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国家地理》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的第五大洋?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地方?

回答
南大洋的“正名”:国家地理的决定与背后值得深思的维度

当“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这个代表着探索、发现与科学严谨性的金字招牌——在2021年正式宣布承认南大洋(Southern Ocean)为地球的第五大洋时,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名称上的更新,更是一次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全球环境保护议题的有力推动。这一决定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依据、历史演变,以及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南大洋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的。长久以来,环绕南极洲的这片海域,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就已为许多科学家所认识。它的“正名”过程,是科学界长期观察、研究和共识积累的结果。

科学依据:为何是“第五大洋”?

南大洋之所以能获得“官方承认”,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海洋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北部的邻近大洋,如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这是南大洋最显著的标志。这条自西向东环绕南极大陆的海流,是世界上最大、最强大的洋流,它将南极洲与世界的其他大洋隔离开来。这条洋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不仅影响着全球气候模式,也塑造了南大洋独特的生态系统。相比之下,其他大洋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更模糊的,更多是基于大陆板块的划分。
独特的温度和盐度: 南大洋的水温相对较低,且盐度也与其他大洋存在差异。这里的水体混合模式独特,深层海水不断上涌,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基础。
生物多样性: 由于其相对隔绝的环境和独特的海洋条件,南大洋孕育了许多特有的海洋生物,例如磷虾(Krill)、企鹅、海豹和鲸鱼等。这些生物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国家地理的承认,也是对这一独特生物群落的认可。

历史与认知的演变:

从地理学家的角度看,对海洋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地球的海洋划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但这更多是基于人类早期地理探索和地图绘制的便利性,以及主要的大陆板块划分。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海洋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南大洋的独立性。地理学界一直存在关于是否应该将南大洋单独列出的讨论。国家地理的这次官方承认,更像是在众多科学声音的汇聚下,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是将学术界的共识转化为公众认知的重要一步。

国家地理的意义:影响力与推动力

选择“国家地理”来宣布这一消息,其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个机构拥有全球性的媒体平台和极高的公众认可度。

提升公众意识: 通过国家地理的推广,南大洋及其重要性能够被更广泛的公众所了解。这对于提升人们对保护这片脆弱而关键海域的意识至关重要。
促进国际合作: 当一个重要的地理实体得到广泛承认时,它往往会促使相关国际机构和国家更加重视对其的管理和保护。这可能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渔业管理、科研合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
重新审视地理学地图与教材: 这一决定意味着全球的地图、地理教科书以及相关的科学出版物都需要进行更新,这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对地球地理的认知。

值得思考的地方:

1. 科学与人文的交织: 此次承认不仅仅是科学上的判断,也带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环境责任感。国家地理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其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科学事实的承认,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世界的保护需求。

2. 界限的定义与重要性: 地理上的“界限”往往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而人为设定的。然而,对于南大洋而言,其“界限”(即南极绕极流形成的区域)恰恰是其生态和气候功能的核心。承认南大洋,强调了这种“界限”的生态学意义,而非仅仅是政治或人文上的划分。

3. 气候变化与南大洋的未来: 南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吸收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对调节全球温度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南极冰盖融化、海水酸化等问题对南大洋生态系统构成严峻挑战。国家地理的承认,也提醒我们这片海域的脆弱性,以及对其进行保护的紧迫性。它的“正名”,也意味着它将更直接地被纳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保护的议程中。

4. 海洋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承认南大洋为第五大洋,也意味着对其进行更精细化、更系统化的管理和保护。目前,围绕南大洋的渔业资源(尤其是磷虾)以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承认这一大洋,或许能为建立更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提供契机,共同应对捕捞压力、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重威胁。

5. “第五大洋”的象征意义: 除了科学和地理上的意义,南大洋作为“第五大洋”的诞生,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对那些长期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区域的重新发现。在地球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承认南大洋也鼓励着我们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审视和更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体系。

总而言之,国家地理宣布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的第五大洋,是一次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重要意义的行动。它不仅是对海洋科学认知的更新,更是对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对地球健康至关重要的“未知”或“被低估”的区域。这其中的每一次思考,都指向了我们作为地球公民,在理解和守护我们共同家园方面,所肩负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冰洋(Southern Ocean)的概念早已有之。传统上,在四大洋的方案中,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是延伸至南极大陆的。

但是,因为南极周围有贯穿三大洋的洋流——西风漂流。这个洋流环绕南极,贯穿所有的经度,并穿过了三个大洋。因此,就有了西风漂流区以内应该是一个单独的大洋的观点。

不过,有观点认为南冰洋没有自己的大洋中脊,因此并不构成独立的大洋。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在1953年发布的文件“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第三版中,将全球大洋分为四个:就是我们熟知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不承认南冰洋的存在。但 IHO 已有了该文件第四版的草案(2002版),这一版承认了南冰洋。然而,2002版中因为韩国和日本对“日本海”的国际命名存在争议,在这个问题解决前,该版无限期延迟生效——因此,目前 IHO 生效的文件依然只承认四大洋。

不同的国家、组织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澳大利亚是承认南冰洋的。美国的国家地理学会也在6月8日承认了南冰洋。我国官方来说,很明显并未认可南冰洋,国内的规范地图均采取四大洋方案,而无南冰洋。

说到这些,顺便提一下。其实对大洋的划分并不止四大洋和五大洋两种方案而已。甚至有从一大洋(世界洋)至七大洋的各种方案。

所以到这也很明显了,几大洋并没有绝对固定的答案。到底有几个洋,取决于地图采纳哪个机构或个人的方案,取决于语境,个人理解,或者需要。(当然,如果是在我国制作和使用正式地图的场合,除非特别的研究需要,应当要与国家的规范地图一致的哈)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大洋.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17. Names and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around Australia.

