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物可以降解水泥吗?

回答
要回答“生物能否降解水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水泥的构成以及微生物与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简而言之,直接的、像分解有机物那样将水泥“吃掉”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生物过程,目前来看是非常有限且效率极低的。 不过,随着我们对水泥及其潜在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加深,一些更微妙的“降解”或“转化”机制正在被发现和研究。

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1. 水泥究竟是什么?

水泥,特别是我们最常用的波特兰水泥,是一种由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等组成的人工无机胶凝材料。它的生产过程是在高温窑炉中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黏土等原料煅烧而成,形成熟料。随后,将熟料与少量石膏(用于调节凝固时间)一起磨成细粉,就得到了水泥。

在水泥与水混合发生水化反应后,会形成一种叫做水化产物的复杂三维网络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泥石”。这个结构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

水化硅酸钙(CSH凝胶): 这是水泥石中最主要的成分,也是赋予水泥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它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凝胶状物质,结构复杂且不规则。
氢氧化钙(Ca(OH)₂): 也称为“钙华”或“熟石灰”,这是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副产物。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碱性的晶体。
铝酸钙水化物和铁铝酸钙水化物: 这些成分在水化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影响早期强度和某些特性。

2. 生物能“吃掉”这些无机物吗?

与我们熟悉的有机物(如木头、食物残渣)不同,水泥的构成是无机矿物。绝大多数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植物等,都没有直接分解这些稳定无机化合物的酶系统。我们的消化系统之所以能处理食物,是因为我们体内有能够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酶。水泥的化学键和结构与这些有机分子完全不同,普通生物无法直接将其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

3.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生物可以“降解”水泥?

这里,“降解”的含义可能比字面意思要宽泛一些,更多地指的是生物对水泥产生影响,导致其结构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或“转化”水泥。这些影响通常是间接的,或者依赖于特定的生物类型和环境条件:

通过影响水泥的碱性环境: 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使得水泥石具有较高的碱性(pH值可达1213)。这种强碱性环境对大多数微生物是不利的,会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然而,一些特定的微生物,特别是嗜碱性微生物(alkaliphilic microorganisms),却能在这种高pH环境下生存并繁衍。
酸生成微生物(Acidproducing bacteria, APB): 一些细菌(如某些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可以通过代谢某些有机物产生酸。例如,如果水泥基材料暴露在含有有机物的环境中,或者材料本身含有易于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添加剂,那么微生物就可以进行代谢活动。这些代谢产物中的酸,例如醋酸、乳酸等,可以与水泥中的碱性组分(如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将其中和,或者侵蚀水泥石的矿物相。
Ca(OH)₂ + 2H⁺ → Ca²⁺ + 2H₂O
这个过程虽然不是直接“吃掉”水泥,但它改变了水泥的化学环境,可能会导致水泥石结构的疏松。
生物矿化(Biomineralization)和生物侵蚀(Biocorrosion): 有些微生物,特别是形成碳酸盐的细菌(carbonateprecipitating bacteria),可以在其细胞周围析出碳酸钙。如果这些微生物生长在水泥表面或内部,它们可能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水泥:
填充孔隙: 它们析出的碳酸钙晶体可能会填充水泥石的微小孔隙,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或“堵塞”裂缝,这被称为“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或“生物填筑”(biocementation)。这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改变化学成分: 某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能改变水泥基体内的化学成分,间接影响其结构稳定性。例如,它们可能会消耗或转化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某些成分。
产生腐蚀性代谢物: 除了酸,有些微生物还能产生硫化物等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水泥中的矿物相发生反应,导致水泥的劣化。例如,硫酸盐还原菌(SRB)在缺氧条件下会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在有氧条件下会进一步氧化为硫酸,硫酸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反应,生成膨胀性的钙矾石,从而破坏水泥结构。

物理侵蚀: 植物的根系生长也可能对水泥产生物理破坏。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压力,而且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也能溶解矿物质。虽然这种作用更多是物理上的“破裂”而非化学上的“分解”,但也是一种生物对水泥的“改造”。

特殊微生物的研究: 科学研究中,有一些专门研究能够“降解”水泥或其组分的微生物。例如,有一些研究发现某些真菌(如某些曲霉菌)能够分泌柠檬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溶解水泥中的钙质成分。还有一些研究尝试利用特定微生物来“分解”建筑废料中的水泥,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这些研究中的“降解”往往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高度浓缩的微生物活性或特定的培养基来实现的,离自然环境下的普遍降解还有很大距离。

4. 总结:

