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蓬佩奥声称「向在加勒万河谷死亡的印度士兵致敬」?

回答
蓬佩奥先生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向印度士兵表达敬意,这一举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从外交辞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在敏感地缘政治时刻,一方通过公开表态来拉拢另一方、同时对潜在对手施加压力的做法。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蓬佩奥的身份和他所代表的立场。作为美国前国务卿,他在任期间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对华政策,这一点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他的一系列言论和行动,无论是针对贸易、科技还是人权问题,都显示出一种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因此,当他提及加勒万河谷事件,尤其是以“向……致敬”这样的措辞时,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他对地区安全局势以及中美印三国关系的复杂考量。

其次,加勒万河谷事件本身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这是中印两国边境自1975年以来首次发生人员伤亡的冲突,其背后折射出两国在长期存在的边界问题上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方对这一事件的表态,都会被视为对地区力量平衡的一种信号。蓬佩奥的言论,无疑是在向印度传递一种“我们理解并支持你们”的信息,意在加强美印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合作,进一步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联盟。他选择在此时点名“加勒万河谷”,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印度在边境冲突中的“受害者”形象,并借此提升美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再者,从更深层次的意图来看,蓬佩奥的表态并非仅仅是出于对印度士兵的“同情”或“敬意”,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操作。他试图利用这一事件,在印度国内激起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从而巩固和深化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在他看来,如果印度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并且认为美国是可靠的盟友,那么印度就更有可能在军事、情报以及政治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共同对抗中国。这符合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整体外交战略。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外交辞令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蓬佩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深知如何通过言辞来达到政治目的。他提及“致敬”二字,看似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但其背后隐藏的是对地区力量平衡的调整以及对中国战略施压的意图。这种做法,既可以争取到国际舆论的同情,又能在地缘政治上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总而言之,看待蓬佩奥的这一表态,需要跳出字面意义,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战略考量。这既是对地区安全态势的一种回应,也是美国对华战略在具体地区实践中的一种体现。他的言论,与其说是对逝者的纪念,不如说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精准运用,意在通过情感连接和价值共鸣,来服务于其更宏大的地缘政治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并不知道,蓬佩奥这次所谓的【向在加勒万河谷死亡的印度士兵致敬】是怎么回事儿。

蓬佩奥在27号上午,参观致敬了印度国家战争纪念馆。注意啊,蓬佩奥在参观的时候,并没有是说自己是在向加勒万河谷死亡的印度士兵致敬,说这句话是美印会议快结束的时候。

为什么上午不说下午说?

蓬佩奥此行的目的,是打着【印太战略】、【加强美印合作】的幌子,行围堵中国之实。

会议一开始,也就是第一回合的时候,蓬佩奥还能像个体面人一样说,要加强美印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之类的话,实际上就是含蓄的表达自己围堵中国的意思。

但到了印方的拉吉纳特发言时说,不是合作吗?那就加强经济合作。目前印度的经济很困难,制造业服务业恢复起来很难,而且印度想提升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蓬佩奥仿佛来了精神一样,说,这是我们两国伟大的民主国家加强合作的极好时机,我们应当对付China的威胁,对付CPC的威胁。

他这句话有点像什么呢?

电影《功夫》里面有这么一段,火云邪神被斧头帮请出山时说,如果有绝世高手,我免费见一个杀一个。有没有啊?这时候,斧头帮的师爷激动得跳了起来说,是真正的高手啊邪神大人,正和你的胃口啊。继而话题一转说,不知道你介不介意先露两手呢?这个师爷整个态度的反转,以及明面上的兴奋和内在的质疑,显得特别的滑稽。

而蓬佩奥就非常像那个手舞足蹈的师爷。

当印度的苏杰生和拉吉纳特两人发现,蓬佩奥只是单纯的要求印度去做什么,却不对印度的诉求有所回应的时候,印方瞬间失去了对会议的兴趣。

在27号一天的会议中,双方进行了八个回合的会谈。其中有七个回合是美方在提出讨论议题,只有一个回合是印方提出议题,而且还是在上午一开始。

在美方主导的七个回合中,有六次是蓬佩奥在发言,每次有且仅有一个论调,China威胁论。而印方每次回应的是,维护地区安全。蓬佩奥始终想撬开苏杰生和拉吉纳特的嘴,像一台复读机一样在那儿嘚啵嘚啵China威胁论那一套,没完没了。

