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帮一个关系还不错的女同事介绍对象,问她的要求是什么,她说自己是学历控,喜欢名校毕业的男生,其他的不是很在意,看缘分。
我当时很傻很天真地相信了,心想找几个名校毕业的男生还不容易吗,于是发动我的同学朋友,搜罗了几个名校男。
结果是,一一被她否决,理由是:这个有点胖、这个长得不好看、这个家里是农村的条件不好、这个频繁换工作说明人没定性……
后来我就放弃帮她牵线了,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明白一件事:
任何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对理想伴侣的身高外貌学历工作收入家境都是有选择标准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说出来,因为这样显得太“世俗”。
他们更倾向于告诉你,我想找一个积极上进、有共同语言、有趣的人共度余生。
听起来很浪漫很美好很不庸俗,实际上,都是遮掩了自己真实的择偶标准。
无独有偶。我老公也曾经帮他的一个女同事介绍男友。女方表态,想找一个积极上进、不吃软饭、人品正直的男性为伴。我老公这个蠢萌直男觉得这太容易了,当即瞄上了他一个大学男同学。
我在一边给他泼冷水,说这事肯定成不了。他问为啥。
我说,你看看身边有多少男生符合这个标准?他说,很多啊。
我说,那既然符合标准的男生那么多,她为啥快30了还单身?他默然。
后来一介绍果然没看中,没看中的原因无从考证。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女方没有说出真实的择偶标准,她心里盘算着男方要有多高、收入多少、家境如何、在哪买房。
但这些标准说出来显得太“市侩庸俗”,所以她只会拿一些虚无缥缈的标准出来,彰显一下自己不像那些物质女一样“现实”,自己只在意人品性格。
然而现实呢,呵呵。
回到本题,我们看下女主人公的择偶标准:
你相信他对男人的要求只是“经济思想独立向上”?
一个经济思想独立向上,月入2k的男人,你猜她看不看得上?
一个经济思想独立向上,小学毕业的男人,你猜她看不看得上?
一个经济思想独立向上,身高不到160的男人,你猜她看不看得上?
如果她的标准当真是“经济思想独立向上”这么简单,她早就嫁人生子了,因为这样的男人不要太多。
她内心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为了标榜自己不俗,不肯说出来,反而还去鄙视那些“明码标价”说出子女择偶标准的老人家。
请问你有什么资格鄙视别人?
人家嫌弃年纪大的你,难道你不曾嫌弃过学历不如你、身高外貌不佳的追求者?只不过大爷大妈很实在,人家会说出嫌弃你的理由,而你会用一句“我们三观不合/没有共同话题/兴趣爱好不同/人生追求不同”这种虚无缥缈的理由掩饰对别人的嫌弃。
这位海归女艺术家说,“我有很多观念和人民公园的父母不一样”。
真得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们都一样。所有人在挑选结婚对象时,心态都一样。都是先看条件是否匹配,再看三观是否相合,有无共同话题,是否来电。
只不过,如果你通过自己的交际圈子结识异性,一开始就能把对方的情况摸个七七八八。
而大爷大妈们,没办法自己去了解别人的情况,就只能约定俗成的互相坦白:我标出我孩子的条件,你标出你的,互相看得合适了,再让两个孩子接触看是否合适。
所以,这位美女海归艺术家,你有什么优越感可晒?
