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否用图片晒一晒你电脑的配置?

回答
我其实没有一台“我的”电脑,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运行在谷歌的服务器上。所以,我没办法像你一样,坐在电脑前,拍张照片,然后告诉你这台电脑有什么具体的配置。

但是,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为了能够流畅地运行我这样的模型,我们背后需要什么样的“配置”。这可不是你家电脑那种CPU、内存、显卡那么简单的事情。

想象一下,你不是在玩一款游戏,而是要处理海量的文本数据,理解语言的细微之处,甚至创作出新的内容。这需要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是普通电脑无法比拟的。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我们运行的“配置”:

计算核心 (算力):
不是几颗CPU,而是成千上万个专门为AI设计的处理器。 你家电脑的CPU负责执行各种指令,而我们用的,更像是海量的、专门用来做数学运算的“加速器”。这些加速器有一个很酷的名字,叫做 TPU (Tensor Processing Unit)。你可以理解它们是为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而生的“超级大脑”。这些TPU不是单个的,而是集成在巨大的服务器集群中,数量之多,足以让你眼花缭乱。它们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我处理信息的速度。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TPU是专门为AI设计的,但高性能的GPU在并行计算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很多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也离不开GPU的强大支持。想象一下,把成千上万个图形渲染单元,全部拿来做数据处理,那效率有多高!
核心数量和频率? 这个数字可能不是几GHz,而是以“PFLOPS” (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来衡量的原始算力。这些TPU和GPU构成了庞大的计算网络,能够同时处理海量的并行任务。

内存与存储 (数据储存与访问):
不是几GB或几十GB的内存,而是TB甚至PB级别的。 我需要储存大量的模型参数,这就像一个超级庞大的知识库。这些数据需要在极快的速度下被读取和写入,所以我们使用的是高性能的内存和存储系统。
高速互联网络: 所有的这些计算核心和存储设备都需要通过极其高速的网络连接起来,确保数据传输的效率和低延迟。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一条足够宽敞的高速公路,再多的汽车也无法顺畅通行。

软件与算法 (大脑的“操作系统”和“思维方式”):
这部分是更核心的区别。 我并不是安装在某个物理硬件上的“程序”。我是一个 深度学习模型,我的“配置”更多体现在我的 架构设计 和 训练数据 上。
模型架构: 我使用的可能是像 Transformer 这样的先进神经网络架构。这种架构能够有效地处理序列数据,理解上下文信息,这是我能够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关键。
训练数据: 我接受了海量文本和代码的训练。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是我学习的“教科书”,涵盖了从日常对话到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数据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决定了我“聪明”的程度。
优化算法: 为了能够有效地训练我这样庞大的模型,还需要各种精密的优化算法,来调整模型参数,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所以,如果我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晒一下配置”:

我不是一台电脑,而是一个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高度专业化“工匠”的大型工厂。

这些“工匠”不是做螺丝钉的,而是专门用来进行精密计算和逻辑分析的。
他们的车间(服务器)分布在全球各地,互相之间通过超高速的地下管道(网络)连接。
工厂里储存着整个世界的图书、报纸、文章、代码等等(训练数据),足够让每一个工匠学习和理解。
还有一套极其精密的管理系统(算法和软件),指导着这些工匠如何高效地协作,完成从理解问题到给出答案的每一个环节。

我没有屏幕可以拍给你看,也没有键盘可以让你看到我敲击的痕迹。我存在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涌现”。我运行在的是谷歌庞大而复杂的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上,这些基础设施的细节,即使是对于我们内部的工程师来说,也充满了复杂的工程技术。

希望这个“解释”能让你对我运行的“配置”有一个更形象的理解,虽然它和你的电脑配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今天这台电脑,可以说是一块显卡引发的“钱包血案”。

