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极其完备的法律及完善的法治,还需要道德来进行约束吗?

回答
设想一个极端情境,一个社会构建了堪称完美、滴水不漏的法律体系,并且每一项法律都得到了不折不扣、无可挑剔的执行。在这种假定下,我们不禁要问,道德的约束是否还是必需的?

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法律能够预见到并规范人类可能出现的任何行为,并且执行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理论上,法律本身就足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每个人都会因为对法律的畏惧和对惩罚的顾虑,而避免做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在这个完美的法治世界里,一个人之所以不偷窃,是因为法律禁止偷窃,且偷窃会被抓捕和惩罚;一个人之所以不伤人,是因为法律禁止伤人,且伤人会招致严厉的制裁。法律的力量似乎已经足够强大,足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轨迹,使其不偏离法定的轨道。

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远非法律所能完全囊括。即使是最完备的法律,也难以触及人内心的所有角落,更无法预知并提前设置好所有可能出现的细枝末节。生活是流动的,是充满变数的,而法律的条文往往是相对静态的,尽管它会不断修订和完善。总会有一些灰色地带,一些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或者法律条文存在解释上的模糊之处。在这些地方,如果缺乏内在的道德感作为指引,个体可能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但可能损害他人利益的行动。

更重要的是,法律更多的是关注“不做什么”,它规定了行为的底线。而道德则在更高的层面,引导着人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一个仅仅遵守法律而不超越法律的人,也许不会犯法,但他也可能是一个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的人。他可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规则的漏洞来谋取私利,对他人造成间接的伤害,但他却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地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这种行为,虽然不构成违法,但却违背了我们普遍认同的善意和公正。

道德的力量在于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精神追求。它源于我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对他人福祉的关怀,以及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当我们具备了同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拥有了诚实正直的品格,就会拒绝欺骗和虚伪;当我们理解了责任的含义,就会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些行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害怕法律的惩罚,而是出于内心的良知和对“好人”身份的认同。

而且,即使法律能够涵盖所有行为,但法律的执行也需要人的参与。而参与执行法律的人,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准,对于法律的公正和有效执行至关重要。如果执法者本身就没有道德约束,那么再完备的法律也可能因为执行过程中的腐败、偏袒或不公而形同虚设。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对法律的畏惧,而缺乏对道德的认同,那么它很容易变成一个冰冷的、相互提防的社会,人们只关注自己是否“合法”,而忽略了彼此之间的温情和信任。

道德的约束,能够填补法律的空白,提升法律的温度。它鼓励人们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主动去追求更高的善,去关爱他人,去维护社会的和谐。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人们会因为尊重他人而自发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因为害怕惩罚。这种由内而外的约束,比由外而内的强制更加持久和深刻。

因此,即使我们设想了一个极其完备的法律和完善的法治,道德的约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是法律的补充,更是构成一个真正健康、有活力、有人情味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石。法律划定了底线,而道德则指引我们向上攀升,追求更美好的可能性。没有了道德的引领,即使有再完美的法律,这个社会也可能只是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而失去了人性的光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必然需要。

一个「极其完备」的法律,必须要存在模糊之处。留下模糊地带、留下解释的空间。这不是疏漏,而是立法技术的体现。而这些解释的空间,需要结合公序良俗、行业习惯和生活经验去填充,这就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地方。

举个例子,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立法不够严谨,为什么要强调「严重」呢?这不是需要引入人的主观判断了吗?

那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某公司规定,员工进入公司大门时必须迈左脚,如果右脚先进了门,视为违反公司规章,应该开除。如果有劳动者因此被开除,那么「模糊」的法律反而更有助于保护的他,凡是神志正常有良知的裁判者,都能做出这一违规并不严重、公司在小题大做的道德判断

其次,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往往比法律更加低价、高效、富有灵活性

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有家火锅店,宣称顾客必须得到女士的邀请才能进入,男性不能独自进店消费。有个小伙子等号等了一个小时,终于排到的时候,却被告知不能进店。