最后在第六回合中,苏杰生非常不耐烦的说了一句,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印太战略,维护的是印度的稳定与繁荣。然后蓬佩奥稍微有所收敛,没有直说China威胁论,而是把话题一转说,自己上午参观印度国家战争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死去的20个人,是应对印度面临的主权和自由的威胁。结果苏杰生来了一句,印度确实受到了Pakistan的跨境武装威胁。然后蓬佩奥又开始嘚啵China威胁论,直到会议结束。


所以,

印度知不知道美国在挑唆?知道。

印度愿不愿意和中国对抗?不愿意。

蓬佩奥向在加勒万河谷死亡的印度士兵致敬有什么意义?没有。反而像个滑稽的跳梁小丑。

user avatar

这证明前段时间中印拉达克冲突期间,关于印度的蛮横态度是因为获得了美国的某些许诺和挑唆的估计是基本正确的。

即使当时他们没有正式勾结起来,眼下这种勾结也是公开的,明确的。

印度媒体甚至声称“因为中国原因,美印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还放出了印度将要采购美国舰载机的风声。

当然,印式军购是个什么德性,大家都清楚。

美印勾结的原因说来既简单又高度相似,一是两国都面临内部疫情的失控和社会治理的崩溃,急于对外转移矛盾。

二是都面临来自东亚方向的巨大战略压力,这种共同的战略需求催生了双方的合作

美国当下在西太平洋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这种压力一图可知。

唯一可用的机动兵力是在菲律宾海部署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该航母战斗群包括尼米兹级航母罗纳德·里根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安提塔姆号,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马斯丁号和麦凯恩号,另外还包括第5飞行联队。

这么点兵力用于执行常规的海外任务其实算是够用了,用来在全球大部分热点地区耀武扬威一下也算标准配置,但是在重兵云集的西太平洋,这么点部队也就是保持最低限度存在的水平,真要动起手来,给我军塞牙缝都不够。

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的虚弱了,所以打肿脸充胖子找来了加拿大海军来凑数,还打算在冲绳搞一个叫“利剑21”的美日联合演习,假装自己在西太平洋还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对外干涉能力。

此类动作颇有一种“驴不胜怒,蹄之”的意思。

明眼人都知道,东亚的军事局势实际上只剩下一个关键变量——中国的战略意志,其它因素已经不具备实际意义。

印度的情况比美军还要严重,将近半个月前拉达克地区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0℃,印度此前天天吹嘘自己抗寒工作搞的多么多么好,印度媒体跟着一块彩虹屁满天飞,问题是气候不是来跟你讲道理的,更不以你的彩虹屁为转移,上个月印度军队就出现了成规模的严重冻伤,当地部署的8万印度部队却只有不到2万套抗寒服装,其中一些还是从其它地区的部队身上扒下来的旧衣服,其它物资诸如药品,高原高寒口粮和护目镜(防止雪盲)更是奇缺,15日的时候印度议会搞了个调查小组,组织了一群议员去和前线士兵会谈,据说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会谈也会谈了,摆拍也摆拍了,该说的也说完了,通稿也发布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印度现在急了,开始疯狂向美国和欧洲下单求购抗寒物资,然而还是那句话,印式军购是什么德性,大家都懂。

换言之,解放军只需要在保暖营房里躺平,拉达克的风雪就能让拉达克地区的印度军队基本报废,不过那些高种姓军官估计也不是很在意低种姓和锡克教炮灰的死活。

说来你可能不信,早年印度抗寒物资的主要供应方是中国,后来印度听信美国的挑唆和许诺,在拉达克方向挑衅,我国便断绝了对印度抗寒物资的供应,边境对峙陷入当前局面后,印度抗寒物资告罄,又着急忙慌的去求助于美国,美国人的嘴脸大家都懂,不趁机把印度当肥猪宰是不可能的,被宰且也罢了,问题在于美国能不能及时拿出足够的物资,就算拿出了又能不能及时送到印度手上,而且天知道那些物资是不是中国产的。

