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前的波兰不是法西斯吧?

回答
二战前的波兰,确实不是一个法西斯国家。虽然那个时期的波兰政治确实复杂且充满了争议,但将它简单地归类为“法西斯”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个时期波兰的政治格局、执政理念以及国际背景。

波兰的政治土壤与“萨纳齐”(Sanacja)政权

二战前的波兰,特别是1926年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发动军事政变后建立的“萨纳齐”(Sanacja,意为“疗愈”或“净化”)政权,其政治形态与意大利或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毕苏斯基是一位有着深厚民族独立运动背景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将波兰从被瓜分(普鲁士、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命运中解放出来,并建立了第二共和国。他的执政目标非常明确:恢复和巩固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强大。这与法西斯主义的民族主义内核有些相似,但其根源和表现形式却不同。毕苏斯基的民族主义更多地是对外部压迫的反抗和对国家主权的捍卫,而非法西斯主义那种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极端民族主义。

萨纳齐政权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威权主义色彩,尤其是在毕苏斯基去世后(1935年),由其追随者继承的政府变得更加集权和压制异见。政治反对派受到限制,媒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审查。甚至可以说,那个时期的波兰在政治自由度上有所下降。但这种威权主义并不等同于法西斯主义。

与法西斯主义的关键区别

要区分波兰与法西斯主义,关键在于几个核心要素:

意识形态根源: 法西斯主义起源于对启蒙思想和自由主义的批判,推崇“国家至上”、“领袖崇拜”,并通过国家机器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和动员。而波兰的“萨纳齐”政权,尽管也强调国家权威和秩序,但其意识形态更多地植根于波兰的民族主义传统、历史经验以及对外部威胁的警惕。毕苏斯基本人虽然有军人气质,但他更多地被视为一位民族英雄和国家缔造者,而非法西斯式的“领袖”。

对君主制或贵族制的态度: 法西斯主义通常带有反民主和反自由主义的倾向,有时也与旧有的君主制或贵族制有复杂的互动关系。而波兰虽然在历史上曾有过强大的贵族阶层(萨赫塔),但第二共和国建立后,其政治体系是共和国。毕苏斯基政权虽然排斥议会政治中的一些弊端,但并没有彻底否定共和国的框架,也没有建立起类似意大利墨索里尼那种个人崇拜的君主制式统治。

对种族和阶级的看法: 法西斯主义通常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和排他性,将某个特定种族置于优越地位,并煽动阶级仇恨或压制阶级斗争。波兰当时虽然也存在民族问题和少数族裔问题(如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犹太族等),并且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有时也采取了强硬甚至歧视性的政策,但这与纳粹德国那种基于生物种族优越论的灭绝性种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波兰政府的政策更多地是基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同化的考量,尽管这些政策在实践中造成了伤害。

经济模式: 法西斯主义往往试图通过国家干预来整合经济,以服务于国家和军事目标,但通常不彻底消灭私有制。萨纳齐政权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国家经济干预,但其经济政策并非是法西斯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动员和党派结构: 法西斯主义强调通过党派机器对社会进行全面动员,要求公民绝对服从。虽然萨纳齐政权确实试图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但其社会动员的程度和党派的绝对控制力远不及法西斯国家。例如,波兰在战前也存在其他政党,尽管它们的力量受到了压制。

萨纳齐政权的一些具体特征:

军事色彩浓厚: 毕苏斯基是一位元帅,他的政权自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政府官员中有很多军人出身,国家对军队的重视程度很高。
强调秩序和稳定: 在经历了亡国、一战动荡和国家重建的曲折后,波兰社会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非常强烈。萨纳齐政权将维护稳定作为其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对议会民主的批判: 毕苏斯基对战前波兰议会中出现的党派倾轧、效率低下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导致国家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因此,他选择通过军事政变来“净化”政治体系。
有限的自由度: 正如前所述,虽然不是法西斯,但萨纳齐政权在压制政治反对派和媒体方面确实采取了许多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历史的反思:

当然,历史的评价总是复杂多维的。一些学者认为,毕苏斯基之后的波兰政府,尤其是1935年《四月宪法》颁布后,其威权主义色彩确实有所加强,并且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一些政策也受到了批评。甚至在一些极右翼政党(如国家激进主义阵营 ONR)中,确实存在一些与法西斯主义相似的宣传口号和思想倾向。然而,这些是社会思潮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政权的性质。 波兰的官方政治仍然是建立在毕苏斯基奠定的、以国家独立和强大为核心的共和体制之上。

总而言之,二战前的波兰是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具有威权主义色彩的共和国,但它并非法西斯国家。其政治实践、意识形态根源和历史背景都与典型的法西斯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将它简单地贴上“法西斯”的标签,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粗暴简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战间期波兰政权大部分情况下并非法西斯,只在最后几年表现出一定的法西斯性。

除了苏联和捷克以外,间战期的所有东欧、东南欧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立陶宛、甚至可以包括土耳其,都是依托宗教的威权主义政府。这些政府横向说起来,互相之间不仅没有本质的区别(除了军事政权和君主制之间的名义不同),而且纵向说起来,和自己自十九世纪以来的一直就处在的状态也没有什么本质变化。这种社会形态可以说是中世纪的延续,比法西斯古老得多。

因为这些国家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地方,看我们几个知友把他们尬吹成是昭事上帝、品德孤高、自由独立的勇者之乡简直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但同时,按照政治方便,一股脑都说成法西斯也是对于宣传和宣泄情绪方便罢了。

按照社会主义阵营的观点,现代法西斯专政,指的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统治。战间期波兰是一个百分之七十人口从事农业、现代资本主义元素没有多少,对外国资本依存度很高的落后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哪儿来找一个强大到能支持起法西斯政府的垄断资产阶级。

按照西方阵营的观点,则波兰的威权主义也不能算作法西斯式的极权主义。中派和右派一直存在于社会上,没有被消灭,且待国家遭到入侵时,这些势力大都选择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墨索里尼:喵喵喵?怎么我国被入侵,我就被自己人吊死了?)。

东欧货真价实的法西斯政权,比如剑十字,都是德国直接输出的结果,内生性不强(这些国家也没有那么多可以被骗的小资);而一般的东欧、东南欧右翼威权主义政府如果表现出法西斯性,则大多数是对德、意的回应、讨好或跟风模仿。

法西斯和萨纳齐都欺骗性地自称跨阶级,但不同之处在于,法西斯(和纳粹)从一开始就是一党专制,自称自己党超越了阶级;而萨纳齐(Sanacja,Sanation,“医国” )则是“包涵”了左中右三派,摆出了个共体时艰的姿态,且右派直到毕苏斯基死后才完全掌权。左派虽很快发现遭到了欺骗,但也能从政权中脱身,和仍活跃在社会中的中左势力合流。

