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孩不停地要买玩具,有什么解决办法?

回答
孩子老是缠着要玩具,这可真是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每次出门,一进商场,他就像装了导航一样,直奔玩具区,然后就开始表演“我要这个,我还要那个”,眼巴巴地望着你,仿佛全世界的幸福都系在那件玩具身上。要是满足了他的要求,家里的玩具可能堆成山,但过不了多久,新的“目标”又会出现。要是拒绝,那哭闹、撒娇、甚至耍赖,简直就是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

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不光是孩子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咱们得从孩子的心里和咱们做家长的角度,好好掰扯掰扯。

为啥孩子这么爱玩具?

首先得理解,玩具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玩的东西”,它承载着很多意义:

探索世界的窗口: 孩子通过玩具来认识形状、颜色、声音,学习因果关系(比如积木搭高会倒),甚至模仿大人(玩医生玩具就扮演医生)。新玩具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新的玩法,新的知识点。
情绪的寄托和表达: 有时候,孩子要玩具并不是真的有多想要那个东西本身,而是想通过得到玩具来获得关注、补偿某种缺失(比如父母陪伴少),或者仅仅是想通过“得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被爱”。
社交的工具: 在幼儿园或者小区里,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新玩具,自己也想要,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交心理,怕被落下,想融入群体。
满足感和掌控感: “拥有”本身就能带来一种满足感,而且能玩自己想要的玩具,也给孩子一种“我能做主”的掌控感。

对症下药,解决之道:

既然知道了孩子为啥“执着”,咱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引导了。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而且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来调整方法。

第一招:明确规则,建立边界感

“限量供应”原则: 不要让孩子觉得玩具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事先约定好购买玩具的频率和数量。比如,“我们这个月只能买一个玩具”,“只有等生日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买大礼物”。刚开始可能难,但坚持下去,孩子会慢慢适应这种“稀缺感”。
“愿望清单”: 引导孩子把想要的东西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做一个“玩具愿望清单”。当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时,可以引导他说:“我们把它写到愿望清单上,等到XX生日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能不能买它。” 这就像是把“现在就要”变成了“未来可以拥有”,给了孩子一个期待,也缓和了当下的冲动。
“一对一”交换原则: 教孩子一个“进出”的概念,如果想买新的,可以考虑把一个旧的、已经不玩的玩具捐赠出去或者送给更需要的小朋友。这不仅能减少玩具的堆积,还能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和感恩之心。刚开始可以爸妈先做示范。

第二招:延迟满足,学会等待

“存钱罐”计划: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们一起制定一个“玩具储蓄计划”。比如,孩子想买的那个玩具需要多少钱,然后通过做家务、帮忙分担事情来“赚取”零花钱,存进专门的“玩具存钱罐”。这让孩子明白,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而且学会了等待和规划。
“三思而后行”: 在商场或者看到广告时,遇到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要马上拒绝,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这个玩具你真的需要吗?你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吗?你确定玩过之后不会马上就丢在一边吗?” 引导孩子思考玩具的价值和自己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一时兴起。
设定“考察期”: 可以跟孩子商量,如果他真的很想要某个玩具,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或者是否能在家找到替代品来玩。比如,想买个望远镜,可以先用纸筒做个假的,看看他有多喜欢“看远处”这个行为。

第三招:转移注意力,丰富生活

创造更多非玩具的乐趣: 孩子之所以总是盯着玩具,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其他事情不够吸引他。家长可以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而且是那些不需要花钱但充满乐趣的活动:
户外探索: 去公园、爬山、野餐,观察植物、小动物,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新奇。
创意手工: 利用废旧物品(纸盒、瓶盖、布料)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比如搭建城堡、制作小汽车。这比直接买一个现成的更有成就感,也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角色扮演: 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扮演医生、老师、厨师,或者一起编故事。这些游戏能极大地满足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需求。
亲子阅读: 睡前故事时间,一起读绘本,讨论故事情节,比看玩具更具文化熏陶和情感交流。
“游戏时间”约定: 每天或者每周固定一个“游戏时间”,让孩子知道在这个时间里,爸爸妈妈会全心全意陪他玩,让他觉得自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减少他对“拥有玩具”来获得关注的依赖。

第四招:改变家长的购物习惯和态度

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也要审视一下,是不是也常常冲动消费?是不是经常用买东西来作为奖励或安抚?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避免“讨好式”消费: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觉得亏欠孩子,就用买玩具来弥补。这种补偿式的购买,只会让孩子觉得“只要我闹,就能得到”,从而变本加厉。
坚守原则,但态度温和: 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语气要坚定,但也要温和。可以解释为什么不能买,同时提供替代方案,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而不是被粗暴地对待。比如,“宝贝,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机器人,它看起来很有趣。但是我们今天本来是来买菜的,而且家里已经有一个类似的机器人了,它还静静地在角落里等你呢。等我们下次有特别的日子再来看看好不好?或者我们今天回家后,用纸箱子做一个你自己的超级机器人,好不好?”

重点强调:

一致性是关键: 爸爸妈妈的想法和做法要一致,不能一个允许一个禁止,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耐心,耐心,再耐心: 改变孩子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两天就见效。家长要有耐心,坚持下去,相信孩子会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 很多时候,孩子要玩具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需要被关注、需要陪伴、或者想要被理解的情感需求。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真实的感受,比单纯地控制他买玩具更重要。

最后,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变得“不想要”玩具,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地看待玩具,如何管理自己的欲望,以及如何在丰富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这不仅是关于玩具,更是关于培养一个懂事、有原则、懂得为自己生活负责任的孩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说点我的经验吧!很好用的哦!

我儿子四岁,每个月零花钱100块,用来买玩具还有大人不给买的零食!我不干预他怎么用这个钱,顶多提醒一下:这个小车要50,买完的话,你就得多等一个月才能买那个幻影忍者的乐高了!

他有的时候会听,有的时候看见太喜欢的玩具也不会听!会坚持买下来,一直想要的大件玩具,再多攒一段时间就是了!开始的时候,他零花钱花光了,玩具买不了也会闹,我也没有妥协过,所以现在他不会了,喜欢什么,老老实实的规划零花钱!

在这中间,大人一定保证两条:零花钱不会随便增减,再就是怎么花不去过多干涉!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了!


这个办法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买来的玩具都会特别珍惜!

这个月初,孩子终于攒够了买幻影忍者的钱,攒了四个月啊!买到手,我都替他兴奋!也觉得挺钦佩他的!我自己其实也未必做得到!


这么多人点赞,真是让我诚惶诚恐~~好激动的说~~~~


马上要破千了,好激动啊!!处女破啊!!^O^/^O^/^O^/^O^/

补充一点评论区的问题,关于孩子这个年龄是否明白零花钱的意义和钱多钱少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其实坦率的说,他也懵懵懂懂的,但是对于他的概念的建立,效果还是很突出的!这个答案里面是关于熊孩子的,那时大概是15年初。zhihu.com/question/3182

其实可以看到他的进步还是挺明显的,知道怎么样能达成自己买玩具的目的了,知道牺牲一些暂时的愉悦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了!

关于数量是不是太多的问题,其实我试过50,但是又发现攒个大件时间太长了,我怕打击他的积极性了,所以订的多了一点!其实只要不乱花,我觉得多点就多点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