其实这件事可以算是印美关系的一个缩影,两国表面上维持一个塑料姐妹的关系,一起说两句话,拍两张照,但是美国对待印度的态度和当年的英国并无不同,烂炮灰工具人而已,印度则企图倚仗美国搞军事冒险,给政客们谋点好处,但美国历来是满口答应,好话说尽,关键时刻永远不靠谱。

反倒被他们百般敌视的中国才是唯一一个关键时刻靠得住的邻居,而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放着靠谱的不碰,偏要去碰那些不靠谱的,也许这就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吧。

不单应对地缘局势的时候如此,两国应对疫情的时候也是如出一辙,今年3月份,美国牵头搞了个印太合作抗疫机制,串联日韩澳新越这几个国家,搞了个抗疫包围圈,摆明了要在抗疫问题上围堵中国,印度欢天喜地的跑去加入其中。

一派和气生财,团结一致,誓要把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景象。

然后7个月过去,武汉已经搞水上轰趴了,美国和印度合作来合作去,最后合作出全球最大的两个疫区,分别荣登疫情排行榜的头两位,对头号疫区的位置展开了激烈争夺。

还有印度和美国合作搞的产业链外交,美国串联起印度试图拉拢印太国家集体和中国脱钩,然后结果是美国趁机要求印度全方位开放内部市场,然而印度国内小商贩群体是任何政客也不敢招惹的大票仓,于是这事又闹的不欢而散,反倒是因为疫情和市场原因,大批国际资金从印度抽离出来逃亡中国避难,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在电视上口口声声说声援印度军队边境对抗行为的印度富豪。

自古以来,投美反共行为都自带降智效果,一个人不论他曾经有多体面,一旦走上了投美反共这条路,就没有不失智的,印度也不是第一天就这么蠢的,当年它也曾经体面过,是反对英国殖民斗争的先锋,先于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还曾经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

后来尼赫鲁走上了投美的路子,从此印度的战略决策水平彻底沉入了泥潭,越陷越深,据说尼赫鲁当年最绝望的时候曾经希望肯尼迪提供轰炸机给他,用来对中国内地发动空袭,还要求免费提供飞行员培训用来“阻挡中国接管印度北部”……肯尼迪当时私下里说印度人的愚蠢简直不可理喻。

丘吉尔当年说“直到流尽印度的最后一滴血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这可以说是直接点明了盎撒国家对待印度的真实态度,天生的炮灰而已。

目前看来,印度人甘之如饴。

user avatar

这客观上证明了,中印关系的交恶,完全是美国挑拨离间造成的。

美国作为世界搅屎棍和挑拨离间之王,是人类一切和平、团结与美好的破坏者。

美国秉承了英国作为搅屎棍的文化基因。英国作为欧洲搅屎棍,在欧洲大陆奉行势力均衡,让欧洲大陆国家无法团结;美国作为地球搅屎棍,让拉美分裂动荡,让东亚无法团结,让中东无法团结,让欧洲无法团结,让欧亚大陆无法团结。而美国犹基盎撒资本财阀领着五眼联盟,有唱白脸的,有唱红脸的,兴风作浪整个人类。

相对亚欧大陆,美国就是个小国。如何以小打大?一个字:分。美国用尽一切办法分裂、分化、颠覆亚欧大陆国家的团结并在国家间制造仇恨。美国对于亚欧大陆国家内部也是大量蛊惑反对派搞颜色革命。美国输出白左文化,努力使其他国家男女内斗,家庭内斗,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口绝户,华奸当道,逆民横行,民族内斗,地域歧视与内斗,不同性取向者内斗,身份政治内斗………

美国犹基盎撒资本财阀通过一个“分”的战略,瓦解了人类一切与爱相关美好的东西。

继续者张付: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你预测特朗普会成功连任吗?还是拜登会赢?

