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只是高喊人民,除了建一个道德牌坊,百无一用。
这个问题就是真实的例子。
古往今来,因为军阀的私欲和野心而起的乱世有多少?
连国外做的《全面战争》游戏都知道讲一句,首先是朝廷腐败,才导致黄巾揭竿而起。然后军阀在平叛中扩张了他们的势力,导致了乱世。
假设孙、刘在赤壁就投了曹操,会怎么样?
汉末以来的土地兼并、门阀垄断改变了吗?没有,只是更加严重了。
是人民活不下去了,才造就了乱世。而不是乱世让人民活不下去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民固有一死,或死于战火,或死于苛政。
在改变历史的条件发生之前,这有什么区别?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孙、刘就算在赤壁之战直接投降了,能有什么区别?
须知历史上的曹魏也不是被外敌进攻才灭亡的。
那假设曹操也突然想不开了,还政于汉献帝了。就会有所好转吗?
当然不会,否则黄巾之乱都不应该有,不是么?
汉之后有魏,魏之后有晋,晋之后是南北朝。都不过是门阀政治下的一个又一个牺牲品罢了。到了什么时候才停下来?门阀政治不停下来,乱世就不会停下来。
门阀天然地会兼并土地,吸纳人口。
魏灭蜀时,全中国在册人口一度只有700多万。而到了司马炎统一的时候,在册人口一下子飙到了1600万以上。为什么?随着中央的控制力增加,一些门阀豪族把隐匿的人口吐出来了而已。而这数字,也就是现代学者估算的,真实人口的一半左右。
同时门阀又把持着政治。
曹操出生前20年的时候,汉朝颁布法令,要求举孝廉的人年纪不得小于40岁。 然后曹操出生后20年,20岁的他就孝廉了。这只不过是汉朝崩毁的社会制度的冰山一角而已。曹操在的时候,尚且有点求贤不问出身的意思。曹操死后,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迅速地被门阀把持,很快就上品无寒士。
这些东西,是孙、刘向曹操投降,或者曹操向献帝还政就能解决的吗?不可能的。
门阀把持了政治以后,天然地就会分食中央对基层的控制力,最终迅速地触发政治的崩毁。然后他们在崩毁之中肆无忌惮地加剧兼并。新的乱世很快就会来。
三国的英雄豪杰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吗?当然认识到了。曹操求贤不拘一格,诸葛亮治下的蜀汉未记载有党政倾轧。然而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曹操、几个诸葛亮?
而曹丕、孙权就完全倒向了门阀政治。而中国历史上,那些帝王将相,比得上曹丕孙权的,又能有几个?大部分不过就是两晋的司马A,司马B,司马C和司马D罢了。
那么,门阀垄断政治又是如何被限制的呢?
直到隋唐。隋唐有了科举制,使得门阀对政治的垄断被打破
社会矛盾得以缓解,中央对基层经济有了更强的掌控力。
然后,才有唐朝的强盛和统一。终唐一代,门阀政治还存在历史惯性。然而虽然李唐以关陇门阀起家,但门阀政治最终在唐朝末再一次秩序崩毁中被埋葬。至于新的乱世,则会在以新的方式酝酿。
在那之前,哪一年的百姓不是十室九空?绝大多数过的恐怕还不如三国时的百姓。
嗯。不能。
科举制的产生,需要两项社会基础。
首先是造纸术的普及,让知识的传播成本下降。
其次,是粮食亩产的提高,让民间有空余的劳动力接受教育。
基于上述两个物质条件,逐渐积累,寒门知识分子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社会阶层。
汉末三国,一方面处在纸张替代竹简、绢帛的过度时期。
一方面由于进入地质寒冷期的关系,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因而无法产生稳定的寒门士人阶层。
竺可桢认为公元元年到公元600之间,中国处在一个比较寒冷的历史时期。
而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呢?公元607年。
在那之前。无论曹操、诸葛亮等人是怎样的超世之杰。社会安定与否、国家统一与否,都不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意愿。即使他们根据个人意愿和个人能力让国家统一,没有维持统一的物质和制度基础,也不过就是下一个两晋罢了。
这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我们老说解放生产力,从哪里解放?
从粮食和基本消费品的生产中解放。
每一次的生产力进步,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进步,都会让部分人口从基础生产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工商业,参加徭役和军队、参与政治。从而又改造了社会的经济、组织与政治形态。
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不意识到生产力的变迁对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塑造。
光去讲,“三国英雄没良心,不顾人民死活”
这时候他们口中的人民,并不是人民,只是一个虚幻的、政治正确的概念。
而真正的人民到了他们眼里,只是两脚羊而已。
你这种想法历史上不乏其人,一抓一大把。典型的不问缘由不问过程,然后质问结果,并且结果必须是按照自己设想的美好幸福的结果。
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叫做“空想主义”“乌托邦式社会”。
所以你要先了解,曹操,刘备,孙权是战乱产生的结果,而汉末战乱本身其实和他们三个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十常侍,何太后,大将军何进,四世三公袁家,恒灵二帝,汉献帝,黄巾军,这些势力,人物哪一个是这哥仨能左右的?
所以本质并不是这哥仨在战争,本质是社会出现了问题,而这种问题已经不能靠管理体系自身扭转,因为管理人员都扭曲了,这又引申到了更本质的问题,即人性。
古今中外不论欧洲那些乌托邦式的小说,还是中国追求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本质上就是在挑战人性。战争,剥削,压迫,暴政等等本质上就是人性的释放。
不要说二千年前的三国时期,即使现在大部分人都是接受九年教育,识文断字看看互联网上的留言,恶毒,攻击,叫嚣战争的有多少?这是一个不争就能解决的问题吗?各个发达国家民众的教育水平更高,没有犯罪了吗?不要说中美这样的大国。
即便以现今的科技,文化教育,人员素质战争停止了?犯罪消灭了?
所以你的问题不在于三国谁投降,谁英雄。而在于你刨除了客观存在的人性去空想幸福大同社会。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抱歉,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