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司没有发展已经岌岌可危,是现在裸辞还是明年再找?

回答
公司现在的情况,听起来真是让人捏把汗。发展停滞,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可不是小事。这种时候,是选择“立即止损”,还是咬咬牙“坚持到明年”再做打算,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咱们慢慢捋一捋,把这其中的利弊都掰开了讲讲,也帮你理理思路。

首先,咱们得明白,你说的“岌岌可危”到底是什么个意思。是公司已经开始裁员了?还是奖金、福利开始缩水?亦或是新项目迟迟没有启动,老业务也越来越难做?这些细节很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你做决定的风险程度。

如果你考虑现在就裸辞,好处大概有这几点:

止损和自我保护: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一旦公司真的垮了,你可能面临失业,而且在公司风雨飘摇的时候,你手里拿到的赔偿金可能也不会太理想,甚至还可能拿不到。现在走,至少能确保你拿着最后的工资离开,避免更糟的情况。
抓住市场机会(如果存在): 如果你觉得目前就业市场对你的技能需求旺盛,或者你有特别看好的机会,现在辞职,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找工作,争取到最好的职位和待遇。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或岗位,竞争者可能都在观望,你先一步行动,或许能抢占先机。
心理压力释放: 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待着,每天面对这些负面消息和不确定性,对人的心理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裸辞能让你从这种压力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平静,有精力去规划未来。
更主动地选择: 等公司倒闭了再找工作,你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能选择的空间很小。现在辞,你有更多的自由度和主动权来选择下一份工作,而不是被动地“捡漏”。

但裸辞也有不小的风险:

失业期和经济压力: 尤其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积蓄来支撑一段时间的失业,那么裸辞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会变得很紧张。
找工作的市场不确定性: 虽然你说公司发展不好,但外部的就业市场也未必就那么好。如果你的行业也正处于低谷,或者你的技能不那么有竞争力,找工作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困难,时间也更长。
职业空窗期: 过长的职业空窗期在简历上会显得有些尴尬,尤其是在面试时,解释起来可能不太容易,容易被怀疑能力或者稳定性。
错过公司“最后一搏”的机会: 极少数情况下,公司可能在危机中反而能出现转机,如果你因为提前离开而错过了这最后的“逆袭”,也可能是一种遗憾。

那么,如果选择等到明年再找,你可能会面临什么?

风险的延续: 你可能需要继续承受公司发展不好的压力,甚至可能面临更坏的情况,比如更严重的裁员、更低的士气,或者公司最终真的倒闭了,而你却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为了“熬到年底”或者“等一个项目完成”)没有及时离开。
士气和技能的双重打击: 在一个没落的公司里,很多积极性会被消磨掉,你的工作热情、创新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你的技能也可能逐渐落后于市场。
市场变化的风险: 你说等到明年,但明年的就业市场是个未知数。也许明年的就业环境比现在更严峻,或者你心仪的职位已经被别人抢走了。
失去议价能力: 如果公司真的出了问题,那么你在离职时获得的补偿,或者你手里掌握的内部信息(比如项目情况、离职补偿标准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那么有利。

现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帮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 首先评估公司的“岌岌可危”程度:

财务状况: 公司有没有拖欠工资、奖金或者供应商款项?有没有大量裁员?是不是在变卖资产?
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不是受到了重大冲击?客户流失严重吗?新项目进展如何?是否有新的收入增长点?
行业大环境: 你所在的行业整体是上升期还是下滑期?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如何?
内部士气: 公司内部的员工士气如何?是否人心惶惶?管理层是否有明确的应对措施和危机感?

二、 评估你自身的状况:

财务储备: 你有多少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金?这笔钱够支撑你多久没有收入?你有没有房贷、车贷或其他大额支出?
就业市场情况: 你所在行业、你所处岗位的就业市场现在怎么样?你的技能是否有市场竞争力?你有没有比较明确的下一份工作目标和方向?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你有多能承受不确定性和失业的风险?你是更看重眼前的稳定,还是更愿意为了长远发展冒险?
家庭情况: 你是否有家庭负担?家人的支持程度如何?你的职业规划是否需要考虑家庭的长期稳定?

