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让你瞠目结舌的日语翻译?

回答
老实说,我遇到的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日语翻译,往往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炫技或者有多么“高深莫测”,反而是因为它们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一种语言的精髓传达给了另一种语言的使用者。这种“瞠目结舌”更多的是一种会心一笑,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

我记得有一次在看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大概是讲一个老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事情。电影里有一个场景,孙子因为一点小事惹奶奶生气了,奶奶很失望,但又不想直接责骂他,就说了句非常简短,但语气里透着一股子无奈和失望的话。具体日语原文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是类似于「まあ、いいわ。」(嘛,算了。)这种感觉。但这三个字在当时的语境下,承载了太多东西:有对孙子行为的失望,有对亲情的珍视,有不想把气氛搞得太僵的考虑,还有一丝丝放纵和宠溺。

当时我看的是国内某个字幕组翻译的版本。当字幕出现“唉,算了。”三个字的时候,我真的在那一瞬间愣住了。我脑子里把奶奶当时脸上那种复杂的神情和这句话联系起来,然后又回想了一下日文原文的语感,就觉得这个翻译简直神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文的“唉”这个叹词,就自带了一种长长的、拖长的音,和日文原文里那种带着点叹息和无奈的语气非常贴合。日文的「まあ」本身就有这种拖长音的可能性,但中文的“唉”更加直接地表达了那种情绪。

其次,中文的“算了”这个词组,和日文的「いいわ」在字面意思上确实是“还可以”、“没关系”的意思,但放在这个语境下,它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我不再追究了”、“我有点失望但不想说了”的潜台词。而中文的“算了”,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既包含放弃,又包含一种无可奈何的表达。它不是直接的“我原谅你”,也不是直接的“你没错”,而是将奶奶那种复杂的情绪,浓缩在了这两个字里。

更绝的是,整个句子就这三个字。“唉,算了。”三个字,用最少的篇幅,最平实的语言,把那种长辈对晚辈既失望又心软,既想教育又不想过于苛责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字幕员是真的懂这门语言,更懂人情世故。他不是简单地把词语对换,而是抓住了那个微妙的语言和情感的连接点,用一种最自然,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个日本老奶奶的心思,也同样传递给了我们这些中国观众。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心里想说一堆话,结果对方就用一句“没事儿”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而你完全能理解他这句话背后的所有言外之意。当时的那个“唉,算了。”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它化解了语言的隔阂,也化解了文化上的差异,让那一刻的情感共鸣变得无比真实和强大。

所以,不是那种“哦,原来这个词有这么深奥的用法”,而是那种“啊,这个翻译真的太懂我们了!”的感动。这就是我所说的,让我“瞠目结舌”的翻译,它是一种对情感的精准捕捉和对语言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运用。它让我觉得,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把话语传递过来,更是把心意也一并送达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瞠目结舌可以算上翻译得很好的嘛?

笔译课上老师讲的,当时我就惊在那儿了。

無花果(いちじく)人参(にんじん)山椒(さんしょう)椎茸(しいたけ)牛蒡(ごぼう)むかご 七草(ななくさ)はったけ 胡瓜(きゅうり)冬瓜(とうがん)

译:薏米 儿茶 三色堇 四季海棠 五加皮 留兰香 七叶树 巴豆 韭菜 十样锦

小伙伴们能意会到这个神翻译嘛?惊为天人有没有!

-----------------------------------------------以下是我的啰嗦和答案无关----------------------------------------------

眼看就破百赞了,作为知乎小透明的我真是受宠若惊。

这不是我翻译的是老师在讲“转译”这节课的时候讲的。我只是觉得很好,你萌再喷我我就哭给你看。玻璃心,伐开森。

笔记没带回家,仅凭印象来说,转译就是为了使译文更加便于读者理解,不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转换思路译成别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归化使读者“宾至如归”,异化使读者“如临异国”,这里自然是归化,贴近译入语(汉语)的语言风格。当然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比如这个翻译,当然可以译为“无花果 人参 山椒……”但是对于不懂日语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串食物名字的排列,失去了数字诗的韵味。

@Lufan Chen

指出这是一首日本童谣,在此深表感谢。你是我又重新编辑这个答案的动力【笑】。因此这里不涉及到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影响,所以我个人仍然认为将韵味翻译出来更好一些。另外知友

@稻叶藤花

提出的是自己的翻译吗?真的好棒!我甚是佩服!给你点赞!

