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里有5套房子的人愿意996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体现。我身边就有这么一号人物,咱们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今年四十出头,名副其实的“坐拥五套房”人士。这五套房,并非都是豪宅,有市中心的小公寓,也有郊区的大平层,还有几套是早些年投资的商住两用房。说实话,光凭这几套房的出租收入,他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

那么,这样一个“躺平”的资本,他愿意“996”吗?

老王的答案是:看情况,但大多数时候,他会选择“不”。

为啥是“不”呢? 我觉得原因有这么几个层面,挺值得聊的。

1. 压根没必要:

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原因。996,本质上是为了更丰厚的薪酬、更快的职业晋升、或者是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但老王,他早就跳出了这个“内卷”的怪圈。他的基本生活需求、家庭开销,甚至一些“小奢侈”的愿望,都已经被房租收入给覆盖了。再多赚一份钱,对他来说,边际效益实在太小,远远抵不上牺牲掉的休息时间。

2. 时间的价值已经变了:

对于一个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但对老王来说,时间已经不再仅仅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比如,早上起来不慌不忙地做个早饭,然后去公园散散步,和老朋友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是在家研究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甚至只是陪着孩子玩游戏,看着他们健康成长。这些“无用”的时间,在他看来,才是生活真正的“收益”。

3. 对“奋斗”的定义不同了:

很多人理解的“奋斗”,就是拼事业,往上爬。但老王经历过那个阶段,也尝过其中的苦头。现在的他,更愿意把“奋斗”的定义放在“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上。这包括经营好自己的身体,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关系,经营好自己的精神世界。他觉得,与其在职场上996耗尽心力,不如把这份精力用来学习新技能、培养新爱好,或者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4. 风险偏好和精力分配:

996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确定性。虽然老王有几套房子,但他并非没有风险。比如,市场波动、租客变动、房产维护等等,这些都需要他投入精力去打理。他可能会选择一些更稳健、更可控的“被动收入”模式,而不是把自己暴露在996的“主动进攻”状态下。他更喜欢把精力放在“稳固”和“优化”现有资产上,而不是去开拓新的、需要冒更大风险的疆域。

不过,我也看到过一些例外,或者说,一些“不一样”的996:

兴趣驱动的“996”: 有些人,即便已经拥有了物质上的富足,但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执着。他们可能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成就感、为了实现某种理想。这种“996”,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游戏”,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情况下,拥有多套房只是他实现梦想的“后盾”,而不是阻止他追逐梦想的“枷锁”。
“投资型”996: 还有些人,他们可能拥有了多套房,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或者他们有更宏大的商业蓝图。他们可能会继续“996”,但这种“996”可能是在为自己的新项目、新事业打拼,是希望通过“现在”的超负荷运转,为“未来”更大的财富和影响力奠定基础。他们可能已经在“拥有”上达到了一个阶段,但他们追求的是“创造”和“扩张”。
心态和习惯: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人,尤其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人,已经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即便财务自由了,他们也可能难以一下子适应慢下来的生活。996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习惯性的“忙碌”,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存在感。

总的来说,拥有五套房的人愿不愿意996,关键在于他们对“生活”和“价值”的定义。

如果他们的生活目标是享受闲适、陪伴家人、发展个人爱好,那么996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不必要的牺牲。

但如果他们对事业有着不灭的热情,或者有更远的商业目标,或者仅仅是难以改变的习惯,那么“996”也并非不可想象。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这样的人,不妨多问一句:“你觉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可能远比“钱”要丰富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职业是律师,家里并没有五套房。

但是我对996没有任何意见,因为我的工作大部分是法律研究,小部分是社交和跑公检法看。

研究工作很有意思,跟读研究生的时候差不多,特别是可以和同事交流研究心得。并且研究的好坏确实对案件成败有影响。我喜欢研究。(研究工作的具体表现,一是搜索法律规定判例学说,二是把这些看完,三是一边喝茶/闭目养神一边思考/发呆,四是听同事讲解(装逼))

社交(装逼)也很有意思。

这种996最喜欢了。

我猜当我有了五套房的时候我仍然会喜欢这个工作,喜欢996。

user avatar

身无长物的人,更愿意躺平成为三和大神,反正已经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只要晚上还有吃个包子的钱,就不会去多想明天的早餐改怎么解决。身家越重的人,越有奋斗动力,比如你已有八百万存款,你就会定下一个目标,希望再过多久让它突破一千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如果是个开店的,你希望能够二十四小时都不间断营业,而非仅仅只是996。

我有一个同事,他是河南人,十几岁时他妈用一只烧鸡+两瓶扳倒井灌醉了村干部,获得了改年龄过体检去昆明当兵的机会。退伍后来南方闯荡,经人介绍认识了本地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姑娘,入赘其家结为夫妻,每年收点打工仔上交的房租,妻子开美容院,他就给我们老板开车。

后来,他们村的土地吃香,被规划成重要商务区和产业基地,获得一大笔补偿,分到五六套整层的大楼房,外加三千多万的现金。他此前一直给我们老板开车,每月领三千多工资,后来公司引进上市公司投资,搞股份制改造,他的小舅子在另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替老板开车,他有幸目睹过别的司机入股上市公司而爆发的案例,遂毫不犹豫的投了三十万给我们老板,未显名,不具名,只是私下里成为公司股东,相信老板有肉吃能分蛋糕。后来公司日落西山,无奈何收摊投靠老婆的微商事业,希望旁路杀出,看看能不能北山再起,他现在跟我互动聊天最多的内容就是有事没事找老板催债想要回三十万投资款的截图信息。这当然是徒劳的,但他也不能不努力啊,那么多房子该怎么处置,他要规划,三千多万现金该怎么打理,也是让他夜不能寐无法安稳入睡的头大之事。但更要紧的,还是工作不能丢,社保不能断,我们老板已经out了,他就通过小舅子的关系进了上市公司,替那个著名的上市公司老板当贴身司机,工资还是几千块钱。日子过得很紧凑,很充实,也很有奋斗动力和成就感。

