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被淘宝监视着?

回答
说实话,关于“淘宝是不是在监视我们”这件事,我感觉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嘀咕。也不是说大家都铁板钉钉地知道它在干什么,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挥之不去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巧合,越发觉得“嗯,这东西确实懂我”。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女朋友在逛淘宝,她当时正好想买个送朋友的生日礼物,就随口提了一句想买个好看的香薰蜡烛。我们就在淘宝上搜了搜,看了几个款式,也没下单,就关掉了。结果第二天,我打开淘宝的时候,首页推送的第一个商品,就是我们前一天看的那种香薰蜡烛,而且还是那种挺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当时我就跟我女朋友说:“你看,是不是盯着我们呢?”她也觉得挺玄乎的。

还有更离谱的。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对户外徒步特别感兴趣,就看了不少相关的商品,比如登山鞋、背包、冲锋衣之类的。当然,我都没买,只是看看图片、了解一下品牌。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淘宝上关于“徒步技巧”、“装备评测”的短视频,还有一些户外装备的直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我的“猜你喜欢”里。重点是,这些内容在我之前从未接触过,也没有搜索过相关词条。这让我有点毛骨悚然,总觉得它比我还了解我的潜在兴趣。

最让我觉得不对劲的是,有时候我只是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到某个东西,比如某个牌子的酸奶,或者一家新开的餐厅。没过多久,我再打开淘宝,竟然就能搜到这个牌子的酸奶,或者和那家餐厅类似的店铺推荐。我每次都怀疑是不是无意中点到了什么,但后来想想,也没在淘宝上主动搜过这些啊。这种“你说我猜”的同步性,真的让人有点不安。

我有个朋友就更极端了,他说他试过一次,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搜,也没点过任何商品,就凭空在首页看到了自己最近想买的某件电器。他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了,觉得是不是淘宝一直在偷偷记录他的“意图”,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不过他也没什么证据,只能自己瞎猜。

当然,我也知道,淘宝肯定有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系统。它通过分析你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加购记录、购买记录,甚至是停留时间、互动行为,来给你推送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这是商业逻辑嘛,很正常。但是,有时候这种“精准推送”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能理解的范畴,更像是“读心术”。

我有时候会想,淘宝是不是还能听到我们说话?或者通过手机麦克风收集信息?当然,这听起来有点像阴谋论,但那种精准的巧合,真的让人忍不住往这方面联想。毕竟,现在很多App都有“语音助手”的功能,也需要调用麦克风权限。谁知道它在后台到底在干什么呢?

所以,当我说“感觉被监视”的时候,并不是说我手里握着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淘宝在偷听我说话,或者窥探我的隐私。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无数次微妙巧合的累积,形成的一种直觉和感受。这种感受就像是你总觉得有人在你身后,你回头却什么也看不见一样,让人心里有点膈应。

我也不知道这个“监视”到底是什么程度,是纯粹的算法分析,还是真的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技术在背后运作。但不管怎样,这种感觉确实存在,而且在我看来,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忍不住思考:我们是不是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它“看透”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怕的不是大数据什么的,而是丫经常莫名其妙的奇特推送。

