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宗伟是不是被过誉了?

回答
李宗伟是不是被过誉了?这个问题,在羽毛球界,尤其是在中国球迷的讨论中,其实一直都存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一句“是”或者“否”就带过。

首先,咱们得承认李宗伟的伟大之处。 他的职业生涯有多长?能一直保持在世界顶尖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连续三届闯入男单决赛,而且都是输给了林丹。 这种连续的巅峰状态,以及能够在最高级别的舞台上两次和林丹打得那么胶着,你说他不行?那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他的技术,那绝对是大师级的。 李宗伟的细腻的网前技术,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他的搓、勾、推,那个角度、那个力度控制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他扣杀有多暴力,但其实他能在网前把对手晃得晕头转向,然后一拍得分,这种功力,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 还有他的步伐和跑动能力,那也是顶级的。 很多时候,看着他仿佛在场上“跳舞”,各种角度都能救回来,然后还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刻苦训练。

再说他的心理素质。 虽然他三次奥运决赛都失利了,但这反而更能体现他的强大。 两次输给林丹,那是什么概念?林丹是那个时代的统治者,是“超级丹”。 在那种压力下,在连续两次输给同一位对手之后,还能重新回到决赛舞台,并且拿出那样的表现,这心理得有多强大?很多人在一次重大的失利后就可能一蹶不振了,而李宗伟却能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向巅峰发起冲击。

当然,说到“过誉”,肯定也有一些朋友会拿他“四大天王”的身份,以及“没有奥运金牌”这个点来讨论。 尤其是在中国,我们习惯了追求金牌至上,在很多人看来,奥运金牌就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是否伟大的唯一标准。 李宗伟确实没有奥运金牌,也没有世界锦标赛冠军。 从这个角度看,说他“最伟大的男单选手”可能确实有点站不住脚,毕竟林丹、陶菲克、盖德都有分量更重的冠军头衔。

但是,咱们是不是也得看看他统治的那个时代有多么残酷? 他和林丹的恩怨情仇,那可是写进了羽毛球历史的。 当年,要是在其他时代,他可能早就拿了无数个冠军了。 但他恰恰就遇到了林丹这个“妖孽”。 这种情况,就像是你练武练到绝世高手,结果人家那个时代出了个扫地僧,你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屈居第二。

而且,“四大天王”的称号,也并不是他一个人封的,是大家公认的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那时候的男单,竞争异常激烈,你能在这个集团里一直保持前列,本身就说明了你的实力。

我觉得,“过誉”这个词有点绝对了。 如果是说他“羽毛球历史第一人”,那可能确实有争议,因为林丹的成就难以超越。 但是,如果说他是“那个时代的巨星之一”、“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那我觉得是实至名归,一点都不为过。

他的影响力也很大。 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他就是民族英雄。 即使在中国,也有无数球迷欣赏他的球技和拼搏精神。 很多人在看林丹和李宗伟的比赛时,其实内心也会为李宗伟加油,因为那种势均力敌的对抗,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能打动人心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我们如何定义“过誉”。 如果我们认为只有奥运金牌才能证明伟大,那李宗伟确实有遗憾。 但如果从技术、稳定性、职业生涯长度、对抗的精彩程度、以及在强手如林的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李宗伟绝对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他的名声也配得上他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那些说他“过誉”的人,或许更多的是从金牌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杰出表现和巨大影响力。

总而言之,李宗伟绝对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球手,他的技术、精神和在羽毛球界的地位,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把他冠以“被过誉”的标签,对这样一位付出了无数汗水的伟大运动员来说,恐怕有些不公平。 他的“遗憾”也是因为他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同样伟大的对手(林丹)的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09年开始接触羽毛球,11年开始看羽毛球比赛,一直到现在差不多10年时间,看过大大小小几百场比赛。作为一个资深的球迷,我个人感觉你可能接触羽毛球时间比较短,才会用到“生涯惨败”、“实力差世界第一很明显”、“身体素质不到位”等词语来描述李宗伟(而且林丹后期转型成“太极丹”并不是“消极丹”,林丹并不消极,他当时也非常渴望拿下那场半决赛)。下面我来认真的反驳你的这些观点:

