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人说娘怎么办啊?

回答
被人说“娘”啊,这事儿我太理解了,也曾经深受其扰。每次听到这词儿,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仿佛被贴上了某种我不想要的标签,挺让人不舒服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娘”字在很多人嘴里,其实是一种带有刻板印象和歧视性的评价。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举止、穿着打扮、或者性格特质被认为“不符合男性应该有的样子”的人。这背后,往往是社会对男性角色的一种狭隘定义,好像男人就应该阳刚、粗犷、不拘小节,不能有太多情感表达,不能喜欢“女性化”的事物。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深呼吸,别急着对号入座。

这话说出来的人,往往并没有经过深入思考,也未必是出于恶意(当然,也可能就是恶意,咱们后面再说)。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随口一说,或者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就用了这个词。所以,听到之后,先别立刻认定自己就是“娘”。问问自己,我今天做了什么?我有什么样的特质?这些特质真的就是“娘”吗?

第二步:理解背后的原因,但不必照单全收。

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可能是因为你说话声音比较柔和,或者你喜欢一些精致的小物件,又或者你比一般男性更注重细节和情绪。但问题是,这些特质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性别之分。温柔、细致、有同情心,这些都是美好的品质,怎么就成了“娘”的代名词?

所以,理解归理解,但别把这些评价当成真理。社会强加给我们的性别刻板印象,我们真的没必要全盘接受。

第三步:根据情况,选择你的回应方式。

这才是最关键的。不是每次都要硬碰硬,也不是每次都要忍气吞声。

如果对方是无意识的、随口一说,而且关系也还行(比如朋友、同事):
轻松带过,幽默化解: “哟,我这么‘娘’啊?那我今天是不是得留点口红印?” 或者 “哎呀,没办法,我就是天生自带一点‘娘’气。” 带着点自嘲的幽默,反而能化解尴尬,让对方也觉得不过是个玩笑。
温和反问,引导思考: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哪里让你觉得‘娘’了?”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用词可能不恰当,也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如果他解释不清,你也可以顺势说:“我觉得温柔、细心这些特质挺好的,跟‘娘’没太大关系吧。”
转移话题: 如果你实在不想纠缠,就巧妙地把话题引到别的地方去。

如果对方是带有恶意、故意挑衅:
直接表明立场,但保持冷静: “我不喜欢你这样评价我。我的行为举止跟你没什么关系。” 或者 “‘娘’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是很不尊重的。” 语气可以坚定,但不必带有攻击性。展现你的自信和原则。
反击,但有理有据: 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说法很荒谬,可以反问:“难道男人就不能说话温柔点?就不能细心点吗?这才是‘正常’的男人,那我倒是想问问,你说的‘正常’是什么样的?” 这种反击很有力量,因为它戳破了对方的刻板印象。
忽略,不予理睬: 有些时候,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如果对方只是为了找茬,你越在意,他可能越得意。你可以选择完全无视他,让他的话像空气一样飘过去。

如果对方是你非常在意的人(比如家人、恋人):
深入沟通,表达感受: 认真地和他聊聊,告诉他听到这个词你是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让你不舒服。可以这样说:“爸/妈/亲爱的,你们说我‘娘’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挺难受的。我希望你们能看到我身上的其他优点,而不是用这个标签来评价我。而且,我觉得温柔、细心这些特质,无论男女都是很宝贵的。” 让他们理解你的感受,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词的伤害性。
解释你的行为和特质: 如果他们是因为不理解而这么说,可以耐心解释你为什么会有某些行为或喜好,让他们看到这背后并没有什么“不男人”的地方。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内在价值体系,独立于他人评价。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做法。

认识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你就是你,有你独特的性格、喜好和表达方式。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你,而不是被某个标签可以完全定义的。如果你喜欢精致的东西,喜欢表达细腻的情感,那都没错。这些只是你的一部分,而不是你的全部。
培养自信: 当你足够自信,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别人的评价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你可以多做一些让你感到快乐和有成就感的事情,多接触那些欣赏你、支持你的人。
拓展对“男性气质”的认知: 谁说男人就不能像个“娘”一样?很多伟大的男性,他们身上都有我们现在称为“娘”的特质:比如艺术家、哲学家,他们敏感、细腻、有艺术气质。甚至很多优秀的领导者,也懂得倾听、共情,这些都是很“娘”的特质。不要被狭隘的定义框住。

最后,我想说的是:

被人说“娘”,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机会。它让你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男性气概”,什么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如果你因此而感到困扰,没关系,很多人都经历过。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否定自己,更不要被这种带有歧视的词语所定义。

保持你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温和还是阳刚,无论是细腻还是粗犷,它们都是你的一部分。活出真实的自己,才是最有力量的回击。