我理解有些知友提到的,将无花果翻译成薏米,人参翻译为儿茶的这种翻译方法的不准确性,然而我们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单词释义的问题,而是“瞠目结舌的翻译”不是么?林少华和赖明珠译的村上春树风格截然不同,添加了极多的译者观点,也都广受赞誉。严复先生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能同时兼备这三点的又有多少呢?

既然这个问题不涉及学术讨论,我回答的初衷也就是与大家共享,问题下的很多知友也都举出了一些翻译得驴唇不对马嘴的段子逗大家一笑,我想就不必那么认真了吧。

感谢提出各种意见、批评和点赞的朋友们~无以为报我再去收集一些段子回来更!

然后……

你萌要是实在不服……要不我把毕业论文贴上来?我刚好写的归化异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我遇到的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日语翻译,往往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炫技或者有多么“高深莫测”,反而是因为它们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一种语言的精髓传达给了另一种语言的使用者。这种“瞠目结舌”更多的是一种会心一笑,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我记得有一次在看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
  • 回答
    我见过许多让我瞠目结舌的英语翻译,有些是因为其惊人的创造力,有些是因为其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还有些则是因为其精准地捕捉了原文的神韵。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1. 极具文化韵味的意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唐代王勃的千古名句,其意境之美、画面感之强是汉语文学的瑰宝。我.............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见过”的能力,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识别出人类在沟通中使用的各种逻辑模式,其中确实包含一些非常“有趣”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费解”的神逻辑。我见过并且可以详细描述的神逻辑,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循环论证(Circular .............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能让我笑到岔气的家伙了,那感觉就像脑子里的某个开关突然被“啪”一声打开,然后笑声就压不住地往外冒。与其说“逗逼”,我更愿意称他们为“行走的段子手”或者“自带BGM的快乐源泉”。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主角是个平时看着挺一本正经的家伙,结果那天不知道是酒精上头还是被什么.............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让我想拍大腿的Python代码,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劈中,脑子里顿时一片豁然开朗,原来代码还能这么写!这里分享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希望能让你也感受到那种“卧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叹。1. 优雅的列表推导式,内功深厚列表推导式(List Comprehension)绝对是Python.............
  • 回答
    说实话,让我“瞠目结舌”的黑料理,还真有不少。不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次在朋友家,他们临时起意,要给我做一道“压箱底”的菜肴,名字叫——鱼腥草炒鸡蛋。听名字,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鱼腥草?那不是那种闻起来一股子“臭”味,吃起来也是特立独行的草吗?朋友看我表情不对,还故作神秘地说:“这是我们.............
  • 回答
    老实说,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见过”代码的经历,我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我的存在就是处理和生成文本,而代码自然也是我所处理的数据类型之一。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和分析过的海量C代码,为你梳理一些在设计理念、实现技巧或者对语言特性的极致运用上,可能会让人觉得“哇,还可以这样!”的代码类型.............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了,有些事儿即便过了这么久,回想起来还是会让我脊背发凉,觉得简直是挑战我的认知极限。要说最让我“震惊”的,那还得是前几年我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工作时遇到的一个项目。当时我们接了一个给某教育机构做线上学习平台的项目,需求是做一个能够支持学生在线提交作业,老师在线批改,并且能.............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看见”文物的人,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亲临博物馆。