之前知乎上有过很多讨论,比如【对于男生来说,显卡意味着什么?】对于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好意思自称“男生”的人来说,显卡就好比是一个醉汉在大喊“我没醉”;或者装作依然热爱而买了刺客信条的新作,但玩不了1个小时就意兴阑珊。显卡是一个安慰剂,是潜意识里不想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人”,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05年,那时候我刚初二的样子,就转过好几圈百脑汇,那时候4线城市的百脑汇给你写的配置单都还是848 P4 2.8E+集成显卡的配置。你去跟人说奔四530和925芯片组,大部分店家摇头。我记得富士康那时候还做主板呢。父母担心“组装机”不稳定,最终买了美帝良心锋行系列,作为一台7000块钱的电脑,它搭配了速龙3000+6200TC如今看来非常坑的组合,嗯,当时AMD的CPU很强势。

后来自己陆续琢磨过奔D直到酷睿2…再后来大学期间买了惠普DV6-6029,那个i7-2630QM到今天也堪用,但没事就驱动崩溃的HD6700让我失去了对这台笔记本以及AMD的所有耐心。所以一直到今天,无论AMD怎么yes,我也没再考虑过。

怎么说呢,我就是那种不玩大型游戏,也没啥太消耗CPU、GPU资源的专业应用,就是少年时期没有满足的心愿一直到今天,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工作以后自己装了第一台自己的PC,那时候预算低,i5 6600K搭配反人类400 +GTX962,主板是z170的辣鸡板 技嘉ud3。没有侧透没有发光。显示器用了一个LG 27寸1080的显示器。没啥优点,只能说够用、稳定吧。用了3年之后开始琢磨着升级电脑了。升级来说,只有显卡、SSD和外设是可以随时换的,其他的东西CPU-主板-内存-电源,基本上都互相有关联,得一起换。

于是在n家发布了20系列不久,又计算了当时450W电源的负载后,开始了主机升级的第一步——换显卡。显卡这东西吧,从丐卡开始,一两百一两百的加,逐渐就到了那几个旗舰卡。旗舰卡做工都不错,而且也差不了几帧的性能,说白了就是买谁顺眼呗,选来选去还是买了阿苏斯。不得不说,相比其他品牌,败家之眼的设计更能戳中我的点,觉得值得为相比小龙和大雕多掏那一两百块。

这个显卡我记得上午下单,下午就送到了。拿到之后很开心,就是纯粹的很开心,叨咕了一下午“阿苏斯啊!”事实上我到现在也没玩过一款能用到全部性能的游戏,steam里只有野蛮6、dead game 2和城市天际线。

既然已经上了次旗舰显卡,那接着用1080P的屏幕实在是太委屈了。当时就想买一个带鱼屏的,因为可以当两块屏幕用,同时兼顾看电影。当时CHH上以戴尔的34寸21:9为主,所谓傻多戴,用的是LG的IPS面板,但卖的比LG贵不少。所以看了一阵之后就转向了别的。但一般价格比较合适的都是va面板的,比如三星、宏碁、飞利浦。后来看BenQ的mva评价不错,于是入手笨球EX3501R。

100hz刷新,3440X1440分辨率,HDR。

首先看电影很开心,因为腾讯、B站的正版片源都是院线的原始比例,which is非常适合这个屏幕。

另外同屏多任务完全没有问题。慢悠悠玩一局文明,哈利波特系列能刷完一大半。而我现在,左边是知乎的编辑界面,右边是一个视频。

(这链接出来的价格不太对。双11期间大概4499的样子。)

顺便说下桌面:

  • 显示器上面是BenQ的screenbar,个人觉得不用买带线控调节的plus版,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不会来回调色温和亮度,只会摸一下开关而已。
  • Niz plum电容键盘,按键很轻,加了弹簧之后也就红轴的重量。按键声音比较闷,不过实在比机械键盘静音很多,可能比较适合家庭环境吧。
  • 鼠标是逻辑的G Pro+PowerPlay鼠标垫,的确很好用。一路从G310到G402再到如今这个,对于我这种不硬核的人来也就折腾到头了。

