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尼在香港有17万劳工,为什么香港不用大陆人了?沟通容易,签证方便,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了?

回答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其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您提到的印尼劳工在港数量庞大,以及对为何香港不优先使用大陆劳工的疑问,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沟通容易、签证方便”就能完全解释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的劳工政策和市场需求是受到严格监管和设计的。香港政府对于引进外地劳工有一套清晰的机制,旨在填补本地劳动力市场无法满足的职位空缺,特别是那些对技术或体力有特定要求,且本地居民不愿或不擅长从事的工种。

为什么印尼(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工在香港占有重要地位?

1. 历史原因与长期建立的信任: 香港在回归中国之前,就已经有大量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家政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印尼和菲律宾)前来工作。这种劳动力引进模式已经形成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信任。雇主和劳工之间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合作模式。

2. 特定的技能和市场需求: 许多印尼劳工在香港主要从事的是家庭佣工(家政服务)这一特定领域。这个领域的需求非常稳定且巨大,因为许多双职工家庭需要协助照顾孩子、老人和处理家务。印尼和菲律宾的劳工在这一领域的培训和经验是相当成熟的,她们的技能(如烹饪、照顾儿童和老人、清洁等)与香港家庭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

3. 签证和劳动合同的规范: 对于家庭佣工,香港政府实行的是“外佣雇佣合约”的模式。这份合约是经过政府标准化的,包含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薪金、住宿、休息日、医疗保障等。印尼政府也有一套输出劳工的机制,确保劳工在海外工作期间的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种规范化的管理,为雇主和劳工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赖的框架。

4. 文化和生活习惯的适应性: 尽管存在语言上的差异,但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香港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尤其是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一些香港雇主更容易适应。

那么,为什么在沟通容易、签证方便的背景下,香港似乎“舍近求远”不大量引进大陆劳工呢?

这里面涉及到的原因同样有多方面的考量:

1. 劳工市场的“错配”和定位:
本地劳动力充足的行业: 对于很多普通的服务业、零售业、甚至一些初级技术岗位,香港本地的劳动力供应是相对充足的。香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优先雇佣本地居民。
外佣市场的独特性: 家庭佣工这个市场,其特殊性在于它主要是解决香港本地居民家庭的“私人生活”需求,而非公共服务或企业生产。香港引入外佣,是为了弥补本地家庭对这类服务的需求,并且对引进的工种有明确的界定。
大陆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大陆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庞大且多元化,其就业结构与香港有很大不同。简单地将大量大陆普通劳工引入香港,可能并不能“填补”香港最迫切的劳动力缺口,反而可能在某些行业造成竞争,影响本地就业。

2. 政策导向和管理成本:
吸引高素质人才: 香港近年来更侧重于引进的是专业人才、创新科技人才、和有价值的企业家,而不是大规模的普通劳动力。引进这些人才,是为了推动香港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管理和融合的挑战: 尽管语言沟通方便,但如果大量引进大陆劳工,尤其是在非技术性岗位,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管理、文化融合、以及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挑战,这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应对。
劳工签证的特殊性: 大陆居民赴港工作,其签证类别和申请条件与东南亚的家庭佣工是完全不同的。对于非技术性工种,香港政府对引进大陆劳工的政策相对保守。

3. 薪酬和福利的考量:
外佣薪酬标准的设定: 香港政府对外佣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设定的。而东南亚国家的劳工也通常接受这个薪酬水平。
大陆劳工的潜在薪酬期望: 如果从大陆大规模引进劳工,他们的薪酬期望是否会与香港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本地劳动力的待遇产生冲突,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4. “便利”的定义:
沟通容易: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容易”也包括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的契合度。在一些特定职业领域,东南亚劳工在文化和习惯上可能比大陆劳工更容易被某些香港雇主接受(尤其是在家庭服务方面)。
签证方便: 所谓“签证方便”,是针对特定政策下的特定人群而言的。例如,对于家政服务,香港与印尼、菲律宾等国有长期合作的便利机制。而对于大陆居民,虽然赴港手续相对简单,但其就业签证的审批标准和目的性则与外佣市场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香港引入印尼等国劳工,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为满足其特定市场需求(尤其是家庭佣工)而建立的一套成熟且受监管的机制。而对于大陆劳工,香港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倾向于吸引高素质人才,而非大规模引入普通劳动力,这是基于对本地就业、经济发展方向、社会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简单地说,香港不是“不要”大陆人,而是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政策和市场考量。即使是大陆居民,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如优才计划、专才计划、依亲等)来港定居或工作,只是大规模的普通劳动力引进,并非香港现行劳动力政策的主要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尼,菲律宾佣人在香港的月薪是4000港币左右,在这个连洗碗工都有12000港币的城市。

讲真就是二等人。周末只能呆天桥广场,平时基本睡壁橱。

我有次做义工遇到一些菲佣,他们有的被主人猥亵,有的被主人殴打,但是都无处申述。

而且这些菲佣里还有一些是菲律宾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英语讲的比很多香港大学生都好。

再者,这些菲佣在香港干多少年都不能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

这种工作你真的要内地人来做?


