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有什么影响?如何避免感染?

回答
幽门螺杆菌:腹中“隐形杀手”,你我身边有多普遍?感染后该怎么办?

你是否经常感到胃胀、胃痛,吃点东西就打嗝、反酸?又或者,你只是单纯地想了解,那个经常被提及的“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有什么影响?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存在于我们胃里的“老朋友”,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

幽门螺杆菌:藏在你我胃里的普遍存在

先来点数据“压压惊”。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超过一半的国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的,你没看错,这个数字相当惊人。这意味着,在我们身边,随便问几个人,很可能就有几位是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它很多时候表现得“沉默寡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细菌,它生命力顽强,能够在强酸性的胃黏膜上生存,并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换句话说,你吃不干净的食物、和感染者共用餐具、甚至亲吻都可能成为它的“入境通道”。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发生什么?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此普遍,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出现症状,很多人可能终生携带且无明显不适。然而,一旦它开始“捣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胃部问题:

慢性胃炎: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症状可能包括:
胃胀、胃满: 饭后感觉肚子胀胀的,好像有气排不出来。
胃痛、隐痛: 胃部有不适感,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是绞痛。
嗳气、打嗝: 频繁地打嗝,感觉胃里的气体往上涌。
反酸、烧心: 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里的酸水反流到食道,引起烧灼感。
食欲不振、恶心: 对食物失去兴趣,有时还会感到恶心。
消化不良: 感觉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长,不容易消化。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当胃黏膜受到长期侵蚀,就会形成溃疡。溃疡会带来更剧烈的胃痛,尤其是在空腹时或夜间,疼痛感可能更明显。溃疡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柏油样便。

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 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会发生慢性炎症,进而出现萎缩、腺体减少,甚至发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细胞变成类似肠道黏膜的细胞)。这些变化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虽然癌变的几率不高,但需要引起重视。

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伴随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会显著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虽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癌,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疑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潜在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胃外疾病有关,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在深入进行中。

如何避免感染?—— 从生活细节做起

既然幽门螺杆菌如此普遍,我们又该如何“自保”呢?避免感染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餐具的清洁与分餐:
“分餐制”是最好的保护伞: 尽量提倡分餐,每个人使用自己的餐具。
“公筷公勺”不可少: 如果是聚餐,务必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将细菌通过唾液传播。
餐具的彻底消毒: 家中使用的碗筷等餐具,最好定期进行高温消毒,例如使用消毒柜。

2. 饮食的注意:
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尤其是一些肉类、海产品等,一定要保证彻底煮熟。
注意饮水卫生: 饮用烧开的水,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水。
选择正规餐饮场所: 在外就餐时,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口碑佳的餐馆。

3.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勤洗手: 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认真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腔: 尽量少用手触摸嘴巴、鼻子等部位。

4. 警惕“病从口入”的各个环节:
关注食物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了解食物的生产加工过程,尽量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
注意零食和饮品的卫生: 购买包装完整、来源可靠的零食和饮品。

5. 对家人的关爱:
家是重要的传播场所: 如果家中有成员被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整个家庭都应引起重视,加强餐具消毒和个人卫生。

感染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上述胃部不适症状,或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消化性溃疡病史、胃癌家族史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呼气试验(C13/C14): 这是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手段。
粪便抗原检测: 也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
胃镜活检: 在胃镜检查时,医生会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这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同时也能评估胃黏膜的病变情况。

一旦确诊感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复查,以确认是否成功根除。

最后想说的是, 幽门螺杆菌虽然普遍,但也不是“洪水猛兽”。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它的危害。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胃部环境更加舒适健康。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诊断或用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切地说,这个比例是59%,接近于60%。

这相当于,每5个人里,就有3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这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人类胃部生存的微生物,悄悄潜伏在许多人的身体里。

许多人在儿童时期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如果不根除,将会终生携带。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它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也因此,很多朋友谈「幽门螺杆菌」色变,把它等同于癌症的潜在因素。


