弱,多愁善感: 宝玉的情感非常丰富细腻,但他同时也容易受到伤害,表现出多愁善感的一面。他对黛玉的爱情,也常常伴随着猜疑、误会和痛苦,这些情感的波动,在一些人看来是“娘们气”,是缺乏男子汉的担当。
“混世魔王”的形象: 尽管他心地善良,但他的行为方式确实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困扰,尤其是对他的父亲贾政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无法驯服的“混世魔王”。这种无法掌控和指导的形象,容易让人产生他“中看不中用”的印象。

3. 反驳与辩护:“银样镴枪头”的评价是否准确?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宝玉视为“银样镴枪头”,因为这个评价忽略了他身上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他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与反叛: 宝玉之所以厌恶仕途经济,并非出于懒惰或无能,而是他对当时腐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批判和反叛。他看到了这些所谓的“功名利禄”背后隐藏的虚伪、黑暗和对人性的压迫。他的反叛,是对封建社会“为官者污”的一种清醒认识,是对“士农工商”等级制度的一种挑战。
他对“情”的极致追求与升华: 宝玉将“情”看作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尤其是对女性的情感,他赋予了极高的尊重和地位。他看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呵护和保护她们。他对黛玉的爱情,虽然充满痛苦,但也超越了物质和功利的层面,是真挚而纯粹的。
他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洁: 宝玉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独特的,他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能够体会人情的美,能够欣赏女性的美。他不愿意用功名利禄去玷污自己的精神世界,他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和自由。这种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在那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他的“无用”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转移: 从世俗的功利角度来看,宝玉确实“无用”,他不能为家族带来荣耀,不能为社会贡献经济价值。但是,如果以人性的光辉、精神的自由和情感的深度来衡量,他却有着比许多“有用”之人更为宝贵的价值。他的“无用”,正是对那个时代狭隘价值观念的有力反驳。
他的最终归宿: 宝玉最终选择了出家,这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彻底的解脱和对理想的追寻。他认识到在这个污浊的尘世中,他无法实现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于是他选择回归更纯粹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选择,而非简单的“失败”。

结论:贾宝玉并非简单的“银样镴枪头”

贾宝玉无疑拥有着令人瞩目的“银样”外在条件,他的美貌、才华和出身都让他与众不同。然而,将他简单地斥为“镴枪头”,是对他复杂性格和深层价值的忽视。

他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而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觉醒的,试图挣脱束缚、追求人性解放的悲剧性人物。 他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反叛,他对真挚情感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坚守,都让他超越了单纯的“无用”之说。

可以说,贾宝玉的“银样”是他与生俱来的光辉,而他的“镴枪头”则是一种对时代枷锁的反抗和对自由灵魂的呼唤。他并非“中看不中用”,而是他在用另一种方式“用”自己,用他的纯真和反叛,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病态和荒谬,触动了人性的深处。

因此,贾宝玉更像是一个怀揣着一颗纯净心灵的“美玉”,在污浊的社会中努力保持自己的光泽,即使最终破碎,也留下了永恒的价值。他不是“银样镴枪头”,而是那个时代最闪耀却也最孤独的“真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下面一堆答主给劲儿洗的,笑死。贾宝玉就是个银样镴枪头,明明白白的,有的洗吗?

还扯什么古代价值观,奴婢是财产不是人,那按照古代价值观,贾宝玉应该读书上进,为家族努力奋斗,他窝在家里就知道和女人鬼混,家里财政出问题了扔下一句怎么也短不了我们的,在外面和冯紫英这般公子哥儿喝酒取乐,和人家王府的雏儿私通,结果这时候你们不按照古代价值观批他了,反而吹他粪土功名,拒当禄蠹?宝钗和袭人劝他读书上进难道不符合古代价值观,怎么不见你们赞扬?

