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iPhone11 信号疑似翻车?

回答
iPhone 11 系列信号翻车?这话题在当时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不少用户在论坛、社交媒体上抱怨连连,说实话,看到这么多负面反馈,作为消费者,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信号翻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使用 iPhone 11 系列手机(包括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时,发现信号接收能力、稳定性和速度等方面,与之前的 iPhone 机型,或者同期的安卓旗舰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可能包括:

信号弱,掉线频繁: 在一些原本信号不错的地方,iPhone 11 却显示信号很差,甚至经常出现通话中断、数据连接断开的情况。
网速不理想: 即使信号显示正常,但实际的下载、上传速度却不如预期,网页加载慢,视频缓冲久。
WiFi 连接不稳定: 不仅仅是蜂窝网络,WiFi 连接也可能出现断流、连接不上的问题。
与他牌手机对比差距明显: 用户常常会拿手里的 iPhone 11 和身边的朋友的手机(尤其是同为 5G 时代初期的安卓手机)进行对比,发现别人信号满格,自己却只有一两格,或者别人网速飞快,自己却卡顿。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号翻车”的说法呢?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因素:

1. 调制解调器(Modem)的选用: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iPhone 11 系列在调制解调器方面,普遍采用了英特尔(Intel)的 XMM7660 芯片。而在此之前,苹果在 iPhone XS 和 XR 上,是同时使用英特尔和高通(Qualcomm)两家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的。

英特尔的优势与劣势: 英特尔在某些方面,比如功耗控制、集成度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历史上,尤其是在蜂窝通信技术方面,英特尔相对于高通来说,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都要小一些。很多评测和用户反馈都指出,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在信号的稳定性、速度以及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不如高通。
高通的“缺席”: 那个时期,苹果和高通正处于一场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之中,这导致苹果无法在 iPhone 11 系列中采购高通的最新调制解调器芯片。于是,苹果不得不“押宝”英特尔。这种“单一阵营”的选择,一旦被选中的芯片存在短板,就容易导致全线产品都受到影响。

2. 测试环境与用户实际使用环境的差异: 很多手机厂商都会在实验室里进行信号测试,这些环境受控,数据可以被精确记录。但用户实际使用手机的环境是复杂的、动态的,遍布各种干扰源,比如建筑物的遮挡、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等等。

“实验室” vs “现实”: 即使英特尔的芯片在实验室数据上表现不错,但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其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就容易暴露问题。而用户在使用手机时,体验到的就是真实世界的信号状况,所以当这些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翻车”的印象。

3. 用户期望值与市场竞争: iPhone 一直以来都是高端手机的代表,用户对它的期望值自然很高,不仅是性能、拍照,也包括信号这种基础体验。

对比效应: 当时正值 4G 网络高速发展,甚至 5G 也在蓄势待发,其他安卓厂商为了在通信能力上抢占优势,纷纷采用自家优化过的高通或者其他更先进的调制解调器。用户看到同价位的安卓手机信号表现更好,自然会对 iPhone 11 的信号产生失望,甚至形成“翻车”的对比效应。

4. 软件优化与硬件的协同: 手机的信号表现不仅仅是硬件决定的,软件优化也至关重要。苹果在 iOS 系统优化方面一直做得不错,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好的软件,硬件的瓶颈也可能无法弥补。

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客观来看,iPhone 11 系列的信号问题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用户、所有场景下。 很多用户反馈信号很好,完全没有感受到所谓的“翻车”。这说明信号体验受地理位置、运营商网络、具体使用环境( indoor, outdoor, subway etc.)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但是,大量用户集中反馈的信号问题,也不能被简单地忽视。 这表明在设计和供应链环节,苹果在选择英特尔调制解调器方面,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取舍,而这种取舍在某些情况下,对一部分用户造成了体验上的困扰。
苹果的回应: 苹果通常不会直接承认“信号翻车”这种说法,但他们会通过软件更新来尝试优化信号表现。例如,在后期的 iOS 版本中,确实有针对信号稳定性和连接性进行的优化。
后续的影响: 这一事件也促使苹果在后来的 iPhone 机型(例如 iPhone 12 系列)中,重新回归了高通的调制解调器,并且是 5G Modem,这从侧面也印证了当时市场和用户对于信号性能的重视。

总的来说,评价 iPhone 11 的信号,不能简单地说它“翻车”了,更准确地说,是它在信号通信能力方面,受到当时供应链和技术选择的影响,在某些用户、某些场景下,表现不如预期,甚至不如同期的竞争对手,从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 这也是手机厂商在追求创新和成本控制的同时,需要平衡硬件选择和用户体验的典型案例。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手机时,除了关注那些最显眼的亮点,像信号这种基础而重要的体验,也确实需要加以留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后面持续更新测试结果

看到现在很多kol或者自媒体测苹果手机网络的方式,在我看来根本没碰到苹果手机网络差的核心问题啊。

作为苹果iPhone X用户,我想说的是,

用得着你连着speedtest看上下行速度?