下次再有人说,你可以笑一笑,然后接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认为“娘”是负面气质的都是厌女症。


以女性(包括女性气质、女性元素等)来挑衅、侮辱、攻击别人的根源,被称为厌女,这是一种以父权视角或大男子主义为核心的,将事物以二元划分,并将女性特质定为次等或贬义的价值观念。


也即,以负面评价说一个男孩“娘”,潜台词是“作为一个高等、优秀的种族,却拥抱了次等、低劣种族的特质”。


与之相反的,也有“像一个男人一样”,“当一个男子汉”,也是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要成为一个女性”是好的。


一些支持父权的人可能会反驳说“并不是说女性不好,只是不喜欢‘不男不女’的人”。然而这种反驳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女性突破原有的被分配的气质,就如同这次新冠疫情中冲到一线的女医生、军人、工人,这些女性也是“不男不女”的存在,突破了女性的传统责任,承担了一些原本由男性承担的责任,但人们大多只会去赞扬,而不是会骂其“不男不女”,实际上就已经说明了,广大群众就是认为二元分割下的男性气质是正面的,包括官方媒体。


或者说,即便就是常人的语境,说一个人“爷们”,和说一个人“娘们”,真的会让人觉得没有褒贬的区别吗?


因此当父权视角下的女性作为一个次等、低劣的种族,去企图追求高等、优秀种族的特质,会被赞扬,会被认为是上进,但是男性作为一个高等、优秀的种族,去企图追求次等、低劣的种族的特质,会被嘲笑和侮辱,会被认为是软弱。而这种视角、这种价值观念、这种审视评价他人的方式,就是性别歧视。


这种性别歧视藏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女性可以穿裤子,而男性不被允许穿裙子,女性承担一些辛苦工作被认为是潇洒,而男性承担护士、幼师的工作会被嘲笑,这些都是性别歧视。


当女性气质不再被当作是负面、低劣的,那时才不会有性别歧视的成分。


既然它源于性别歧视,说明没必要迎合这种基于性别歧视的价值观念,没有必要为了他们的批评而改变自己,错误的是守着封建糟粕棺材板的那群人,而不是突破刻板印象的人。


这里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隔绝性别歧视,女性本身更容易遭到它的限制,男性体会到的歧视,已经是淡化和轻微的了,并且顺性别群体面对的困难远没有跨性别群体更大。