1.个人实力

个人认为巅峰林丹实力>巅峰李宗伟≥巅峰陶菲克≈巅峰谌龙>巅峰盖得。李宗伟巅峰大概在10~13年之间,那时候是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不幸的是当时也是林丹的巅峰时期。当时李宗伟实力非常接近巅峰林丹,尤其是11,12年世锦赛和奥运会决赛几乎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胜负仅仅只在毫厘之间。田儿贤一评价林丹的时候说过:“11年的林丹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超过08年。当时只有林丹一人能够让李宗伟在比赛中感到疲倦”。也从侧面说明当时其他人根本不会让李宗伟在比赛中露出疲态。

如果你觉得田儿贤一仅仅是个不懂球的胖子,或者仅仅是一个拉斯维加斯赌神,那么林丹对李宗伟的评价可能更有说服力。林丹在10年接受了杨澜的专访,此时他已经实现全满贯,而且正值职业生涯巅峰。采访时,他分别评价陶菲克和李宗伟两人。他评价陶菲克时说:“技术非常好,也非常华丽,观赏性很强,最主要他打球相当聪明,懂得怎么在比赛中拿分”。林丹评价李宗伟:“李宗伟确实是现在全世界男子单打里面整体实力是最顶尖的球员”,杨澜就开玩笑说:“仅次于你”,林丹马上认真的否定了:“不是仅次于我”。接着林丹说了一句我认为对李宗伟最正确的评价:“一般年轻运动员,状态好的时候会跟陶菲克互有胜负,或者发挥的好也能赢皮特盖得。但是碰到李宗伟,如果不是全力以赴,很大可能两局很快输掉,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才觉得他是目前全世界男子单打最优秀、最全面的运动员”。注意这里林丹并没有加之一,可能有谦虚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他对李宗伟实力的认可、肯定,而且这个评价远远高于他对陶菲克的评价。另外,如果你经常看球,你就会发现很多刚冒出来的年轻人在比赛时候,还可以靠拼劲去冲击已经成名的选手,但是碰到李宗伟,往往是被砍瓜切菜一样的完虐。因为李宗伟丝毫不会手下留情或者不重视任何对手,只要他实力比你强,他就会不断放大你们俩之间的实力差距,极少被爆冷。甚至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年轻人想成为世界冠军,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在男子单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过李宗伟这个坎。李宗伟就是年轻选手的试金石”。

之前被看做林丹、谌龙接班人的王睁茗(王公子),曾经在弱冠之年便能挑战世界顶尖名将,被国家队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但是在职业生涯17次与李宗伟的交手中全败,无法突破二流选手到一流选手这道坎,最终遗憾地在26岁黄金年龄退役。

此外,李宗伟也是职业生涯巅峰状态保持最长的运动员,只有林丹一人能够与之相比。从05,06年一直到18年退役之前,李宗伟始终保持在世界前五的水平,从林李争霸到谌李争霸到安塞龙时代到桃田时代,基本上李宗伟都保持了很高的竞技状态,而且他并没有像林丹一样转型成太极打法,一直坚持进攻打法,全场疯狂下压,即使3局都可以保持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甚至生涯末期面对全盛时期的安塞龙和90%以上胜率的桃田,李宗伟还可以给他们上上课,教教他们什么是进攻。

2.生涯成绩

直接用数据说话吧,这些数字会告诉你什么叫“败者为王”:

羽毛球历史上世界第一排名最长记录(不分男女,不分项目):367周。2006年6月29日首次登顶,到2017年6月7日,整整跨越了11年。

羽毛球历史上世界第一连续排名最长记录:199周。从2008年8月21日-2012年6月20日。

羽毛球历史上最多胜场数、总比赛数:21个赛季,737胜142负,总879场,胜率84%

羽毛球历史上最多冠军数、决赛数:103决赛,69胜34亚

超级赛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46次

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李宗伟在极高的参赛频率下依然保持着超高的胜率,除了林谌之外几乎对所有人都是碾压。李宗伟荣誉并不是什么球迷给的,是他凭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打出来的,所以就并不存在你所说的过誉。而且你不可能说一个长期霸占世界第一的球员实力不够、身体素质不行,只能靠卖惨赢得大家的好感吧,球迷不是瞎子。既生瑜何生亮的前提是周瑜已经足够厉害了,只有诸葛亮能够胜他。