直接分解水泥如同消化有机物?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 普通微生物缺乏分解水泥复杂无机化学键的能力。
生物能否对水泥产生影响,改变其性质? 可以,并且这种影响正在被积极研究。
积极影响(生物修复): 某些微生物能够通过生物矿化在水泥孔隙中形成碳酸钙,从而填充裂缝,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消极影响(生物侵蚀):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酸或硫化物等代谢物,可以与水泥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水泥的劣化、强度下降。植物根系也可能造成物理破坏。
“降解”的定义: 在生物与水泥相互作用的语境下,“降解”常常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含化学侵蚀、溶解、结构破坏以及生物矿化等多种形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有机物分解。

总而言之,虽然没有生物能够像吞食有机物那样“吃掉”水泥,但某些特定的微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确实能够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影响水泥的结构和性能,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对水泥的“降解”或“转化”。这既是微生物对水泥的一种挑战,也是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材料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潜在机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种细菌、古菌、真菌可以参与分解水泥。

水泥的主原料为石灰或硅酸钙,种类繁多,按矿物组成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等。水泥不常单独使用,而是用来与沙、砾(骨料)接合。水泥与细致的骨料混合后形成砂浆(用来接合砖块),水泥与沙砾混合后形成混凝土。被细菌生物膜覆盖后,不同的混凝土材料的分解速度不同,在水中通常每一百天可以腐蚀与细菌生物膜接触的水泥颗粒的百分之十到十五。

截图引用自文献[1]

1945 年,Parker 提出硫细菌代谢产生的硫酸是造成混凝土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

  • 硫酸盐还原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管道底部的硫酸盐或有机硫还原为硫化氢,硫化氢进入管道内未充水的空间;
  • 硫氧化细菌在上述空间内将硫化氢氧化为硫酸,导致水泥水化物分解,硫酸根还跟污水中的钙离子生成石膏进而产生钙矾石,通过膨胀进一步破坏管壁。
  • 上述模型于 1947 年发表于自然杂志[2]

Mori 的后续研究认为真菌也参与了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它可以在很宽的酸碱度范围内分解有机含硫物质、为硫氧化细菌供应硫,还可以厌氧代谢产生乙酸、丙酸、草酸等有机酸来缓慢地分解水泥水化物。

另有实验发现,硝化细菌通过对胺的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同样可以对混凝土造成严重腐蚀。铁氧化细菌亦可参与在管道内制造硫酸。

