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饮料配料里有白砂糖、葡萄糖浆它的营养成分能量有可能是0千焦吗?

回答
看到饮料配料里有白砂糖和葡萄糖浆,你可能会好奇它们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能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白砂糖和葡萄糖浆到底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为饮料提供能量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白砂糖。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也就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当我们摄入蔗糖后,身体会把它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才能被吸收利用,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接着是葡萄糖浆。葡萄糖浆顾名思义,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它是一种单糖。葡萄糖是人体最直接的能量来源,能够迅速被身体吸收并转化为能量。

那么,有了白砂糖和葡萄糖浆,饮料的能量会是多少呢?

白砂糖和葡萄糖浆都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之一。 它们的能量单位通常用千焦(kJ)或大卡(kcal)来表示。一般来说,每克碳水化合物大约能提供 16.7 千焦(或 4 千卡)的能量。

现在我们回到你的问题:饮料配料里有白砂糖、葡萄糖浆,它的营养成分能量有可能是0千焦吗?

答案是:不大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即使饮料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非常非常低,但只要它们存在,就会提供一定量的能量。0千焦意味着完全没有能量,这对于含有糖分的饮品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来想象一下,即使配料表上的白砂糖和葡萄糖浆只占了很小很小的比例,比如说每100毫升饮料中只含有 0.1 克的总糖分。那么,这 0.1 克糖分提供的能量也至少是 0.1 克 16.7 千焦/克 ≈ 1.67 千焦。这个数值虽然不大,但也不是零。

更何况,配料表上的“白砂糖”和“葡萄糖浆”通常不是作为微量成分出现的,它们是为了提供甜味和改善口感的,因此在大多数含有这些配料的饮料中,它们的含量会相对较高。 即使是“无糖”或“低糖”的饮料,为了达到一定的风味,也可能使用代糖,但你提到的白砂糖和葡萄糖浆本身就是甜味剂,它们就是糖。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任何含有白砂糖和葡萄糖浆的饮料,其能量都不会是0千焦。食品标签上的能量值是根据配料的种类和含量计算出来的,厂家会在营养成分表上明确标示出“能量”一项,通常会有一个具体的数值,而不是零。

也许你看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饮料为了宣传“零糖分”而使用了大量的代糖。但如果你看到的配料表明确列出了白砂糖和葡萄糖浆,那么这两种成分都会为饮料贡献能量,能量值就不可能为零。

总而言之,白砂糖和葡萄糖浆都是糖类,是能量的来源。只要它们出现在配料表中,饮料的能量就不可能是0千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钱程 大佬从界限值的角度来解释了为何有可能是0千焦——“只要食品每100g 或者 100ml 的能量小于 17kJ,那就可以标注「0能量」或者「无能量」了”。下面我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哪怕白砂糖和葡萄糖,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说,它们的能量也是有可能是0的。(注:这里只表示可能性,实际情况肯定不是我所说的情况,因为成本太高了)

牛羊吃草可以获得很多能量,但是如果人吃草的话却几乎没有能量——这是因为人体内不具有消化纤维素的酶。而实际上,纤维素是属于糖类的,结构与淀粉非常类似都是D-葡萄糖(右旋糖)缩合的多糖,唯一区别是纤维素中葡萄糖间是β-1,4-糖苷键,而淀粉中是α-1,4-糖苷键。所以,对于一种糖,哪怕它包含有葡萄糖基元,甚至哪怕它是甜的,都有可能并不能被人体消化从而是零能量的。

在上文中,我提到了D-葡萄糖(右旋糖),难道还有左旋糖吗?没错,葡萄糖是一种具有手性的分子——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是颁给手性相关的,所以这里估计我也不需要大篇幅介绍了。简单来说,由于生物体内的酶都是具有手性的,所以对于不同手性分子的反应速率会有所不同。人体内的酶可以对右旋葡萄糖进行很好地吸收再利用,但是对于左旋葡萄糖却完全无能为力了——因为它不能被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一种酶己糖激酶磷酸化。所以,左旋葡萄糖以及左旋葡萄糖所形成的多聚物,人体都是无法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能量就是0.