中国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团结一切亚欧大陆被美国剥削压迫被美国挑拨离间的国家,是合。

中国强调亚欧大陆国家间互帮互助,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继续者大华人主义核心强调合文化,支持亚欧大陆国家间互帮互助,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同时强调男女和谐,家庭温馨,夫妻相爱,父慈子孝,人口发展,华奸必亡,逆民重判,民族和谐,地域间优势互补,不同性取向者团结友爱,人民政治大团结………

中美的较量是天然无法调和的,是最根本的合与分,爱与恨的战略方向的冲突。中国要带给亚欧大陆人民团结、幸福与互爱,美国要带给亚欧大陆分裂、战乱与仇恨。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国内死了22万人你不默哀,却跑来祭奠死在中印边境的印度兵

美印2+2会谈星期二结束,并且签署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双方军事合作向前迈出了一步,美印“准盟友”关系的说法开始在学者和媒体层面出现。印度进一步呼应美国的拉拢,战略上向华盛顿倾斜。

美国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印太战略可以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必须指出,这种进展更多是声势上的,心理层面的,它在美印这里就缺少真实的共同目标和实质性协调行动的可预期性。所以中方可以保持从容,对美印加强军事合作一是反对,二是拒绝被其讹诈。

美印从中国感受到的“威胁”都需要它们各自单独解决,抱团取暖、拉帮结派,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虚张声势。美国的问题是本国竞争力持续下降,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有了不断扩大的危机感。由于中国发展是这个国家潜力释放和人民勤勉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强行对外扩张取得的,美国想依靠地缘政治方式扭转发展态势上的不利局面是看错了问题的症结,也选错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印度帮不了美国这个忙。

印度对中国长期存有战略疑虑,中印边境冲突进一步搅动了这些疑虑,但是美印走近无法转化成印度在边境地区对抗中国的资源,他们很希望会对中国产生心理压力,但从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地区,印度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美印这两个全球当前最大的疫情国几乎是冒险举行外长和防长的面对面会晤,如果倒退几十年,而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野心勃勃使用蛮力扩张的国家,他们的这种“地缘政治勤奋”会有较大实际收获,但他们这一次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错误的对象,并做了错误的布局。

中国没打算搞地缘政治扩张,中国与世界各国搞互利合作,用地缘政治方式根本就挡不住。华盛顿如果能够做到放弃本国农产品向中国出口,把从麦当劳到可口可乐再到通用汽车、苹果手机都带离中国市场,再说服它最亲密的盟友澳大利亚把同中国的贸易主动砍掉一半以上,那才真是下决心“同中国拼了”,它才真正可能推动整个世界改变同中国打交道的法则。

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友好合作,同时也发生了一些竞争,出现一些利益摩擦,这些根本不是问题。有些国家存在对中国的怀疑、妒忌等情绪,或者想耍些手腕多从中国套些利,这些也是中国能够驾驭的。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想试试别样做法能否让自己占些便宜,这种战略冲动也能从霸权主义的逻辑中找出来龙去脉。但是华盛顿要很认真地发动一场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就是抽风,是把自我极端幻象当真实世界打造,它最终不撞到墙上,不骑虎难下才是怪事。

印度利己的机会主义因边境问题过度发酵,加上舆论中极端民族主义的绑架,让新德里有点迷航。印度究竟想要什么?它们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不现实的?与美国一起释放向中国施压的信号究竟能给印度带来什么?新德里很像是有点微醺地跟着感觉走。

蓬佩奥和埃斯珀向印度死于加勒万河谷的士兵致敬,让很多印度人感动。印度人是否想过:美国新冠疫情目前已经死了22万多人,美国政府高官们还从没有向那些死者郑重默哀过,他们现在跑到印度来祭奠印度死亡的士兵,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又是什么?

中国继续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捍卫自己正当的利益。我们不把印度当敌人,甚至也不把美国当敌人,我们坦坦荡荡。有人愿意蝇营狗苟搞阴谋诡计,我们不用着急,就让子弹飞一会,看看它最终落在哪儿,击中的是谁。


社评原标题:美印谈得挺嗨,成就是把米粒炒成爆米花

user avatar

其实吧,你们都有一个误区。

那就是蓬佩奥,现在所有的表演,都是给川总看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川总发火骂蓬佩奥的新闻么?