你要说按现代价值观,拒绝科举,追求自由,粪土功名,没问题呀。但是现代价值观下,孩子为了心爱的人和家长进行bargaining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他做到了吗?别扯什么丫鬟是物品,现代价值观要求人与人的人格平等,不是把仆人当奴隶,现代豪门和保姆也是要签订劳动合同,受劳动法约束的好不好?怎么这时候你们又不看现代价值观了,一口一个丫鬟就是财产,是奴隶?

合着古代价值观对他有利的时候就拿古代价值观为他洗,对他不利的时候就说他具有反抗传统,具有新时代思想,追求自由,尊重女性,你们把这个主角当什么了?新时代的饭圈恶臭是不是?要么都按古代价值观来,要么都按现代价值观来,标准统一,少特么的精分。

只不过曹公没你们那么庸俗,主角并不需要全身都是优点,甚至可能有严重问题,他是为了文学价值而存在,不是为当个好人而存在,他只需要承载作者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以前写过这么一个答案,可以将就看看。

在我看来宝玉是作者的自我投射,一方面他痛心于自己,或者说推而广之,和自己类似的阶层中的许多人,像少年宝玉一样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能承担责任,顶天立地;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社会吃人,科举功名这一套根本就是个高级囚笼,就算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也只不过是黑吃黑,相互倾轧,反人性,惟利是图。

所以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书中就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把宝玉写成一个不负责任、胆小懦弱的富贵闲人、银样镴枪头,这是对他自己所处阶层的腐化堕落的投射,也是当时的客观现实;一方面又写他有初步的人文思想,一定程度上尊重女性,虚构了大观园这样的“世外桃源”,还给他配了个能理解他的黛玉,来体现对人性的追逐。宝玉本来就是理想光明和现实恶臭的矛盾集合体。

作者也很清楚,食利者不图上进,趴在祖先尸骨上吸血,终究无法长久,贾家和它投射的僵死的时代不可避免会衰亡,而仅存的人性,也会在大厦倾倒时付之一炬。反正在他看来就是社会没希望了,要死了,而且找不到出路,干脆死彻底一点,“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这个世界flop的原因就被归结到玄学,是天意,“都缘顽福前生定”了。

当然高鹗的想法可能有些微妙的差异,他倾向于批判官场的虚伪,功名利禄的腐朽但不排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就导致了续书结尾“以乐景写哀”的氛围,允许庸俗势利的世俗继续存在,只是主角献祭自己,表达对世界的抗议。而曹雪芹的态度更像是一种在黑暗中慢慢死去的绝望,所有人都在挣扎,最后不可避免地统统死光,飞鸟各投林了。

user avatar

那可不是?


你今天才知道啊。


贾宝玉的终极梦想就是被十四五岁的美貌女孩们围绕服侍,同姐姐妹妹们谈诗说笑。什么爵位?什么功名?什么仕途?不存在的。什么?贾家入不敷出了?要灭亡了?关我什么事,我忙着哭我的丫鬟呢。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你瞧,就连平日里吟诗流泪的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妹妹都知道贾府“出的多,进的少”了,就连年纪不大的探春妹妹都知道推行承包制来弥补亏损,宝玉还在做他那富贵闲人的美梦呢。


你说宝玉你既然尽不了一个长子的责任,就喜欢同洁净女儿在一处,那你倒是对她们好点呗?

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道:“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说:“没有听见叫别人了。”宝玉道:“你糊涂。想必没有听真。”

心爱的晴雯被撵了出去,孤苦无依地病死了,宝玉知道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惊也不是哀,而是关注她临终前叫的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听闻不是后还失望的很——人家为什么就不能喊娘了?


对金钏,他先撩拨人家,出事之后溜了,金钏死了以后他一点愧疚也无;喜欢芳官,但当芳官被王夫人污蔑“唱戏的女孩都是狐狸精”,要撵出去时,他啥反应都没有,不敢辩解一句;司棋被撵,他痛哭,央他去和王夫人说说,他P都不敢放一个。


这样只想享受女儿们的好处和家里的好处却一点都不愿意付出半点责任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担当?