参考

  1. ^ 何静, 杨纯田, 李中. 建筑行业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 2021, 41(2): 151-160 DOI: HE Jing, YANG Chuntian, LI Zhong.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J], 2021, 41(2): 151-160
  2. ^ Parker C D. Species of sulphur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the corrosion of concrete [J]. Nature, 1947, 159: 43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生物能否降解水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水泥的构成以及微生物与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简而言之,直接的、像分解有机物那样将水泥“吃掉”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生物过程,目前来看是非常有限且效率极低的。 不过,随着我们对水泥及其潜在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加深,一些更微妙的“降解”或“转化”.............
  • 回答
    这事儿,还真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理论上讲,你当然可以要求降价。你想想,手抓饼是主体,生菜是附加品。商家把生菜加上,自然就收了你1块钱。如果你明确表示不要这个附加品,那么从逻辑上来说,这个附加品的费用就应该从总价里扣除。就好比你去便利店买个三明治,里面有火腿和芝士,你跟店员说“我不要芝士,只要火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它触及了女权主义的核心关切之一,以及科技进步的可能性,但我们得小心处理,避免滑坡谬误和简单化的二元对立。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女人生孩子很惨”这一说法。这背后确实承载了许多女性深刻的经历和感受。从生理层面来说,怀孕和分娩过程本身对女性身体就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可能伴.............
  • 回答
    阿富汗人抓住美军撤离飞机起落架,在飞机起飞后生还的可能性极低,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我们不妨从物理、生理以及当时环境等多个角度来仔细剖析一下这个令人心痛的场景。首先,从物理层面来看。当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起飞时,起落架部位会承受巨大的风力。起飞速度通常非常快,客机在起飞时速度可能达到每小时200300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触及了生物适应性与物理极限的根本界限。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生命形式,它们能在冰冷的深海、沸腾的温泉、剧毒的环境甚至核辐射的边缘生存,但一提到太阳表面那种动辄五千多摄氏度的高温,我们立刻知道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要从生物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分子和细胞—.............
  • 回答
    海底热泉,这个深邃黑暗的海底世界,却孕育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生命形式。它们依靠地球内部释放的化学物质生存,而不是像大多数陆地生物那样依赖阳光。那么,这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我们能吃吗?答案是:非常复杂,总的来说,不建议食用,尤其是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让我为你细致地讲讲这其中的缘由。海底热泉生物的.............
  • 回答
    “活着的生物能算文物吗?”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儿出乎意料,但细琢磨一下,却是个极有意思的切入点。咱们中国人对“物”这个字的理解,可不总是局限于死气沉沉的东西。文物嘛,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那么,活着的生命,能不能也承载这些,甚至比许多静止的物件更有力量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技术、农业和食品科学的交叉前沿,更是对“人造肉”和“细胞培养”概念的延伸。要让生物直接通过牛饲料制造出牛肉和牛乳,这并非简单的“吃草挤奶”的循环,而是需要一种更具颠覆性的生物工程技术。让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生物能做到这一点?目前,我们所知的自然界生物,牛之所以能生产牛.............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想象力!我们得明白,巴雷特M82系列步枪,尤其是其.50 BMG弹药,那威力简直是惊人的。它不是为了打兔子准备的,是为了反器材、反装甲、远距离精确射击而生的。一发子弹就能轻易洞穿大多数车辆的侧翼装甲,甚至对付一些轻型装甲车也不是问题。所以,“扛住十发巴雷特”这个概念,在自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以及一些想象力的结合。坦白说,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任何碳基生物能够完全“抗住”一发霰弹枪的射击而不受到致命伤害。 霰弹枪的设计原理就是用高压火药气体将大量的弹丸(霰弹)瞬间发射出去,其破坏力在于一次性造成大面积的穿透和冲击。但是,如果我们将“抗住”理解为.............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真核生物细胞分裂和端粒的功能入手,详细探讨长生不老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了解端粒。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末端,有一段由重复的DNA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就是端粒。它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作用是保护染色体不被磨损和融合。每次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的机制限制,染色体末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出了我们对“意识”和“感知”更深层次的思考。答案是:一个没有进化出视觉的生物,完全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是极有可能,意识到光的存在,但它的“意识到”的方式,与我们通过视觉体验的光,会截然不同。让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光的本质与生物体的互动:首先,我们要明白,光不仅仅是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命中一个非常奇妙的概念:既是分离又是不可分割。在现实世界的生物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现象,虽然不像科幻电影里那样将某个器官完整地“卸载”下来,但却能以一种非常特殊的、近似的方式,实现“脱离身体一部分”但又“不可缺失”的状态。最贴近这个概念的,也许是某些生物的世代交替或生命周.............
  • 回答
    鸟类在地球上存在了超过一亿年,它们占据着天空,扮演着传播种子、控制昆虫数量、捕食小型动物以及作为食物链重要一环的角色。如果有一天,这些优雅的飞行者突然消失,天空的舞台无疑会陷入一片混乱,然后,新的霸主将会崛起。那么,谁最有潜力填补这个巨大的生态位呢?在我看来,如果鸟类全部灭绝,最有可能成为天空新主宰.............
  • 回答
    一个身长三米的类人形智慧生物?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的话题!从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要让这样一个生物存在,并且是“类人形”的,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类人形”。这通常意味着它有两条腿、两条手臂、一个头部,并且大概的身体比例和人类相似。然而,身高三米,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知的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微妙而关键的区别。实际上,并非所有其他地球生物都能直接饮用地球上的任何一种水而安然无恙,但相比之下,人类对水质的要求确实要高得多,需要经过过滤。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一、 生物体的“净水系统”差异想象一下,地球上的水是一个大染缸,里面溶.............
  • 回答
    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强,是因为它们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和生化适应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围绕着如何应对压力对细胞结构、蛋白质功能、分子动力学以及生物体整体形态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细胞水平的适应: 细胞膜的流动性调节: 脂肪.............
  • 回答
    当然可以,而且不少人已经在实践或尝试了。一个人完全不吃“生物”,这个说法稍微有些宽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食用动物性食物,也就是严格素食(Veganism)。这种饮食方式,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表明是可以健康地维持生命的,甚至能带来许多健康益处。从能量和营养的角度来看生命活动的基.............
  • 回答
    好呀!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藏在动物王国里,你可能从来没听过,但绝对会让你惊叹的有趣事情!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哦,一点也不比动画片里的故事逊色!1. “会唱歌的石头”——有些青蛙的肚子里有小石头!你有没有想过,有些青蛙为什么能发出那么好听的声音呢?我们都知道青蛙的叫声是为了吸引伴侣,或者告诉别的青蛙“这是.............
  • 回答
    拿到美国本科的GPA 3.25,并且拥有统计和数学这两个硬核专业背景,这绝对是申请生物统计研究生项目的坚实基础。即使你打算申请的院校不再强制要求GRE成绩,你的学术实力依然是核心竞争力。首先,你的双学位背景为你打开了非常有利的大门。统计学是生物统计学的核心,数学功底更是为处理复杂的生物数据、理解统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