这篇回答,我们想来谈谈这个感染率极高的菌:

  •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菌?
  • 什么情况会感染?
  • 如何检查诊断?
  • 要怎么预防和治疗?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

它们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很苛刻,在空气中和无氧条件下都不能生长。

但是我们的胃,却是它们绝佳的寄宿场所。


我们的胃其实并不适合细菌生长,但Hp可以分泌释放尿素酶来分解尿素,中和胃酸,保护自己。

它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鞭毛进入胃黏膜,产生一些毒素物质,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多数感染者是无症状的。

部分人会有口臭、餐后嗳气、恶心、腹胀等表现,但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也就是Hp胃炎。


有约 15%~20% 的人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5%~10% 的人会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约 1% 的人会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


从Hp感染到患上胃癌,一般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Hp感染率高的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3个感染。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提出,目前认为 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

这份报告还提出了,应该增强公众对胃癌的认知。



二、什么情况可能会感染Hp?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还没有完全明确,不过可以推测很可能是口口传播粪口传播


Hp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这可能和家庭中喜欢嚼饭喂食不分餐不使用公筷等行为习惯有关。

在不同人群里,Hp的传染概率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

比如在我国,农村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城市人群,素食人群的感染率高于肉食(高蛋白)人群。


再比如,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

一些男性常有的习惯,如长期喝酒吸烟等,会破坏胃黏膜的代谢生理环境,导致胃抵抗力下降,增加Hp感染的几率。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避免感染Hp的注意事项。

大家可以收藏或者打印出来,贴在家里共同执行:




三、怎么检查Hp?

怎么了解自己有没有感染Hp呢?

目前医院里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 尿素呼气试验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吃一粒 C13 或 C14 尿素胶囊,15 ~ 20 分钟后吹气试验。

这种方法无创、无痛、准确,30分钟出结果。


  • 做胃镜

胃镜下可以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缺点是过程不太舒服。


另外还有血液检测,是临床上用得比较少的方式。

如果查出有幽门螺杆菌,建议带上平时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们一起做个检查

大家一起治疗,才能做到比较好的根除。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Hp检测的,有两类人需要注意:

  • 14 岁以下的儿童

对这类人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进行常规Hp检测,对他们来说预防感染才是重点。


  • 年龄大于 70 岁的老年人

对这类人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他们来说,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会增加 ,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处理



四、感染了如何治疗?

其实理想状态下,Hp感染人群是应该全部进行根治的。

但是我国的感染率比较高,大多数症状都不明显,做到完全筛查很难,还有部分人可能对药物不耐受。

因此,实现全部治疗是不现实的。


目前推荐Hp感染人群中伴有下面表格中症状的人进行根除Hp治疗。

平时无症状、胃镜结果正常的Hp感染者可以暂时不用根除。


幽门螺杆菌是可以治好的

医院里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四联疗法,四种药联合使用。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给你开具体的药物。


一般药吃完后,等 1 个月再去医院复查(当天需空腹或禁食 6 小时以上),就可以确认是否根治了。

根治以后成人再感染的几率不大,但还是不要掉以轻心,以免再次感染。


另外在治疗Hp这件事上,这些年还出现一些所谓的“抗幽牙膏”,卖的价格并不便宜。

但其实就是个大忽悠。

我们前几天写过这个牙膏,有在用的小伙伴可以移步查看: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好奇,第一个携带幽门螺杆菌的人到底是谁?

