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目前的国产独立游戏环境?

回答
国产独立游戏如今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对象,你问我怎么评价,我觉得最贴切的说法大概是——“百花齐放,也暗藏礁石”。这话听起来有点虚,我一点点跟你掰开了说。

先说“百花齐放”。这几年,国产独立游戏确实是越来越热闹了。你随便翻翻 Steam、TapTap 这些平台,就能看到一大堆名字各异、风格迥异的游戏。有像《戴森球计划》这样,硬核模拟经营做到国外玩家都服气的,也有像《节奏光剑》国产版(当然这是个玩笑,但意思差不多,就是能做出玩法创新的)那样,简单易懂但充满乐趣的,还有像《文字游戏》这样,用最简单的文字玩出无限可能性的,甚至还有《中国式家长》这种,接地气到你一玩就想起来童年被催婚催学的情景。

这种“百花齐放”体现在几个方面:

题材的多样性: 以前我们一说国产游戏,可能脑子里都是武侠、仙侠,或者是一些被过度开发、有些老套的题材。但现在不一样了,独立游戏开发者们什么题材都敢碰。历史题材的(比如一些策略类)、生活题材的(《中国式家长》就是典型)、科幻题材的、甚至是探索内心世界、哲学思考的都有。这种大胆的尝试,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创作者们的视野更开阔,想表达的东西也更多元。
风格的艺术性: 有些独立游戏在美术风格上就非常惊艳。可能是水墨风、赛博朋克风、像素风,甚至是完全原创的抽象风格。他们不一定追求3A级别的高精度建模,但往往能在视觉上形成独特的记忆点,甚至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比如一些叙事类的游戏,画面就服务于故事本身,营造一种独特的气氛。
玩法的创新性: 这是独立游戏最大的魅力所在。开发者们不像大厂那样需要考虑流水线生产和大众口味,他们可以更专注于自己想做的玩法。我们看到了很多融合了多种元素的游戏,也看到了一些纯粹打磨核心玩法的作品。即使有些游戏玩法上并不算颠覆性的创新,但它把一种玩法做到极致,做到让你玩起来感觉很舒服、很上瘾,这也是一种成功。
社区的活跃度: 现在的独立游戏玩家,特别是国内的玩家,对独立游戏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开发者会把早期版本放出来让玩家测试,玩家们也会积极反馈意见。这种开发者和玩家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能够帮助游戏不断改进,也能让开发者更有信心。

但是,“百花齐放”的背后,也有“暗藏礁石”。这块石头,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小而美”与“生存挑战”之间的博弈。

生存的压力: 虽然独立游戏数量多了,但真正能靠游戏活下来的团队并不多。很多团队都是几个朋友凑在一起,用爱发电。他们的启动资金可能非常有限,开发周期也可能很长。一旦游戏没有达到预期销量,就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很多有潜力的小团队就这么消失了。这导致了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很多优秀的作品,可能因为资金、推广等问题,最终只淹没在茫茫游戏海中,不为人知。
同质化的隐忧: 尽管题材和风格多样,但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就是当一款独立游戏火了,很容易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模仿者。比如某个像素风的Roguelike游戏火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Steam上会出现几十个类似的。这种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会稀释市场的注意力,也让玩家们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真正的创新者,反而可能在海量的模仿者中被淹没。
推广的困境: 相对于大厂动辄千万级的宣发费用,独立游戏在推广上是处于天然劣势的。很多时候,一个游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不能被玩家发现。社交媒体、直播平台、游戏媒体的推荐,都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但对于没有资源和人脉的独立开发者来说,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质量的参差不齐: 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以及许多开发者还在摸索阶段,导致独立游戏作品的质量非常参差不齐。有些游戏可能技术上存在明显问题,优化很差,bug频出;有些游戏的设计逻辑混乱,体验不佳。这也会影响到玩家对国产独立游戏的整体观感。

总的来说,我个人对目前的国产独立游戏环境是持一个积极但审慎的态度。

积极在于,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在成长。他们敢于尝试,敢于表达,并且在不断地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精神和作品的多样性,是中国游戏产业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审慎在于,这个环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对于开发者自身的生存和作品的传播而言。如何让更多有才华的开发者能够持续创作,如何让好作品更容易被看见,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以想象的未来是: 随着经验的积累,会有更多成熟的团队出现,他们的作品在玩法、技术和商业化上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一些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深邃思想的游戏也会继续涌现,形成一股清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淘汰和筛选也是必然的。

