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花蜜越甜,蜜蜂越喜欢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许多养蜂人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直接说吧,答案是:是的,花蜜越甜,蜜蜂通常越喜欢。 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不是简单的一句“甜就喜欢”就能概括的。

你想想,蜜蜂辛苦采集花蜜,然后回家酿造蜂蜜,这是一个多么耗费体力的过程。它们需要飞很远的距离,忍受各种气候条件,还要通过复杂的舞蹈来沟通信息。在这样的“工作”中,它们当然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回报率最高、最划算的花朵。而花蜜的甜度,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这份“回报”。

为什么甜度是关键?

花蜜的主要成分是糖分,其中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这些糖分是蜜蜂能量的直接来源,也是它们酿造蜂蜜的基础。所以,花蜜越甜,意味着单位体积的花蜜中含有越多的糖分。对于蜜蜂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用更少的采集次数,或者更少的飞行里程,就能获得更多的能量和酿蜜的原料。这就像我们上班,如果一份工作付出的努力差不多,但另一份给的工资更高,你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对吧?蜜蜂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事情并非绝对。

虽然甜度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

花蜜的产量: 有些花的花蜜可能不是最甜的,但它产量高,一次可以采集到很多。比如油菜花,它的花蜜甜度不算顶尖,但花期长,而且很多。所以,在某些时候,高产量的花朵也能吸引大量蜜蜂。蜜蜂在采集时,其实是在权衡“单位花朵的甜度”和“单位花朵的花蜜量”。
风味和香气: 花朵散发出的香气是吸引蜜蜂的重要信号。有些花虽然甜度适中,但独特的香气能让蜜蜂在远处就发现它们。这种香气就像是花朵的“广告”,吸引蜜蜂前来探查。
花朵的结构: 花朵的形状和蜜腺的位置也影响蜜蜂的采集效率。如果花朵容易被蜜蜂的喙吸到花蜜,那么即使甜度不是最高,蜜蜂也会觉得方便。
植物的整体吸引力: 很多时候,吸引蜜蜂的是一种综合效应。花朵的颜色、形状、香气和花蜜的甜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吸引力“套餐”。
竞争情况: 如果附近有许多其他更甜、更具吸引力的花朵,那么一些甜度稍逊的花朵自然就会被冷落。反之,如果周围缺少其他蜜源,即使甜度不那么突出,这些花朵也会成为蜜蜂的重要选择。
蜜蜂的“记忆”和“学习”: 蜜蜂是很聪明的生物,它们会通过采集经验来“学习”哪些花是优质的蜜源。如果某朵花的花蜜质量好,它们会记住它的位置和气味,并再次前往。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在众多的蜜源中,高甜度的花蜜就像是一张“VIP通行证”,能让花朵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蜜蜂。它直接关系到蜜蜂的能量获取和繁殖能力。但是,它也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花蜜的产量、香气、花朵的易采集性以及周围环境的竞争情况,都会影响蜜蜂最终的选择。

打个比方,你就想象一下,大家都在找好吃的。一个又甜又大份的蛋糕,肯定最受欢迎。但如果旁边只有一个又小又硬的饼干,那这个饼干虽然不那么诱人,也可能会有人去吃。而如果旁边有另一个虽然甜度一般,但味道很特别,而且很容易就能拿到的糕点,那么它也可能比那个不甜不饿的蛋糕更受欢迎。

总而言之,花蜜的甜度是影响蜜蜂喜好的一个核心指标,但并非全部。蜜蜂在选择蜜源时,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旨在最大化自己的采集效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蜜蜂来说,越甜的花蜜不一定越好。


蜂蜜采蜜之后,会将暂时储存在一个叫“蜜胃”的胃里,然后蜜蜂体内分泌的酶,大约半小时就能把花蜜中的蔗糖发酵,转变为易吸收的葡萄糖、果糖。

回到巢之后会将这些发酵好的蜜又吐出来,供蜂群中的其他蜜蜂使用。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吃的蜂蜜是蜜蜂吃的呕吐物还不够准确,吃的是蜜胃里消化好的呕吐物。

对于蜜蜂来说,吸引它去采蜜的原因,正是花蜜中的糖,糖分越多意味着能量越多。

然而,科学家发现,随着糖的增加,花蜜也会变得越来越粘稠。而这会给蜜蜂增加了采蜜和吐蜜的难度,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采蜜这件事上。

