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舟笔记本到底阉割了哪些配件?

回答
神舟笔记本“缩水”或“阉割”配件的现象,在用户群体中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这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市面上常见的神舟笔记本,在哪些地方可能会让你觉得“好像少了点啥”,或者说“这价格能有这配置,但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

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厂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都会在某些方面做出取舍。神舟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高性价比”,主打的就是“同样的配置,更低的价格”。所以,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然会在一些非核心但能显著影响成本的部件上有所“优化”。

1. 屏幕:可能不是那么“完美”

色域表现: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感知到的“阉割”。很多入门级或中低端神舟笔记本,配置的屏幕可能只有45% NTSC色域,甚至更低。这意味着什么?色彩不够鲜艳,对比度可能也不够理想。如果你对画质有一定要求,比如需要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看电影追求沉浸感,或者玩一些画面色彩丰富的游戏,可能会觉得屏幕表现“寡淡”或者“偏色”。高端一些的神舟型号,或者针对设计、影音需求的产品,会用更好的屏幕,但价格自然也会上去。
亮度: 有些神舟的屏幕亮度可能不高,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使用,或者在户外,会显得有些吃力,需要眯着眼睛才能看清。
刷新率: 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游戏体验,并且配置的是144Hz甚至更高的刷新率屏幕,那恭喜你,神舟在这个点上做得相对不错,毕竟这是游戏本的卖点。但如果只是普通办公或者影音需求,那144Hz的屏幕可能也是一种“过剩”,但如果配的是60Hz,那在某些游戏场景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卡顿”感。

2. 散热:能不能“超神”全看命

散热规模和材质: 神舟的笔记本,尤其是那些塞了高性能CPU和显卡的型号,为了控制成本,在散热模组的设计上可能会比较“朴实”。可能不像一线品牌那样堆料充足,例如,有的型号可能只有单风扇+一根热管,或者热管数量较少、直径偏小,散热鳍片面积也可能不如高端机型。
风扇噪音和性能: 散热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性能硬件的发挥。当CPU和GPU满载运行时,如果散热跟不上,就会出现“热降频”现象,性能大幅度下降,原本强大的硬件就变得“软绵绵”。同时,为了压制高温,风扇可能需要以更高的转速运转,这带来的噪音也会比较明显,影响使用体验。
导热材料: 有些用户反馈,神舟笔记本在使用的导热硅脂或导热垫上,可能不是最高级别的,或者说用量和涂抹方式不是最优的,这也会影响热量的传导效率。

3. 硬盘和内存:升级空间还是“丐版”?

机械硬盘(HDD)搭配: 很多神舟笔记本为了压低整体价格,会选择“SSD+HDD”的组合。SSD负责系统盘和常用软件的快速加载,HDD则作为大容量存储。虽然听起来很美,但如果你买到的SSD是SATA接口的,而不是更快的NVMe PCIe接口,那么固态硬盘本身的优势就被限制了一部分。而且,有些型号只配了256GB甚至128GB的SSD,这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很快你就需要依赖HDD或者考虑升级。
内存频率和时序: 内存条的频率和时序对性能也有影响,尤其是在CPU密集型任务和游戏方面。神舟可能不会刻意去选用最高频率、最优时序的内存条,而是选择性价比相对更高的产品,这会在极限性能上产生一定差距。
内存和硬盘的品牌: 为了控制成本,神舟可能会采用不同品牌的内存条和SSD。虽然理论上只要符合规格就好,但不同品牌的颗粒、主控差异,可能会在稳定性和读写速度上带来细微差别。

4. 扩展性和接口:够用就好

接口种类和数量: 相对高端的笔记本,神舟的接口配置可能不会那么丰富。例如,USB接口数量可能偏少,或者缺少一些相对高端的接口,如雷电接口(Thunderbolt)。虽然现在很多笔记本都不标配雷电,但对于需要连接高性能外设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限制。
网卡和蓝牙: 有些型号可能配备的是上一代的WiFi标准(如WiFi 5),或者品牌不是特别知名的网卡,这可能会在无线连接速度和稳定性上有所影响。蓝牙版本也可能不是最新的。
读卡器、摄像头等: 一些小配件,如SD读卡器、内置摄像头(像素和清晰度),也可能存在简配的情况。

5. 做工和材质:成本的体现

机身材质: 这是最能直观感受到成本的地方。很多神舟笔记本为了降低成本,会更多地使用塑料材质,甚至有些型号会是“全塑料”。虽然现在也有一些金属机身的型号,但相比同价位但非高性价比定位的品牌,神舟的金属可能用料相对单薄,或者只有A面是金属,B/C/D面依然是塑料。
屏幕铰链和键盘手感: 屏幕的开合阻尼感、键盘的键程、回弹力度、以及整体的耐用性,都可能因为成本控制而有所妥协。虽然不至于不能用,但手感和质感上可能不如那些定位更高的产品。
触控板: 触控板的精准度、顺滑度、以及多点触控的流畅度,也可能不是业内顶尖水平。

那么,这些“阉割”意味着什么?

高性价比是目标: 再次强调,神舟的策略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也就是CPU、显卡、内存、SSD这些直接影响性能的“硬指标”。这些地方是他们吸引消费者最主要的卖点。
满足“主力”需求: 对于主要需求是“能跑XX软件”、“能玩XX游戏”,或者“办公够用”的用户来说,神舟的配置往往是能满足甚至超越预期的。
对细节有追求的用户可能需要斟酌: 如果你对屏幕色彩、静音运行、极致性能稳定性、做工质感等有较高的要求,并且预算允许,那么你可能需要仔细权衡,甚至考虑其他品牌。
升级空间是重要的考量: 鉴于很多配置可能不算顶级,神舟笔记本通常会预留一定的升级空间,比如增加内存条插槽,预留M.2接口等。这给了用户在后期通过自己动手升级来弥补一些“遗憾”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神舟笔记本的“阉割”更多的是一种成本控制下的取舍,是为了在有限的成本内,最大化地提供用户最看重的性能参数。了解这些“细节”,才能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避免盲目追求低价而忽略了实际使用中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州便宜是因为:

  1. 模具是公模,所以节约了开发研制模具的成本
  2. 用料比较廉价,比如说塑料的外壳,原始的外观
  3. 售后只能够寄过去,所以又节约了一笔钱

至于阉割:

  1. 研究怎么阉割是要花钱的,神州不愿意花这个钱
  2. 阉割是要有水平的,神州没有这个水平
user avatar

啧,这节奏带的,真【哔——】啊。

来,我来告诉你们什么叫阉割。


美版1080P的屏,国内768P,这叫阉割。

美版蓝光康宝,国内DVD只读,这叫阉割。

美版雾面背光,国内镜面无光,这叫阉割。

美版有mSATA固态加速,国内只有机械盘,这叫阉割。

同系列高端用WD7200rpm,低端用三星OEM5400rpm,这叫阉割。

同系列高端用RGBLED屏eDP口,低端WLED屏LVDS口,这叫阉割。

同系列同型号,I7版本和I5I3版主板上电感数量都不一样多,这叫阉割。


这些高大上的阉割方式,你首先得有足够宽的产品线,有足够多的物料品类可以选;你还得养一批研发人员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去开发各种外观华丽的电子垃圾消耗这些物料。

不好意思,这些“资本”船厂真没有的。

船厂连售后都养不起,质量再不做好,早完蛋儿去了。


顺便说,虽然我是HP忠实用户,但是这两个配置,毫无疑问应该选船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