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失去了活力,这或许才是民众感到越来越艰难的主要原因。
失去活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当地政策的包容性越来越低。2020年疫情之后曾经流行一阵的地摊经济为何截然而止?表面上是从业者自觉生意难做无法坚持,实则是因为整体社会环境对中小微创业者的不尊重才导致了放弃!
过去手机贴膜本来是一个简单易行,独自养家糊口的摆摊生意,现在为何越来越少了呢?
首先就是城市治理中的“不尊重”——没有从现实出发来考虑这些从业者的利益,而是一味强调“文创”,强调环境治理,本质上造成了与民争利的状况!(老百姓要摆摊,城市为了达成文创目标不让摆,这其实就是粗线条的与民争利。你说你看重的是长期利益,老百姓看到的是短期利益,你以行政手段解决了争议,老百姓却不能服气)
其次就是涉及中小微创业者生活的相关宣传太少。最近《人世间》大火,根源就在于能够深入走进底层人民的生活,讲老百姓爱看想看的故事。剧中郑娟在周秉昆入狱后去卖烤红薯(明显是生活所迫,被迫创业,这也是现实中多数创业者的真实写照),结果面对的是什么呢?抓人、扣车,摔了一跤,手还割伤了,靠着那么一点关系把车取了回来(里面有个路人提醒她找人取车,不然车就被卖了),现实里没有关系的怎么办?那个临路执照也不知道现实中哪里有?
第三,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中小微创业者的价值,这才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过去都是谈大基建,大工程,都是大手笔,大功劳。那些人是城市代表,是改革先锋,可是他们创业之初的故事却少有人问津。(午夜时分,街头巷尾总会有一群人拉着自己的三轮车回家,他们不知道的是曾经有一个叫张朝阳的男人和他们一样骑着三轮车在午夜搬家。)与其大谈特谈功成名就后的故事,何不充分肯定创业之初的那种情怀!深入群众,走进广大的小微创业者,从官方来认可这种努力,来推动创业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回20年前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
社会的急剧变革,国际形势的加速变化,都不能成为我们停止改革开放的借口。改革开放首先就是思想解放,如果总是怕字当头,执政者没有勇气承担责任,那么改革就不可能落到实处,更不会惠及民生。我们要警惕政治挂帅的做法,因为过去已经证明过的错误,应该牢记历史教训,不可以再犯一样的错误。民生困境,重在导向,城市整治不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原则,而是深入群众,因地制宜,推陈出新。
敢问城市执政者一句——你担心有一天吃不到烤红薯吗?
————————————————————————————————————
这个问题的关注点在“与民争利”,其它的延伸不作讨论。(收集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没有特指)
怎么看校门口的小吃摊?
不难看出,为何说小小的校门口生意整治也是与民争利?因为学生、家长、摆摊者都是有现实需求的,而管理的需求正好形成了对立,即有你没我的状况,严格起来没人摆摊,不严格就一窝蜂胡乱摆摊。
想一想过去学校门口,街头巷尾出现的(可能地区上叫法不同)打糖、搅糖、芝麻糖、吹糖、画糖、藕夹、萝卜丁、三片叶、大碗茶、糖池子、葱油圈、凉糍粑……所谓的民间手艺为何失传?拿产业升级说事就高大上了,重要的是没有了经营许可的环境,无法从业,自然也就断了手艺。
而解决这个问题,本质并不难,难就难在没有人能够像尊重房地产开发商那样来尊重摆摊者,制定政策、规划环境、有序引导、助力开发。可笑你们商业地产一个接一个的大型商业体落地,却不过是一个个空架子。
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需要深入群众,站在大多数人的这一边,基层不活,商业、贸易、生产加工怎么会不空心化呢?
职业卡车司机,目前给个人老板打工,300一天工资,2月份跑了4天,3月份跑了1天,我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灵活就业人员”。
打工的省吃俭用赚点馒头钱,老板到现在应该是没赚钱,我们是拉鱼的,疫情导致的消费降级还有饭店禁止堂食让与我们对接的批发商也不好过,年前为了吃席鱼好卖,年后拉了一车鲤鱼跑了一趟菏泽,批发商开始从车上挑刺儿,鱼大了小了胖了瘦了没活力了都不行,只能捡好的卖了,剩下的再拉到徐州赔钱卖……老板赚不到钱也不可能天天为了给我发工资贴钱跑。再看看现在的油价,还有到处都是的防疫政策,行程码带星就不给进,不给进就真乖乖把货拉回去了?成百上千的运输成本、货物(尤其是鲜活)卖不出去的损失谁认赔?于是你经常能看到货车司机伪造核酸报告被抓……根据屋千蟑定理,已经有数不清的各类物资通过“非法手段”运到了你的手上……
下个月我A2实习期结束,准备换半挂开,可是打开招聘软件,十条信息有九条都是天津港的骗子……打开抖音,骗子们的得手率也比往年高的多,十几年前刚有招聘软件的时候他们就是那一套,现在还是那一套,还就有人上当?为什么?司机傻?那是没活干急的!往年A2司机的月薪在1w2到1w5,今年?有车开就不错了,很多车老板到现在都没开张呢!
