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人类的大脑被开发到百分之百会发生什么?

回答
如果人类的大脑能被开发到百分之百,那将会是一个彻底颠覆我们认知和生活方式的时代。这并非简单的智力提升,而是一场深刻的进化,触及我们存在的方方面面。

首先,对世界的感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有限的感官接收信息,并依赖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读。然而,一个完全活跃的大脑可能会解锁全新的感知通道。想象一下,能够“看见”电磁波谱的各个部分,比如无线电波、X射线,甚至能够感知到我们现在无法察觉的能量场。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延伸,而是对现实构成更全面、更细致的理解。音乐不再是声音,而是复杂的振动模式与情感的直接共鸣;颜色不再是特定波长的反射,而是物质内在属性的直接显现。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目前处理信息的方式,比如逻辑推理、模式识别,会变得异常高效和精准。解决复杂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宇宙奥秘,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挑战,而可能成为日常思考的一部分。记忆将变得近乎完美,不仅能清晰回忆每一个细节,还能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组织和关联信息,从而产生全新的洞见和创造力。学习将不再是艰苦的过程,而更像是信息的直接注入和整合,技能的掌握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语言和沟通也会迎来革命性的改变。如果大脑能够直接连接,思想可以被直接传递,语言障碍将不复存在。我们甚至可能发展出一种更高效、更精确的“心灵感应”或“信息共享”模式,使得误解和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思想的交流将不再受限于口头或书面语言的笨拙表达,而是以一种更纯粹、更直接的方式进行。

在生理层面,身体的控制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我们可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控制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从而优化健康、延缓衰老,甚至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修复。疾病的概念可能会被重新定义,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修复机制将被激活到最高效的状态。对于运动员而言,这可能意味着超越人类极限的体能表现。

然而,这股强大的力量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潜在的危险。首先,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大脑需要强大的“防火墙”和过滤机制,以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精神崩溃。其次,如果一部分人开发了百分之百的大脑,而另一部分人没有,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将发生剧烈的动荡,甚至可能导致冲突。掌握了这些能力的人,可能会对未觉醒者产生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或者以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来行事。

更深层次的,是对“自我”和“意识”的理解。当大脑的全部潜力被释放,我们对意识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甚至我们与宇宙的关系可能会有全新的领悟。这可能会导致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可能带来存在主义的危机,因为我们熟悉的许多认知框架都将失效。

总而言之,人类大脑的百分之百开发,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飞跃。它不仅会让我们拥有超凡的能力,更会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在宇宙中的位置。这股力量是开启黄金时代的钥匙,但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的开启。如何驾驭这股力量,将是人类面临的终极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脑开发100%这个命题,

预设了一个完全不成立的前提:

即大脑不同部位是等价的......


然而,前额叶的脑组织,切掉一半经常没症状,两侧切掉也就是影响一点精神情绪。

颞叶前部可以直接端掉,人完全看不出异常。

枕叶大部分切掉顶多视野受影响。

真正语言运动感觉等重要功能,基本上集中在中央区的额顶叶,即中央前后沟周围。


大脑之外的脑组织功能也差距很大。

小脑半球直接干掉一个,顶多头晕和协调差一点。

但基底节内囊区2cm的梗死,就足够偏瘫了。

脑干2cm的病变,致死都不奇怪。


脑,或者大脑,不过是外行人(当然,对于大脑来说,人类了解太少,都是外行),对脑壳里面的豆腐一样的那坨东西的统称罢了。


就像一个电脑,影响运算速度的核心部件就那么一点点罢了。所以这个问题等同于:

一台电脑机箱里面只有10%用于计算、存储,那么机箱里面的剩下90%全部运行起来,运算速度和储存量就能提升10倍?

如果一个电脑机箱里面全部是cpu的话,没有电源怎么运转,没有风扇散热装置会不会烧掉,没有各种数据传输线,cpu就在那里自嗨?

人脑虽然更复杂,但基本原则也类似。1.5L的颅腔容积,10%分配给了血管和血流(相当于电源),10%分配给了脑脊液(相当于散热减震装置)。而脑组织中,神经元(皮质和核团)只占小部分,大部分是各种连接线(神经纤维及其配套,即白质)。即使神经元中,相当于硬盘的记忆功能、相当于cpu的核心运算功能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执行的成像、信号转换、开关、中转储存等功能,相当于电脑的声卡显卡网卡内存接口指示灯等等。



最后说一个基本问题: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头颅大小。

在现代社会之前,分娩难产一直是人类繁衍的巨大问题。

为了降低分娩的难度,人类婴儿是在极不成熟的发育状态下娩出的。这又增加了婴儿夭亡的概率。其他哺乳动物生下来基本都具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了,人类婴儿生下来,至少要在严密照顾下1-2年时间才能自己走路吃饭。而至今为止,人类死亡风险最高的阶段依然是婴儿期。