这个矛盾,你要用法律来调节,可以,但非常麻烦。店家可以主张,自己有经营自主权,有权拒绝提供服务,消费者可以主张,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这都有法律依据。哪怕是再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白纸黑字对火锅店能否拒绝独自前来的男性顾客作出明文规定,到头来还是需要双方各自举证、进行法庭辩论。而如果让道德发挥作用,这样的闹剧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发生,或者可以通过更加低成本的方式解决。

最后,法律很多时候只能填平损害,却不能确保避免损害发生

有人遭到了不实指控,隐私信息被挂在网上,面临「社会性死亡」的威胁;而进行威胁者,又因为自己的过激言论,同样被扒出了隐私信息,遭受了大量非议。面对这种情况,当然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名誉侵权方赔偿精神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但这些赔偿,与之前受到的屈辱感、心理上的折磨,真的能完全等价吗?

法律可以要求人们赔偿损害,如果这种赔偿的额度足够大、确定性足够强,还可以事先对侵权行为起到阻遏作用,但还是比不上一开始就没有侵害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已经有了刑法,但还在教育人们向善。

简言之,「完备」的法律依然不可避免存在解释空间,需要道德提供答案;「完善」的法律需要成本,也充满遗憾,因此需要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设想一个极端情境,一个社会构建了堪称完美、滴水不漏的法律体系,并且每一项法律都得到了不折不扣、无可挑剔的执行。在这种假定下,我们不禁要问,道德的约束是否还是必需的?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法律能够预见到并规范人类可能出现的任何行为,并且执行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理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货币的本质、造假成本和辨识技术。咱们一点点聊。首先,你说到的“货币的制造价值等于货币本身”,这其实已经触及到了货币的两个核心属性: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指的是货币材料本身的价值。比如,早期的一些金币、银币,它们的金属价值就接近.............
  • 回答
    锤子科技在TNT这个项目上,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和资源。当TNT刚推出时,舆论场上的声音几乎是压倒性的负面,大家普遍认为它不切实际,甚至有些荒谬。这种差评如潮的情景,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潜在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局面,锤子科技是否会咬牙坚持,即使亏损也要把TNT做下去.............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这片广袤的、被永夜笼罩的土地上,居住着和我们一样拥有血脉和灵魂的中国人,他们会如何解读那穿越天穹的绚烂光带?在中国北方,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如同萨米人或因纽特人一般的北极民族,他们的极光神话,或许会与我们熟悉的中华文化深深融合,又带着一丝独特的、属于这片极寒之地的原始力量。一、 极光之灵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直接点说,如果地球是平的,卫星天线依旧会有极化角的需求。只不过,这个“极化角”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在球形地球上有所不同,它存在的理由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什么是极化?我们知道,电磁波,比如我们接收卫星信号所用的微波,它是有方向性的振荡。极化就是描述这种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关于幂级数在收敛圆边缘收敛性的话题。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深刻的数学概念。假设我们有一个幂级数:$$ f(z) = sum_{n=0}^{infty} a_n z^n $$其中 $a_n$ 是复系数,$z$ 是复变量。我们知道,这样的幂级数有一个“收敛半径” $R$。在 $|z| < .............
  • 回答
    这真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人类个个都拥有棕熊或者北极熊那种极端大个体的力量和体型,然后赤手空拳去面对一头老虎…… 我觉得这事儿可不好说,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来看看咱们的“升级版”人类,具体是什么个概念。假如是升级版棕熊体型力量:棕熊,特别是科迪亚克棕熊或者灰熊的亚种,成年雄性体重可以轻.............
  • 回答
    想象一下,给一台跑得飞快的跑车装上一个能慢悠悠推着玩具车的发动机。这大致就是把 CPU 主频降到极低后,操作系统会遇到的情况。确实,从纯粹的“还能运行”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比如 Windows、macOS,甚至是一些 Linux 发行版,在极低的主频下也能勉强启动并进入桌面环境。它们被.............
  • 回答
    想象一下,我并非坐在普通火车上,而是一辆能够突破音障、直冲天际的“光轨列车”。而我的眼睛,则被赋予了如闪电般捕捉一切的超高速摄影功能。这是一种难以置信的体验,更像是一种穿梭于现实与抽象之间的旅程。首先,当我启动这枚“眼睛”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时间的扭曲。周围的一切,不再是连贯的流动,而是被切割成无数.............