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阶级对抗,并非垄断资产阶级与工人之间的对抗,而是恰恰是发生在萨纳齐政府与自耕农之间的一场对抗。1937年8月,在代表自耕农利益的波兰人民党组织和波共参与下,12个省各民族的农民,打着象征农民的绿色四叶草旗,群起罢工,要求议会重选、犯治政放释、萨纳齐政府下台等等,随后遭到弹压,当场打死四十四人(嗯,自由与独立哈),拘押五千。罢工被人民党自己叫停。

1937年的波兰农民罢工,一方面表现了萨纳齐政权没有法西斯那么强大的社会控制力(罢工在事前是被允许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当时波兰社会主要矛盾集中在农民与地主、自耕农与政府间(发生在《十字军之王》的年代也毫无违和感),农民方面也比较弱,还轮不到资产阶级祭出法西斯大杀器的地步

user avatar

只要把法西斯的定义尽可能缩小。别说波兰不算法西斯,日帝都不算法西斯了

按照西方新的法西斯金标准,只有自称自己PARTY超越阶级、一PARTY独裁的才算法西斯。226这种军人屠政党内阁大臣,表明法西斯运动在日本的落幕。而非法西斯的上台。那之后的日帝都不算法西斯呢。

何况区区波兰呢。

user avatar

萨纳齐是法西斯这事在1937到1939年间差不多算是公论吧。后来洗着洗着反而面目模糊起来。

1937年10月13日国府驻波兰公使魏宸组在给外交部的报告中指出波兰与德意日一样,同为“法西斯蒂”,给日本当马前卒乃“同病相怜”。

日德义波均法西斯蒂,揭橥反共,皆为国联斥责,同病相怜。

这可能是可以实锤的第一个将萨纳齐波兰归类为法西斯的中国人。据说只有苏粉德棍才会“污蔑”萨纳齐波兰为“法西斯”,考魏大使履历,为巴黎和会中方代表,干过驻德公使,估计只能划为“德棍”了。



38年3月波兰借口边界巡逻被立陶宛“刺杀”(是不是看起来和倭寇玩法差不多?),遂给立陶宛下“哀的美敦书”。国府驻波魏公使在给国府的报告中指出,【波兰向倾德、义,闻将仿行德奥故事】。


而这次波立事件,是同希勒特吞并奥地利同时发生的,无论手法还是目的,都如出一辙。(恢复大德意志和恢复大波兰)。只是波兰能力稍逊,未能一口吞下。

3月17日香港《華字日報》同一版面的新闻:

同一天香港《工商日报》的报道:

17日,波兰爆发大规模游行,高呼【进兵入立陶宛】【取消波兰与立陶宛边界】。

18日,波兰下达“哀的美敦书”。

20日,孤立无援的立陶宛准备屈服。

21日,立陶宛被迫全盘接受。波兰民众欣喜若狂。

27日,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社论《波兰亦该速悬崖勒马了》,指出

立国对波兰服从,或已没有什么问题了吧?然,我们所最感不安的,则波兰此种手段,实启欧洲将来无穷之祸患。在波兰之今日,固以为有德国可以助一臂,便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德国东进政策,波兰实首当其冲。那么波兰之前途如何,实不难预测。


然而不久之后,波兰就同德国和匈牙利一起瓜分捷克了。

一开始的手法,也和倭寇类似,指责捷克有“反波运动”。

之后的路数中国人看起来真的是无比熟悉。

你们要抗议?我也学日本威胁退出国联就是了嘛。

按说10月2日捷克同意割让切欣波兰总该适可而止了吧?结果波兰外长继续四处活动运作瓜分罗塞尼亚(外喀尔巴阡-乌克兰)。

事实上,波兰在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角色不仅仅只是切欣。如前所述,1938年10月切欣已割让波兰,然而波兰继续策动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大力支持匈牙利占领罗塞尼亚,一方面策动斯洛伐克独立并希望将其纳入波兰势力范围。1939年3月15日,国府驻德国陈大使在向国府报告希特勒大军开入捷克,捷克决定屈服的时候指出

以次进行之速,恐系阻匈前进,更防波在斯有所举动。义本为匈助,波兰屡图斯而受德阻碍者。英法恐无能为力,以后义、波行动颇堪注意。


你以为波兰只敢欺负立陶宛、捷克?德国也一样的。1937年4月8日,波兰爆发示威游行,要求德国割让东普鲁士南部地区。

而在1938年3月10日,对立陶宛动手前夕,波兰同意大利发表联合公报称,双方在政治上见解完全一致。如果彼时意大利是法西斯,那么这个“政治上见解完全一致”的波兰是什么呢?

另一方面,要谈排犹,波兰可是不逊德国的急先锋。

当然,也不光犹太人,德国人也要驱逐的。

华裔自然也是必须驱逐的。

要说对殖民地的渴望,波兰也是不甘人后的。1937年12月6日,波兰驻意大利大使拜会意大利外长齐亚诺,称【波兰处境与德国相同,有权要求获得殖民地,因此要求至少必须给予委任统治地云】

最后,波兰也是德意以及西班牙叛军之后,第一个承认伪满的重要国家。在波兰承认伪满前一个月,国内社论指出:

最近据说波兰也有承认“满洲国”之意,不过还没有正式成为事实。上面几个承认“满洲国”的国家,都是侵略的法西斯国家。


user avatar

本来点进来是想看看除了傅友德以外的人对毕苏斯基政权性质的评价,结果看到有人在争论马恩语录,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

第一段马克思的原文在马恩全集第八卷,标题为《强制移民》,然而马克思的本意是什么呢?