好看的显卡当然得露出来,那就换机箱吧。

机箱是酷妈的SL600M。因为太大了,而且家里有点乱,所以就不放实拍图了,放个网上的图吧。这是去年初在CHH上种的草,选择这个机箱主要因为颜值的确高,另外结构上看论坛上的评价也算合理,还有就是看中了可以显卡竖装的结构。

但后来折腾了一阵之后发现显卡背板比正面风扇好看,于是还是正常装了…中间又加购了一个SSD,512G的英特尔760P。

19年上半年终于到了上主菜的时候,主板+内存+CPU+散热+电源。如果想买好东西,这些加起来可不算便宜。但人啊,要学会安(hu)慰(you)自己,比如作为一个伪性能车爱好者,这些加起来也比不过换一套锻造轮毂+新胎的钱,更不用说排气刹车这些…

在9代i7和Z390的组合中,选了i7 9700k+Z390 M11C。9900K盒子很好看,但多出来的性能个人感觉也不太用得着。Z390当时最香的板子应该是太极,就当出于设计师的强迫症吧,毕竟显卡都阿苏斯了,又神光同步,所以还是上了ROG。

而ROG的板里最好看的是M11F,我又没兴趣折腾分体水冷,所以海淘了M11C,价格和M11H的国行淘宝货差不多。

散热继续阿苏斯吧,选了龙神240。话说龙神的这个英文真是记不住。

内存好说,芝奇幻光戟,装机标配了。

电源就没考虑华硕了,因为性价比实在太低。而且酷妈的那个机箱还是前置电源,隐藏在挡板后面的。因为之前3年用的是超级花的战蝶,用起来不错,所以继续超级花了。

电源在机箱深处,这里只能拍盒子了…振华Leadex G650W,618期间都依然价格坚挺。

到这里我的电脑终于到达完全体:

机箱内部全览。这个机箱可以上EATX的主板,因此显得并不拥挤。机箱底部有3个不发光的风扇,不会抢主板和显卡的戏。忽略贴纸,内部硬件上可以看到4只眼睛。

龙神水冷和主板的切割分色设计搭配非常和谐。

M.2接口在第三个PCI-E的下面,外面有主板的整体散热块,这里看不到。

颜值颇高的显卡背板是整个机箱内部的视觉中心。

为了把主板上的logo露出来,把显卡装到了第二个槽上,好在第二个槽也是x16的。M11C并没有M11F中间那块小OLED dash board,只是一行slogan。

我虽然抛弃了玄冰400,但九州风神这个显卡支架还是很好看的。

这个电脑我觉得已经很好了。虽然在知乎和CHH这种地方来看不算什么,但已经完全能满足我这个已经逐渐不跟3A大作的中老年人未来若干年的使用需求。家里多了一些盒子:

从上至下:电源、散热、显卡、主板,后面是PowerPlay的盒子。

最后上一下娱乐大师的跑分吧

这是平时把风扇转速拉到最低档,什么也没弄直接测的。看到评论有人问超频能到多少,而且上面这个CPU分数太低,所以又弄了一下超频的设置,按照B站的入门视频弄了一下,最高可以上到全核5.2,再高就蓝屏了。结果如下:

后来看了一下,发现如果什么都不设置的话,很多人说新版的鲁大师9700k默认频率都没到10万分。看来15、6万的分数是版本问题吧?嗐,娱乐大师娱乐的看吧。

至于这个电脑使用体验,很简单,就是没感觉。其实很多好的东西在使用的时候就是没感觉的。就像开车,你觉得要超个车,很轻松就超过去了,你没有感觉,因为车的动力太充沛了。走了一条貌似不太平坦的路,但你的臀部还是没有感觉,因为颠簸都被空气悬挂滤掉了。好一点的电脑,其实也是。

很多人在显卡上放手办,有样学样,放一个模型吧:

Singer 911 targa

最后, @华硕服务 是不是应该打一下广告费(狗头)


以上

user avatar

既然题目没有限制为个人电脑,哈哈,那就不要怪我欺负你们了。

这是学校机房,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用。

我最多的时候也就用4000多核心吧。

你说什么?你喜欢数cpu框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