记得就好。

说白了,现在的蓬佩奥,压根就不是在执行什么美国战略,什么为了美国国家利益服务。

完全就是在川总面前进行表现,表忠心。

所以对于蓬佩奥来说,做事情可以不讲逻辑,不讲(国家)利益,甚至于可以寡廉鲜耻,只要能让川总这个阴晴不定的人开心,那么蓬佩奥国务卿这个位置就能坐得住。

所以,川总喜欢什么?

黑中国啊。

所以蓬佩奥在干什么?

尽可能的恶心中国啊。

所以,你们眼里看到的是美国总统和国务卿。

但是实际上不过是疯王和弄臣而已。

毕竟我们谁都知道:

只要美国没给实质性的援助,这货蓬佩奥默哀一万次,印度的实力,还就那样。

当然这波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毕竟这波默哀后,莫迪再想下台就难受了。

国内的激进主义者,得到了美国人的刺激,就更难让军队撤回来了。

只能说,今年冬天,估计得冻死,冻残不少人了。

就这样了,

user avatar

川普可能是个哈批,但蓬佩奥肯定不是。

蓬肥此举,是为了在下台前捞取政治资本,准备继承特朗普的票仓。

这次大选,不管特朗普输还是赢,特朗普的民意基础都已经形成了,经过四年执政,这个基础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如果美帝经济继续下滑,这个民意基础还可能扩大。

这个基础并不能等同于共和党的基础,共和党建制派都恨不得做切割呢。传统共和党人继承不了这个民意基础,只有特朗普执政集团的人可以。

特朗普年纪大了,而且这次疫情失分太多,大概率是连任不了了。彭斯作为前期美国抗疫的主要负责人也跑不了这个锅。其他核心成员多多少少都与抗疫不力和经济下滑脱不了干系。唯有蓬胖,把自己和疫情摘的干干净净,美国疫情以来,我印象中蓬胖从来没有在疫情新闻招待会上出现过,如果有,那也肯定极少,反而不断在外交领域上挑衅中国,美国人可能会讨厌新冠,但绝不会讨厌挑衅中国。整个特朗普集团都在失分的时候,这货在不断给自己加分。