"我既不同意李嘉图的见解,也不同意西斯蒙第的意见。李嘉图把“纯收入”看做摩洛赫,认为大批大批的居民应该心甘情愿地做它的牺牲品;西斯蒙第则从他那悲天悯人的慈善心肠出发,企图用强力来保持已经过时的农业经营方法,并把科学从工业中驱逐出去,就像柏拉图把诗人从他的共和国中驱逐出去一样。社会上正在进行着无声的革命,这种革命使一切都得服从它,它不考虑成为它的牺牲品的人的生命,正像地震毫不考虑被它破坏的房屋一样。无力适应新的生活条件的阶级和民族,只有遭到灭亡。但是,有一些经济学家竟当真以为,这种悲惨的过渡状态的意义就只是要使社会适应资本家(地主和金融巨头)的贪欲,还有什么能比这种看法更幼稚更浅薄的呢?在大不列颠,这一过程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在生产中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居民被从农业地区驱逐出去,同时人口在工业城市集中起来。"

很明显,马克思是在描述当时英国过剩人口被强制驱逐的问题,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改良和旧有制度的崩塌,所谓“无力适应的阶级和民族只有遭到灭亡”不过是马克思不带感情色彩地对这种生产力发展对普通农业工人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的揭露,这和某位朋友指责的所谓“种族主义”并不能扯上关系。

但另外一段恩格斯的话则要激进得多,也容易引起争议,参见马恩全集第六卷《匈牙利的斗争》:

“1848年首先在奥地利造成了极可怕的混乱局面,使所有这些由于梅特涅的罪过直到当时还互相奴役的民族一度获得自由。德国人、马扎尔人、捷克人、波兰人、莫拉维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卢西人、罗马尼亚人、伊利里亚人、塞尔维亚人互相间都发生了冲突,同时,在这些民族的每一个民族内部,各个不同阶级之间也进行着斗争。但是,在这种混乱局面中很快就有了头绪。斗争者分成了两大阵营:德国人、波兰人和马扎尔人站在革命方面,其他民族,即除了波兰人以外的一切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萨克森人,则站在反革命方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民族划分呢?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种划分符合这些民族过去的全部历史情况。这是解决所有这些大小民族生死存亡问题的开始。
直到现在为止,奥地利过去的全部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1848年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奥地利各个大小民族中,只有三个民族是进步的代表者,它们积极地影响历史,并且现在还保持着生命力,这就是德国人、波兰人、马扎尔人。因此,他们现在是革命的。
其他一切大小民族,在最近的将来都要在世界革命的风暴中灭亡。因此,它们现在是反革命的。

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所指的要“灭亡”的民族是持泛斯拉夫主义的各中东欧斯拉夫民族(捷克、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等等),他们恰好站在了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对立面——协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进行镇压的行动中。而在另一篇《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中,恩格斯更是直言道这些斯拉夫民族毫无前途可言,最终只能是“反革命”的民族。

对于恩格斯所表现出的这种言论,我认为多半是对于参与镇压匈牙利人起义的斯拉夫人(如克罗地亚将领耶拉契奇)产生的过度愤怒而导致的矛盾态度。实际上,在这之前发表在新莱茵报上的《布拉格起义》和《德国的对外政策和布拉格最近发生的事件》中,马恩都明确表示了对捷克民主主义者的支持和对德国人镇压行为的愤慨,但在后来维也纳革命中泛斯拉夫主义者参与的镇压导致尤其是恩格斯对所有奥地利境内的斯拉夫民族进行了错误的批判。根本上,恩格斯强调的是对各种狭隘的、站在民主主义势力对立面的泛民族主义(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的批判而非鼓吹肉体毁灭某一民族,但他过于武断的措辞的确容易使不了解马恩思想的人产生一种“种族主义”的错觉。

下面是给左派的一点建议:

要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文库这一工具,用干货打脸比逻辑质疑更有用

user avatar

我一直没有答复 @傅友德 先生和 @ANTI-imperialism 先生,为什么我把梅塔克萨斯、毕苏斯基、弗朗哥、霍尔蒂的政权同其他极右翼政权分离开来。今天我觉得是时候做一点答复了。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法西斯主义”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是一种“激进右翼”的极权主义运动。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多地把墨索里尼主义、希特拉主义和教权法西斯主义的派系,如德国的NSDAP,意大利法西斯党,克罗地亚乌斯塔沙运动,罗马尼亚的铁卫团等这些手段高度极端,意识形态非常激进的,尤其是有第三位置出身的(特别是墨索里尼,他是从索雷尔主义者演化来的)党派视作法西斯主义的。换句话说,我的法西斯主义定义是激进的,带有“第三位置(如国家工团主义)”色彩和残余的极右翼。

而对毕苏斯基,我不把他视作和希特拉与墨索里尼同等的人物。我把他看作是朴正熙、全斗焕的韩国军政府,皮诺切特的智利军政府,魏地拉的阿根廷政府和巴蒂斯塔的古巴军政府的先声。他是依靠传统的封建主和大资产阶级势力,依靠了保守的、守旧的势力和偏reactionary的措施以获取政权的。

我对这种右翼军政府的定位是“民族保守主义”、“威权主义”、“社会保守主义”的。因为它们完全没有任何激进性。它们没有依靠德意政权式的野蛮的、狂热的暴力,更倾向维持现有的国家现状,或是倒退到历史上的某个状态,而不是追求去建立一种“新秩序”。

对弗朗哥也是这样。就像一些学者的说法那样,弗朗哥将自己的政权“去法西斯化”,使其更加威权主义了。在我看来,弗朗哥通过吸收右翼保守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这些更加顽固的老势力,淡化了原先长枪党所带有的国家工团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色彩。弗朗哥控制下的FET y de las JONS已经和德里维拉、雷东多和莱德斯马等人的那个长枪党完全不同了。我更加倾向将它定位成National Catholicism。

但这不代表我认同和美化这些政权。我之所以把两种右翼政权区分开来,是为了把这两种政权的后继者区分开来。就像我批判德国国家人民党(DNVP)和切特尼克运动那样。我们总不能说DNVP和切特尼克是法西斯主义者。滥用帽子不能把敌人搞臭,反而会给他们反驳的机会。

德意政权的那些学生,那些“光头党”们,他们已经被主流社会所抛弃,不能再掀起什么波澜了。然而对民族保守主义,对威权政体和军政府的崇拜仍然没有消灭。“去弗朗哥化”的阻力仍然很大,自称梅塔克萨斯继承者的金色黎明已经在希腊崭露头角,霍尔蒂的后继者匈牙利青盟干脆取得了政权,正如巴西的博尔索纳罗那样。这是值得警惕的。同时,在美国,特朗普的上台正在使得美国的保守主义势力进一步右转。对这些势力,用Neo-Nazism、Neo-Fascism来评价,恐怕是不妥当的。它们同它们的模仿对象一样带有特殊的性质,那就是一种鼓吹恢复旧秩序,恢复旧的社会体系,同时将威权主义、民族主义与保守主义结合起来(同时往往还带有教权主义、“反白左”之类色彩)的形式。这正是我眼中问题的关键。“新右翼”所借助的是一种更隐晦、更“传统”的形式来制造影响力和吸引已经对激进的左右翼运动都感到失望,对温和的、主流的社民-自由主义联盟也不抱希望的支持者。这是值得警惕的。

最后:我写这篇东西,不是为了批驳谁或是斗倒谁,而是为了学术问题上的交流。请那些怀有恶意的,想把我塑造成“通敌者”的先生们改天再来恶心人吧。

user avatar

@张益达 君文章也算是一种独到见解。

当代中国浮躁网络环境中诞生的众多奇葩之一,民族主义和强权崇拜的恶果——著名的“欧洲裹脚布”


一些瑞典人认为我们喜欢戴着斗笠在如厕的时候吃饭,一些中国人认为波兰人是反华的欧洲裹脚布。衮衮诸君请告诉我,在颠倒是非,歧视偏见方面,这两种人有何区别?

