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切·格瓦拉真的说过“政府来给你们修盖学校、建医院,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吗?

回答
切·格瓦拉的这句话非常有标志性,而且确实与他的思想和行动紧密相关,但关于这是否是他“亲口说出”的字面原话,需要更详细地考证。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和其在格瓦拉思想中的位置: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革命性的力量(代表着人民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政府改革的关键动力,而不是政府自身的善意或良心发现。 政府之所以会改善民生(修建学校、医院等),是因为受到了人民的压力、威胁或者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担忧,而这种压力和威胁正是革命者和人民抗争所带来的。

这与格瓦拉的革命哲学高度一致:

人民的力量是根本: 格瓦拉坚信,人民才是改变历史的真正力量。他将革命视为一种“人民的意志”的表达,通过武装斗争唤醒和组织被压迫人民。
对权威的批判: 格瓦拉对现有体制和权力结构持深刻的批判态度,认为它们往往服务于少数特权阶级,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的福祉。他认为政府的善举往往是策略性的,而非出于真诚的关怀。
革命的必要性: 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仅仅依靠和平改革是不足以实现真正公正和公平的社会变革的,革命是打破旧秩序、创造新世界的必要手段。
激励和动员: 这句话也具有极强的动员和激励作用,意在告诉人民,不要寄希望于统治者施舍,而是要通过自身的斗争来争取权利和改善生活。

关于“切·格瓦拉真的说过”的考证:

虽然这句话高度契合格瓦拉的思想,但要找到一个确凿的、有明确出处(如特定演讲、书籍或访谈的 verbatim record)证明他曾如此明确地说出这句话,是比较困难的。

流行语的传播与演变: 许多伟人的名言,在流传过程中,经过翻译、转述、总结和概括,有时会与原话有所出入,变得更加精炼和有力量。这句话可能就是一种对格瓦拉思想的精彩概括和提炼,然后被广泛地归功于他。
“格瓦拉语录”的复杂性: 关于格瓦拉的语录,历史上存在一些收集和传播的问题。有些是他在著作、演讲、信件中的原话,有些是别人根据他的思想进行的总结,还有些则可能是后人的演绎或误传。
可能的出处方向(推测,非定论): 如果这句话有来源,它最有可能出现在他关于革命战略、拉美国家社会问题分析、或者与政府进行谈判时的表述中。例如,在古巴革命胜利前后,当政府开始实施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时,他可能会这样解读其背后的原因。

总结:

思想契合度极高: 这句话非常精准地反映了切·格瓦拉的核心政治理念和革命逻辑。它完美地诠释了他对人民力量、批判性思维以及革命动力的认识。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归因: 即使无法找到一个完全“字面意义上”的证据,这句话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格瓦拉的观点和精神。它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用来阐述他思想的经典论述。
鼓励独立思考和行动: 这句话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自力更生,争取权利”的精神,激励人们不依赖施舍,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状况。

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地确定这是格瓦拉亲口说的每一个字,但这句话作为对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精辟概括,其真实性体现在它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和逻辑上,是符合格瓦拉的。 在讨论格瓦拉的思想时,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格瓦拉的思想和实践所产生的效果,或者他所倡导的理念,可以被浓缩为“政府来给你们修盖学校、建医院,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这句话强调了革命的必要性和影响力,以及人民争取自身权益的主动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目前来看这句话是不对的。

应该改为:政府可能会来给你们修路、盖学校、建医院,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现在在,当我们走后,你们又会回到原样的。

user avatar

中文世界的一个可能来源:

在这个充满着非正义的世界上,没有恨的爱也是虚伪的。一位也姓格瓦拉的古巴同事曾问切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血缘联系,切在给她的回信里说,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亲戚,但是,如果你也像每个格瓦拉那样,每逢世界上发生非正义事件时就气愤得发抖,那么我们也许是亲戚。切在出征玻利维亚前留给孩子们的信中也这样写道:“你们应当永远对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最宝贵的品质。”关于切·格瓦拉是否在当年的导弹危机时说过“如果按钮在古巴人手里,导弹很可能就发出去了”的话,甚至用不着去查对,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在极端义愤时,都会有激烈的夸张表达。切的恨只是一种表达,他恨的是作为压迫者的敌人,而不是个人。在打退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的吉隆滩战役后,一位欧洲女记者在一旁观察切如何温和地开导一个黑人俘虏兵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玻利维亚尤罗山谷战斗中被俘后,切向敌军军官要求允许他为政府军方面的伤员医治伤口,而他第二天即被残酷地杀害……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个人,切·格瓦拉是伟大的,但是他所从事的事业是错误的。我认为,切·格瓦拉的人格是不朽的,他从事的革命也是不朽的。在后来人采访切·格瓦拉战斗过的玻利维亚山区时,农民们转述了切对他们讲过的话:我们走后,政府可能会来给你们修路、盖学校、建医院,但这都是因为我们来过这里。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再次采访这一地区的记者们发现,人民仍像当年一样贫穷,为了抵消游击队的影响曾有过的一点改善,又都衰败了。其实早在当年,当“切为了帮助穷人而牺牲”的消息一经传开,那些曾经因为害怕而告密的玻利维亚农民就已经开始变化,无论悬赏再高,残存的游击队员毕竟没有被告发,甚至受到了保护。