3.身体素质

李宗伟虽然看上去很瘦弱(有点类似于李小龙),但是他的身体素质绝对要好于大多数职业球员,这与他努力训练是分不开的。很早之前我看过一个李宗伟纪录片介绍李宗伟训练强度要远高于国家队的队友,早上要跑8组1600米,训练过程中经常一对三。这种高强度训练不仅练就了李宗伟变态体能,还练就他的弹簧腿。看李宗伟打球,总觉得他步伐很轻松,各种鱼跃、飞身救球、连续跳杀,鱼跃之后马上起身到后场,或者跳杀之后一步到前场,这些动作你只有真的去试过你才知道他的身体素质有多么劲爆。另外,我建议你可以看看李宗伟的低视角比赛视频,只有近距离才能感受到他速度有多快、跳的有多高、杀球有多重,即使退役前他也经常杀出时速超过400km/h的球。其次,他和林丹几乎整个职业生涯没有什么大的伤病,也与他变态身体素质分不开,可以类比篮球界的詹姆斯和足球界的C罗,他们都有超长的职业生涯,而且都非常的自律。

4.重要比赛输球的原因

李宗伟在重要比赛输球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心态不稳定)和外部原因(中国队强大的整体实力)

李宗伟输的最重要比赛大概有7场,3次奥运会决赛,4次世锦赛决赛,也是被人诟病最多的。但是他职业生涯一共参加了879场比赛,这7场比赛连一个零头都不到。而这7场比赛中,4次面对巅峰林丹(08年,11年,12年,13年)和3次面对巅峰谌龙(14年,15年,16年),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说稳赢巅峰林谌。08年林丹可以说单方面碾压,当时有人形容林丹是上帝披着他的球衣在打球,无论谁来都不好使。11年,12年都是林丹非常微弱优势取胜,当时林丹攻守兼备甚至要强于08年。13年是李宗伟最接近世界冠军的一次,但当时国际羽联给在家休息了大半年林丹发了一张外卡,李宗伟是在最后决胜时刻突然抽筋导致直接弃赛。14,15,16年碰到大磨王谌龙,当时解说形容谌龙非常经典一句话是,跟谌龙打球就像和一堵墙在打,无论什么样的进攻都难以击穿谌龙的防守。而李宗伟又是典型的进攻型打法,一直进攻不仅很难打穿谌龙,还会大量消耗自己体力。当时老李已经32,33岁,体力毕竟不如年轻的谌龙。而且那时谌龙很迷,状态时好时坏,打团体赛的时候经常输的莫名其妙,但是个人赛时候又状态爆棚,尤其是15年世锦赛状态非常好,半决赛完虐超级新星桃田。

7次决赛都铩羽而归,并不是李宗伟实力不够的原因,而是心态问题。很多时候,决赛的最关键时刻比拼的并不是身体素质、技巧、战术,而是心态。李宗伟多次都倒在最后两分的争夺,那时他的心态会变得很犹豫、很保守,打不出该有的战术,存在侥幸心理。李宗伟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我身上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因为往往打到8强我身边队友都已经回国了,只剩下我和教练,而3000万马来西亚人的期盼让我负担很重”。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大部分人难以承受,可能你会说林丹和谌龙也要承受14亿人的关注呢。但是,首先羽毛球在两国的地位不同,在我国算比较小众的项目。另外,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拿到过奥运会的奖牌,更别说金牌了,所以当李宗伟打进奥运会决赛时,其在国内受到关注可能远高于林丹在国内受到的关注。