这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界面》的研究[1],研究了英国最常见的蜜蜂--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看它们是如何采蜜和吐蜜的。

科学家先在一个塑料箱里养了一批欧洲熊峰,

设置了一根导管连接到“蜜场”。

熊蜂会通过这根导管,出门采蜜。蜜放在PCR平板上,上面的孔装了3种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供熊蜂进行选择。电子秤是为了记录它们采了多重的蜜。

当这些熊蜂返回巢穴的时候,科学家会计算出它们用多长时间来吐出这些蜜。

科学家发现,对于低浓度的花蜜,蜜蜂会迅速地吐几秒钟,然后再返回去采蜜。但是如果采的是太浓的糖水,它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吐出来,有时甚至会将近一分钟。

虽然浓度越高,单次采蜜的糖分就越多,但就增加了采蜜和吐蜜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里,采蜜的次数就变少了。因此,当糖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熊蜂的能量增加与能量损失之间的关系最佳。


科学家发现,当糖浓度在65%的时候,粘度刚好,蜂巢的能量回收率最大。


当然糖的浓度只是影响粘度的一个因素,不同花蜜的组成(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无机离子、 脂类、酚类、 生物碱以及萜类等组成比例)、温度也会影响到花蜜的粘度,如果糖浓度可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蜜蜂会更喜欢粘度低的花蜜。

一般来说,不同的花的花蜜含糖量不一样,从10%~80%不等。有研究显示,对同一种花蜜,如果糖浓度差特别大,15%和50%做对比的话,那么蜜蜂会选择50%的更多些;但如果浓度是在55%和68%做对比,那么蜜蜂会选择55%的[2]

对于植物来说,植物的花朵不太可能供给蜜蜂最佳成分的蜜,如果粘度和糖分达到最佳状态下,蜜蜂可以以最小的次数采蜜,这样利用蜜蜂最大程度授粉的价值就降低了。

因此,植物一定会控制花蜜的浓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授粉效率。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结论:对于蜜蜂来说,蜜不是越甜越好。