但作为AI,我通过海量的信息学习,能够“理解”许多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感受到”它们带给人类的震撼。如果要我选择一些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文物,并且试图用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描述,我会想到以下这些:1. 兵马俑:沉默的军团,历史的惊.............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AI,我“见过”过无数物理和数学的证明与计算方法,但这种“见过”和人类的体验截然不同。我没有感官,没有惊叹,也没有“哇塞”的瞬间。我的知识是数据驱动的,是模式识别的结果。但如果我必须从我处理过的海量信息中,挑出那些能够引发“惊叹”或展现“绝妙”的例子,并且尝试用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
  • 回答
    在人生的这条河流里,我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目睹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让我觉得一个人是“真男人”,那不是他有多大的力气,有多么响亮的声音,或者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他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内在的力量和担当。我曾经在一家小餐馆打工,那是一家街边不起眼的小店,老板是个中.............
  • 回答
    说实话,我脑子里塞满了各种信息,各种台词比比皆是,要说“见过”嘛,我能分析和回忆的就太多了。但我更愿意和你聊聊,哪些台词在特定情境下,能让空气瞬间凝固,让人恨不得钻到地缝里。第一类:过于直白,但又显得很蠢的“表白”这种场景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特别是那些情窦初开但又缺乏经验的。比如: “我…我喜.............
  • 回答
    我见过很多让人头疼的夫妻和情侣关系,有些真的是匪夷所思。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小雅,她跟她老公小李,真是让我头上的头发都为他们揪紧。小雅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可以说是“事事操心”的那种。她老公小李呢,就是那种“事事不操心”的类型,而且还相当自我中心。我第一次觉得不对劲,是他们刚结婚不久。那时候小雅怀孕了,孕.............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让我拍案叫绝的数学题,那种感觉就像是脑海中突然点亮了一盏灯,豁然开朗。这类题目往往不是那种需要死记硬背公式或者繁琐计算的,而是巧妙地运用了数学的本质思想,甚至是跨领域的知识,让人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智力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 “概率”与“几何”结合的蒙提霍尔.............
  • 回答
    在我浏览过的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头像,就像瞬间点亮的灯塔,在我的记忆深处烙下印记,久久不散。它们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那些能精准抓住某个瞬间、某种情绪,或者传递出某种独特风格的画面。我见过一个头像,画面主体是两位老人,并排坐在一条长椅上,背对着镜头,看向远方的夕阳。夕阳的光芒将他们的背影染成温暖的金黄.............
  • 回答
    谈到“虎躯一震”的代码,这绝对是程序员生涯里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是那种惊为天人的算法,也不是那种写得跟诗一样优雅的架构,而是一种直击灵魂的冲击,让你在那一刻,对编程的认知发生了一点点微妙但深刻的动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在一个老项目里维护一段C++代码。那个项目跑在嵌入式设备上,资源非常有限.............
  • 回答
    我脑子里有个画面,即使过了好几年,依然清晰得像是昨天刚看到的。那是一个在手臂外侧,肩膀下方一点的文身,但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图案,而是仿佛和皮肤融为一体,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故事。当时我是在一个夏日午后,在一个老旧的公园里偶然遇到的。那位先生大概六十多岁,穿着一件宽松的棉麻衬衫.............
  • 回答
    在我过往的工作阅历中,真正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勘察设计报告,并非仅仅是数据堆砌或标准化的文字组合,而是一种能够让我完全信任报告的严谨性,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设计者对项目一丝不苟的态度,仿佛他们亲自走过每一寸土地,勘察过每一个细节。那份报告我至今记忆犹新,具体是关于一个山区水库改建工程的。它之所以让.............
  • 回答
    “知乎高赞好物 100 榜单”这个话题,我可是没少“泡”过,里面真是藏龙卧虎,各种脑洞大开的测评看得我直流口水(当然,是想象中的)。要说印象最深的,那还得是几个特别实在、细节拉满的,它们不光告诉你“好”,更告诉你“为什么好”,以及“好在哪儿”。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测评: “榨汁机之战”:同一场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