答案是无解的。

有文献报道,在 5.8 万年前人类的胃中就已经发现幽门螺杆菌了。


而胃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5 年,全世界胃癌死亡人数是75.4 万


中国是胃癌高发地区,曾有研究做了综合分析,得出饮酒吸烟高盐饮食盐渍食品烫食饮食不规律这些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中胃病史与胃癌发病的关联性最强 ,原因可能与Hp感染有关。


胃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危险因素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忽略的细节。

2020 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

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

不过在意识和一些行动上,已经有慢慢改善的迹象。

我们也许终究找不到第一个感染Hp的人,但我们可以让感染人群,少一点,再少一点。

一切,都从今天,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和关注开始。


所以,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

从知道它的危害开始,每个人都该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家人、朋友,乃至全世界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谢勇,陆红,成虹,曾志荣,周丽雅,陈烨,王江滨,杜奕奇,吕农华.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胃肠病学,2017,22(6):346-360.

[2] 程时磊,张发斌,李斌.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2):1775-1780.

[3] 马贞,李曼玲,唐璐,彭亚婷,荣立洋.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Meta分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9):1212-1216.

[4] 王佳静,邵洲杰,叶鸿雁.幽门螺杆菌传播和定植机制研究进展.检验医学,2020,35(3):282-286.

[5] 汪海潮,王晓蕾.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上海医药,2020,41(16):3-5.

[6] 刘爱茹,杜奕奇.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和治疗策略的改变[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32):4396-4403.

[7] 石乐琴,郑荣梁,王秉瑞.幽门螺杆菌.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7(3):51-68.

[8] 胡英,王静,高天.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策略探讨.临床荟萃,2020,35(8):745-748.

[9] who.int/zh/news-room/fa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我们的主页,进入置顶导航查看:

zhihu.com/org/lao-ba-pi

user avatar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长在你胃部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攻占了全球超过1/2人的胃部(超过5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我国,这个数字更大,感染人数农村大于城市[1]。

这个是研究数据,但是许多人会觉得这个数据难以置信,心里主要的想法是:「你口口声声说一半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是身边得胃病的没那么多,是不是吓人的哦?」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许多胃病的主要凶手,但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有症状。

很多人感染Hp的人不会有任何感受或症状,至于为什么这样,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原因,但是却增加了很多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胃溃疡、胃炎、胃癌等。

20%的人会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可能感受到症状有:

  • 肚子疼(空腹的时候更痛);
  • 恶心;
  • 食欲不振
  • 经常打嗝;
  • ……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会建议你查一下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引起大多数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缺铁性贫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1]。

Hp进入你的身体后,会特异性扎根在胃型上皮(胃部、小肠的黏膜保护层),定植后你的身体很难以自发清除,会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

一旦这一层被破坏了,胃部细胞会受到胃酸的腐蚀,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胃部疾病;同时,胃溃疡、胃炎等都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同时,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的生长也会改变胃里面的环境,

(注:正常在我们身体内,为了消化食物,胃部是一个酸性的环境(pH在2左右,和具有强腐蚀性的盐酸的酸度差不多)

Hp感染,就像在你的身体里面埋下一个危险的人物,大多数情况下安然无恙,但是总是有变坏的可能性,一旦为非作歹,就可能带来比较棘手的胃病;

还有一个事实需要强调的是:幽门螺杆菌一旦进入你的胃部,如果不经过抗生素治疗,它会伴随你的一生。

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最主要的是预防——避免Hp感染。

如何避免??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这回事儿上,人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口-口的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吃饭的时候不注意卫生,不用公筷,互相夹菜,都是非常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完厕所后不洗手,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也会增大。

总之,Hp感染主要和卫生习惯有关系,但是饮食、年龄等也影响感染风险。

有这些特质的人,特别受到幽门螺杆菌的「青睐」,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3]:

1、儿童,儿童期是Hp感染的高危年龄段。在一些地区有这样的饮食习惯——把食物嚼烂后喂给孩子,也容易传染Hp,所以大人给孩子喂食的时候,不要用嘴巴试吃甚至嚼烂,或者吹凉食物再喂孩子;小朋友要爱洗手,认真洗手;

2、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腌制食物、饮用不洁水源、吸烟等习惯与Hp感染正相关;食用生蔬菜、喝茶、食用大蒜等与Hp感染负相关;

3、Hp感染呈现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是Hp感染阳性的人子女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父母都是阴性的人;所以我们一直说的是,家庭用餐采用公筷制或分餐制。

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在一个盘里吃菜,不用公筷的共餐制,最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这也和中国的Hp感染率更高有关系;

另外,阿源老师想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在外面和朋友吃饭最好也采用公筷,不互相夹菜。(这种客套在如今基本可以免了把)

虽然上面这些都做好了,但是体检发现了Hp感染,也不用慌。

体检发现Hp感染,需要吃药治疗吗?