补充:恐怕正是因为这些人是外国人不是华人,香港人和港府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剥削他们。


如果引进了内地佣人,就要考虑以下问题:

工作七年以后能不能申请永久居民?

内地佣人和香港人发生关系生下子女后怎么办?

内地佣人能不能找其他工作?他们和其他内地来港工作的人能不能区别对待?

每到周末一大堆内地佣人在广场天桥打地铺,在内地会形成怎样的社会影响?

如果发生很多内地佣人被威胁和被虐待,然后因为请不起律师无处申述或不敢申述的事情,内地媒体一报道,你们觉得港府和中央政府该怎么办?


可以看看bbc的调查:bbc.com/zhongwen/trad/h


user avatar

经历过文革命的大陆人坚信人人平等,骨子里就不是做保姆的料。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可以收入“有哪些学生思维”


同样的还有为什么欧洲缺劳动力宁愿招中东难民也不让高素质的中国人去。



中国人自从陈胜喊出那句口号以后,从来都是不甘于现状,比如阶层固化这样在欧美天经地义的东西却被中国人觉得不合理。

中国的非法移民去了美国,第一代端盘子第二代当工人第三代就当白领了。 再比如,年轻单身女性现在申请有些国家的签证被拒签的可能性非常高,这都是被一个个去旅游几天就找个人嫁了的中国新娘搞怕了。 欧美,香港这些地方要的不是抢工作的人,要的是世世代代的下人。


你当人家傻还是蠢。

user avatar

每一个周日,香港的各个公众场合都是印尼和菲律宾佣人。

刚来香港的时候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厌恶,她们占用了公园的草地,在天桥底下铺着布,一占就是一天,或者不厌其烦地演奏敲打自己国家特色的乐器,或者和内地的大妈一样,质量很低的大功率音箱播放夹杂各种噪音的音乐。很多时候,一日三餐都是在这样的地方解决的,每每经过,都散发着令人不悦的味道……这么一座文明的城市,居然有这么不文明的现象存在!!

这是晴天。

雨天的时候,所有女佣都只能站在天桥上。

没错,站着,一站就是一天。姑娘们站在中环的天桥上,年纪也就二三十,她们提着各种名牌商店的纸袋子,和那些购物的人一样。只是她们的纸袋子里装的不是买来的包包衣服,而是她们这一天的三餐,以及因为下雨没有地方铺的野餐垫……

一周,有六天她们是女佣,只有这自由的一天,她们是女孩,是女士。如果你看得细心,就会发现,其实她们很美丽。我换一种角度重新看待她们,没错,全世界的女生都想着休息日和姐妹一起出来散散心,这些姑娘,也在行使着她们的权利。她们和其他姑娘太太一样,也会站在一起举着手机自拍,也会在讲到开心的事时大笑,也会在音乐中跳着香港版的广场舞。虽然没有合适的身份参加港姐亚姐,她们也无所谓,她们也会偶尔搞一些民办的选美,选手、评委、观众,全都是女佣……

她们和其他女孩太太一样,也会难过伤心流眼泪。

我不止一次看到,就在这么自由的一天,就在那些欢声笑语的不远处,女孩或女士,在那里无声地哭着……

她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把孩子留给家里那个不靠谱的男人,只身一人来到异国,做牛做马,然后把工资寄回远方的家里。她们隐忍辛苦,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很多时候,寄回家的钱,都被自己的男人挥霍掉了,小孩从小没有母爱,又跟着父亲耳濡目染,挥霍着她们的钱,和希望。

她们是香港这座城市的边缘人,我,看不到这些姑娘的未来。她们不仅仅是便宜。

她们,扎不了根。

为什么不用大陆人?