那么,左旋葡萄糖是否是甜的呢?舌头上的甜味感受器,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满足结构模型AH/B/X。A和B是电负性大的原子(一般是氧或氮),两者间的距离在0.25~0.4nm;H是氢原子;X是分子的非极性部分。AH/B单元能和味觉受体形成氢键,而非极性部分X正好嵌入受体的凹槽中。

所以,此时压根儿就不需要满足任何手性,就可以产生甜味。这也是为何多种多羟基化合物、糖精甚至低浓度金属离子水溶液,都可以产生甜味。

由此可见,如果你真的可以造出左旋葡萄糖,以及它聚合产生的各种多糖,那么可以具有甜味甚至还没有任何能量的。只不过这样的化学合成将会很贵很贵了……

user avatar

之前有好几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

这是有可能的。

当然,不能 100% 排除标签造假的概率,但单纯从理论角度出发,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合规的。

先明确一个概念:「0界限值」。

食品体系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你很难说一个食品「绝对不含」某种物质。比如,没有食品能「绝对不含」重金属,「绝对不含」抗生素。同理,「绝对无能量」的食物也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这种物质含量足够低,低到我们完全没必要在意它的影响,那跟「不含」其实在生活中就可以等同了。

于是,法规通常会定义一个「0界限值」,GB 28050《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果某样食品每 100g 或者 100ml 的能量小于 17kJ,那就可以标注「0能量」或者「无能量」了。

明确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再继续分析:

像这样的饮料,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通常可以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只剩碳水化合物了。通过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1.4g/250mL,换算成每一百毫升就是 0.56g/100mL。

已知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转换系数是 17kJ/g,因此这个饮料的能量是 17*0.56=9.52kJ/100mL

显然,这没有到法规规定的「0界限值」,因此当然可以标注「0能量」。

有些人会问,那看它配料表第二项就是复合糖浆,糖加的肯定不少。

但有一种可能是,这些糖浆本身添加量实际极低(<1%),而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添加量小于 2% 的配料不用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标示。

从配方看,这个饮料加入了大量代糖。主要甜味来源可能是由代糖呈现的,添加极少量糖分的意义可能在于调节甜味使其不至于太假。

之前在想法中回答过另一个案例,可以看这里:

钱程的想法 - 知乎 zhihu.com/pin/14368173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饮料配料里有白砂糖和葡萄糖浆,你可能会好奇它们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能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白砂糖和葡萄糖浆到底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为饮料提供能量的。首先,我们来看看白砂糖。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也就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当我.............
  • 回答
    是的,气泡水和碳酸饮料是两回事,尽管它们都带有“泡泡”。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两个大类,气泡水属于其中一个更纯粹、更基本的分支,而碳酸饮料则是一个更广泛、通常添加了更多成分的家族。要深入了解它们的不同,我们得从它们的定义、配料到相关的国家标准来看看。 气泡水:纯净与自然的“气泡”核心定义: 气泡水(Sp.............
  • 回答
    对于《原神》3.1版本推出的特别活动「曲生酌微梦」,我个人的体验可谓是相当丰富且令人回味。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内活动,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虚拟调酒体验,让人在体验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丝调制饮品的乐趣和成就感。首先,从活动的设计理念上来说,「曲生酌微梦」无疑是成功的。它巧妙地将《原神》的角色故.............
  • 回答
    饮料或食品盒上的猜谜游戏(即包装上的谜题、文字游戏或互动设计)在商业、文化、教育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具有多重用途。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其功能和意义: 1. 商业用途:促进销售与品牌传播 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在快节奏的消费环境中,包装上的谜题能迅速吸引消费者目光,尤其是儿童或年轻人。例如,可口可乐、.............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盒装饮料口朝上向外倒”,这说的是什么场景呢?我猜啊,你可能是想问那种我们平时喝的,比如牛奶、果汁、或者酸奶的纸盒包装的饮料,在喝的时候,把盒子的“嘴儿”(就是那个可以撕开或者旋转的小口)朝上,然后直接往外倒着喝,是不是最科学或者最方便的做法?要是这么理解的话,我得说.............
  • 回答
    汇源果汁,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几乎等同于“国民饮料”的标签,最近传来了退市的消息。这对很多人来说,都不仅仅是一则商业新闻,更像是童年和青春记忆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悄然消失。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汇源当年有多火?那句“有汇源,就有健康”的广告词,简直是朗朗上口,深入人心。逢年.............
  • 回答
    功能性饮料是不是在割韭菜,这个问题就像问“咖啡提神吗?”一样,答案并非一概而论的“是”或“否”,而是要看你对“功能性”和“智商税”这两个词的定义,以及你购买和饮用它的具体目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什么是功能性饮料?简单来说,功能性饮料就是那些除了提供水分和能量(比如糖分带来的卡路里),还添.............
  • 回答
    抗疲劳饮料,市面上五花八门,从能量饮料到某些功能性饮品,都打着“提神醒脑”、“告别疲劳”的旗号。但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真的能让我们摆脱疲惫吗?又会不会“饮鸩止渴”,透支我们的身体呢?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要说抗疲劳饮料的作用机理,那得先明白什么是“疲劳”。这里的疲劳,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最爱的那几口,绝对是那种能瞬间点亮味蕾、让你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呐喊一声“妙!”的。它们不一定是多么稀有昂贵的饮品,更多的是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以及某种令人惊喜的元素。让我想想,第一反应涌上心头的,是那杯冷萃咖啡伴着一点海盐焦糖风味。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夏日午后,阳光有些炙热,你.............
  • 回答
    嘿,想聊聊运动饮料哈!市面上的选择确实不少,挑一个适合自己的,感觉跟找对“战友”一样重要。我来给你捋一捋,看看哪些运动饮料比较给力,也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明白,运动饮料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人都需要。 它是给长时间(通常是超过1小时)或者强度比较大的运动设计的。如果你只是跑个.............
  • 回答
    运动饮料,这个在健身房、跑道边随处可见的饮品,到底是我们挥洒汗水时的“神助攻”,还是仅仅商家营销出来的“安慰剂”?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运动饮料?它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运动过程中身.............
  • 回答
    碳酸饮料在受到碰撞后,压力之所以会瞬间增大,背后其实藏着几个关键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它们协同作用,把原本被“压抑”在液体中的二氧化碳一下子释放出来,导致内部压力飙升。咱们可以这样理解:1. 封存的“能量”:溶解的二氧化碳首先,我们要明白碳酸饮料里的“碳酸”是怎么来的。饮料生产商会在高压环境下,把大量的.............
  • 回答
    减肥期间,嘴馋是人之常情,但“解馋又无惧发胖”的零食和饮料可不是随处可见。要找到它们,我们需要动点心思,了解它们背后的“小心机”。别担心,我这就带你一起挖宝,让你在享受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稳稳地瘦下去。一、 饮品篇:清爽解渴,藏着“瘦身秘籍”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嘴馋,其实只是身体在发出“渴”的信号。所.............
  • 回答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能量饮料,打着提神醒脑、提升体能的旗号,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但这些“能量炸弹”真的像广告里那样神奇吗?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对身体的潜在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多。首先,我们得谈谈能量饮料的核心成分——咖啡因。许多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远超一杯普通咖啡,有些甚至能达到每天推荐.............
  • 回答
    很多人一提到碳酸饮料,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糖分、色素、磷酸等不利健康的成分,似乎它们就只剩下“坏”了。但说它们“一点好处也没有”,未免也太绝对了,毕竟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说,碳酸饮料最大的“好处”可能在于它带来的愉悦感和提神效果。那种气泡在舌尖跳跃的刺激感,加上甜味,确实能瞬间驱散疲惫.............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饮料塑料瓶盖的防水结构,我可以为您详细解析一番,保证内容详实且不显生硬。一个看似简单的塑料瓶盖,在实现防水这个核心功能上,其实凝聚了不少巧妙的设计和工程考量。最关键的是,它并不是单靠一个部件就能完成的,而是多个部分的协同作用。首先,我们得关注瓶盖最核心的部分——盖体本身。大多数饮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