最后,真得对爱情和婚姻抱有“随缘”态度的人,心态是很淡定的,不会像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
我见过这样的人,人家就是把结婚和单身当作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面对别人“你为什么不结婚”的质疑,一般就是“没遇到合适的,一个人挺好的”就云淡风轻带过了。
反倒是整天diss已婚人士,脑补已婚人士多么悲惨,被问到“怎么不结婚”就恨不得使出浑身力气把对方怼死的人,才真是渴望结婚却求不得。
因为被戳了痛点啊。
拿别人的家庭的不幸做自己作品,在外国人面前丑化自己的社会。以达到自己成名获奖的途径心机十足。
中国式的相亲是“顺从的幸福”。。。。。。
还什么去相亲角受到到百般侮辱,那么没有硕士学位,没有留学,父母不是知识分子的,是不是也被34岁阿姨侮辱了。
相亲角本来就是修罗场。
有炒作碰瓷的嫌疑去了修罗场,把自己资料给大爷大妈看
所以在修罗场被大爷大妈说了难听话,也是自己自找的。
自己不相亲带着隐藏摄像头钓鱼,偷拍别人对话说什么其实女性年纪百般侮辱,怎么没说众多本科学历的非上海男生~没房~没车~没背景~没身高~没有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被直接边缘化了。
姓名:米兰;身高:165 厘米;体重:50 公斤;国籍:瑞典;工作:外事。对男方要求是 " 有缘就好 "。
77岁英国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在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老爷子还“挂牌”进行自我推销:“身高五英尺又十一,年龄77,伦敦有房,剑桥大学毕业。”
前天我还发了一条想法,揶揄这位摄影师小姐“自取其辱”,因为我觉得她不明事理,或者说不够“人世练达”。
但后来我想了想,这么说不公平。因为这位小姐自认艺术家,艺术家不需要明事理,艺术家要做的是探讨大家都明的事理到底对不对。从这个角度说,这个作品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她拍的不好,这是手段问题,手段不好是可以提高的,但是她的思维方向是对的,这同样可贵。
有人说她在裁剪事实,我相信是有的,但是纪录片也好摄影也罢,原本就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收集裁剪有助于自我表达的影像,是天经地义的。艺术不是写paper,不是学术。
我们这个社会,很多问题其实都来源于一个问题,就是人们普遍无耻——失去了羞耻心,不懂得体面。比如这些在公园像卖货一样给孩子征婚,面对面用“最美郊区房”形容一个 34 岁姑娘的大爷大妈,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失去了羞耻心,不懂得体面——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有任何问题。之所以人们会这样,不是因为人们真的不知羞耻,而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羞耻”的定义出现了混乱,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新建构这一切。在建构的过程中,年青一代当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羞耻”的定义,否则未来的社会只会更加不利于年青一代。
这个作品,就是年轻人参与建构的具体行动。
其实在我看来,这位摄影师还算善良,至少对这些大爷大妈没有抱着很大的恶意。如果这个主题让我来拍,我会想办法找到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大妈多年在公园给孩子相亲,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面对记者留下了焦急的眼泪。但同时,这位大妈不同意儿子自己找到的每个女朋友,每每拆散姻缘,直到儿子忍无可忍和女友离家远走。
在儿子远走的第二天,大妈若无其事的拿好儿子的资料,像往常一样奔赴公园相亲角。
她已然把这一切当成了生活本身。
你看,我比这位姑娘恶毒多了吧,专门乐意挑起代际矛盾,离间代际信任,暗示父母都是精神病。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路,武志红的《巨婴国》也是这么个路数。而且我可以打赌,我一定能找到这样的现实案例。
所以我说,这位姑娘已经够善良了。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记录者,不是傲慢的,他要深入其中,去感受,去体会,去融入,当他记录什么的时候,全心全意呈现的是他看到的一切,是他对这一切的思考,而不是“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是来记录你们的”,更不是进入一个群体,告诉观众,他们多么不堪,更不能借记录和行为艺术之名,用羞辱的方式,显示自己的高贵
没有人羞辱她,是她自己羞辱了自己
从行为艺术作品的角度看,她这个作品属于抓人眼球,但无法抓住事物本质和观众心灵的作品。这类“气泡艺术”,初看时似乎有些颜色,但经不起认真推敲,且风头一过就会化为碎片销声匿迹。
我理解她一开始是怀着自己的情绪来创作的,她自己也说自己想反抗。接下来,她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忍着遍体鳞伤记录“敌人”的言行。她最后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我开始理解“敌人”了,仿佛实现了某种自我升华,然后包装出精美的作品拿到国外参展参赛,收割那些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老外们一声声惊叹和赞美。
然而说穿了,她这部作品既没有给中国观众带来任何有沉淀性的思考,也没有给外国观众带来任何有新鲜感的启迪。她这部作品在中国人和稍微熟悉一点中国的外国人看来就是陈词滥调,一开始就能猜到结局,没有转折,没有意外,没有惊喜,没有思考,没有沉淀。而她口中最后对相亲角家长的“理解”,已然僵硬到了虚伪的程度,在视频中也没有任何镜头语言的体现,如同是小学生作文结尾的强行升华——类似“我一定会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我理解,她这部作品有两个主题:对立和理解。前一个主题毫无新意,但从前一个主题到后一个主题的过渡却是非常有价值的。她镜头下的家长,言行也许不甚文雅,但他们内心巨大的焦虑却在脸上表露无遗。而这种对于焦虑的探索和解读才能构成“理解”的基础。因此她可以在阐述“对立”主题之上,尝试深入接触和访谈其中一些家长,用镜头展示一下每一张征婚告示下包裹的矛盾,冲突,焦虑和痛苦,展示一下每一个家长“物化”女性的言辞背后对于家庭,孩子和幸福的解读,以及他们孩子和他们孩子同龄人的解读,再更进一步追问一下他们对于彼此解读的解读。这些也许才是真正穿透“对立”表象,深入问题肌理深层的有价值的探索。诚然,也许做到这一切需要经历更加痛苦的思辨过程,但痛苦本身并不是放弃追问的借口,而欠缺了追问的痛苦也会变得毫无意义,也毫无价值。正如伟大的戏剧家加缪所言:“A guilty conscience needs to confess. A work of art is a confession.”“一个自觉有罪的意识需要告解。一件艺术作品就是一种告解。”告解的意义绝非展示伤疤,而是追问伤疤从何而来,缘何而生。
如前所述,倘若仅仅是遍体鳞伤的诠释“对立”主题,郭同学身为一个艺术家口中的“理解”有能有多少真诚呢?而这欠缺真诚的“理解”又能引发多少共鸣呢?而无法引发真正共鸣的作品,又能有多少价值呢?