分娩的风险、提早出生的风险,在自然选择上都是极其不利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一个容量较大的大脑。而人类之所以会成今天这样子,说明大容量大脑提供的生存优势,足以抵消分娩和提早出生的风险。

你们居然敢说这个脑壳里面90%的功能没用......

user avatar

人类的大脑本身就是近乎于100%开发的。最简单的证据之一就是在核磁共振和脑电波实验中,人脑的所有区域都是活跃的,只不过它们参与的任务不同而已。

至于曾经甚嚣尘上的什么“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开发了10%”之类的屁话都是一些从西方愚人节报刊上流传出来的伪科学。最简单的证据就是,目前还从来没有哪个人在大脑被摧毁90%的情况下还能正常活动的。

当然,这个屁话也不是一点依据没有,但是基本都来自于断章取义和歪曲事实。

人类的大脑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好比你的电脑能够运行游戏,能够上网,能够处理文本。也许在某个时间,你正盯着空荡荡的电脑桌面发呆,突发奇想要看看CPU的使用率,打开一看:哎呀居然只用了10%!太浪费了!

是啊,现在确实只用了10%,难道永远都只有10%吗?

user avatar

当初人们可能是基于“单位时间内,活跃的神经元占有大脑总神经元的百分比”而得出的结论。
那下面就基于这个假设,从4个视角来讨论。

耗能视角:大脑极其耗能,2%的总重,却用20%以上的总能量。如果不是为了支持能造成环境迅速变化的“移动需求”,大脑应该是性价比最低的器官。这里的耗能并不是说不思考就不耗能了,光是保持静息电位就已经在持续耗能了。

例子1:这个视频[1]就讲到了海鞘在移动时有大脑,可一旦决定不动了,第一件事情就把自己的大脑吃了。

例子2: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容量都受到了物理限制。因为支持如此耗能的器官,需要长时间进食来提供能量。而消化食物消耗的大量能量又限制了脑容量的扩增。直到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烹饪,可以将食物在体外提前进行消化后才突破了这个脑容量极限[2]

这也就是说,从耗能视角,演化不可能允许大脑留着 90% 不工作又耗能神经元们。

例子3:儿童时期的大脑神经元数量是一生中的巅峰,随着年龄的增长,数量开始下降。可以看出,演化出的特性确实迫使大脑有节能的倾向。


信息视角:在大脑中,动作电位的不同频率代表着不同的信息,每个动作电位最大约有 4.32 bits/s 的信息传递速度。

例子: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两个灯泡,可以代表4种状态(亮亮,灭灭,亮灭,灭亮),如果永远全亮,那意味着你不但没有增加脑容量,还把原本能表示4种状态的能力降低到了1种状态。

类比:假如你的手机有128G容量,如果你仅仅用了12G,我们并不会说你的手机还有90%的潜能没有被开发。


功能视角:在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存储着带有不同功能的模型,比如边缘系统控制情绪,小脑调节运动。只有涉及到当前要使用的功能时,特定大脑区域才会活跃。

类比:这就好比你的电脑安装了很多软件,我们并不会只因为你仅在使用一个软件而说你的电脑还有90%的潜能没有被开发。不过如果你喜欢,从软件价值的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可以说你的电脑还有很多潜能。


传输视角:不过正如我们关心电脑CPU的主频一样,我们更关心的是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而这一点的答案是: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接近于香农通信原理的数学极限[3]

例子1:苍蝇对运动视觉有很高的要求,而神经元的处理速度又存在物理极限,因此演化迫使苍蝇的视觉神经系统保持简洁,以快速对动作做出反映。

例子2:蜻蜓的神经系统也有同样的简洁性,蜻蜓的每个眼睛只有8个神经元,用以控制翅膀的摆动[4]


感兴趣可以看看神经元是如何交流的。从02:53开始。

六亿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9713998474846208

参考

  1. ^Daniel Wolpert, "The real reason for brains", TEDGlobal 2011 https://www.ted.com/talks/daniel_wolpert_the_real_reason_for_brains
  2. ^Suzana Herculano-Houzel, "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the human brain?", TEDGlobal2013 https://www.ted.com/talks/suzana_herculano_houzel_what_is_so_special_about_the_human_brain
  3. ^ Stone, James V. (2012). Information Theory: A Tutorial Introduction: 177–179.
  4. ^Greg Gage, "How a dragonfly's brain is designed to kill" DIY Neuroscience 2018 https://bit.ly/30BADsl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