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量饮料对身体害处多大?

回答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能量饮料,打着提神醒脑、提升体能的旗号,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但这些“能量炸弹”真的像广告里那样神奇吗?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对身体的潜在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多。

首先,我们得谈谈能量饮料的核心成分——咖啡因。许多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远超一杯普通咖啡,有些甚至能达到每天推荐摄入量的数倍。过量的咖啡因会对神经系统造成过度刺激,这不仅仅是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那么简单。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失眠、焦虑、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心悸、心律不齐等心血管问题。更要命的是,它还会干扰身体自然分泌的睡眠调节激素,让你陷入越喝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喝的恶性循环。

除了咖啡因,能量饮料里的糖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甜蜜炸弹”。为了追求口感,大多数能量饮料都添加了大量的糖,有些甚至比可乐还要甜。这些糖分会迅速转化为身体的能量,但如果没有及时消耗,就会变成脂肪堆积起来。长期饮用,不仅会让你变成“糖罐子”,增加肥胖的风险,还会显著提高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糖尿病一旦发生,会对身体的血管、神经、眼睛、肾脏等多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带来终身的健康负担。

再来看看那些听起来就很“科技感”的成分,比如牛磺酸、肌酸、维生素B族等等。虽然这些成分在特定剂量下对身体有益,但在能量饮料中,它们往往是以一种不均衡、高剂量的组合形式出现。身体对于这些营养素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过量的摄入不仅无法带来额外的益处,反而可能给肝脏和肾脏带来额外的代谢负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对这些成分的耐受性更低,过量的刺激可能会扰乱正常的生理功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能量饮料常常被用来与酒精混合饮用。这简直是“火上浇油”。酒精本身就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而咖啡因和糖分则会掩盖酒精的抑制作用,让你误以为自己比实际清醒,从而更容易出现鲁莽行为,增加意外伤害和酒精中毒的风险。酒精和咖啡因的双重刺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

还有一些人可能对能量饮料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者因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不适合饮用。盲目跟风,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总而言之,能量饮料看似能让你瞬间“满血复活”,但这种“能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透支了你身体的储备,并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质来强行激发你的潜能。长此以往,身体的自然调节机制会逐渐被破坏,让你越来越依赖这些饮料,最终可能带来比短暂提神更大的健康代价。与其追求速成的“能量”,不如回归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身体活力之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量饮料的危害,可能比很多人预想的还要严重很多。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 熬夜加班,来一罐
  • 通宵看球,来一罐
  • 长途开车,来一罐

在能量饮料的长期熏陶之下,他不但越来越容易失眠、焦虑,且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变胖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你以为的“能量饮料”。


一、能量饮料是个啥?

很多人会把功能性饮料和能量饮料搞混,其实这俩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早年间的功能性饮料是一种比较笼统的概念,指的是具有保健作用的饮料。所以当时真正的功能饮料外包装上,一般会有“保健食品”字样。


不过现在,国家标准《饮料通则》中已经废除了“功能饮料”的说法。

取而代之的是“特殊用途饮料类”,包括: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等等。

我们买到的这几款热销的特殊用途饮料,都属于能量饮料:



二、能量饮料真的可以提神醒脑吗?

不管是真正的功能饮料,还是能量饮料,真的可以提神、醒脑、抗疲劳吗?

举个例子,来看看红N的配料表:


可以看到上面写了很多听起来很科学的成分,比如牛磺酸、咖啡因、B 族维生素等。

咖啡因大家很熟悉,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我们购买的几款饮料中都有咖啡因检出:


红N维生素功能饮料、安N吉、奥D利和乐H的咖啡因含量与标识值一致。

魔Z和红N维生素风味饮料咖啡因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在配料表中并没有找到咖啡因。

他们的咖啡因来自于这种配料:瓜拉纳提取物。

瓜拉纳是一种植物,其种子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豆还高,所以没有标识出咖啡因不代表没有,可能更高。

一些普通饮料也会通过加瓜拉纳提取物来实现“提神”功效。


因为有咖啡的存在,大部分功能性饮料真的可以提神醒脑。

但不管是喝咖啡或是能量饮料,带给你的精神都是一时的,作用消退后,疲惫也不会散去。



三、总喝能量饮料,到底有多伤身体......?

  • 咖啡因成瘾

功能饮料中含的咖啡因的确可以减少人体疲劳感,但是这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会让你上瘾。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喝一罐管用,现在可能需要 N+1 罐。

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总量不超过 400mg,每次摄入量应不超过 200mg ≈ 3 罐魔Z ≈ 4 罐红N

所以即便是长途开车,也不能将能量饮料当水喝。如果觉得很累,建议大家一定要找个服务区,及时休息一下。

另外含咖啡因的能量饮料,如果和高度酒同饮还会产生“清醒的醉酒”效应。

在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下,饮酒者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喝醉了,结果就是越喝越多!!!


  • 糖超标

除了咖啡因,这些能量饮料的糖含量也不容小觑:


可以看出,一罐下去一天的糖摄入量就够了。

长期大量饮用不但会使人变胖,还有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虽然随着健康意识越来越普遍,能量饮料也陆续推出了低糖、无糖款,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在健康规律的生活饮食和作息下,适度饮用能量饮料。

另外,这些人群建议不要饮用:儿童,孕妇,糖尿病人,咖啡因敏感人群,心脏病、肾脏不好的人群等。


成年人的工作生活有很多不容易,在一些特殊时刻,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打起精神,完成手头上的事情。

但是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停下脚步好好休息一下,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一觉醒来后,可以用更良好的状态去面对一切。

所以累了困了,就歇一歇吧。没有什么神药,是可以让你永远清醒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