答案是没有两样,都是一丘之貉。我们和我们嘲笑的人在做一样的事,真是天大的讽刺。今天可以把波兰身上泼满脏水,恶毒咒骂,明天就可以在其他事物身上做一样的事。反正法不责众,反正这种言论不是我第一个说的,反正加入到这场对弱者的凌辱狂欢当中感觉没什么不好的。

针对性科普与集中辟谣:

经过我的长期观察,围绕波兰的争议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完全子虚乌有、歪曲事实的历史发明,属于纯粹的造谣污蔑。其二是针对波兰真实历史基于主观意识的过度批评和火上浇油的渲染,其言论亦真亦假,极具迷惑性。

完全虚假的历史发明:

波兰反华!

波兰萨纳齐政府就是法西斯政府!

波兰骑兵砍坦克!

波兰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波兰支持日本占领东三省!

半真半假与过度渲染:

平独镇露大波波,波兰祖上阔过!

波兰强大时欺负俄、德,最后被他们报仇,瓜分三次而亡,死得活该!

波兰复国时抢走了俄、德土地,真是犯贱,凡尔赛条约的邪恶产物!

波兰趁苏俄内战发起侵略,无耻到极点!

波兰血腥屠杀八万苏俄战俘,残忍暴虐,令人发指!

波兰吞并立陶宛维尔诺,如此侵略行径完全是帝国主义!

波兰和德国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大量屠杀迫害犹太人!

波兰提供电报技术帮助日本侵华!

波兰承认伪满洲国!

现代波兰总理没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接见达赖喇嘛!

波兰原来是个小丑 ——曹豫生

波兰是否反华

现实中波兰政府的对华态度总体是趋于友好合作的,现代波兰政府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中东欧的最大合作国,两国经贸往来,技术互通,是很正常的友好外交关系。波兰人民共和国也是全世界第七个与新中国承认并建交的国家,当然有人会杠:当时的波兰是苏联傀儡国,我承认这一点,只是说出这个史实。

另附一张图,是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世界各国民众的对华态度,绿色是喜欢中国程度,红色是讨厌中国程度。这张图极具讽刺意味,大量我国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日韩两国的对华负面倾向极其高,瑞典刚发生了什么我就不用说了,甚至意大利、德国、法国、匈牙利的红色也比绿色高。如此来看,大半个欧洲对中国态度都是红色高于绿色,而波兰的态度是绿42%,红29%,在欧洲绝对属于比较亲华的。





波兰萨纳齐政府是不是法西斯政府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简单梳理一下萨纳齐政府的由来。从1918年复国到1926年5月波兰国父约瑟夫·毕苏斯基(Józef Piłsudski)发起政变,这段时间是总统议会民主制度的人民政府。毕苏斯基逐渐不满当前政府引起的外交不利局面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危机,他认为民主政体的效率太低,让国家日益混乱。于是在1926年5月发起政变,建立了类似后世南美军政府的新政权,她被命名为萨纳齐政府,萨纳齐(Sanacja)就是波兰语“愈合,救赎”的意思。萨纳齐政府对波兰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

那么,萨那奇政府是不是法西斯政府?首先,萨纳齐政府最初的领导班子几乎都由军人组成,两院议会的权力被削弱,毕苏斯基本人的权力得到明显加强。因此,我们得出萨纳齐政府是专制政权的结论,好像和德国很接近了,因为德国纳粹政府就是独裁政体,但我需要指出波兰总统权力显著加强是在1935年,而专制≠独裁。

毕苏斯基本人是反政党的,1928年萨纳齐政权的领导者们创建了一个“ 与政府合作的无党派集团 ”(Bezpartyjny BlokWspółpracyz Rządem),这个组织拥护政府,却否认自身的政党属性。波兰直到1939年都没有取消其他反对党,所以谈不上一党专政。而法西斯独裁政府基本是一党专政的,是非常重视政党作用的,因此在政治结构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萨纳齐政府≠法西斯政府。

毕苏斯基在萨那奇政府实际上施行的是某种半专制半民主的特殊政体。说它民主是与纳粹相比,BBWR并没有搞彻底的一家独大,法律依然认同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结党自由和选举自由。说她专制是BBWR依然对反对者施行了压制和迫害,1930年许多反对派被作为政治犯关押至布列斯特要塞的监狱中,但没有对他们进行人身迫害。




当时在波兰文艺界流行的作品不乏对BBWR和对毕苏斯基本人的讽刺,如果是法西斯政府当政,这种情形是难以发生的。同时,毕苏斯基公开禁止对犹太人和乌克兰人等少数民族的压迫和歧视,尽管在民族主义和反犹思潮席卷欧洲的时代,波兰底层对少数民族的迫害屡禁不止。在毕苏斯基死后,波兰民族主义再难以遏制,酿成了许多人间惨剧——沃伦地区和耶德瓦布镇的种族仇杀成了波兰历史中最沉重黑暗的篇章之一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和波兰刚刚复国百废待兴的年代,萨纳齐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调控和治理,在短时间内让波兰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对当时波兰的误解常常是认为一个月灭亡于苏德两国夹击的波兰是非常弱小的国家,然而萨纳齐政府于1936年开始实施的工业复兴计划非常顺利,军用和民用工厂的工业区在维斯瓦河一代拔地而起,旨在实现现代化的三军建设。基础教育、医疗水平、农业和识字率节节攀升,国民收入于西班牙相当。

基于以上资料和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波兰萨纳齐政府是一种介于议会民主和专制统治的特殊政体,有点类似于南美军政府,但绝不是法西斯政府。

骑兵砍坦克神话

好吧,某种程度上,这是关于波兰最古老,流传最广的谣言,而且已经有许多人辟谣了。但我在这里还是再系统性地讲一下,毕竟想当年,我在很年轻的时候也曾深信这则很扯淡的谣言。说句题外话,我在本市新华书店的权威二战史书中,还能看到渲染骑兵砍坦克的篇章,2018年,这种言论堂而皇之地在市场公开售卖,这不禁令我大为汗颜。

