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刑罚变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会如何?

回答
如果刑罚真的变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改变,社会的面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往好往坏两个方向去想,都可能带来令人咋舌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直接的层面:执法与执行的混乱。

设想一下,一旦某个罪犯打断了别人的胳膊,那么执行者就得去“掰断”他的胳膊。这首先意味着整个司法体系需要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塑。现在执行死刑、监禁都有一套流程,相对规范。但“以牙还牙”呢?你用什么工具?谁来操作?如何保证执行过程的精确度?如果罪犯的牙齿坏死,或者眼睛已经失明,那怎么赔?这中间的空间太大了,很容易滋生腐败和滥用。想想看,如果一个权势人物犯了罪,他是不是可以贿赂执行者,“只拔一颗牙,或者挖一只眼睛,而且是那种看起来不太重要的那只”?反之,如果一个弱者犯了错,是不是会被用更残忍的方式对待,只因为他没有能力去讨价还价?

其次,社会正义的定义会彻底颠覆,甚至可能走向失控。

“以牙还牙”是原始复仇的逻辑,它追求的是“伤痛对等”。但现实中的伤害远不止肉体上的疼痛。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人,你拆散他的家庭可以吗?一个造谣毁掉别人名声的人,你毁掉他的名声可以吗?这些抽象的伤害如何“以牙还牙”?就算只谈肉体上的“以眼还眼”,一个强盗抢了你一个包,你是不是就要抢他一个包?那如果他抢了你很多包呢?法律的判罚基础是罪行与刑罚的比例,但“以牙还牙”的“比例”在哪里?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报复循环。比如,A打了B一巴掌,B打回来两巴掌,然后A觉得不公平,又打回来,这样下去,社会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角斗场。

再者,受害者与加害者的界限模糊,法律的威慑力可能大幅削弱。

如果刑罚变成了直接的身体伤害,那么一旦被执行了“以牙还牙”的刑罚,这个人就真的残缺了。那么未来他再犯罪,或者被人报复,他的代价就已经付出了。这反而可能降低了他再犯罪的门槛,因为“我已经付出代价了”。而且,很多时候,犯罪的发生是复杂的,背后可能牵扯到贫困、教育、心理等等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施加肉体上的惩罚,这些根源性的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治安状况很难提升。

更具象一点来想,“以牙还牙”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想象一下,走在路上,人们的脸上可能布满伤疤,少条胳膊断条腿的也见怪不怪。任何一个小小的冲突,都可能引发一场微型的“以牙还牙”。人们活在一种时刻提防、互相伤害的恐惧之中。商业活动会变得异常困难,谁敢跟一个可能因为一点小摩擦就给你来个“以牙还眼”的人做生意?教育体系也会摇摇欲坠,老师打学生一巴掌,学生是不是有权打老师一巴掌?学校的秩序如何维持?

我们再往深处想想,这不仅仅是法律的改变,更是对人性理解的彻底颠覆。

我们现在的法律体系,虽然不完美,但它至少试图在“惩罚”之外,包含“教育”、“改造”、“保护社会”等更复杂的目的。它承认人有改过自新的可能,也试图理解犯罪的复杂性。但“以牙还牙”是一种纯粹的、原始的报复,它只看到了“加害”和“受害”,而忽略了其他一切。这种逻辑一旦成为主流,社会就可能失去温情和理性,变成一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丛林。

所以,虽然“以牙还牙”听起来似乎很“公平”,直接戳中了人们被伤害后的最朴素的报复心理,但一旦真正实施,它带来的将是更大的混乱、更深的恐惧,以及对人类文明最根本的威胁。它会把我们从文明社会拉回到野蛮时代,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更加混乱和残酷的野蛮时代。一个不再有理性仲裁、只有本能冲动的时代。想想看,那样的社会,还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可言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我这个想法会不会显得很幼稚,反正我觉得这样会很有效。