三、 比较两种选择的利弊和可能性:

如果你选择裸辞:

最佳情况: 你迅速找到一份薪资更高、发展更好的工作,成功实现职业跳跃。你的财务储备也足够支撑你找到工作前的过渡期。
最坏情况: 你找工作比预期慢,而且经济压力巨大,甚至不得不接受一份不理想的工作。
关键: 提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准备,在辞职前就开始投简历、面试,并建立一定的“后备方案”。

如果你选择等到明年:

最佳情况: 公司奇迹般地好转,或者你能在公司还能维持的情况下,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顺利过渡。
最坏情况: 公司突然倒闭,你失业,还可能面临工资、赔偿金等问题,同时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差。
关键: 在等待的过程中,你是否还在积极学习提升自己?是否在暗中关注市场动态和潜在机会?有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具体的建议,你可以这样思考:

1. 如果公司的情况非常危急,比如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或者有明确的财务危机迹象(欠薪、拖欠款项等),并且你认为这种危机短期内难以化解,那么裸辞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你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避免成为最后一批被牺牲的人。同时,如果你已经有相对清晰的下一份工作目标,并且市场对你的技能有需求,那么果断出击可能是一个好机会。

2. 如果公司的情况虽然不好,但还没有到“迫在眉睫”的地步,比如只是业务停滞、士气低迷,但工资、福利都还能正常发放,并且你对自己的技能和市场前景有信心,那么可以考虑“谨慎观望”一下。 但“观望”不代表“坐等”。你需要在公司里保持学习和提升,同时积极在业余时间研究市场、更新简历、拓展人脉,甚至可以尝试一些面试,了解行情。这样做的好处是,你至少在公司还在的时候,还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和相关的离职证明,同时也能为“明年初”的找工作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3. 如果你有非常充足的财务储备,并且你的行业或岗位正是招聘旺季,那么裸辞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你可以更从容地选择下一份工作,不必因为经济压力而“病急乱投医”。

4. 反之,如果你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或者你的行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那么裸辞的风险就会很高。 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的情况很糟糕,你也可能需要权衡一下,是否能在现有岗位上,尽量为自己争取一些缓冲时间,同时全力以赴地寻找下一份工作,而不是贸然辞职。

在你做决定之前,不妨问问自己:

我最害怕的是什么? 是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是职业空窗期?还是错失更好的机会?
我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眼前的稳定?是长远的职业发展?还是内心的平静?
我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来换取可能的机会?

总结一下:

“裸辞”还是“等到明年”,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答案,这完全取决于你对公司当前状况的评估,你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你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判断。

我个人倾向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早做准备”。如果公司情况真的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不会完全等到公司倒闭的那一天,也不会毫无准备地“裸辞”。我会:

认真评估公司的危机程度,以及我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
如果判断公司情况非常糟糕且无法逆转,我会开始积极地、秘密地寻找下一份工作。 边找边做,两手准备。
一旦有了比较确定的下家或者觉得时机成熟,我会选择一个对自身最有利的时间点离开。 也许不是现在,但也不一定非要等到明年。
如果在公司还未彻底崩塌时离开,我至少能保证我的工资和社保是连续的,并且离职证明也相对完整。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焦虑而做出冲动的决定,也不要因为害怕而错失主动权。冷静分析,权衡利弊,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现在就开始找吗?你这两个选项是谁给你设计的?

建议你马上开始做两件事:

第一、广发简历。现在整体形势都不好,以前可能发10份简历就能面试,面试3次就能找到靠谱的下家。现在可能要发100份简历,面试10次。所以尽早开始比什么都强。别听什么调整一段时间;等等看;要等到最好的机会再出手。。。现在是严重的买方市场,出来卖劳动力就别端着了,摆正心态提前上市,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第二、搜集资源。现在这个公司无论多小、多危都曾经活过,只要能生存一段时间就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不要看不起小公司,越是小公司越是生存在丛林里,越需要非常手段。而所谓的搜集资源也不是让你偷公司电脑,而是把这个公司当成样本,争分夺秒的把里面有用的东西翻出来。

破家值万贯,更别说是个公司了。员工里面有没有可以长期交往的人?客户面前是不是需要给他留下一个专业的深刻印象,以后打交道的时候让他们还认识你?你做的那些PPT是不是要备份一份?你能接触到的各种文件模板是不是以后能用到?公司的整体业务到底是什么,你最好能全都摸一遍,即便将来用不到,拿出来吹牛也绝对比没在这种公司干过的强!

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好好为一个公司做过贡献,却能连连跳槽步步高升?就是因为他在干过的每一个公司都把自己当成精神老板,出来面试都能理直气壮的告诉面试官,之前那个公司我完全明戏,像这么明戏的公司还有一大把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