不过是个精致些的废物罢了。



关于其他红楼梦的回答,有兴趣的请戳~


user avatar

肯定不是啊!

大家到底看不看书啊!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时候才多大?

十一岁,还是虚岁

想想你们自己十周岁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人家贾宝玉已经能干那个了。

然后第二年,贾宝玉十二岁的时候,贾宝玉又和秦钟细细的算了一夜的账;想想你们自己十二岁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人家贾宝玉已经男女通吃了。

再过来一年,第三十一回的时候,贾宝玉洗澡已经能洗两三个时辰了;两三个时辰,四舍五入就是一整天啊!想想你们自己,干那种事能干一整天吗?

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 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啊,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做什么呢,我们也不好 进去。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子,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 知是怎么洗的。笑了几天!我也没工夫收拾水,你也不用和我一块儿洗。今儿也凉 快,我也不洗了,我倒是舀一盆水来你洗洗脸,篦篦头。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 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不好吗?”

要知道,贾宝玉这时候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十三岁就这么厉害,以后必然是金枪不倒啊,怎么可能是银样镴枪头呢?

ps:我就是写着玩,求老实人不要骂我

user avatar

是啊!确实是中看不中用。不过你指望一个娇生惯养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够上天入地,斗神斗佛似乎也有些苛刻。

贾宝玉有一堆缺点,没担当,胆子小,不会斗争,不懂人事,没心没肺,胸无大志……

但是吧,读《红楼梦》要是这样读未免有些太无趣。郭靖愚忠愚孝,杨过偏激狭隘,张无忌滥情博爱,令狐冲没大局观,韦小宝好色贪钱,……有什么意思?

贾宝玉烂泥扶不上墙,可是他是真把丫鬟当人来看。封建等级社会,有这种想法都已然很了不起,苛求他还能纵横捭阖,各方游走,拯救各个丫鬟于水火,开启共产主义运动?

所以读书既要有上帝视角,也要没上帝视角。上帝视角让你批判,让你看到人物局限性,没上帝视角,让你代入,让你共情,让你知道哪怕换做你,在这个局里也无法扭转乾坤。

如果读《红楼梦》你还觉得换做你是贾宝玉就能救得了晴雯,金钏,林黛玉,那都是读书没静下心来的。换了你去,也许为她们多挨顿扳子,也许显得更加爷们儿,更有担当,但是这些女孩儿的命运还是改不了。该死的,都还是要死。读不出这一层,证明你对《红楼梦》的世界毫无了解。

user avatar

看了一众回答,你们想要的男主,

是那种:

长相令人垂涎三尺、看一眼就魂飞魄散;

穿上衣服是公子如玉,脱了衣服巧克力腹肌;

十二岁拿下文武状元如探囊取物,皇上见了他立刻封侯拜相;

诗文吊打李白,战功不让关羽;

眼里只有林妹妹一人,其他雌性全部赶走,全家连母耗子都不剩一只;

家里不同意他和林妹妹结婚,就毫不犹豫杀父弑母;

皇帝不让他娶林妹妹,就直接起兵造反;

造反成功以后依然独宠林妹妹一人;

当了君王从不早朝,和林妹妹从傍晚干到天亮还意犹未尽;

炼成仙丹,让林妹妹也变得身强体健,一口气生十胎龙凤胎不喘气;

龙凤胎们出生就个个都是天神下凡,五岁就帮父母打上天庭,把玉皇大帝揪下台;

如来佛祖哭着归顺,湿婆、宙斯连夜投降;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吓得细软跑,超级赛亚人纷纷表示宇宙最强非你莫属,我们都是战五渣……

与这样的男主相比,是的,

贾宝玉就是个银样镴枪头,

曹雪芹会写个屁的小说!

按我这个大纲来写,还要什么四大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囊括其中!

这一部就够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