因为很多犯罪了的有钱人,是根本不害怕赔钱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顾忌,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反正他觉得他可以用钱了事。他做了错事花了一大笔钱,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受害者的痛苦他根本就体会不到,他下次很有可能会再犯,如果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他的话,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还有绑架犯,杀人犯,大部分可能本来就是亡命之徒,他们根本不在乎被抓到了会要坐牢或者要赔钱,反正他已经觉得自己就是烂命一条了。他觉得自己特别的大无畏,可能还美化自己很勇敢。只有将他虐杀别人的手段虐到他头上的时候,他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求生的渴望和痛苦。同理,才能震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刑罚真的变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改变,社会的面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往好往坏两个方向去想,都可能带来令人咋舌的结果。首先,我们来看看最直接的层面:执法与执行的混乱。设想一下,一旦某个罪犯打断了别人的胳膊,那么执行者就得去“掰断”他的胳膊。这首先意味着整个司法体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涉及家庭矛盾、财产纠纷、婚姻关系、法律责任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事件梗概回顾:据报道,河北秦皇岛一名女子(以下简称“妻子”)因不满丈夫将一部分工资上交婆婆,在与丈夫发生争执后,采取了偷窃7万元现金的行为。丈夫发现后报警,妻子随后被警方刑事拘留。多角度.............
  • 回答
    如果世上真的出现一种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那可真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这可不是小事,牵扯到太多太多方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这“更严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果仅仅是让犯人在执行前受更多的痛苦,比如延长时间,增加折磨,那估计会引发人道主义的巨大争议。现在的死刑执行方式就已经是争议的焦点,一旦出.............
  • 回答
    张扣扣案一审被判死刑,这在现代法律体系下,是对其触犯法律的严惩。若将时光倒流,置于中国封建社会,张扣扣所犯下的罪行,其可能面临的刑罚,定然会更为复杂且残酷,远非现代死刑一途所能概括。在封建社会,法律的制定往往与宗法伦理、等级观念紧密相连,刑罚的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惩罚罪犯,同时也带有强烈的警示和报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刑侦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场恢复与痕迹检验。如果一个经验丰富的刑侦专业人士,出于某种极端的动机,要“毁尸灭迹”,他们能否做到“毫无痕迹”?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毫无痕迹”。咱们就从头说起,把这个过程拆解开来,看看痕迹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毁尸灭迹”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毁尸.............
  • 回答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当公安机关对某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但最终法院判决无罪,或者检察院依法决定不予批捕时,关于公安机关是否负有“道歉”的义务,这涉及到法律程序、责任认定以及社会舆论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公安机关必须向被宣告无罪或未被批捕的公民“道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件就此结束,.............
  • 回答
    连体人触犯刑法,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和棘手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刑法的基本原则、人道主义考量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处理这类案件,需要极其审慎和细致的分析,绝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案件的处理方式。核心困境:个体责任与身体限制的冲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刑法强调的是个人责任,即“个人实施犯罪行为,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然.............
  • 回答
    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关于将偷窥、偷拍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建议,无疑触及了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一旦落地,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维度的。这不仅仅是对个体权益的保护,更是对社会风气和法律体系的一次重塑。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 受害者的保护力度将得到极大提升。长久以来,偷窥、偷拍行为往往被视为“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触及了刑罚的公平性、惩罚的度以及社会治安的平衡。如果真的把套路贷人员的刑罚从最轻无期徒刑提高到最高死刑,我会从几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我必须承认,套路贷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且形式多样,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和财产双重打击。套路贷不像传统的抢.............
  • 回答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即便当事人自愿,“买卖男人”这种行为也触犯了刑法,并且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这种行为的核心问题在于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并可能涉及拐卖人口等更严重的罪名。1. 行为定性与涉及罪名首先需要明确,“买卖男人”即使是双方自愿,在法律上也不会被视为合法的交易。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受到国家法律.............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砸下来的时候,脑子都是一片空白的。我得说,在没经历这档子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面临这么极端、这么考验人性的选择。首先,我的未婚夫(妻),他(她)是无辜的。这场悲剧是她(他)父母一手造成的,而他(她)本人完全是受害者,甚至是被卷入了这个噩梦的中心。他的(她)生活一夜之间被摧毁.............
  • 回答
    医闹入刑,这无疑是给医疗环境敲响了警钟,但也让不少患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感到一丝迷茫:如果不再“闹”,我们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看病权”? 这个问题,在当下社会,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要明确一点,“不闹”不等于“不维权”。这里的“不闹”,更多是指理性、合法、有序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任由权益受损。法律.............
  • 回答
    在《拆弹专家2》这部电影里,如果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代号“赤兔”)最终能够幸运地活下来,那他将面临的法律制裁,绝对不会是件简单的事。毕竟,他可不是普通犯罪嫌疑人,而是和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并且直接参与了多起极端爆炸事件的关键人物。首先,我们得明确潘乘风的几个罪名。他绝对逃不掉的,是“恐怖主义罪.............
  • 回答
    作为普通大众,我不太赞成通过刑法立法来“防止”婚内出轨。虽然婚内出轨对婚姻关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对配偶和家庭带来痛苦,我也理解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这种行为的心情。但是,我觉得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用来干预个人情感和私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效果也未必如人所愿。我的想法.............
  • 回答
    将“冒名顶替上学”行为(通常指代替他人完成学业或替他人获得入学资格)入罪,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这涉及到对教育公平、社会公正以及法律制裁的考量。一、 如何看待立法机关建议将“冒名顶替上学”入刑?从维护教育公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立法机关提出将“冒名顶替上学”入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回.............
  • 回答
    当然可能!而且我认识好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刑警和缉毒警,她们在危险的一线岗位上表现得非常出色。所以,如果你有这个志向,完全可以去追逐它。不过,“出外勤”三个字,意味着你要面对的是最直接、最危险、最辛苦的一面。这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写写报告那么简单,它需要你身心两方面都有过硬的素质和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想.............
  • 回答
    如果将朱棣(明成祖)替换为朱元璋(明太祖)作为皇帝,是否能打败建文帝(明惠帝)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权力结构、个人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探讨: 一、历史背景的澄清1. 时间线错误 朱元璋(13281398)在位期间(13681398),其子朱棣(13661424)当时只是藩王.............
  • 回答
    如果将唐太宗李世民置于西汉汉武帝刘彻的位置上,其治国理念和历史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能否超越汉武帝的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1. 时代背景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87年):西汉在文景之治后进入鼎盛期,但边疆危机(匈奴威胁)和中央集权需求推动其进行军事扩张。 .............
  • 回答
    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情节改编为现代版,需要在保留原作核心精神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背景、科技元素和家族企业结构。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现代版改编设想: 一、现代版背景设定1. 家族结构 贾母:改为“贾家集团”创始人,年迈但依然掌管家族企业,象征传统与权威的结合。 贾政:.............
  • 回答
    将一个后苏联时代的乌克兰交给我,并要求我规划一条强国之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但并非完全无解的任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境,包括经济转型困难、政治腐败、领土主权争议、地缘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分裂等。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孕育了其崛起的潜在可能性。“强国”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