Fourcy and Lorvelec. 2013. A New Digital Map of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Consistent with High-Resolution Global Shorelines.

IHO. 1953.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3rd edition.

National Geographic. 2021. There’s a new ocean now—can you name all 5?

Wikipedia. Southern Ocea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大洋的“正名”:国家地理的决定与背后值得深思的维度当“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这个代表着探索、发现与科学严谨性的金字招牌——在2021年正式宣布承认南大洋(Southern Ocean)为地球的第五大洋时,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名称上的更新,更是一次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
  • 回答
    2019年黄石国家公园的地震活动确实比2018年有了显著的增加,次数达到了1217次,这比前一年多了几十倍。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些吓人,尤其考虑到黄石公园以其活跃的地热和火山活动而闻名。但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首先,区分“地震次数”和“地震强度”: 数量激增不等于危险迫近:.............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全球安全、公共卫生以及国家主权等多个敏感领域,涉及到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关于美国秘密设施所在国家和地区屡屡出现怪病,以及美国为何要在全球建立如此多的军事生物实验室,这其中存在着诸多解读、猜测和事实性的信息。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梳理这些信息,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释和分析: 一、关于.............
  • 回答
    最近有一项关于新冠疫情应对的全球民意调查,覆盖了53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受访者中,只有4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认为美国在疫情应对上比中国做得更好。这个数据确实挺有意思,也值得我们仔细琢磨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这种民意调查反映的是民众的普遍观感,而不是某个国家官方的定论,更不是科学意义上的.............
  • 回答
    美国能否维持霸主地位,以及其近年来的国运走向,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即便对那些深入研究国际关系和历史的人来说,也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与其说是算命,不如说是一种对趋势的分析和对可能性的推演。美国霸权地位的“年限”?这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命题。历史上,没有哪个帝国能够永久地维持其在全球的绝对主导地位.............
  • 回答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地位,可以用“深远影响,但并非人手一本”来概括。美国电影里时不时出现的孙子兵法,确实折射出它在西方世界的认知度,尤其是在商业、军事和管理等领域。首先,我们得承认孙子兵法的影响力确实不容小觑。它早已超越了中国本土,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著作。这种影响力的体现,首先在于它被翻译成了几十种.............
  • 回答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DNI)关于“中国对士兵进行人体实验,进行生化增强”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极具争议性的指控。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个说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指控的来源和性质: 信息来源: 这类指控通常来自情报机.............
  • 回答
    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所说的“中共正用当年对付国民党那一套对付西方”的说法,是一种将历史经验投射到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的解读。这句话背后包含了对中共过去斗争策略的理解,并将其与当前中共与西方国家互动的方式进行类比。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中共的斗争策略以及这种类比可能带来的解.............
  • 回答
    美国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关于“只有第三世界国家才把前总统送进监狱”的说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个说法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卢比奥言论的语境和意图: 政治攻击和辩护: 卢比奥的言论最直接的语境是针对将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送入监狱的讨论或潜在行.............
  • 回答
    美国FBI局长关于中国对美国威胁最大以及FBI每10小时启动一项新调查的说法,是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复杂性的议题。要全面理解,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FBI的职能和其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BI(联邦调查局)的职能。FBI是美国国内安全和刑事司法的核心执法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 回答
    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政府这么做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件事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咱们得一项一项地捋一捋。首先,美国这么做的核心理由是朝鲜的“一贯行为”。朝鲜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美国政府认为完全符合“支持恐怖主义”的定义。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项: 核武器.............
  • 回答
    杨洁篪主任与沙利文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的会晤,是当前中美关系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事件。而杨主任在那次会晤中提出的“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这一表述,确实触及了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其含义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竞争”这个词在当前中美关系语境下的复杂性。美国官方,特别是特.............
  • 回答
    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涉及到法律、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背景与原因: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核心是什么?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最直接的原因是阻止非法移民涌入边境,并试图为修建边境墙获取额外资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斯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这事儿,以及为什么本科毕业也能成为院士,我会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人聊天的感觉。马斯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这事儿怎么看?首先,你一听“院士”这个词,可能脑子里会浮现出那种德高望重、头发花白、在实验室做了一辈子研究,发表了一堆学术.............
  • 回答
    颜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也为中国科学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这绝非偶然的荣誉,而是多年科学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机构之一,其院士的当选是对科研人员在该领域杰出贡献的最高认可。颜宁教授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其.............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涉及到悉尼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Williamson,还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这本来是学术界响当当的名字,但牵扯出来的学术不端事件,却像一盆冷水泼下来,让人不禁思考学术诚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简单来说,这事儿的核心是 Williamson 教授在他申请 NSF 的研究.............
  • 回答
    美国公布其5500万剂新冠疫苗分配计划,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不仅仅是关于医疗援助,更是在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要理解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人道主义和公共卫生角度来看: 缓解全球疫苗不平等: 疫情初期,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优先获取了大量疫苗,导致许多.............
  • 回答
    辉瑞公司计划在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招募约 4000 名孕妇参与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试验的必要性与科学依据 保护孕妇健康的需求: 孕期女性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且感染后出现重症、住院、早产甚至死亡的风险相对较高.............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位居世界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总统特朗普却一直呼吁并推行“复工”,希望尽快恢复经济活动,这背后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公共卫生、经济考量、政治策略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一、 美国疫情的严峻性与特朗普政府的应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疫情的.............
  • 回答
    迈克尔·弗林辞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一职,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早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影响和后续解读至今仍值得深思。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美国政治和国家安全政策的大背景下,并深入剖析导致他辞职的具体原因以及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与俄罗斯的接触和信息泄露弗林辞职的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