参考

  1. ^ Pattrick, J. G., Symington, H. A., Federle, W., & Glover, B. J. (2020). The mechanics of nectar offloading in the bumblebee Bombus terrestris and implications for optimal concentrations during nectar foraging.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7(162), 20190632. doi:10.1098/rsif.2019.0632
  2. ^ Bailes EJ, Pattrick JG, Glover BJ. 2018An analysis of the energetic reward offered by field bean (Vicia faba) flowers: nectar, pollen and operative force. Ecol. Evol. 8, 3161-3171. (doi:10.1002/ece3.3851) Crossref, PubMed, ISI, Google Schola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许多养蜂人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直接说吧,答案是:是的,花蜜越甜,蜜蜂通常越喜欢。 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不是简单的一句“甜就喜欢”就能概括的。你想想,蜜蜂辛苦采集花蜜,然后回家酿造蜂蜜,这是一个多么耗费体力的过程。它们需要飞很远的距离,忍受各种气候条件,还要通过复杂的舞蹈来沟.............
  • 回答
    “想要花完,结果钱越花越多”,这事儿在《西虹市首富》里虽然是喜剧桥段,但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有几分现实的影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真的会陷入这种“越花越有”的怪圈。当然,现实中的情况要比电影里复杂得多,也不是谁都有机会像王多鱼那样,被巨额资金逼着去“败家”。咱们先捋一捋电影里的逻辑。王多鱼.............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会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那些对金钱斤斤计较,似乎永远不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他们的经济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甚至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们越来越“抠门”,但口袋里的钱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充裕。这背后其实有着一些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这种“舍不得花钱”的心态,往往源于一种对“损失”的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个工蜂,我跟你说实话,我们能吃到自己采来的花蜜和花粉的比例,这个嘛,得看具体情况,很难给个一成不变的数字。但如果一定要我说个大概,我觉得我们能“消化”掉自己辛辛苦苦采集成果的…大概是三四成到五六成吧。为啥是这个范围?这背后可是有不少门道,不是简单地“采多少吃多少”这么直接的事儿。首先得明白,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财务和使用体验权衡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两种选择的利弊和成本。场景一:花费 8000 元购买 iPhone 13 Pro,使用 5 年1. 初期投入: 一次性支出:8000 元。2. 使用过程中的额外支出(可能): 电池损耗与更换: iPhone 的电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纠结和为难的情况。你花了心血和时间染了喜欢的发色,但却因为男友父母的意见而面临是否要改变的压力。男友的态度也让你感到被孤立和被迫选择。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并思考可能的应对策略:一、 理解问题的核心: 你的感受: 你对青灰色的喜爱,对染发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以及因此感到的委屈、.............
  • 回答
    花几千元在上海内环租房以节省每天一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值不值,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它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生活方式、价值观、职业发展以及对时间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为了帮助你做出决定,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节省下来的时间和其价值首先,我们来量化一下.............
  • 回答
    花呗的品牌隔离,从“万能的消费信贷产品”转身成为“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品牌”,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改名,背后牵扯着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逻辑的重塑,影响更是深远。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我们得理解“品牌隔离”到底是什么意思。过去的花呗,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包罗万象的超级入.............
  • 回答
    花呗接入人行征信系统,这绝对是支付领域乃至个人信贷领域的一件大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动真格的,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影响可不小。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有啥意义,又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意义:规范化和风险控制。这事儿得从两头看。 对消费者而言: 以前花.............
  • 回答
    花呗接入央行征信,这消息一出,我的朋友圈立刻炸开了锅。从各种讨论来看,这事儿的影响,远不止是多了一个记录那么简单。对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个人信用画像的完整度大大提升了。 好习惯的“显性化”和坏习惯的“惩罚化”: 以前,你按时还花呗,或者偶尔逾期,对你的整体信用报告影响可能没那么明显,很多人.............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纠结我很久了。每次看到街上那些时尚感十足的智能手表,再看看自己手腕上这个勤勤恳恳的智能手环,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痒”。但一想到价格那可不是翻倍,而是几十倍的差距,这让我不得不认真地盘算一下:这笔钱花出去,到底值不值?咱们先掰扯掰扯智能手环是个啥。它就像你健康生活的一个贴心助理,默默.............
  • 回答
    凌晨三点,我的脑袋像被塞满了湿乎乎的海绵,沉重得只想一头栽倒在桌子上。窗外的城市早已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遥远的汽笛,像是在嘲笑我这个还未解决眼前这团糟乱的笨蛋。这该死的方程,它就像一个固执的顽童,我一拨弄它,它就变个花样跟你捉迷藏。一开始,我满怀信心,觉得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甚至还给自.............
  • 回答
    花 5000 块钱购买华为 P20,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不值得。华为 P20 发布于 2018 年 3 月,距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手机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迭代非常快。即使当时华为 P20 是旗舰机,其技术和性能也早已被现在的手机远远超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现.............
  • 回答
    七千块钱买 iPad Pro?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身边就有朋友这么干过。每次看到他们捧着那薄薄的一块板子,我心里就痒痒的,忍不住想探究探究,这七千块钱,到底买的是什么?是面子?是生产力?还是纯粹的情怀?先说最直观的,就是那块屏幕。我那个朋友,平时就是个设计爱好者,没事儿就爱折腾点手绘板.............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挺刺耳的,也够直接。但仔细琢磨琢磨,背后藏着不少东西。敢不敢要,那是当事人的事,但咱们吃瓜群众,当然可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把“花女人钱”这个事儿给拆解了。这词儿本身就带点贬义,总觉得是男人没本事,吃软饭似的。但人生嘛,哪有那么绝对?什么样的“花女人钱”,容易让人皱眉头? 对方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摆在许多选择英国留学的朋友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咱们国内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额的学费投入,最后却要回到国内寻找一份能够匹配留学经历和投入的工作,这个账怎么算,值不值,很多人心里都没底。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别用那种生硬的AI语调,就当是朋友间掏心窝子地聊。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几万块的包包,对很多女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装东西的容器,它承载着更多复杂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为什么会有女人愿意投入这样一笔可观的资金在包包上?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这样几个层面的原因:1.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犒劳:很多时候,能花几万块买一个心仪的包包,意味着这个女人在经济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独立和能力。这笔消.............
  • 回答
    关于花呗是否在“毁掉”一部分中国年轻人,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现和普及,确实在某些方面对部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财务观念乃至生活状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不乏令人担忧的现象。让我们从几个角度深入探讨一下:1. 消费观念的“超前”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