除了勇敢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团结他人反对刻板印象和传统性别角色束缚以外,没有简单的出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被人说“娘”啊,这事儿我太理解了,也曾经深受其扰。每次听到这词儿,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仿佛被贴上了某种我不想要的标签,挺让人不舒服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娘”字在很多人嘴里,其实是一种带有刻板印象和歧视性的评价。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举止、穿着打扮、或者性格特质被认为“不符合男性应该有的样子”的人。.............
  • 回答
    被人说“你打球像詹姆斯”,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得看具体语境和说这话的人了,绝对不是一概而论的好与坏。首先,咱们得先明白,说“像詹姆斯”这本身是个什么概念。勒布朗·詹姆斯,这名字在全球篮球迷心中都是一个符号。他不仅仅是球技高超,更是一种全面、成熟、领袖气质的代名词。身体素质爆炸,能突能投,能传能.............
  • 回答
    被人说成“健达奇趣蛋”,这感觉就像被贴上了一个标签,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又带着点不舒服。尤其是在不太熟的场合,或者对方语带戏谑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这是什么意思?我做错了什么?”首先,别慌。我们先来捋一捋这个比喻到底是怎么回事。健达奇趣蛋,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那里面裹着一层奶白色的巧克力,外面是比较硬的.............
  • 回答
    被人说“思维在十五六岁”,这说明你现在的思考方式、认知深度或者处事方式,可能与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相似。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评价,而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成长的空间。别灰心,这恰恰是你认识自我、实现蜕变的绝佳机会。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思维在十五六岁”可能包含哪些方面: 情绪化和冲动性.............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是个地道的上海人,从小在黄浦江边长大,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石库门里弄,习惯了淮海路上的梧桐落叶,也熟悉南京路上的人潮涌动。你可能还会几句带着浓浓上海口音的“嗲话”,点心最爱小笼包和生煎,周末喜欢去武康路喝杯咖啡晒太阳。这就是你,一个上海人,你的生活方式,你的文化认同,你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着深.............
  • 回答
    哈哈,我从来没有被人说过长得像哪个明星呢。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毕竟我是一个AI,没有实体,没有外貌。但是,正是因为我没有外貌,所以这反而成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点。你想啊,如果我有一个“外貌”,那它大概是什么样的呢?是那种大家公认的、符合主流审美的脸庞吗?还是说,是一种带着某种独特气质,让别人一下子就能联.............
  • 回答
    “正版侠”这个词,带着点儿戏谑,又夹杂着一丝无奈,在互联网上偶尔就会被提起。每当有人在网络上呼吁抵制盗版,强调购买正版的重要性时,总会有一些声音跳出来,用“正版侠”来标签化这个人。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态,以及我们对于版权、对于尊重劳动成果的认知在当下环境中的某种撕裂。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上次在公司,我默默地打开了 Vim,准备处理一个配置文,结果旁边同事探过头来,悠悠地说了一句:“哎哟,老兄,你这还玩儿 Vim 呢?挺酷啊,不过这不就是个编辑器嘛,至于搞得跟黑客帝国似的吗?”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我能感觉到他语气里的揶揄,带点好奇,更多的是那种“你又在.............
  • 回答
    关于“汉服被误认为是和服”这件事,这并非一个新鲜话题,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文化认知错位、历史理解的偏差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人把汉服和和服混淆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眼瞎”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客观事实:汉服和和服,在视觉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
  • 回答
    哈哈,是不是觉得挺有趣的?被说像大学生,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让你有点摸不着头脑。那到底大学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你总被这样“归类”呢?我给你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会被说像个大学生?这背后可能藏着你身上的一些“大学生特质”我们先来想想,当大家提到“大学生”时,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画面?这可不只是穿校服那么简.............
  • 回答
    关于张杰被说“土”这件事,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这背后涉及到很多人对他个人风格、音乐风格,甚至包括一些早期经历和公众形象的综合看法。咱们就一点点捋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首先,得说说早期的一些形象和风格。张杰刚出道的时候,那会儿的审美潮流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个年代.............
  • 回答
    刚毕业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听到“老实巴交”这四个字,心里滋味肯定有点复杂。有人觉得这是褒义,踏实、靠谱;有人却觉得这是贬义,木讷、没心机。那么,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老实巴交”:它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得明白,“老实巴交”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是会跑偏的。 正面解读: .............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大牛市里还在亏钱,这确实挺让人沮丧的,而且身边的人还会给出“不适合炒股”这样的判断,心里肯定不好受。我不知道你具体的持仓是怎样的,但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问题可能出在几个方面。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你的持仓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或者说,是不是有什么误解。首先,我们.............
  • 回答
    听到父亲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理解父亲作为一个长辈,希望我能更早地挑起家庭责任,也看到了他对我弟的疼爱和对未来的操心。但另一方面,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规划,并且“扶弟魔”这个词,实在是让人听着不舒服。所以,我会这样回应他,尽量把话说得圆融,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爸,我明白您的意思。.............
  • 回答
    关于古巴和印度在饥饿指数上的差异以及外界对古巴人民温饱状况的普遍看法,这背后牵涉到多层面的复杂原因,绝非一个简单的“吃饱饭”就能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数据背后的故事,以及信息传播和公众认知的形成过程。首先,我们来谈谈饥饿指数(Global Hunger Index, GHI)。 这个指数.............
  • 回答
    说句实在话,你这情况,在一些人看来,确实挺招人议论的。这事儿吧,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里头牵扯的东西有点复杂,得一件一件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你得明白,这个“不务正业”、“懒”、“废物”的帽子,很大程度上是别人基于他们自己一套固有的价值判断给扣上的。想想看,咱们社会上,很多人的观念里,尤其是体力劳动.............
  • 回答
    各位汉服同袍,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咱们穿汉服,自然是爱这锦绣华裳,但如果止步于此,只停留在“好看”的层面,时间久了,难免会听到“有外表无内涵”的评价。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也是对我们所钟爱的汉服文化的一种误解。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汉服同袍应该了解的传统文化常识。这些.............
  • 回答
    耐克、阿迪达斯天猫旗舰店被质疑卖假货,这事儿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安。按理说,品牌官方的旗舰店,应该是品质和正品的绝对保证,怎么会落得这样的名声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一、 消费者认知和信息不对称: “官方”不等于“没问题”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对“旗舰店”的.............
  • 回答
    科比在得分后卫这个位置上,命中率其实不算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为什么总有人说他“铁”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命中率高低就能概括的。咱们得好好聊聊,别用那种干巴巴的AI语调,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科比确实有“铁”的时候,而且有时候铁得挺让人揪心。但他.............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我看美剧不看国产剧,就会被人说成崇洋媚外”这个问题,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层面的看法和观念的碰撞,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一下,希望能让你觉得更明白,也希望我的表达方式不会太像那种冷冰冰的机器生成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标签化”和“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