极其BS这位所谓的女艺术家
以一种海归的艺术家的姿态,居高临下的看待那些在广场为子女相亲的大爷大妈。这种角度真的很欠。
是,那些老人的婚姻观念是比较保守,甚至在很多人看来陈旧。
但是他们伤害别人了么?
假装自己去相亲,然后偷拍别人,再弄出个影展来,跑去国际上混个奖,名利双收。
恩,果然是很【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呢。
呵呵。
顺便问一下,你偷拍别人的肖像,去国际上参展,混奖,名利双收。
你问过被你拍的人,得到他们的许可了么?
肖像权,了解一下。
无耻!
PS:这位女主把偷拍的内容弄成了集,在国际上混了奖,并拿去在欧洲几个国家展出。
这就是你所谓的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这就是你在海外求学的所得?
在欧美,一个摄影师敢这么侵犯别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你会被告到破产!
新女性?你不是,你是法盲加卑鄙。
先不谈34岁是不是大龄,美女是不是够美,而是当事人完全搞错了场合。
如果我们把相亲看做是找工作,你说你要招一个月薪两千的流水线工人去哪里招?要在露天交易市场、工厂集中区啊;招一个月薪两万的程序员去哪里招,要在LinkedIn,985大学校招啊;找一个年薪100万的manager哪里去招,当然是猎头啊。。。
这位美女去猎头公司招一个月薪2千的流水线工人,那对方还不得把你当怪物看? 然后你还把对方惊讶的表现记录下来写成新闻。这不是显得自己傻么。
没事找茬型标题党……
标题换成《34岁5分单身艺术女相亲被嫌弃,自称是美女行为艺术》就好了。
顺便吐槽一下隐含信息:
自称留学学什么艺术的,大多数都是成绩不好家里有点钱去混学历的懒人学渣……
以及很多大学生其实还是因为懒,不想工作,想继续逃避社会,才会读研读博,艺术的硕士有个什么卵用吗你告诉我……→_→
这年头不管做点什么鸡飞狗跳的事,声称是搞艺术就可以有台阶下了……
艺术系
英国硕士(一年)
跟高学历沾边吗?不就是等于国内一本二本水平吗?
我家旁边是英创
艺术类学校除了顶尖的某所,什么水平心里没点b数吗?
艺术生考研等于会计专业考研一样的,就是混学历。
然后34岁
这条件确实不行啊,怪人家大爷大妈说你?
来好好捋捋,34岁未婚美女挺优秀,但在没有爱情基础的前提下,去相亲就是看条件,跟她一样优秀的男人能看得上她吗,年龄是硬伤。
所以大爷大妈看女主是晚辈,说话并没有藏着,你要是有自己的婚姻观,你去什么相亲广场,你可以去世纪佳缘,百合网,找你的真爱,去找你的罗曼蒂克。大爷大妈有错吗??
其实那大爷不是说了吗,男的经济不算好的你肯定也看不上。这句话其实也暴露了女性择偶时看待男性的一些问题,这个跟男性看女性年龄其实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别光听大爷大妈话的表面意思,更深一点挖掘,其实男女互相选择都有一些固化的问题,都别委屈,五十于一百而已。
每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社会经历和历史局限性,这位姑娘跑到60后的群体里寻找价值认同感是不是搞笑?