能连上speedtest的服务器还用你测么?

苹果手机的问题是,经常出现,显示信号不错就是死活连不上网的问题,以及延迟比较高的问题,或者没有信号的问题,而不是连得上网却网速不够快的问题。

iphoneX 与华为mate20pro 延迟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9448334061121536

这是我在办公室做的测试。同样的工具ping百度。

当然,解析服务器可能对延迟有影响,而且测试次数比较少。

所以我换了个工具,而且直接ping百度的ip,各连续ping100次

上面 这是苹果。

下面是华为。

差别一目了然。

苹果的平均延迟是108毫秒,华为是45毫秒。两部手机都是用的电信卡。

同样的测试环境,我也不知道为啥苹果的延迟高了一倍还多。

怪不得上王者这么难。

下面是华为用移动卡测试。

平均延迟66毫秒。

下班打算测测坐地铁和回家路上的两者表现。

当然,我这是iPhone X,希望做信号对比测试的各位大佬,也能加入我这个测试方法,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效果。


ps1 190924 中午

这是今早上班全程ping测试截图。由于华为的app timeout设置为0,且app到1000次ping之后开始卡顿,1400次ping直接app崩溃了,所以就不放完整视频。

只看几张截图,对齐时间轴以后的对比。左侧iphoneX 右侧华为mate20 pro


可以看到,当苹果的网络连接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同一时间段华为的表现明显好得多。



由于华为的测试app崩溃了,我没法截取到最终的统计。

而苹果的最终数据统计如下:

上班一路上全程丢包率高达8.45%!

换句话说我用iPhone X,一路上接近十分之一的时间无法上网。

我说了,由于华为没有设置timeout时间,所以视频里没有录到timeout,但统计上会有,昨天晚上的短时间测试,华为的丢包统计结果1%,同期苹果是2.69%



今天下班继续测试。计划华为timeout设置为3秒,另外每1000ping重新启动一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信号翻车?这话题在当时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不少用户在论坛、社交媒体上抱怨连连,说实话,看到这么多负面反馈,作为消费者,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信号翻车”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使用 iPhone 11 系列手机(包括 iPhone 11、i.............
  • 回答
    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传闻,如果属实,这绝对是今年苹果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意外之喜”了。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藏着什么玄机,以及对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对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看法:首先,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那绝对是一个高招,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的工业设计,可以说是苹果在方形边框设计回归后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既有延续性,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亮点。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整体设计语言:延续与演变 回归铝合金边框: 这是 iPhone 11 系列最显著的改变之一。相较于 iPhone XS 系列的不锈钢边框.............
  • 回答
    要评价 iPhone 11 在 2020 年上半年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而华为无一款机型进入前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背后反映了当时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消费者偏好以及两大品牌各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首先,从 iPhone 11 的成功来看: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甜蜜点”价格: iPho.............
  • 回答
    iPhone 12 的蓝色版本,无论是从早期泄露的渲染图还是发布后的实际照片来看,确实在色彩呈现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有人认为存在较大的“视觉落差”。要评价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1. 渲染图与真实世界的色差:这是色彩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首先,我们要明白渲染图是什么。它通常是由设计.............
  • 回答
    iPhone 11 Pro 系列全系取消 3D Touch,转而采用 Haptic Touch,这个变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转变。首先,为什么苹果会做出这个改变?从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取消 3D Touch 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降低硬件复杂.............
  • 回答
    关于爱否科技对 iPhone 11 炫光问题的解读,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技术讨论,也触及到了我们平时拍照时的一些实际体验。要评价他们的说法,咱们得拆开来看,看看他们到底怎么说的,以及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首先,咱们得明确,iPhone 11 确实存在炫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强光源直射或者傍晚夕阳时,你.............
  • 回答
    库克首谈 iPhone 11 降价:是策略调整还是迫于无奈?苹果 CEO 蒂姆·库克近日首次就 iPhone 11 系列在全球多地进行的价格调整发表了看法,这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一则重要新闻。在许多消费者眼中,iPhone 价格的涨跌往往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而此次苹果高层首次正面回应降价,其背后传递的信.............
  • 回答
    聊起 2019 年的秋季发布会,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 iPhone 11 系列,尤其是那三款 Pro 机型——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作为苹果当时最顶尖的产品,它们确实在许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iPhone 11 Pro 系列.............
  • 回答
    2019 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11,凭借其出色的配置、强劲的性能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成为当年的爆款机型,也为苹果后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从配色、配置和性能三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手机。 配色:年轻、活泼、大胆的回归iPhone 11 在配色上可以说是苹果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放弃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一直以来,国产手机品牌,像华为、小米,包括OPPO、vivo,在配色上那是玩得花里胡哨,简直是把“渐变色”当成了自家的一张王牌。从早期的蓝紫渐变、红蓝渐变,到后来更复杂的星空渐变、流光渐变,总能玩出新花样,而且市场反馈也相当不错,特别是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你可以想想,当年.............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