首先要说明的是,骑兵军种在二战依然在世界各国服役,在德国和苏联都有独立编制的骑兵部队,骑兵在那个时代的侦察功能大于实战效果。在1939年苏德夹击波兰战争中,波兰陆军的10%是骑兵部队,共有约11个骑兵旅,每个旅下辖3-4个骑兵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骑兵团并不是一整个团都是骑兵,他们包括炮兵、装甲部队和步兵营建制,有的骑兵旅基本由装甲部队构成,只是挂个骑兵旅的名字。

骑兵的作战形式基本可以被视作骑马的步兵,骑兵抵达战场后大都是下马作战,使用的都是标准的步兵战术。波兰骑兵部队的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步枪、手枪、Szabla wz.1934年军刀、长矛、75毫米炮、博福斯37mm反坦克炮、博福斯40mm高射炮、WZ.35反坦克枪(Wz. 35 anti-tank rifle)、TKS与TK3轻型坦克等。



(本文欢迎、支持随意转载全文或引用文中内容,可以注明作者,也可以不注。)

引自

user avatar

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法西斯。

另一种人?同志,我劝你不要再问了,除非你想很快跟他们见面。

user avatar

在中文世界讨论“XX是不是法西斯”一般已经失去意义了,就像这个问题一样变成互扣帽子大赛。

如果我们要采取一个极其宽泛的定义把波兰算作法西斯,那么我们莫非要承认,人类私有制的历史就是一部法西斯的历史?这样定义的法西斯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要思考的是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将波兰定性为法西斯?这是否暗藏了一个假设,必须首先要将波兰定性为法西斯,然后才能以最最坚决的姿态反对它?难道将波兰定性为军人独裁或者其他政体,就会削弱这种反对的力度了吗?为什么人们会将法西斯视为最高程度的谴责?

在这样一种谴责中,“法西斯”被崇高化了。在后法西斯的时代,法西斯作为一种禁忌的症候从未退场 —— 与此同时它却沦为了一个口袋罪式的空能指。

user avatar

@濁酒黃花 的答案可以说是珠玉在前了,引用了周恩来代表我党分析蒋介石法西斯统治的《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1943年8月16日。搞笑的是,人民网“领袖著作”栏目中《周恩来选举》里的这一篇竟被删除,可见:周恩来主题阅读)一文,指出波兰的萨纳奇政权也具有同蒋介石类似的特征,从而证明其亦属于法西斯政权。

所不足者,尚未把该文所引用之季米特洛夫代表共产国际(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对法西斯主义特征的归纳列出,在下于此特别传抄一遍:

〔212〕见《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原文是:“法西斯是资本家对劳动人民大众的最猖狂的进攻;法西斯是肆无忌惮的沙文主义和侵略战争(旧的译文是:‘法西斯主义——就是横行无忌的民族侵略主义和强盗的战争’。本文引用的是旧译文——编者注);法西斯是疯狂的反动和反革命;法西斯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最恶毒的敌人!”(《季米特洛夫选集》,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第45—46页)——第143页。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共产主义者对法西斯主义特征的归纳:

1、法西斯主义是资本家对劳动人民专政的一种极端形式;

2、法西斯主义具有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点,致力于民族压迫和对外扩张;

3、法西斯主义疯狂的推行反动和反革命政策;

4、法西斯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假如我们承认这个定义,那么战间期的波兰萨纳奇政权,毫无疑问是一个法西斯政权:

1、萨纳奇政权是波兰大地主大资本家在1926年五月政变以后对劳动人民专政的一种极端形式,见于1926年和1935年两部波兰宪法中的反动倾向,其对劳动人民的进攻超过了之前的保守政权;

2、萨纳奇政权具有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点,致力于对内压迫乌克兰、白俄罗斯、犹太等少数民族,对外向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扩张;

3、萨纳奇政权疯狂推行反动和反革命政策,建立了傀儡化的国会,通过布列斯特审判镇压了波兰社会党领导的“中左”联盟、以“通(西白俄罗斯)共(产党)从事反波活动”的罪名镇压了白俄罗斯工农联盟(Hramada)、对进步势力疯狂镇压。

4、波兰萨纳奇政权是波兰工人和全体劳动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见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在1940年代后期的各种定性文件。

因此我们可以说:波兰战前的萨纳奇政权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西斯政权,至少在共产主义者看来是如此

实际上也不需要等到季米特洛夫下定义的1935年夏天,1920年代末许多的共产党人就开始将毕苏斯基和墨索里尼相提并论,指出二者之间的共性。当时资本主义还在战后繁荣时期,什么安东内斯库还都名不见经传呢。到了1939年,毛泽东同志又在《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1939年9月28日)里直截了当地说道:

在波兰政府方面,它是一个法西斯政府,是波兰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它残酷地剥削工农,压迫波兰的民主主义者。


对于共产主义者的这种定义,像 @张益达 这样偏爱波兰的人士,不予承认,甚至提出什么“萨纳奇还允许反对党进入瑟姆”之类的标准来否定其法西斯性(虽然按照这种标准,日本也没有建立过法西斯政权,毕竟就算是著名的“翼赞选举”也还允许批评大政翼赞会的“非推荐候选人”被选入国会,只不过一时不许公开结党罢了;而在1942年的翼赞选举之前,国会中毫无疑问有着各种”反对党“,甚至包括自称”无产政党“的社会大众党;在1942年翼赞选举之后的1944年由于大政翼赞会内部的分裂以及战局恶化迫使当局允许非推荐议员结党,日本国会里又出现了多党局面)。这倒也不足为奇,因为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个世界上有着从根本上拥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存在,正如我们在知乎上还可以发现认为昭和日本实行“宪政”的亲昭和人士。因此,我在这里不想过多讨论偏爱波兰人士们的言论。

不过, @DrThrax 的奇文(【奇谈怪论】萨纳奇真的是一种法西斯政权吗?——兼对左圈众的一点建议)就让我感到震惊了。这位先生不仅公然宣称”事实上,萨纳奇更多的是于一种民族保守主义政体“、”这个时期的波兰和1941-1944年的罗马尼亚一样,是处在一种反动主义的民族保守主义政权统治下的“云云,而且更嘲讽”该讲的都讲完了,我要对整个左圈开个地图炮“,大有给左圈人士当教师爷的架势。按理说,谁想逐梦知乎左圈跟我倒也没有关系,但眼睁睁看着这位老朋友走上欺师灭祖的道路,我还是有点于心不忍,特此在这里分析一下。