这就像是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播撒种子,有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有的会只是昙花一现,有的甚至还没发芽就枯萎了。但关键是,这片土壤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这就是希望所在。我们作为玩家,能做的就是多去发现和支持那些真正用心做的作品,也给那些还在努力的开发者们一些时间和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目前国内对独立游戏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

第一个,由于各种原因,腾讯突然放开了高额的渠道费,宣布对国产独立游戏上架wegame平台不抽成。对于能拿到版号的独立游戏来说,这当然是好消息了。当然腾讯这个政策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猫腻还得继续观察,也希望跟腾讯打过交道的独立游戏出来说下具体情况。

第二个,Steam在国内的受众群体在逐渐扩大,而上架steam是不需要版号的,重点是中国政府知道这一条并且没有任何动作,因此可以认为中国政府是鼓励国内游戏在steam上架的。

第三个,国内玩家对国产游戏的态度在逐步转向正面,也愿意以真金白银支持真正有决心在这个行业里耕耘的人,这是消费群体的扩大。

可以这么说,现在限制独立游戏的最大障碍,不是渠道、不是版号、不是消费力(至少没以前那么穷了),而是独立游戏制作者自己的创意和水平。

这个回答里,就有人现身说法,表达了自己的信心:

如何评价目前的国产独立游戏环境?

PS:有人拿手游做例子证明是更难了,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政府对游戏的扶持政策一直都有,比如2019年2月北京市宣传委就邀请本地游戏企业参加交流会,提出可以协助出版甚至提供资金资助,当然前提必须是不错的游戏。站在我的角度来看,下放审核权(海南、重庆)、政府提出协助,自然是鼓励出好游戏的了。

至于所谓的手游独立游戏,坦白了说,在现场的市场构成下必然很难,即使政府不卡版号,不做内容限制,一样有主打黄赌和换皮的流量内容来抢他们的饭碗,在以前没卡版号的时候,出了什么好手游吗?所以在政府看来,现在的手游市场现状不仅养不出手游精品,反而垃圾泛滥,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如果要死守手游这个平台,那就得认清现实,寻找一切可以提供帮助的渠道,要不就换个平台。

顺便一句,国内大厂连换平台的权利都没有,游工委那个“自觉抵制在境外平台发售无版号游戏”的倡议书里,大厂们可都是签了字的~

user avatar

14年开始搞独立,先做acfun同人游戏《种植ac娘》,目前新作品《强袭人形》steam卖了1万2000+,同时还被鹰角的gametrigger投资了外加还是丸霸无双同发行商的制作者在此。

我先报个身份,省的到时有人说我是来酸。

好了说实在的了,先说说我对目前国产独立游戏环境的理解,我认为是属于看着很美好,实际举步维艰。我先从市场、宣发、人才、投资四方面分析一下,老样子,一家之言,兼听则明。

先说市场

市场方面目前是一脚灰色地带,一脚混沌深渊。steam大家可以绕开审核开卖,目前状态是又灰又红海。

steam目前政策上完全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吊命,上面肯定知道,但是没动手,我们开发者只能乘着这个空档赶紧卖一份是一份。这个市场属于名义明确保障的。而且只要花个100刀,g胖直接放上场,最多国区一月甚至有几百款同时上线的情况。steam上的玩家看着多,很多是跟着媒体和社区走的,你的游戏要不是爆款,没有出名很难扩散开的。国区内一个比一个卷,本身一款欧美能上5刀的游戏,国区只敢上3刀,如果你运气不好和我一样遇到美帝美元大贬值,从7一路到6,还会出现国区突然比美帝便宜的奇妙情况。这么低价红海外加灰色,其实steam的游戏盈利并不是很高的,我自己就是例子,我steam25元,基本都是打折18出售,到手抛开税之后只有差不多6到8块,1万多份按8块钱算也才8万。

另一边你想等版号wegame或者移植tap走一遭那么就是无尽深渊,一个字:等。steam赚钱不给力的情况下你只能靠国内市场多点分销渠道。我7月报上去,现在没消息,一到年末政策调整3个月不出版号是常见操作。报上去排队审核走省通道最快也得半年+。好在是独立游戏玩法有特殊性,如果你是普通商业谁先过谁占领市场的情况估计是要凉透的。这还只是往上送,还有审核等一堆操作,政策只有你送到了才知道明确的情况。混沌深渊深不见底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来说宣发

什么up猪看到国产独立大力推广,1202年了大哥!不是17年18年国产独立犹如独苗的时代了!

