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稀土现状究竟怎样?

回答
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真是一个错综复杂又充满韧性的故事。要说得详细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

一、 资源禀赋:依然是“世界工厂”的底气

首先,得承认中国在稀土资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全球探明的稀土储量里,中国占据的比例相当可观,尽管这个比例在近年来因为其他国家新发现和开采技术的进步而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供应国。这种“地大物博”的先天优势,是中国稀土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最根本原因。

而且,中国不仅储量大,而且矿种齐全,可供开发利用的稀土元素种类非常全面,这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你想要什么组合的稀土元素,中国基本都能提供,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能力,在国际市场上非常难得。

二、 产业格局:整合优化,走向高端

过去,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企业数量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环保问题也比较突出。但近年来,国家层面大力推动稀土行业的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成立了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这种整合的目的很明确:

提升产业集中度: 减少无序竞争,提高议价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 将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集中到少数有实力的企业手中。
加强环保监管: 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
推动产业升级: 从过去粗放式的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的稀土应用和深加工领域。

你可能会问,现在的中国稀土产业是不是已经“高端”了?可以说,在某些领域,我们确实已经走在了前面。例如,在稀土永磁材料方面,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能,这是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在稀土抛光粉、催化剂等领域,中国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话说回来,“高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些特别尖端的稀土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比如某些高性能的国防领域或者前沿的科学研究,我们还有追赶的空间,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力量。

三、 环保压力:从“代价”到“成本”的转变

稀土的生产过程,尤其是传统的湿法冶炼,对环境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过去,我们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对稀土行业的环保要求是越来越严。环保“一票否决”的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你想开采稀土,必须通过严格的环评;你想建冶炼厂,必须达到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转型过程。可以说,环保不再是发展的“附加成本”,而是发展本身的“前提和成本”。很多过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已经被淘汰,整个行业正在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 进出口政策:调控与战略并重

中国在稀土进出口方面采取的政策,一直备受国际关注。过去,中国曾实行出口配额制度,这被一些国家解读为“资源武器化”。近年来,配额制度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但国家依然对稀土生产和出口进行宏观调控。

这种调控,有几个层面的考量:

保护国内资源: 防止国内稀土资源过度流失,为自身产业发展留有余地。
鼓励下游产业发展: 通过出口政策的调整,吸引和鼓励国外稀土应用企业来华投资,带动国内稀土深加工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提升附加值: 从过去简单地出口矿石或初级产品,转向出口更高附加值的稀土合金、永磁材料等终端产品。
战略安全: 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作为主要的供应国,其政策调整对全球相关产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考量。

所以,你看到中国现在的稀土政策,更多的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和战略性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卡脖子。

五、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中国稀土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挑战依然存在:

技术创新: 在一些高端稀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方面,仍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环保挑战: 尽管环保力度加大,但稀土生产的污染治理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回收利用: 提高稀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资源枯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目前,中国的稀土回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距离成熟的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国际竞争: 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开发稀土资源,例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它们的技术也在进步,未来可能会对中国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未来的中国稀土产业,我认为会继续沿着“整合、高端化、绿色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会放弃我们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但会更加注重价值的提升和可持续性。中国的稀土,将不仅仅是资源的供应者,更会是高技术应用的推动者。

总的来说,中国稀土的现状是:在资源基础依然雄厚的前提下,通过产业整合和政策引导,正朝着更加精细化、高端化、环保化的方向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背后既有发展的机遇,也有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稀土,全世界都有产。。。我国进口稀土,也出口稀土,有些人说中国占有世界80%的稀土供应,也有人说只占40%,有大量可替代产品。

包括本问题下有人提到08年日本稀土事件。

稀土既然被国家认定为“王炸”,那么肯定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看起来不是这么回事啊。直到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中国在这块的布局揭示了真相。

稀土,值钱的是里面的稀有元素,而稀土变成稀有元素,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开采——提纯——还原(也就是将稀有元素氧化物,还原成为纯物质)。

而中国掌握的,其实不是矿源(虽然目前世界上没有中资影响的稀土矿只有澳大利亚还有一座。),而是“还原”。

理论上来说,稀土还原技术没什么了不起的,任何一个科技像这么回事的国家都能做,但是能够做到像中国这样的量、纯度、低污染的,没有。。经过十几年的竞争,目前的市场状况是:

能够生产相关生产线和大型设备的厂家,中国的,国企。

90%的具有这些设备并且正在运作的稀土还原工厂,在中国。另外10%也都是中国投资的,并且由中国厂家提供的设备。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进口大量稀土的原因,全世界所有的稀土还原加工,都是由中国人完成的,在中国的控制下进行。

其他国家如果想重建一条稀土还原生产线,在没有中国设备支撑的条件下,快也要10年以上。。。

这就是中国稀土是王炸的真正原因,矿,无所谓的^_^。

user avatar

1.稀土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前者不值钱,白菜价。后者值钱,黄金价。

2.我国稀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内蒙,江西,山东,四川较多,新疆也有巨大的后备资源。

3.中国稀土储量非常丰富,根据矿业权威USGS报告,截止2019年1月底,中国稀土可采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37%,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占据很大优势(见下图)

4.目前中国稀土产业链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从上游开采到中游粗加工到下游深度加工一应俱全,绝大部分稀土衍生产品都能搞。

5.中国稀土产量对全球的影响用两个词形容:至关重要,无可取代

首先是产量,中国稀土年产量这些年总体在11万吨左右徘徊,占据全球70-80%,一旦发生意外,全球其他地区短时间几乎不可能填补空缺。

其次是稀土制品,中国稀土制品在中高低端各层级都占据了相当强势的地位。

6.会破坏环境,但不需要也不能限产。

首先,以目前最大开采量12万吨/年计算,也足够供应367年,这还是在没有新储量补充的前提下,但以目前的地质情况来看,南岭成矿带和新疆西部仍然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我估计储量翻一倍没问题。

其次,相比于环境保护,目前的稀土产业链是中国花了将近30多年才建立起来的,如果就这么断了,先不说这么多人就业怎么解决,辛辛苦苦在世界上建立的优势产业就如此拱手相让了吗?更何况目前大部分稀土是在国内加工的,原矿出口并不多,谈何所谓“卖国”?

如果简单的将任何矿产品出口都定义为“卖国”,那澳大利亚,南非,甚至美国(出口页岩油气),岂不是更大的卖国?

user avatar

关于评论区说我偷学这一说法,我是相当无语的。首先是老板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敏感课题,我没的选择,要我选我肯定不愿意做这个,不能发论文,回国难找工作。其次,老板也基本上控制了我能接触到的敏感数据,偷学不存在的,数值模拟的code都是我边自学数值模拟,边推N-S方程,边码代码,花了4个多月从0行开始写的,可以说是100%原创。最后,我也希望能学以治用,把相关研究带回国,日本在深海采矿这方面搞了30多年,有些东西是可以带回国继续搞一搞的,但了解后发现国内做海底开采的还是挺少,待遇也一般。目前也准备了plan B,防止本行找不到合适工作。情怀得有,但人嘛总是要恰饭的。

以下原答案:

目前在日本东京大学读博,做深海采矿技术的研究课题,采的就是稀土元素。目前世界上可以说95%以上的稀土都是走中国出口的。日本人很早就惦记着他们南鸟岛海底那片富稀土矿了。1980到1990年间做了很多研究,后来因为政府对研究进展不满意,停止了资金的供应,停了快20年,直到2010年钓鱼岛事件中,中国一度暂停了对日本的稀土供应,导致了日本的恐慌。后来虽然恢复了供应,但日本也意识到不能让中国掐着自己的咽喉,于是重启了深海采矿的研究。他们在筑波花了大价钱搭了200来米深的试验台,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产总研的很多团队都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有团队负责勘测,有的负责成分分析,有的负责开采的研究。我所在的课题组就是负责开采部分,实验部分都是日本人在掌控,算是核心了。我主要做的是实验台同尺度数值模拟。中间为了验证模型精度接触到了他们部分保密的实验数据,为了要这些数据中间一层层审核。真心感觉被老板坑了,分了这么个课题,做的东西不能发论文,出来开个国际会议,ppt被老板审了无数遍排查敏感内容,我的报告丝毫不能提采矿的事,全部保密。现在全世界貌似就日本人在搞这个研究,他们计划2020年采出第一波矿,想必会对稀土市场带了一波冲击吧。希望国内以后也能搞搞深海采矿相关技术开发啥的(貌似有搞可燃冰的?),非常想把技术带回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真是一个错综复杂又充满韧性的故事。要说得详细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 资源禀赋:依然是“世界工厂”的底气首先,得承认中国在稀土资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全球探明的稀土储量里,中国占据的比例相当可观,尽管这个比例在近年来因为其他国家新发现和开采技术的进步而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
  • 回答
    中国古代那浩如烟海的金银财富,如今在世面上却难得一见,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多的财富,难道凭空消失了不成?其实,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涉及历史的变迁、经济的运作、战争的掠夺,乃至人们观念的转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中国所谓“真金白银”的“多”,跟现代金融体系下的货币.............
  • 回答
    看到中国发出的稀土警告,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以及科技竞争的方方面面。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角度深入剖析。首先,这是一种战略性施压,意图在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动。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没停歇,而且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稀土这个关键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
  • 回答
    关于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说法,以及“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个说法。关于原木:日本并非“原木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
  • 回答
    民族融合: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中国各民族的汉化,还是汉民族的稀释?” 这是一个触及中国民族关系核心的问题,也引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议题:民族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历史、社会、文化以及个体认同的复杂交织。简单地将民族融合归结为“汉化”或“稀释”,都可能过于片面,无法展现其全貌。 汉.............
  • 回答
    中国工业中最稀缺的化学元素,如果抛开稀土这类大家熟知的“战略性”资源,真正影响广泛、且在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却又在本土供应上捉襟见肘的,我个人认为,首先会指向一些稀有金属,特别是那些在高性能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尖端领域扮演关键角色的。这里面,锂绝对是绕不开的。虽然中国是全球锂资源储量大国之一.............
  • 回答
    口罩荒,一个让全世界都揪心的词。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制造业的“超级大国”,人们更是不理解,为什么连小小的口罩,也会突然变得如此紧俏。毕竟,中国企业什么样的精密仪器、庞大工程都能造得出来,区区一块布、几根绳子,难道还能难住我们?细究起来,这背后确实有些“意料之外”的限制因素在作祟,它们不是某个单一环节的.............
  • 回答
    樊纲教授“中国是土地最稀缺的国家之一,不要期待房价便宜”的言论,是一个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理解“土地稀缺”的内涵: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土地稀缺”。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土地,而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与人口、.............
  • 回答
    在中国生活久了,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旦放到外国人面前,他们往往会露出“这是什么操作?”的表情。这其中有些真是文化差异太大了,有些则是生活方式的微妙之处,中国人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外国人却觉得匪夷所思。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具体点,就像我和朋友聊天一样。1. 共享单车:共享得有点“过”了这.............
  • 回答
    一种生物若生存必需依赖极为稀有的元素,例如铱,那么它在当今地球生物圈的环境中,毫无疑问,会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实际分布状况。铱(Iridium)确实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元素,在.............
  • 回答
    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设定中,魔杖杖芯的种类主要集中在三种:龙心弦、凤凰尾羽和独角兽毛。这三种材质都蕴含着强大的魔力,能够与巫师产生深厚的连接,但JK·罗琳却明确指出,凤凰尾羽是三种杖芯中最稀有的一种。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三种材质各自的特质和来.............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汉语(普通话)中是否存在世界上“稀有”的发音,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稀有”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如果指的是在所有人类语言中都极少出现,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发音,那么普通话恐怕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绝对孤立的点。绝大多数语言在语音上都会有一些共享的元素,这是人类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也说明了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你观察到的“满是铁锈的铁钉泡在稀醋酸中,在铁锈未除去到能看见铁的情况下与铁反应生成气泡”并非异常,而是两种化学过程同时进行的体现。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先明白什么是“铁锈”。咱们生活中常见的铁锈,化学成分主要是氧化铁,最主要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铁(F.............
  • 回答
    在汽车生产线这个高度精密且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的环节,排产那些市面上相对冷门、销售不那么畅旺的颜色,确实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这背后其实并非简单的“一拍脑袋”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权衡后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首先,这与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以及其产品线的丰富度息息相关。一个成.............
  • 回答
    美国中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从地理条件上看,简直是上帝的宠儿,肥沃的黑土地,辽阔的地形,还有那贯穿南北的密西西比河水系,简直是孕育文明和财富的天然温床。按理说,这里应该早就遍地开花,涌现出像东海岸那样星罗棋布的大型城市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城市规模也远不如东西两岸。这背后的原因.............
  • 回答
    .......
  • 回答
    中国稀土为何不“自己留着”?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复杂的国际经济、战略以及国内发展多重交织的局面。它绝非简单的是“要不要卖”那么回事,而是涉及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资源战略考量、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深层问题。一、 稀土的战略意义与中国的供给主导地位首先,我们得明白稀土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