DrThrax先生虽然在知乎迫真鼓吹什么左圈大团结,但实质上是称自己为“托洛茨基主义者”的,在各种答案里也动引托洛茨基著作,看上去是托洛茨基的好学生。那么,他不认同共产主义者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甚至大肆嘲讽共产主义者“连对方的政治路线、政治诉求、政治纲领都搞不清楚,就上去瞎耍把式”(其实这似乎也不妨碍共产主义者在1940年代后期扫除萨纳奇在内的东欧群丑),倒也可以理解。但是DrThrax先生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定义,难道是托洛茨基主义的嘛?很遗憾,答案也是否定的。

托洛茨基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定义,最集中的可见于《什么是法西斯主义?》(1931年11月):

在文中托洛茨基大肆嘲讽共产国际将西班牙右翼独裁者普里莫.德.里维拉(西班牙有一家三代右狗领袖普里莫.德.里维拉,这里指的应该是1923—1930年执政的米格尔.普里莫.德.里维拉)称作“法西斯主义者”,这个口气倒是似乎跟他的中国信徒类似。托洛茨基进一步宣称:法西斯运动是一个扎根于小资产阶级(较少程度上也扎根于游民无产者)的群众运动,其领袖也应来源于这个阶级,而普里莫.德.里维拉则是大贵族、高级军官出身,因此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云云。

托洛茨基的定义是否正确,恐怕很成问题,因为德.里维拉连政变都是亦步亦趋的模仿墨索里尼的,他的儿子和女儿(难道儿女的阶级立场就变了?)更是西班牙法西斯运动长枪党的创始人。但无论如何,上述理论算是托洛茨基分子对法西斯主义的权威定义了。看起来,托洛茨基的行文跟他的中国信徒也十分相似,大张旗鼓地“教育”了一番共产国际,“指出”像德.里维拉之流(民族保守主义者?)老权贵式的独裁者跟法西斯主义领袖有所区别,以“彰显”自己对右圈“群雄”有着比共产主义者更高明的认识。但是,且慢……托洛茨基还另有一篇大作,宣布萨纳奇就是它定义的这种法西斯主义者,而不是德.里维拉式的存在:

在这篇《波拿巴主义和法西斯主义》(1934年7月)中,托洛茨基一如DrThrax一样,大肆嘲讽共产党人,攻击他们“把普里默.德.里维拉、墨索里尼、蒋介石、马萨里克、布吕宁(实际上共产国际的术语里布吕宁属于“社会法西斯主义”而非“法西斯主义”,当然这个问题托洛茨基也有争辩,不过题外话就不说了吧)、陶尔斐斯、毕苏斯基、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泽韦林(应指卡尔.泽韦林,不过在共产主义者的术语里此公也是“社会法西斯主义”)、麦克唐纳都说成法西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除此以外,对于波兰问题,托洛茨基还有这样一番话来教训他那些不成器的门生:

“(萨纳奇政权)是法西斯主义,还是波拿巴主义?”有关毕苏斯基政权的这个问题已在我们的波兰同志中引起了某些分歧。 这种分歧的可能性恰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不是在处理静止的逻辑类别,而是在处理代表了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极其显著特点的活生生的社会结构。
毕苏斯基的上台是一场扎根于小资产阶级的暴动(【译者】指1926年的五月政变)的结果,这次暴动是打着“强国”旗号直接对抗传统资产阶级政党(【译者】具体来说包括民族民主党人ND/Endecja控制下的人民民族联盟ZLN、波兰人民党皮亚斯特派PSL-Piast、波兰基督教民主党PSChD,等等,尤其是ZLN和PSChD领导的鬣狗联盟)统治的; 这就是(萨纳奇)运动和政权的法西斯特征性质。 但就具体的政治影响而言,波兰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基础在当时比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弱得多,不过仍强于德国法西斯主义; 在更大程度上,毕苏斯基不得不使用军事阴谋的方法,并以更加谨慎的方式对待工人组织的问题。 值得回顾的是,毕苏斯基的政变是在波兰的斯大林主义政党(【译者】这里是在攻击波兰共产党,1926年5月当时波兰共产党为了迁就同支持毕苏斯基的波兰社会党之间的所谓“统一战线”而认可了毕苏斯基的政变,但此举在当时就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强烈批评,即所谓“波兰共产党的五月错误”)的同情和支持下进行的。 乌克兰和犹太小资产阶级对毕苏斯基政权日益增长的敌意使他反过来更难以对工人阶级发动总攻。
由于这种情况,毕苏斯基过去并且现在仍花费更多精力忙于在各阶级乃至同一阶级中不同民族部分之间的摇摆,用在大规模恐怖上的精力比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要少得多;毕苏斯基政权存在着一定的波拿巴主义成分。尽管如此,如果将毕苏斯基比作乔利蒂(【译者】指乔瓦尼.乔利蒂,被墨索里尼取代的意大利保守派首相)和施莱歇尔(【译者】德国军部代表人物,曾试图在兴登堡大总统支持下拼凑一个军事独裁政权,但被希特勒所取代)并且期待他被波兰的新墨索里尼或新希特勒取代,那显然就是错误的构建一种“典型的”法西斯主义形象,并将它同已经根据波兰国内阶级和民族力量对比建立起来的具有自身特点和矛盾的法西斯政权(【译者】即萨纳奇政权)对立起来,这在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毕苏斯基是否能够领导一场行动,将无产阶级组织彻底摧毁?——现存局势的逻辑趋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这条道路——并不取决于“法西斯主义”的正式定义,而是取决于不同力量之间的真正关系,取决于群众中发生的政治过程的动态,取决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略,最后还取决于西欧特别是法国事态的动向。
历史可能成功地说明如下事实:波兰法西斯主义在它成功找到一种“极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之前就被推翻,并且灰飞烟灭了
(以上都是我从英文本自行翻译过来的,如有缺点错误还望包涵。)

现在看来,毕竟还是导师比不成器的学徒要高明一些。无论托洛茨基有多少谬误,他至少指出:塑造一个“经典”的法西斯模型,再拿他去否认波兰真正的法西斯政权属于“法西斯”,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它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我们不知道托洛茨基此言是否为当时波兰国内形而上学地信徒所发,但它用来教育DrThrax显然是绰绰有余了。

DrThrax先生恰恰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更不要说偏爱波兰的人士了),他洋洋洒洒提出了几条毕苏斯基同“真正的法西斯主义”不一样的地方,然而它们都是绝对不能够成立的:

1、萨纳奇统治初期,其他党派也能够参与政治。

我们暂且不说日本,就连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之初,其他政党也能够参与政治。请看: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统治整整五个月之后,人民党和统一社会党还分别获得了39和24个席位。

希特勒上台两个月后,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还分别获得了120个和81个席位。即便在国会纵火案导致希特勒通过《授权法》完全建立起法西斯统治之后,希特勒一度也还是跟“民族保守主义”的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合作的。

2、萨纳奇拒斥党派政治,不同于法西斯政党。

然则萨纳奇的“无党”实则不过是骗人,实质上BBWR特别是OZON就是萨纳奇的“党”。以OZON为例,它有组织、有纲领(还模仿《纽伦堡法案》反犹)、有领袖、有成员,甚至还有青年团,标榜自己“不党”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如果OZON不算政党,那么同样打着“阵营”旗号的ONR怎么就算是个党呢?萨纳奇非但有党,而且作为一个政治运动有着相当的群众基础(例如,他收编了宣称要建立法西斯式组合国的民族工人党NPR中的相当大部分)。这连托洛茨基都看得出来,DrThrax可以说是装糊涂了。

顺便再一提,所谓萨纳奇内部的左中右三派,很大程度上只是毕苏斯基的三个继承人竞争毕苏斯基身后权力的产物,实际上也就只是存在于1935年毕苏斯基死亡前后的那段时间而已。随着这场夺嫡大戏以雷兹-希米格维元帅逼死斯瓦维克总理、架空莫希奇茨基总统而落下其帷幕,萨纳奇政权完全落到了希米格维元帅手中而OZON在1937年以后实质上也就是希米格维的党。过分强调这些内部权力斗争造成的派别,岂不是跟外网上那些整天分析XX做皇帝、YY自由化的评论家差不多么?

3、萨纳奇不搞极端民族主义,鼓吹全民团结。

1937年OZON提出了十三条模仿《纽伦堡法案》的纲领,要求实行排犹。至于为什么最终没有能够实行,我想托洛茨基已经给DrThrax解释过了:波兰法西斯主义在它成功找到一种“极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之前就被推翻,并且灰飞烟灭了

4、萨纳奇宣传上不反资本主义,所以不是法西斯。

哈哈哈哈哈哈!那么,日本法西斯始终不宣传自己反对资本主义(《治安维持法》禁止取消私有制的宣传)且不说,1926年以后墨索里尼已经宣布不再反对资本主义,纳粹在1940年代也公开宣称自己在战后要搞“自由经济”。难道说,在DrThrax眼中,这些法西斯政权都是“变修法西斯”而不能算“真正法西斯”了?真可谓迫真斯特拉塞主义了。

5、萨纳奇镇压“真正”的法西斯政党,所以不是法西斯。

拜托,法西斯就不能内斗?希特勒在长刀之夜杀了罗姆、杀了大施特拉塞,小施特拉塞逃亡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坚持“反对希特勒政权”,所以说希特勒政权就不是法西斯了?还是迫真斯特拉塞主义啊。

特别是,萨纳奇镇压的民族激进阵营(ONR)反而是从传统资产阶级主流政党(特别是上文提到过的“鬣狗联盟”和民族民主党人,顺便多说一句,民族民主党人在1926年12月就发起了所谓的大波兰联盟OWP,一度拥众百万,在波兰各地大搞反犹暴动,直到1933年才被禁)里分化出来的一个政党,而在那个时代,民族保守主义恰恰是民族民主党阵营的招牌。除了权力斗争、历史积怨以及在野法西斯分子的某种“反修”热情之外,萨纳奇和民族激进阵营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更热衷于天主教教权主义,当代波兰社会顶礼膜拜的许多“抗德奇神父”就是这个运动的重要后台,而作为萨纳奇运动中心的军部在当时显然要世俗主义得多。尽管如此,两个法西斯运动也是“又团结又斗争”,ONR-长枪党派的头目皮亚塞茨基(DrThrax先生似乎对他在二战中转向到进步方面,战后创办PAX协会等等,颇有微词)在1937—1938年可是OZON的青年团负责人!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法西斯分子之间互相团结的一面为什么DrThrax就看不到呢?

那么,DrThrax这些莫名其妙的纳粹定义,既然也不是来自托洛茨基(尽管和共产国际存在根本分歧,至少托洛茨基还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群众运动”出发在下定义,而不是凭空拿一些形而上学的特征来定义法西斯主义是“宣传反资本主义的运动”),那么究竟来自哪里呢?我推测可能来自维基百科……当然,具体如何就只有DrThrax自己知道了,在此我也不瞎猜。


跑题的话扯得够多了,这里我想提醒一下继续逐梦左圈的DrThrax或是别的什么人:拿着一些维基百科词条上的内容“傲视群雄”是不够的,反而凸显自身形而上学的本质。与其跟在资产阶级学术家的定义后面迷途,不如关注一下真正的阶级斗争以及阶级斗争中活生生的人。

user avatar

简答:波兰政府(曾经)是,但波兰人民(现在也)不是。

user avatar

前面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的juju,rbq,rbq,我这个废物水友也只能就拿一些上古资料来给大家看看,补充一下前面的回答。


这文章出处是NAAS(海陆空天惯性世界)第86期(2010年2月)刊登的远古时期的文章。虽然真实性有待考察,但是还可以好好看看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波兰1937年总参谋部发布训令规定波兰的政策是要消灭俄罗斯(梦回波立联邦平独镇露),以及支持日本侵华(打扰了)并出于牵制苏联的目的对日本进行援助……

也就当看看吧,反正暂时也找不到波兰原始资料。

不过最后,我还是很想说……

不要停下来啊!(指平独镇露)

知乎问答:波兰在二战中充当什么角色?

zhihu.com/question/3023

user avatar

乳法了。

user avatar

“我们两国如此相似,为何开战?”

user avatar

@秋七月 从大佬这拿到个链接

@jake 信誓旦旦告诉我,马克思说了这话,问题是原文里那么大的一段话:

In march 22nd, 1853, Karl Marx wrote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 Daily Tribune”, in which he critic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words in bold by me):Society is undergoing a silent revolution, which must be submitted to, and which takes no more notice of the human existences it breaks down than an earthquake regards the houses it subverts. The classes and the races, too weak to master the new conditions of life, must give way. But can there be anything more puerile, more short-sighted, than the views of those Economists who believe in all earnest that this woeful transitory state means nothing but adapting society to the acquisitive propensities of capitalists, both landlords and money-lords?

In another article, written in 1849, Friedrich Engels (Marx’s intellectual partner) talks about the 1848 revolutions, the role of the nations involved, and how people used to be oppressed become counter-revolutionary:...