不只相亲角的老人会嫌弃她老,她身边和她差不多水平的或者比她强的男人也嫌她老,而她又自以为优秀,对对方要求甚高,不肯降低要求,这也是她成为大龄剩女嫁不出的原因。
34岁了还能这么理想主义也是挺幸福的。
这和啥权不权的没关系,纯粹的理想主义,别又甩锅给性别歧视。
前几天我去相亲,一坐下来,对方问我属什么的,我刚说完,对方脸色变了,说他妈只有一个要求,不能找属狗的,属性相冲,可惜了。
然后他发信息给介绍人,说妹子挺好的,就是属相不合。
介绍人就当着我面数落对方,这什么年头了,还看属相的,这也太……
我打断他,说可别,人家有看属相的权利,我虽然不认可这种做法,但是非常理解,他完全有权利设置这样一个条件,并且找到符合这个条件的人。
我不迷信什么生肖属相的,我觉得属相相冲完全是无稽之谈,完全不合理,理想的状态是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但是现实是就是会存在在意生肖的家长,难道我们要去录个视频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吗?有病,闲得慌。
他们有设置条件的自由,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远离。明明知道人家不接受属狗的,属狗的你还主动去接近他们,完了又委屈吧啦人家就因为你属狗拒绝你,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当然你说你觉得迷信不好,你想改变这些人的想法,以一己之力让他们不再迷信,关键你谁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过直播,尤其是靠观众打赏的那种美女主播。
那么假设直播间现在有两位男性观众
第一位,初中毕业,出手就是一万块的礼物。
第二位,哈佛毕业吧,随便,一分钱没刷。
你说主播会更欢迎哪一位?
我做过主播,我选第一位。
而且如果哪位观众一直强调他是哪哪毕业,有多少房子有多帅,但是一分钱礼物不刷的话,我会直接把他踢走拉黑。
这是因为我只爱钱吗?
当然不是。
要注意场合啊亲。
我去相亲的时候连对方的咖啡钱都可以顺便付了的,但是直播的性质决定在直播间礼物就是老大,你就是比尔盖茨你不刷礼物也没人搭理你,这和现不现实没关系。
我要是想注重人品,注重学历,我可以找同事,也可以找朋友介绍,我犯得着去直播间吗?既然我去直播了,我不看礼物不看钱,我看什么,看你的id名字取得好么?
明知道这家店只卖青菜,偏偏要进去找萝卜,完了委屈吧啦这里怎么只卖萝卜,不是有病么?
当然你说你觉得他只卖萝卜不好,你偏要他卖青菜,那也行,关键你谁啊?
关于什么最好的郊区房的问题。
我们村有个40岁的光棍,人挺好的,但是要啥啥没有,请问这位未婚美女愿意只看他的人品而嫁给他从而摆脱目前这种未婚的困局么?
这年头女性要嫁出去太简单了。
为什么大龄还没结婚原因自己不清楚么?
既然也在挑别人,别人为什么不能挑你,为什么不能嫌你年纪大?
就因为你是女的么?
就因为你是女的,你挑别人没问题,别人挑你就是性别歧视了?
把自己特殊化,把女性物化的到底是谁?????????????
哇 这个小姐姐好优秀哦
:有学识、高雅、美丽、有趣、父母知识分子!
我知道她想给人这种感觉,她也自以为大部分年轻人会这样评价她。
然而,不好意思,按人民公园的标准。
她是这样的:34、非上海人、硕士
很优秀吗?
不好意思,我觉得一般性……
故意想被嘲讽以嘲讽他人,哇小姐姐好厉害!
这是反讽的行为艺术!!!
突出反衬了老阿姨们的浅薄、幼稚和小姐姐的有趣和思考,不由让我们反思社会上关于婚姻的种种物质标准和年龄歧视学历歧视!
发人深省!震耳欲聋!
然而不好意思,我觉得这位小阿姨蛮无聊的,你自我感觉良好是好事……但条件真的也就一般性,34了能拿出来说的只有个硕士文凭hhh,人家不要你没什么好嘲的。
哗众取宠。
第一,长得不丑,但绝对不算美女,很普通
第二,叔叔阿姨都蛮客气,没看出来百般侮辱
第三,硬件条件很一般,现在硕士一大把
父母帮忙相亲,看得总归是硬件条件咯,条件看上了再让子女看软件条件,比如是不是谈得来,性格怎么样等等。这位大姐硬件拿不出手,谁还给你下一步接触呢。
大姐,你是在拍自信系列视频吗
这位姑娘明显是对自己定位有问题,怕是不知道上海人民广场是什么水平
不论长相(长相帝吧4分,常规评价6分),我们看一下女方的简历
而上海人民广场的相亲角是个什么段位的场合?