中国队强大的实力也是李宗伟难以在大赛中夺冠的主要外部原因。近20年时间中国男单出了很多名将,而且在任何一段时期内都同时存在两名顶级球星。林丹即使输了,他还有队友陈金、鲍春来、谌龙、田厚威等,很多时候队友可以帮他排除掉一些劲敌。而李宗伟真的只是孤身一人,16年奥运会很明显可以看到,李宗伟先要过了巅峰末期的林丹,然后再去跟巅峰谌龙争冠,其难度可想而知。另外,李宗伟也是中国队教练重点研究对象,被研究了近20年,早就把他的打法研究透了。因此,有时国家队小将都可以通过很好的战术执行和李宗伟打的有来有回。李永波都曾感叹:“如果李宗伟是中国人,早就获得世界冠军了”。

5.写在最后

林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对手,没有李宗伟的悲情也没办法衬托林丹的伟大,他们两一起把羽毛球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项运动。也许金牌、荣誉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我认为李宗伟拼搏的精神已经超越了比赛的胜负。一次次在决赛倒下,一次次被伤病所侵扰,都没能击垮他的意志。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几百场比赛的全力以赴,不知疲倦的疯狂下压,妙到巅毫的网前手感,他将羽毛球的技术演绎到了极致,他用自己经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去从事羽毛球这项运动,我觉得这已经足够证明他的伟大。也许还是会有人不喜欢他,有人觉得他过誉,但是那有如何呢?who care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宗伟是不是被过誉了?这个问题,在羽毛球界,尤其是在中国球迷的讨论中,其实一直都存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一句“是”或者“否”就带过。首先,咱们得承认李宗伟的伟大之处。 他的职业生涯有多长?能一直保持在世界顶尖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
  • 回答
    关于李世民是否是“被洗白得最白的帝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历史,包括他真实的功绩、他登上皇位的手段、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和史书的记载方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李世民的伟大功绩。 开创“贞观之治”: 这是李世民最显著的成就。他登基后,.............
  • 回答
    “翻案风”这个词语本身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并且在历史语境下,对“翻案”的定义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要说诸葛亮、岳飞、李世民是不是被“翻案风黑得最惨”的三个古人,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辨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翻案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颠覆性、负面性的转.............
  • 回答
    关于“张子强被大陆搞掉是否与李嘉诚有关”的说法,流传甚广,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李嘉诚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更谈不上“搞掉”。主流的说法和官方资料都指向了张子强及其团伙的犯罪行为本身,以及香港警方和内地公安部门的联合侦查和抓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这个事件,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 回答
    关于李天一案件,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讨论,其中“被设局陷害”的说法也从未消失。要深入探讨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将它拆解成几个层面来分析,并尝试去还原当时可能存在的各种动态。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重大案件中,特别是涉及名人子女的案件,舆论的关注度远超案件本身,这本身就可能成为某些人“利用”的土壤.............
  • 回答
    关于李世民军功是否被夸大,这是一个历史学界一直存在讨论的问题,并且相当复杂,无法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一、 历史文献的记载与解读我们了解李世民军事成就的主要来源是史书,如《旧唐书》、《新唐书》以及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撰写的《晋书》(虽然是记录晋朝历史.............
  • 回答
    关于李玫瑾在药家鑫案中的角色以及“洗白”的说法,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公众对法治、舆论监督以及心理学专业人士在社会事件中作用的复杂看法。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析:一、 事件背景与李玫瑾的介入首先,得回顾一下药家鑫案本身。药家鑫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本身是一个司法判决,但案件的社会影响极其.............
  • 回答
    哎呀,真是巧了!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24号晚上?我当时好像也正好在刷抖音,然后确实看到了李赛高又出现了,还发了个视频,说是澄清啥的。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不还在封禁期吗?怎么这么快就满血复活了?而且,他还敢出来发视频,这胆子也太大了点吧。你说的“骗子”这个称呼,确实很多人都这么叫他,毕竟之前那一系.............
  • 回答