另外一个老乡+战友+同行,也是跟他类似的差不多,家有几套房,也有几千万拆迁款,他还入股了一个保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公司,他这个公司比我们老板的实在和厚道,虽然从一开始投就知道这个公司不可能上市爆发,但实在啊,每年都有分红可拿,也不用担心会亏损倒闭。他当然不能输给我那同事,单靠领分红收房租不干活过日子,那是多堕落啊。但已经没有上市公司老板的车需要他开了。

我有个朋友,其实最初是来我们公司应聘工作而认识的。我们公司逼格高没看上她,她后来就进了另一家著名的楼宇广告服务商,不知道是她的业务能力真的很突出,还是运气实力兼而有之。反正进了那家著名楼宇电梯广告提供商之后,就拿到了最著名的豪车品牌广告投放单子。扣除给公司的现金,她自己的提成也没要豪车公司的现金,而是折算成车价,提了一辆×五出来,算是终于有车了,而且也配得上面子,利于往后开拓市场谈业务。

如此折腾几年之后,她离开了电梯楼宇广告行业,进了某家更著名的保险公司,做了大区经理带起了团队,她想找个专职司机,我很眼馋这个工作,但她似乎还在记恨当初到我这里面试没让她过的那个尴尬场景,压根就不考虑给我这份office,只是叮嘱我给她介绍个靠谱的老司机,于是我就把他介绍给了她。

他每天开自己的豪车去她那儿,再换开她的车。有时候把她送到目的地之后,他在车里等她,就得开空调凉快凉快,但她发现油耗太快,费钱,也没当面说他什么,只是通过我这里发了点牢骚,意思是要我点醒他一下,没事在车里呆的时候少开空调。我头大了很久,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才能把这隐晦的意思完全表达到位,而不伤大家的和气。但人家毕竟也是当过兵出来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揣摩功底显然胜我这种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不止好几筹,况且他要当司机要工作并非为了那几千块钱工资,他只是要证明自己的努力状态,所以,此后,但凡有机会在自己车里烧油的时候,他就绝不启动老板的车,而且总会时不时的利用空闲时间给老板的车子里加点油,让老板对高企的油价不再那么敏感。

这就是有房又有钱的人的工作与生活,有钱有房的人,多数是有工作,无生活,因为他们对于未来充满渴望,觉得除了工作,其他都非刚需,任何多余出来的时间拿去浪费都是在对自己犯罪。所谓的生活,是只会出现在像我们这种看不到未来的颓废之人身上的,因为没房没车,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才有意义,反正睡着了,上午和下午也没啥区别,也因为账户没有存款,对于剩下的余额花不花掉就少了那样撕心裂肺的痛失感。我们躺着的时候,都是在想下一觉还可以再睡多久,然后才考虑该吃点什么。而励志的他们,这一秒还在忙碌手头的工作,又在筹划下个钟头该出现在哪里,该承接什么事情,需要多久才能办完,还不能考虑自己那时候会不会累,需不需要额外的休息。

user avatar

父母住着一套房,两套二三线城市的房在出租,一套大城市里的小房也在出租,三间房出租加上公积金的钱刚够还新买的一套大城市大房的月供。是有5套房了,但不工作是会连房子都供不起,吃饭吃不起的啊。

user avatar

经常看见鸡汤写巴菲特住破小楼,扎克伯格开破飞度。


但是,巴菲特只要不想住小楼人家立马可以住进包金的别墅。


扎克伯格不想飞度了,想开劳斯莱斯了,他随时可以买得起,开的到。


而我们很多人虽然也住破小楼,开破飞度,感觉和巴菲特,扎克伯格一样。


实际上,是巴菲特和扎克伯格选择了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是没有资格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生活。


有很多选择才是最奢侈的。


五套房的人今天愿意996就996,明天不愿意996就回家收租当包租婆。


这是选择!


而很多人,有个996的工作就不错了。没得选,要是被裁员了,下个月房贷就断供了!


选择是奢侈,选择就是权力的本质。


山口百惠在事业最高峰的时候选择当三浦友和背后的女人,被女权分子抨击说这是女权的倒退。


人家山口百惠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理解的女权是女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这个生活可以是奋斗事业,也可以是相夫教子。


选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本的事情。


我尊重五套房的有钱人选择996的工作。


我羡慕五套房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996的工作。


选择过这样日子和为了赚两个钱不得不被这样的日子强奸,真的不一样。

user avatar

可以自愿 996,但不会被迫 996。通过自己努力变得有钱的人,往往都很乐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不需要努力就有钱的人,那就看缘分了。

有钱后还自愿努力的人,优势明显大于没钱被迫努力的人。被迫努力的人,做事畏首畏脚,害怕犯错导致连被迫努力的机会都丢了。自愿努力的机会不会丢,因为是你自愿的,别人不让你努力你都还想要努力。自愿努力的人决择自由度更高,选错了大不了就不努力,反正有办法兜底。

如果你被迫 996,你最好祈求那些有 5 套房子的人千万别自愿 996,因为他们可以降维打击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