来看一下男方的简历(随便从网上档的)
男方1:国家工作人员,年入25万
上海,高端住宅区,250平米(单看房子已经身价3000万+了),开跑车
另有副业
妥妥中国0.1%的水平
再贴些,大家参考一下
女方1:双军人高职家庭(军二代),复旦双学位,自身外貌条件也很好,有房,92年
男方2:硬件软件双证工程师(收入飞起),项目经理,一米八,年纪比女方年轻。
这位姑娘是国铜玩家误入韩宗组,完全把自己放错地方了
你还不写年龄,瞧把你能的,瞧把你能的
我想起和一个大龄未婚男同事的对话,跟大龄剩女有关,但不一定能解释什么,以下尽量还原对话。
我同事条件挺好的,85年的,还没结婚。说是再等几年找个二十三四的,刚毕业的。我调侃他:要求蛮高的,还要找个这么小的。他说:不是非要找小的,年龄大的更难找。像你们这种二十七八的,根本不好追。见过点世面,眼高于顶,高不成低不就的。反而,刚出校门的小姑娘,要么看长相,要么看条件,有个差不多就结婚了。
我反驳说:那可不一定,刚毕业的小姑娘也有要求高的,各种挑剔的。
他说:有啊,不就是刚出校门的你们吗?所以剩到现在。
我一怔,被说服了。
他继续说:年纪大点的未婚姑娘,往往条件还都不错,学历呀,长相呀,工作收入呀等等,但是往往要求更高,高到了超出她们的自身条件,但凡讲求实际点,也不容易剩到一把年纪。所以说,我不找年纪大的,不是因为她们太老,而是因为她们太挑。年轻姑娘也有挑的,但概率要小多了;你们这个年纪不挑的都结婚了,剩下的可不大概率上都是自我认知有偏差的了。
我依着他的逻辑提问:你是说我们都自我评价过高了?
他说:可不是嘛,不是针对你个人,说的是一类人。比如:有些姑娘动不动说自己是美女,颜值7、8分,可是你知道我们男生觉得什么样的美女是7、8分吗?杨幂光看长相的话7分,林志玲这样的8分,王祖贤这样的9分,10分只存在于艺术作品里。每个女生都说自己7分,这还不明显吗,人人都能达到的水平就是平均值呀,应该是5分,不是7分,总不能每个人都超过平均值吧?
其实老年人说得很有道理,
年龄大了,不结婚的确很悲剧。
想想50多岁的时候吧,其他人都有子女,自己孤零零一人,寄人篱下,何其悲苦。
有的人认为宋美龄、宋庆龄都是丁克一族,过得都很好,其实这是一种很愚蠢的见解。
因为你只看到了最顶级阶层的丁克一族,他们过得好,不是因为他们是丁克,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超级富贵人,大部分丁克一族,都是嫠妇寡夫,年龄一大,容颜衰老了,朋友圈都淡了,没人过问,最后饿死在公寓里。
我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经常统计孤寡老人,这种情况看太多了,他们活得简直生不如死。
大部分丁克一族的未来大致就是这样。
大娘大叔说得一点都不错。不纠结美女定义,同等相貌,一个29岁的本科女吸引力明显高于34岁的硕士女。而且这个尺度不管所谓“low”的人民广场配种角还是小资的陆家嘴咖啡厅,都是通用的。说你三年前来能排队真的是很客气很厚道的表述,完全没看出侮辱的意思。
正如很多女文青所说,男人是用肾思考的动物,其他条件同等下,年龄权重要远高于学历。学历这个东西,大专以上基本文化素养都是健全的,剩下要看兴趣是否相投,个人三观如何,而这些和学历是没有关系的。
一定要说“侮辱”的话,郊区房那个比喻确实太冷酷了。受过良好教育,职场里磨练出“高情商"的有修养的中青年男士不会当着一个34岁女文青的面说出来。相反,我们还会夸赞你的独立,不将就,有品味,是现代女性的典范,给予精神的掌声并觊觎着肉体掌声的机会。
其实,我们心里想的和大爷大妈说的一样,宁愿娶简单平常的年轻女孩,只是虚伪不说出来而已。
报道失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