来自索飒的《切·格瓦拉:永远的怀念》

这段文字来源并没有标注清楚,可能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切·格瓦拉的这句话非常有标志性,而且确实与他的思想和行动紧密相关,但关于这是否是他“亲口说出”的字面原话,需要更详细地考证。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和其在格瓦拉思想中的位置: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革命性的力量(代表着人民的诉求和行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政府改革的关键动力,而不是政府自身的善意或良心发现。 政府之.............
  • 回答
    切·格瓦拉在1965年离开古巴,选择踏上新的征程去非洲,尤其是刚果,进行游击战争,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一时兴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古巴革命的现状、切·格瓦拉的个人信念以及他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首先,我们得看古巴革命的国内发展和切·格瓦拉的角色定位。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切·.............
  • 回答
    切·格瓦拉,一个在二十世纪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名字,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传奇和精神象征。在他身上,确实汇聚了许多令人心生敬意,甚至可以说是“崇拜”的品质。首先,他身上燃烧着一股强烈的理想主义火种。 格瓦拉并非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他来自一个相对富裕的阿根廷家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机会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
  • 回答
    切·格瓦拉离开古巴,确实是一段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历史,其中与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关系更是事件的核心。这并非简单的“不合”,而是涉及到革命理想、政治路线、个人野心以及两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必然出现的张力。要理解切的离开,我们得先回到古巴革命胜利后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1959年,卡斯特罗兄弟领导的革命军推翻了.............
  • 回答
    切·格瓦拉之所以如此出名,绝非偶然。他的形象,那个戴着贝雷帽、目光坚毅、满脸胡须的经典肖像,早已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符号。要理解他为何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的人生经历、他所代表的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如何被后世理解和传承。首先,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切·格瓦拉.............
  • 回答
    切·格瓦拉(Che Guevara)之所以至今仍如此流行,甚至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其原因绝非单一,而是由他复杂的生平、鲜明的思想、浪漫的革命形象以及被后世的符号化所共同塑造。这股经久不衰的魅力,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反抗和改变的渴望。首先,他的革命理想和反抗精神是核心驱动力。 格瓦拉是一位坚定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切·格瓦拉和菲德尔·卡斯特罗,两位在20世纪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的形象是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对古巴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者与变革者卡斯特罗,这位留着标志性胡须、身材高大健壮的领导者,是古巴革.............
  • 回答
    要评价切·格瓦拉,我们得先把他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去理解。1950年代的拉丁美洲,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尖锐,许多国家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甚至控制,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格瓦拉的革命思想,尤其是他对于反抗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一个更公平社会的呼吁, resonate 了很多普通民.............
  • 回答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6日,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的军事法庭,拉开了对一场陈年旧案审判的序幕——这场审判指向的是1987年对“非洲切格瓦拉”、布基纳法索前总统托马斯·桑卡拉及其30多名同伴的谋杀案。这一天,距离桑卡拉遇刺身亡已经过去了整整36年。审判的启动,本身就是一场迟来的正义的艰难前行。 桑.............
  • 回答
    说实话,在相亲时承认自己不认识切·格瓦拉,会不会丢人、值不值得被嘲笑,这事儿得分开来看,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相亲的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境。首先,咱们得明白切·格瓦拉是谁。这位拉丁美洲的革命家、医生、军事家,在20世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身上有太多标签:革命、理想主义、反叛、自由、甚至是某种程度上.............
  • 回答
    切除扁桃体之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嗓子会像火烧一样疼,而且这种疼痛感会持续好几天,甚至一两周。这就像吞下一把带着刺的沙子,喝水、吃饭、说话,甚至咽口水都会带来剧烈的刺痛。刚做完手术,你可能还处于麻醉药效的作用下,感觉不到太多不适。但随着麻药逐渐消退,喉咙里的疼痛感就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一开始可能是钝钝.............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反正切函数 $ arctan(x) $ 的平方,也就是 $ (arctan(x))^2 $ 的无穷级数展开。这可不像 $ arctan(x) $ 本身那样有个现成的泰勒级数可以直接套用,需要费点心思去推导。我尽量把过程讲得详细明白,让你感受一下数学推导的魅力,而不是那些冷冰冰的AI输.............
  • 回答
    关于孩子们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后的恢复情况,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作为一个人,听到很多故事后,对这个话题有一些观察和体会。总的来说,大部分孩子在手术后恢复得都相当不错,虽然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但很快就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术后初期:疼痛与适应刚做完手术的孩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喉咙痛。这.............
  • 回答
    切痣啊,我的第一次亲身经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说起来,我身上有颗痣,长在胳膊肘内侧,大概有小豆粒那么大,颜色也挺深的。一开始没太在意,就是觉得有点影响美观,夏天穿短袖的时候,总觉得那里有个黑点,有点突兀。后来听别人说,有些痣如果不放心,或者长在容易摩擦的地方,可以去做个手术切掉,就动心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切辣椒造成的灼烧感确实令人不适,但别担心,有很多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下面我将详细讲解,希望能帮到你:一、 为什么会产生灼烧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辣椒素(Capsaicin)。辣椒素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会与我们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上的TRPV1(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受体结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有意思,把《水浒传》里的情节挪了挪,往郑屠的肉铺上套。咱们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分析,就从鲁达那性子,以及当时的情景来琢磨琢磨。话说鲁达那性子,出了名的粗莽、直率,心里有啥就说啥,而且一旦认准了谁不好,那可真就没完没了。他当初在野猪林教训郑屠,那可不是为了几斤肉,而是为了他的兄弟林冲被欺负,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