大陆早就没有老爷太太少爷少奶奶小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其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您提到的印尼劳工在港数量庞大,以及对为何香港不优先使用大陆劳工的疑问,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沟通容易、签证方便”就能完全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的劳工政策和市场需求是受到严格监管和设计的。香港政府对于引.............
  • 回答
    一个在香港出生长大、从未离开香港的印度裔永久居民,其中国国籍的问题,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这其中涉及到香港的特殊法律地位、国籍的取得方式以及历史沿革。首先,我们得明白“永久居民”这个概念在香港法律体系下的含义。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意味着你在香港拥有居留权,可以无条件在香港居住、工作和学习。但.............
  • 回答
    你好!这个问题很好,很多跨国婚姻的家庭都会遇到。让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关于你和你印尼籍妻子在中国居住时,结婚证的问题。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和你妻子在印尼办理的结婚证,在中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需要重新办理中国的结婚证。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我们习惯了在国内办理所有证件。但事实是,中国法.............
  • 回答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在印度尼西亚的军事占领时期,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确实留下了一些复杂的影响。虽然这段时期充满了战争的残酷和剥削,但从某些特定角度审视,也能看到一些并未被战争阴影完全掩盖的“积极”痕迹,尽管这些贡献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与当地人民的福祉并不完全一致。经济方面:在经济层面,日本的统治.............
  • 回答
    1998年印尼发生的排华事件是一段非常沉痛的历史,其中中国政府的“不干涉印尼内政”原则的适用性,至今仍是讨论的焦点,也牵动着许多中国人的心。要评价当时的做法是否“合适”,需要将历史背景、国际法原则以及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等多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回到1998年的印尼。.............
  • 回答
    印尼潜艇失联:搜救行动进入关键阶段,多条线索指向“内爆”可能一艘载有 53 名船员的印尼海军潜艇“努桑塔拉”(KRI Nanggala402)在巴厘岛以北海域执行训练任务时失联,至今已超过 72 小时,搜救行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展开,但情况依然严峻。国际社会的援助也陆续抵达,为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注入了.............
  • 回答
    印尼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人口分布现象,其形成原因复杂且涉及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其中的主要原因:一、 历史因素: 早期文明的摇篮与政治中心: 爪哇岛是印尼群岛中最古老且最发达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初,爪哇岛就已经出现了强大的印度教和佛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但又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回答“在美华裔是否可能遭遇如印尼屠华事件的屠杀悲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并尽可能还原历史背景和当下现实,避免使用过于程式化或缺乏情感色彩的语言。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印尼屠华事件,它发生在19651966年,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清洗。当时,印尼.............
  • 回答
    关于印尼宣布邀请日本联合在南海抓扣中国渔船的说法,我们需要先明确其真实性和背景。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未有印尼官方正式宣布与日本联合在南海抓扣中国渔船的消息。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表述,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其潜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个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在当前南海局势复杂敏感的背景.............
  • 回答
    要说泰国华人地位“相对”印尼华人、大马华人高,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笼统,也容易引起争议,因为“地位”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剖析,为什么在一些方面,泰国华人的处境和公众观感,可能比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更显突出或“有利”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东南亚各国华人在历史、.............
  • 回答
    印度在未来2050年内能否追赶上中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科技、人口、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目前来看,印度在经济体量和综合国力上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但印度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独特的发展优势。以下将详细分析各方面因素:一、 经济增长与发展 中国当前的优势: 庞大.............
  • 回答
    作为一位关心国际事务的写作者,我一直关注着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舆论。说到印度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是否也受到“吐槽”,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并非是一个新鲜现象。这种“吐槽”的程度、性质和侧重点,会根据国家、文化背景和具体议题而有所不同。普遍存在的批评与担忧:在全球范围内,对印度的“吐槽”或更中性的说.............
  • 回答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的亚洲大国,两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在某些特定领域,印度确实展现出了比中国更强的实力或潜力。要深入探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并尽量避免泛泛而谈。 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领导者这是印度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也是许多人首先想到.............
  • 回答
    印度在科学技术领域拥有众多杰出的精英人才,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要寻找一个能够像钱学森那样,在回国后“大幅推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人物,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印度自身独特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路径等多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钱.............
  • 回答
    关于印度在边境的种种行为是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许多分析人士和评论员认为,边境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印度政府用来转移国内民众对其他问题的注意力,但同时也有其他驱动因素和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回答
    印度在英国殖民期间确实爆发了许多反抗行动,其中许多都可以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相媲美,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这些反抗行动的规模、性质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以下是印度在英国殖民期间一些主要的反抗行动的详细描述:1.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Sepoy Mut.............
  • 回答
    印度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实力,尤其是在以下几个领域,其发展势头迅猛,影响力日益增强:1. IT服务和软件开发:全球科技外包的领头羊 深厚的工程师人才储备: 印度拥有庞大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队伍,其中很多人毕业于知名的工程技术学院(如印度理工学院 IITs),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 回答
    印度能否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化国家,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紧迫感。要回答它,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冰冷的 statistics 和刻板的表述,去感受这个正在经历剧烈转型过程的国度的心跳。首先,让我们撇开那些“AI痕迹”的说法,直接聊聊印度工业化的潜力与挑战,就像我们平常.............
  • 回答
    印度,这个拥有超过十四亿人口、地域辽阔、文化多元的南亚巨国,其未来是否会面临分裂的风险,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印度独特的历史、社会结构、政治格局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印度并非一个铁板钉钉的、自古以来就统一的单一国家。印度的历.............
  • 回答
    印度,一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国家,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理解印度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恰当的投资策略,是抓住这个“印度机遇”的关键。理解印度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效地利用印度的发展阶段赚钱,我们首先需要对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印度目前正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