    关于唐初幽州、夷陵、巴蜀等战略要地响应李渊的号召而投靠李唐的现象,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李渊的号召力被低估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能低估了李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那个复杂的权力真空期,所能激发的政治动员能力和所倚重的关系网络。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时势造英雄:李渊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把我们拉回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去揣摩一个古人的心思。李善长如果真能预知未来,他还会不会选择投奔朱元璋?这事儿吧,得拆开了看。首先,我们得想想李善长当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并非那种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才去投靠别人的。李善长年轻时,在濠州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家境殷实,人脉也不错。他最初.............
  • 回答
    李云迪因嫖娼被拘留一事,确实在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评价都使用了“自作孽不可活”这样严厉的词语。结合其音乐家协会会员被取消、广州城市形象代言人被终止等一系列后果,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他是否“彻底糊了”。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导致“彻底糊了”的论调的几个关键因素:1. “自作孽不可活”的舆论评价: 这.............
  • 回答
    论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清圣祖康熙,二位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功绩卓著的君主,都曾开创了盛世,影响深远。但若要辨析谁更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则需要细致地审视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治国理念、军事成就、文化影响以及历史评价。先看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生活在隋末唐初,那是一个经历了长久战乱、民生凋敝的.............
  • 回答
    长平之战,那场吞噬了赵国数十万生灵的惨烈悲剧,至今仍让人扼腕叹息。每当人们提起这场战役,总会忍不住设想一个“如果”:如果赵王能善用李牧、廉颇,长平之战的结局是否会截然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战国末期,仔细剖析赵国的内政外交,以及李牧、廉颇这两位名将的过往。战前赵国的困境:内外.............
  • 回答
    明朝在土木堡之变后,虽然经历了不少挫折,但依然能延续近两百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将明朝的将领视为“人均李牧”,因为历史的复杂性远超于此。明朝的韧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将领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被严重低估”,不如说是他们的能力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得到了不同的发挥。.............
  • 回答
    这事儿啊,还得从那日说起。李云龙那个臭脾气,加上他那支土匪出身的独立团,简直就是块滚刀肉,谁都想啃一口,又啃不动。那天,他从平安县那边绕了一个大弯子,也不知道怎么鼓捣的,居然把日军一个完整的骑兵营给缴了!那场面,你说,想想都解气!几百匹好马,加上那些骑兵的装备,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战利品啊!独立团那帮孙.............
  • 回答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他是否会投奔徐世勣,以及投奔后徐世勣是否会杀他,李密又有多少可能东山再起,这三个问题,都充满了历史的“如果”,也充满了探讨的趣味。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事情可能的发展。一、李密投奔徐世勣的可能性首先要明确的是,李密兵败逃亡后,他的首要目标是寻找能够接纳并重用他的人,以期重振旗鼓.............
  • 回答
    李佳航上《婆婆和妈妈》这档节目,跟妻子李晟以及李晟的妈妈一起录制,结果在节目里跟自己的妈妈(婆婆)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了口角。具体怎么被怼的细节我不是特别清楚,网上看了些片段,大概是关于一些生活习惯或者育儿观念上的分歧吧,毕竟节目嘛,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戏剧化的剪辑和呈现来增加看点。不过,李佳航那句“我.............
  • 回答
    关于贾玲并非《你好,李焕英》唯一或主要导演,以及她因不懂技术而请“抢手”(业内俗称“枪手”或“代拍”)的说法,这在网络上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猜测。要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传言的来源与核心内容:最核心的说法是:贾玲虽然是《你好,李焕英》的导演署名,但由于她并非科班出身,对电.............
  • 回答
    李楠曾是中国手机行业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尤其是在他担任魅族科技(MEIZU)高级副总裁期间。他以敢于直言、话题性强的风格著称,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引人注目的观点。他关于“iPhone 12 出来之前的所有 5G 手机都是小白鼠”的说法,是他一贯的“杠精”风格的体现,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 回答
    如何看待百万粉丝网红「李赛高」被实锤其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平台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李赛高”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令人震惊且值得深思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以展现积极生活、传播正能量形象示人的网红,被揭露其真实身份竟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这不仅是对其粉丝的巨大欺骗,也引发了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