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是什么意思?

回答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这可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那种滴答作响的时钟,也不是那种线性的、向前推进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简单划分。海德格尔要讲的是一种更深刻、更根本的“存在之可能”的时间性,是它使得我们之为“此在”(Dasein,海德格尔用来指代人的那个特殊的“存在者”)成为可能。

要理解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得先跳出我们习惯的那个框架。我们通常认为时间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它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只是身处其中,随着它漂流。但海德格尔可不这么看。他认为,时间性不是一种外部的容器,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是此在“是”它的时间性,而不是此在“拥有”或“处于”时间之中。

咱们这么捋捋,希望能把这个绕的弯儿给解开点:

1. 时间性不是“流逝”,而是“延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沉浸在一件喜欢的事情里,时间仿佛飞逝;而当你百无聊赖地等待时,时间又慢得像蜗牛。海德格尔认为,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根本的东西。时间性不是简单的“流逝”,而是此在为了其自身的存在而“延展”自己。

这种延展有三个核心的维度,海德格尔称之为“三种基本延展性”(die drei Grundaffekte der Zeitlichkeit):

前展性(Vorlaufensichvorwegsein)——面向死亡的期待(SichvorwegseindemTodesein): 这听起来有点悲观,但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规划、能够选择、能够对未来负责,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会死。死亡不是一个遥远的终点,而是此在最根本的可能性,是任何其他可能性的终结,也是它自身存在的可能性。此在总是在“预先知道”自己会死的状态下,“前展”自己,也就是朝向自己的死亡,将自己的存在理解为一种奔向死亡的可能性。这种面向死亡的可能性,让此在能够真正地“拥有”自己的时间,能够为自己“选择”和“承担”。比如说,你决定学习一门新技能,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停止学习,停止存在,所以你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这个目标。

执持性(Festhalten)——此在的“现在”(Jetzsein): 前展性让我们朝向未来,但我们并非完全飘忽不定。我们在“当下”体验世界,做出决定。海德格尔在这里引入了“执持性”。这意味着,此在在“现前”自己的时候,同时也在“执持”着它已经成为的“过去”。这个“现在”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被“此在的过去”所填充和塑造的。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我们过去的经历、选择和经验。比如说,你今天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你过去经历的累积和对这些经历的反应。海德格尔认为,这个“现前”的当下,是此在“在世界之中”活动、承担和执行的那个时刻。

生成性(Hinzukommen)——“在手中”(Zukunft): 听起来像个新词,其实海德格尔是在说,我们如何“面对”我们已经存在的那个“过去”以及我们“朝向”的那个“未来”。我们并非被动地被过去决定,也并非被动地走向未来。我们是在“生成”着自己,是在“在手中”把握(或失去把握)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对待我们过去的能力,以及我们如何去“领会”我们的未来可能性,构成了这个生成性。比如说,面对一个过去的错误,你可以选择吸取教训并改变,也可以选择逃避。你如何“处理”你的过去,就是一种生成性。

这三个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此在始终是同时在延展着这三个方面的。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一种对自身有限性和可能性的不断领会和承担。

2. 时间性不是“时间”,而是“此在的本真性”

海德格尔反对将时间性看作是一种客观的、与此在无关的“东西”。时间性,不是用来测量东西的工具,而是此在“是什么”的根本规定。

日常的“时间”与本真的“时间性”: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例如时钟的时间)是“被工具化的时间”(verzeitlichte Zeit)。这是此在为了方便地安排日常事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概念。我们说“还有多久到”、“时间到了”,这是我们基于日常目的对时间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日常的时间概念是“派生的”,它遮蔽了真正的时间性。真正的时间性,是此在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其自身的存在方式。

“过去现在未来”的颠倒:在日常的理解中,我们总是强调“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现在是实在的”。海德格尔则认为,对于此在来说,未来(作为死亡的可能性)是最根本的,它决定了此在如何理解和把握它的“过去”以及它“现在”所做的一切。 我们是因为知道自己终将死去,才能够“预先”为自己设定目标,才能对过去的经历进行“选择性”的领会,才能在当下做出有意义的行动。所以,本真的时间性,不是“过去先行,然后现在,最后未来”,而是“未来(死亡的可能性)作为根本,然后由此引申出此在如何把握它的过去和现在”。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想象你是一位国王。你的人生并非只是按部就班地度过每一天。你的“国王身份”是你最根本的设定。你之所以会治理国家(这是你的“当下”),是因为你是国王,你肩负着责任(这是你“执持”着的国王身份,你的“过去”——你被加冕成为国王)。而你之所以要努力治理,并非仅仅是为了今天的安定,更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你作为一位伟大国王的“可能性”(这是你“前展”的,面向你身后之名的“未来”)。你的“国王时间性”,就是你作为“未来的伟大君王”而“领会”自己“过去的加冕”和“现在的统治”的方式。

所以,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用更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

不是钟表上的刻度,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思考、能选择、能规划、能承担自己生命意义的那个根本的“内在机制”。
它是关于我们“如何存在”的“如何”本身,是这种“如何”的动态过程,是此在“为自己而存在”的那个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的本质,在于我们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始终在“预先”领会自己的终结可能性,并因此能够有意义地把握我们已经成为的过去,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

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而且与此在的“本真性”(authenticity)紧密相连的存在维度。当我们活在日常的、被工具化的时间中时,我们是被动地被时间推着走,失去了真正掌控自己生命的可能性。而当我们领会到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时,我们就能够真正地成为自己生命的作者,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责,活出一种更有意义、更本真的生命状态。

这玩意儿确实不容易一下子消化,因为它挑战了我们最根深蒂固的对时间和存在的理解。但正是通过海德格尔对“时间性”的这种根本性追问,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是什么,以及我们的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样避免开他说的流俗的时间把握方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