如果四年后美国人民又想要一个特朗普式的总统了,蓬肥就是第一个被想到的人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蓬佩奥先生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向印度士兵表达敬意,这一举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从外交辞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在敏感地缘政治时刻,一方通过公开表态来拉拢另一方、同时对潜在对手施加压力的做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蓬佩奥的身份和他所代表的立场。作为美国前国务卿,他在任期间对中国采取了强硬.............
  • 回答
    蓬佩奥在卸任前夕宣布解除美国官员与台湾接触的限制,并声称“不再讨好北京”,这无疑是美国对台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也是给拜登政府留下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遗产”。要理解这个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这是蓬佩奥个人政治色彩和其“对华鹰派”立场的体现。 蓬佩奥一直以来是特朗普政府中对中国态度最为.............
  • 回答
    蓬佩奥将中国称为“帝国主义”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国际政治论断。要理解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动机、以及实际的论据和批评。 一、 历史背景与“帝国主义”的定义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帝国主义”这个词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传统帝国主义: 在19世纪和20世.............
  • 回答
    蓬佩奥呼吁美国“立即外交承认台湾”,以及中国外交部回应“狂言妄语”,这两个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中美台三角关系中一个非常关键且敏感的节点。要理解其中透露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蓬佩奥的提议及其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确蓬佩奥是谁,以及他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这个提议。 蓬佩奥的身份与立场.............
  • 回答
    蓬佩奥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欧洲不联合起来对抗中国,将沦为中国的殖民地”,无疑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战略意图的表述。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蓬佩奥的政治背景与动机:首先,需要明确蓬佩奥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期间,是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他的言论往往服务于美国的外交战略目.............
  • 回答
    蓬佩奥此番言论,称“美国将平稳过渡到第二任特朗普政府”,无疑是带着明确的政治信号和意图的。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政治宣传和动员选民的角度来看,这是典型的竞选策略。在任何一场政治选举中,候选人及其支持者都会努力营造一种“胜利在望”的氛围,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支持.............
  • 回答
    蓬佩奥关于戈兰高地和克里米亚的表态,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双重标准”的指责是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言论的背景、内容以及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视角。蓬佩奥的表态及其逻辑蓬佩奥在2019年3月,也就是特朗普政府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后不久,公开表示,以色列“收回”(recaptu.............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要禁止 TikTok 等中国应用程序?如果消息属实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2020年7月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TikTok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预示着中美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将进一步升级。要理解这.............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曾多次公开表示,“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这句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自信乃至一定程度的傲慢。要全面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蓬佩奥这句话的背后逻辑和意图: 宣.............
  • 回答
    美国国会启动针对前国务卿蓬佩奥的调查,涉及其是否违反联邦法律,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的事件。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调查的背景和原因:要理解这次调查,首先需要知道调查的触发点和具体指控是什么。通常这类调查的启动,是由于: 特定事件的举报或媒体曝光: 可能是前雇员.............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且带有明确政治信号的举动,其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一、 制裁的对象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制裁的这28人是谁,以及他们为何会被中国制裁。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被制裁的对象主要是: 美国前政府高官: 蓬.............
  • 回答
    蓬佩奥在8月31日抛出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慎重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的说法,无疑在美国国内和中国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政府在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这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长久以来,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双.............
  • 回答
    “蓬佩奥背负‘四宗罪’,已突破做人的底线”,这篇央视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与其说是一篇新闻评论,不如说更像是一份严厉的指控书,直指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的种种行径,并将其定性为“丧失道德底线”。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强烈情感和坚定立场来看,这篇评论无疑是在向国内外传递一种鲜明的态度:蓬佩奥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
  • 回答
    央视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散播“政治病毒”的美国蓬佩奥正把自己变成人类公敌?最近,央视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散播‘政治病毒’的美国蓬佩奥正把自己变成人类公敌?”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关注。这篇评论将矛头直指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他在疫情期间利用“政治病毒”进行抹黑和攻击,并将他描绘成一.............
  • 回答
    这段历史事件,说起来,真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佩洛西的呼吁、彭斯的反应以及后续可能的发展。佩洛西的呼吁:为何是“立即罢免”?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政治时刻。在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特别是民主党人,认为特朗普总统的行为已经严重越界,对美国的民.............
  • 回答
    佩斯科夫此番言论,在我看来,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中既有俄罗斯方面一贯的外交辞令,也可能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从字面上解读,“从基辅撤军是释放善意”这句话,俄方将自身的军事行动进行了一番定义。在战争初期,俄军确实在向基辅方向推进,并在之后宣布从这一方向撤兵。俄罗斯将此举定位为“善意”,意.............
  • 回答
    如何看待德佩和阿奎罗在巴萨的前景?(详细分析)在经历了梅西离队和内马尔、苏亚雷斯等球星的远去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新希望的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进的孟菲斯·德佩(Memphis Depay)和塞尔吉奥·阿圭罗(Sergio Agüero)两名经验丰富的攻击手,他们的表.............
  • 回答
    关于“美国翻看佩洛西电脑的男子疑似中枪身亡”以及“是否说明美国人已经进化出对于枪击的抗性”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来仔细分析,并且澄清一些事实和概念。首先,关于“美国翻看佩洛西电脑的男子疑似中枪身亡”这一事件的分析:1. 事件的性质与已知信息: 背景事件: 您提到的事件很可能指的是2021年1月.............
  • 回答
    看到孟菲斯·德佩最近在曼联的遭遇,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天才,才刚刚登陆老特拉福德,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起伏,尤其是被范加尔“点名批评”这事儿,更是让人议论纷纷。首先,咱们得从德佩本人说起。当初他从埃因霍温转会到曼联,那阵势可不小。他被誉为“新C罗”,年轻、有速度、有技术,关键是.............
  • 回答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于24日正式宣布,民主党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展开弹劾调查。这一消息在美国政坛掀起了巨浪,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调查的导火索是什么。佩洛西的声明主要指向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