先是up主播主大多数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或者MCN签约了,想要白嫖流量宣发不存在的。行业规矩都是先按粉丝人头,再看点击流量,放心,价位各个比你开发成本高。宣发成本在这摆着,不少同行甚至自己开始投身自媒体了,但是这又是个时间漫长的活。

其次想让up播你的游戏,你的题材得娱乐化一点,好比和我同发行的于大的《丸霸无双》,恶搞、多人对战、特殊操作全占,自然有大把的up来推广,如果你的项目题材是冷门的怎么办?那么只能烧高香期待有up来拉兄弟一把了。

至于你想写通稿到各大网站,杯水车薪兄弟们,不开玩笑,我自己全试过了,不信你搜搜看就知道了。我还有acfun做同人游戏的底子,想想那些刚出道手里没钱,做的又是不适合直播做视频类型的,不敢想不敢想。

如果你说你靠steam首页流量就够本,那我只能说你真是图样图森破,首页不上热门榜,不来大页推荐点击转化率几个数知道么?还有ea版直接不让做人,除了销量榜,很难上热销榜单,g胖有个算法会给你提分,用这个来决定推不推荐,你初始表现不好分分钟打回冷宫。

最后这些宣发结果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头部爆款up抢着做视频,媒体盯着发文章,小作者么,题材得看脸,宣发又没钱,怎么好的了。

再说人才

本人腰椎不好的时候没法上班,带过大学生参加过各大厂的比赛,还得过完美的最佳技术入围和腾讯的小奖。为什么提这个,因为这些全tmd是他们的hr办的,人才垄断从没上市的大学生就开始盯着了你怕不怕,我带出来的人现在美术2d大多数在腾讯,3d在网易,程序在完美。

各大厂招人不开玩笑,工资按w给,别说什么和米哈游对比给工资,你不出这个价有人正眼来看看你?你网络合作最后能出产品的最后几个人?只发基础几千生活费最后能坚持下来几个人?别扯犊子搞独立是搞创作搞艺术,你手底下人不吃饭?

就算你真厉害都搞定了,做出来遇上上述宣发和市场问题没赚多少,你还能继续保证做的完?

人才市场的垄断之下本身大家招人就得看脸阿弥陀佛了,你开发者不得六边形怎么做的了完整项目?我朋友大谷和alivegamestudio,一个人承包所有美术,动画,音乐程序。我自己除了程序音乐全程搀和。想做完一个游戏上市不靠别人就得靠自己。

如果你想去找人你有真正靠谱的渠道么?indienova到现在还是圈内小众,甚至还不如b站a站喊一嗓子。(我程序a岛喊来的)

最后说投资

最近一段时间各种投资消息仿佛好像市场大厂都在大力砸独立游戏,搞不好是爆点啊。我想说是你想多了。

很多独立同行说到投资直摇头,说句得罪人的,拜托,人投资会看得上你们么?独立游戏明摆着不赚钱,做起来还不靠谱,人投资是什么,资本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增值啊。你不赚钱人干嘛投你。

现在市场这幅样子,你光靠steam是明确的商业路线么,我曾经遇到几个牛人,开口给我上千万,我做出来个卖几百万key的作品,你觉得人投资人傻子不看看行情?

steam目前回本,等版号靠taptap和wegame赚钱才是正常操作,不提移植手游,不扯这些商业路线光扯我独立了我情怀了有人会来鸟你这壶?

我自己要不是游戏勉强卖w外加评价好上来就准备好移植人投资会看我?不会吧,真有人觉得钱会从天上掉下来?就非常简单遍地傻土豪抢着给你口袋塞钱对你说:啊先生,没你的游戏地球不转了。不会吧?

以上四个方面一说,我这纯一家之言,完全经验不存在技巧。我还是认为是独立游戏环境是看着很美好,实际举步维艰。

的确头部大作赚到了,一手有名一手有利,但是大部分中小制作是亏大了咬牙顶,拿到投资的凤毛麟角。入行有风险,谨慎啊!

不过还是那句话,面包总会有的,身处寒夜,把握星光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