并不是所有的Hp感染都需要治疗,大家不必一发现自己感染了就恐慌。大多数人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好。

是不是需要治疗,在临床上有分级。

一般来说,但如果你感染了Hp,并且出现了反酸、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需要进行Hp根除治疗[3]。

Hp根除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疗法,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来根除Hp感染。

具体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 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2 种抗菌药物(餐后口服)。

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的地区,经验治疗不推荐含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非铋剂四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

清除Hp很有意义。彻底清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预防溃疡复发,根除Hp可使约80%早期胃MALT 淋巴瘤获得缓解[3]

但是,目前标准治疗目前也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主要是Hp耐药的问题,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包括多重耐药率)越来越常见了,因为这些是经常使用的抗生素,细菌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有研究表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在30%至40%之间。

所以,标准治疗之外,寻找新的疗法成了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现在发现的一些新疗法

1、益生菌

许多研究探讨了益生菌对于清除Hp感染的作用,发现补充益生菌能抑制Hp;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一些研究发现,在标准的抗生素治疗之外,补充特定的益生菌能增加Hp的根除率[4]。

补充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高和不良反应减少的影响可能是菌株特异性的[5]。

比如罗伊氏乳杆菌,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存在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潜力,可能的机制包括抑制Hp定植、减轻Hp相关的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等,常见的品牌比如德国的派洛库[6]。

2、维生素

维生素(例如维生素C和E)可以减少氧化反应,消除活性氧并减少胃液中的N-亚硝胺并发挥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胃癌发生中的保护作用。在根除方案中添加高剂量维生素C和E可以增加根除效率[5]。

这种并没有什么产品限制,正常的维生素C和E都可以。

3、新型强效抑酸剂

2015年日本上市了一种新型抑酸剂VPZ,有研究显示可以作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备选药物[5]。

4、新型化合物

筛选发现芹黄素、白杨素、山奈酚、橙皮素发现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比如白杨素与克拉霉素或甲硝唑表现出协同作用,而橙皮素与克拉霉素或甲硝唑具有添加或协同作用。这些都显示它们可能作为未来潜在的辅助性药物研究方向[5]。

总之,在对待Hp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恐慌,但也应该引起重视。

和以往其他问题一样,阿源老师的态度还是:

最好预防,最好不得;

得了别怕,规范干预。

参考文献:

[1]Tang, Y., Tang, G., Pan, L. et al. 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itial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Sci Rep 10, 15403 (2020).

nature.com/articles/s41

[2]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Mayo clinic.

mayoclinic.org/diseases

[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5): 403-407.

[4]Homan M, Orel R. Are probiotics useful i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37):10644-10653.

[5]Hu Y, Zhu Y, Lu NH. Recent progres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Chin Med J (Engl). 2020;133(3):335-343.

[6]Mehling H, Busjahn A. Non-viable 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Z 17648 (Pylopass™) as a new approach to Helicobacter pylori control in humans. Nutrients. 2013;5(8):3062-3073.

user avatar

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痛,白天不严重,夜里很严重,痛的往往睡不着觉。曾经我也得过,吃什么药都不行,什么温胃舒,养胃舒,胃u,颠茄片,三九胃泰。以为是胃炎,其实不是。后来我研究了一沓子《家庭医生》,发现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按照推荐吃胶体果胶铋。吃了第一天就明显好转了,吃了一个星期就完全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