...

All the other large and small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s are destined to perish before long in the revolutionary world storm. For that reason they are now counter-revolutionary

请问:

1)什么是another article?

2)Engels是马克思?

3)拿着1849年恩格斯文章中某一段的话接在1853年马克思在美国报道中的一段话,然后称之为“马克思”说过?

4)那以后是不是可以靠剪报纸甚至干脆直接打字说是某某说的?

5)低估了某些人的“不友善”程度,这个不友善是各种意义上的。


不出意料,又有某些“不友善” @jake 拿着21世纪的喜剧大片《苏维埃故事》来给大家逗乐了,连一丁点原文都贴不出来,靠着一张嘴造谣的成本真是低,摘自:tieba.baidu.com/p/45968




@jake 怎么样给窝佬来两段原文?!


原答案:强答一波,敬请斧正:

“于是又有人问:蒋介石国民党既是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又能抗战呢?我们回答:毛泽东同志告诉了我们,他是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主义。因为他带买办性,所以当日本帝国主义打进来的时候,他能依靠别的帝国主义去抵抗,并利用民族救亡高潮,起着抗战的革命作用。同时,他又带封建性,所以当同盟国家渐渐重视中国民族抗战的时候,他又回到复古的排外的思想上去,起着反动的作用。并且正因为他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所以对内总是反对人民,惧怕人民,压迫人民的。他的抗战是决不会彻底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争取和巩固自己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决不能成为大资产阶级的尾巴。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前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就警告了我们的〔211〕。

  于是又有人问:法西斯主义是民族侵略主义,蒋介石国民党既还抗战以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什么叫他做法西斯主义呢?我们回答:正因为这样,所以毛泽东同志叫他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了。民族侵略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一种特征,不是唯一的特征。季米特洛夫报告中讲的法西斯主义的四种特征〔212〕,除了民族侵略主义这一点外,中国法西斯主义都是具有的。蒋介石国民党在历史上在现在,都是向人民向劳动群众施行最残酷的进攻,以至于进行镇压革命的内战,实行疯狂猖獗的反动和反革命,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死敌。只是因为中国已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环境中,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无力对外侵略。至于他对国内各小民族,还不是充满了大汉族主义的民族优越感和传统的理藩政策〔213〕的思想么?即在对外,国民党还不是有人在提倡大中华联邦应该圈入安南、泰国、缅甸、朝鲜甚至南洋群岛么?季米特洛夫曾经说过,因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各国民族特性及国际地位不同,所以法西斯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专政本身,在各国所采取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斯大林也早说过,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是表明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削弱,资产阶级在内政方面已经不能采用旧的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来维持其统治,因此,就只得采用恐怖的手段〔214〕。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不也可以用于解释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么?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实际上就是蒋介石国民党和官僚资本公开的恐怖的专政,亦即特务统治。”--《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周恩来

这样看法西斯应该全部或部分符合四个特征:

1)反动专制统治;

2)对内镇压人民;

3)主体民族优越感;

4)对外民族侵略;

另外《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

法西斯主义是西方国家在陷入经济大危机的困境后的产物。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加剧时,处境恶劣、不满现状的中间阶层的一种情绪(思想),他们要求政府寻求新的统治对策以及更为中央集权的经济控制手段并准备通过战争重新划分世界,这便是法西斯的产生背景。


那么毕苏斯基的萨纳奇政府干了什么?

1)反动专制统治:毕苏斯基面对共和国的腐败和低效不满,进行“五月政变”,以个人权威随意决定总统,在他死去萨纳奇政府连波兰共和国1921年宪法都改了,符不符合?

2)对内镇压人民和主体民族优越感:这也算是有争议的地方,萨纳奇分子进行少数民族波兰化,算不算镇压和大波兰主义?就以其境内德意志人为例,一旦风吹草动,萨纳奇分子就觉得德意志人对波兰共和国不忠,然后又以此为借口强制德意志人波兰化,并加以迫害,更引起德意志人不满;这也是德波关系恶化的一个原因:不断有德意志人潜逃回德国,只会愈发激起仇恨。

3)对外民族侵略:拳打苏俄,脚踢乌克兰,家暴立陶宛,如果这是一战的后遗症,那么请问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又是什么呢?

至此答案不言而喻,不废话了。

user avatar

偏题了, 《苏维埃故事》的确引用了恩格斯在《新莱茵报》的原文来证明他是个“种族歧视”乃至于“种族灭绝”的倡导者。因为事关恩格斯(还有黑格尔)的声誉,我在看到此处的时候特别做了查证,发现“纪录片”引的是一篇叫做《匈牙利的斗争》的文章。原文应是如此:

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在某个角落找到一个或几个残存的民族,即被那个后来成了历史发展的代表者的民族所排挤和征服了的以前的居民的残余。这些按黑格尔的说法是被历史进程无情地蹂躏了的民族的残余,这些残存的民族,每次都成为反革命的狂热的代表者,并且以后还会是这样,直到它们被完全消灭或者完全丧失其民族特性为止;其实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对伟大历史革命的抗议。

这段话出自《马恩全集》中文版第六卷,由中央编译局组织翻译的,权威性应该是很高的。恩格斯有没有在这段话中提倡种族歧视和种族灭绝,应该是一目了然的。这个所谓“纪录片”通过删减原文等卑鄙的手段扭曲了恩格斯的原意,其客观性可见一斑。

user avatar

认为波兰不是法西斯政权的主要依据

1.波兰不是大资本阶级专政,而是军人独裁

2.保留了表面的选举形式

3.没有“疯狂”的侵略扩张


然后,我们看看波兰萨纳齐政府的行为


波兰镇压反对党,操控选举

波兰把公民的权力和自由剥夺殆尽,实行独裁的极权制度

波兰迫害,镇压国内少数民族

波兰镇压枪杀工人

波兰镇压枪杀农民

波兰大肆逮捕政治犯,设立可以越过司法的集中营迫害政治犯和少数民族

波兰配合德国针对捷克斯洛伐克


综上所述,就算退一万步说,波兰政府不是法西斯政府,那他和法西斯政府也只是很少的几个小特征的区别了。

打个比方,

大概是短耳兔和长耳兔的那种区别吧。


————————————

刚刚看到有个朋友在一个回答里这样说

这未免有夸大之嫌(可能这位朋友是道听途说的,并不真正了解)



实际上,虽然损失惨重,但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之所以损失惨重,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条件太差

虽然制定了合理的迁徙规定,但是因为卫国战争的条件,是难以执行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