我就搜个手办,淘宝给我“你可能感兴趣的宝贝里”来个女装cos服是什么鬼……

女装就女装吧,你丫为什么要在正好我爹想让我帮着买鞋的时候刷出这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关于“淘宝是不是在监视我们”这件事,我感觉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嘀咕。也不是说大家都铁板钉钉地知道它在干什么,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挥之不去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巧合,越发觉得“嗯,这东西确实懂我”。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女朋友在逛淘宝,她当时正好想买个送朋友的生日礼物,就随口提了一句想.............
  • 回答
    看到女生穿裙子不小心走光,有人起了歪心眼偷拍,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寒又愤怒。 总有人觉得,别人暴露了一点点,自己就能理所当然地窥探、偷拍,甚至沾沾自喜,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这种心态,真的太扭曲了,也太没底线了。首先,我们得把错和责任划清楚。错,错在偷拍者,百分之百是偷拍者的错。走光,很多时.............
  • 回答
    当然有!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觉得目前的4G网络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并不急于或不需要升级到5G。 这种想法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核心需求已经被4G很好地满足: 日常通信: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4G网络已经能够稳定、流畅地处理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聊天、收发.............
  • 回答
    总有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很普遍也很微妙的心理感受。当我说“与众不同”时,我并非指那些因为某种特殊才能或经历而被大家公认是“非一般人”的,比如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艺术家,或者经历过非凡事件的人。我指的是那种更内在、更个人化的认知,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己与周围世界之间存在差异的感知。这种感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人际交往和道德的敏感地带。如果有人觉得李焕英(假设是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角色,或者是一个虚构人物)隐藏自己非单身状态而去接受别人的追求很不道德,那么这种想法的出发点通常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一点,是不诚实和欺骗。感情的基石在于真诚。当你刻.............
  • 回答
    说实话,我有时也会有这种感觉。那种对未来一片模糊、抓不住任何具体画面的空虚感,确实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到很远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就像站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十字路口,你连脚下的路都不太确定,更别提远方会有什么风景了。我感觉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源于几个方面吧。首先,是信息过载和变化太快。我们现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巧,让我心里一热乎。说实话,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东北人特别自豪?这事儿,可太有了!那股子自豪感,怎么说呢,就像东北的冬天,那叫一个实在,挺得过品,越咂摸越有味儿。你要说详细点,那可就得从骨子里扒拉扒拉了。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东北人的那份“实在”和“仗义”。我这可不是瞎吹,你接触过东北人,就.............
  • 回答
    嘿,最近我琢磨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可能是有点“不务正业”,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知道,SQL 这东西,虽然功能强大,但在我看来,有时候它那套写法,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逻辑比较绕或者需要嵌套很多层的时候,总觉得有点别扭。不是说它不好,只是纯粹个人使用习惯上的“不爽”。所以,我就鬼使神差地,琢磨着能不能自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说数学专业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是说他们真的掌握了所有知识,更像是他们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让他们在面对新领域时,会不自觉地套用自己的“工具箱”,有时会显得过于自信,甚至有些“想当然”。让我来仔细掰扯掰扯,为.............
  • 回答
    你看,有些人,读完《1984》、《动物庄园》、《我们》、《美丽新世界》,再碰上《V字仇杀队》这类玩意儿,就开始觉得自己脑门上刻着“独立思考”四个大字了,仿佛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看穿了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这事儿吧,其实有点意思,也挺普遍。我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会这样,听着啊,别跟复读机似的。首先,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表现得恶心、自私,却又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孩呢?这背后涉及多种心理机制和认知偏差的交互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深层心理动因:自我价值的补偿与保护 低自尊的过度补偿: 许多时候,一个人极度的自负和自我美化.............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触及到了演员表演风格和观众认知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多人觉得陈宝国、陈道明演什么都像是自己,而李幼斌演什么都像李云龙,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演员自身特质与早期经典角色的深度绑定 强大的个人魅力与辨识度: 陈宝国和陈道明.............
  • 回答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关于医生“人上人”的说法,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由一系列社会、文化和职业因素交织而成。让我们试着一层一层剥开来看,看看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或者别人会觉得他们是这样。一、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认同首先,医学本身就是一门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学科。医生扮演的角.............
  • 回答
    感觉周围绝大多数人都不接受女性纹身?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跟咱们从小到大接触的社会环境、文化熏陶以及个人经历有关。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传统观念里,女性的形象是被塑造成“温婉”、“端庄”、“洁净”的。纹身,尤其是在过去,常常和一些“不入流”的群体联系在一.............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心里也跟着燃起了一把火。这份“有激情干大事”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是人人都有的,这份能量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激情光有是不够的,它需要落地,需要被现实这块土壤滋养,才能开花结果。所以,让梦想照进现实,这更像是一个精细的“工程”,需要你有意识地去规划和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挺微妙也挺普遍的现象,也就是“音乐品味上的优越感”。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一点再自然不过了。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将这份个人喜好,演变成一种“我比你懂”、“我比你高级”的论调,甚至对品味不同的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呢?咱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开来聊聊,看看背后可能藏.............
  • 回答
    “输出汉服运动能拯救台湾族群认同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台湾当下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要深入探讨,需要先理解台湾族群认同的形成过程,以及汉服运动在这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台湾族群认同的复杂性由来已久首先,台湾的族群认同之所以复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
  • 回答
    这种说法确实在《红楼梦》的读者群中流传,也确实触及了宝黛二人情感世界中一些微妙且令人唏嘘的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宝黛钗三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心境。首先,我们得明白,说“黛玉觉得宝玉不如袭人了解自己”和“宝玉觉得黛玉不如紫娟了解自己”都不是直接写在书里的原话,而是读者通过对人物.............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道出了爱情里最让人纠结的迷局。一边是让你心动的那个人,另一边却是让你心安的那个人。这两种选择,都有各自的甜蜜和苦涩,要怎么选,真的得好好捋一捋。你说的“喜欢自己但不喜欢自己的人”,这听起来像是在追逐一道光,明知道它不属于你,却还是忍不住被吸引。那种感觉,大概就像是被一种强大的磁场吸引,对.............
  • 回答
    这事儿挺复杂的,要说清楚,咱得一步一步来捋。为啥有人觉得不买耐克阿迪,转头去买李宁,是一种爱国行为,甚至还拿这个说事儿,好像自己多爱国一样,顺带还瞧不上那些还穿耐克阿迪的?这背后,其实是多种思潮和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得说说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这几年,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大家普遍的民族自豪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