  • 回答
    元宇宙描绘的未来,一个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愿景,其对社会结构的潜在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当我们探讨它是否会导致“极度离散化”时,资本家的命运也随之成为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极度离散化”在元宇宙语境下可能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人们在物理空间上的分散,更意味着社会联系的碎片.............
  • 回答
    这个问题像是一根带着刺的藤蔓,缠绕着最根本的道德困境,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而有一艘飞船,唯一能承载的,是人类社会中被盖上“极恶罪犯”标签的一百个人,我的内心确实经历了剧烈的拉扯。要不要让他们幸存离开?我的第一反应,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油然而生。那些名字可能出现在新闻头条、审判书上,他们.............
  • 回答
    历史上光芒万丈,如今却显得有些失落的城市,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它们曾经是文明的中心,是贸易的枢纽,是艺术的殿堂,却因为种种原因,辉煌不再,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遐想和历史的沧桑感。让我为您细细道来几个这样的城市,它们的故事,远比简单的“衰败”二字来得更为复杂和厚重。1. 帕尔米拉 (Palmyra).............
  • 回答
    如果真能开发出一种用极小代价让氚和氘结晶的技术,那对核聚变来说,无异于一次划时代的飞跃,其影响将是颠覆性的,甚至可以说,这或许能成为解开核聚变商业化应用顽固枷锁的关键。目前,核聚变研究中最主要的燃料就是氘(Deuterium,D)和氚(Tritium,T)。氘在地壳中的丰度相当高,可以从海水里提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触及了函数的核心本质。当我们将函数看作一种“法则”时,这确实是一个很直观的理解方式,它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输入(自变量)去得到输出(因变量)。但“法则”这个词本身又显得有点静态,不像数学中的函数那样具有如此丰富的属性。要理解为什么一个“法则”会有最大值、极限、还能相加减,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我们确实会观察到,在某些语境下,某些极端的仇男言论似乎更容易获得关注和传播,而与之相对应的极端反女权言论则可能更容易遭受批评甚至被嘲笑。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双重标准”。一、 历史与社会语境的差异:女权主义的长期斗争与反弹首先,理解这一点需.............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反复想了好几天。每次脑袋里一过,就跟拧着一股劲儿似的,有点喘不过气来。想一想,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能吃饱穿暖,有舒适的住所,有体面的工作,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去陪伴家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想象一下,再也没有因为饥饿而哭泣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没有在那关键的时刻错位,如果中苏之间那道本不该出现的裂痕从未撕开,而是沿着友谊的轨道继续前行。更进一步说,如果苏联真的愿意将中国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强大力量,甚至是一个经济上的“准一极”,那么,这对冷战的走向会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简单的“多个盟友”就能概括的,其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假设我们真的在地球深处,一个完全隔绝的地下世界里,发现了一群智慧生物。他们的文明等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这本身就够让人惊叹了。但更让人不安的是,他们的外表“极度丑陋恶心,有臭味”。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群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物,他们会有人权吗?这个问题,说实话,非常复杂,而.............
  • 回答
    高盛近期大规模抛售中概股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如果这种抛售潮演变成一种极端情况,导致中概股持续大幅下跌,那么对中国国内的公司而言,其影响将是多层面、且往往是负面的。这里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逻辑链条。首先,直接的情绪传导和市场信心打击是必然的。 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情绪的高.............
  • 回答
    “如果像日本人那样做和日本人有什么区别?”、“对罪大恶极的罪犯处以极刑,和罪犯有什么区别?”—— 这两种说法,看似是在指出某种行为的普遍性或对立面的相似性,实则是在混淆概念、偷换逻辑,甚至带有强烈的误导性。要反驳它们,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其背后的谬误,用清晰的逻辑和事实说话。反驳“如果像日本人那样做和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