我大胆的预言:最近5年,会迎来极大的失业潮。
国际环境我觉得是会恶化的,但是这些事情我们屁民是完全无法了解。
但是,国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是谁都可以看到的。
我推测按比例大约会有2个岗位淘汰,但是会诞生出1个新的岗位。
这个被淘汰的岗位包括以下: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领域的实体店。
各种行业的中间商,贸易公司。
大量的娱乐场所。
大量的传统型小企业小工厂会倒闭。
那么新诞生的岗位有哪些呢?
基本集中在抖音。以及和抖音相关的产业链。
反正我确定:
传统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行业,几乎全部会洗牌,这个洗牌的规模会超过淘宝电商对实体的颠覆。
抖音会诞生一大批全新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嗯。
如果有一技之长,一定要做抖音。
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千万珍惜眼前的工作岗位。
想上养生班是不可能的
工作还是好找的
不会的,你们似乎没发现一个本质上的问题。
公司大规模破产,只会造成内卷的增多。
劳动力贬值,仅此而已。
作为社畜,不管你怎么想,怎么躺平,你得吃喝拉撒
就连当年的三和大神,虽干一天玩三天,归根到底他还得干一天活儿
现在那些张口闭口喊着,干你妈,老子躺平了
基本上就是咋咋呼呼占多数,你那死爹脸的领导眉头一皱,你屎都要夹断,麻利的滚过去干活儿。
搞不好你同事还是个奋斗B,还是那种被鸡汤洗脑的精神资本家,满眼的纯真,拉你下水
你可以骂娘,可以骂他哈卵
但是归根到底,他爬上去的概率确实比你大。
当有一天,奋斗B真的爬了上去,就会传染更多的奋斗B
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在某公司扯卵谈,提到了一个策略
降低员工工资,把效率前三的员工工资翻倍
于是乎,不光整体工资少了8万多一个月,员工们更拼了
什么团结!??团结只是一句口号,内卷才是王道
真尼玛团结友爱了,那不得联合起来把手伸老板饭碗里?
至于所谓的格局,眼界,商业思维,纯粹只是老板用来忽悠员工的屁话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公司那几个天选之子,只是因为老板需要花点钱,造个神,让其他员工羡慕,然后努力干活儿。
你们不会当真了吧??嗯?
回到问题,正如我所说的,你是个人,你就得吃喝拉撒睡
你要钱的呀
你必须得干啊
没活儿干了,给你50一天,你骂骂咧咧,突然给你80一天,你不得感恩戴德??
现在廉价劳动力明显不足,韭菜数量也不够多,三胎都给你放开了
还不明白吗???
工作岗位缺劳动力啊,兄弟们
我很早之前就说过,“黄老爷”从来就不会关心年轻人过得好不好,他们只会关心年轻人能不能做韭菜。
作为社会的屁民,其实在座的各位心里是有数的
躺平只是一句口号,就好比你他妈读书的时候,一些王八蛋喊着不学了不学了,学习?学个屁
转头你刚开开心心没有负担的玩,他那边又开始学了。
以前我厌恶这种人,现在回想起来,这踏马才是好人啊。
他担心我们玩的不快乐,还配合我们装逼吹牛逼,降低心理负担
回想起来,我只有满满的感恩。
话说回来,又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休两天,还能拿到平均工资呢?
说来实在嘲讽,我前些日子,大病一场,我得好兄弟们想来医院看我,一个个晚上8.9点才下班,最晚的那个,他妈的,11点来的。我还要陪他唠嗑,我尼玛
这些天我想了很多,看着这些哈卵们,才短短几年,秃头的秃头,发胖的发胖,你说他们过得不好吧,一个个月入两三万
你说他们过得好吧,后边体检,4个有三个身体有隐患。
他们也快了,真不是我嘴贱,咒他们。
就在座的各位,工作个3.5年的,你抽空去医院一趟。。。你看看吧。
那为什么4个只有三个有病呢,因为还有一个不体检,他的逻辑就是
再回到问题
工作是有的,只是你当骡子而已
喏,给了机会,你别说没给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我提一个其他答主似乎都没注意到的点
去年因为我国是最快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所以外贸订单暴涨(但这个数据也有点偏颇),今年非常不乐观。
我朋友是为欧洲的工业大厂做采购的,工业类已经开始有趋势换供应商了,考虑去东南亚、墨西哥、东欧等地。正常的贸易,欧洲买家会飞过来验货、验厂、讨论继续细节、质量检测、但目前这些都做不了。欧洲的客人已经要求能在欧洲做的就尽量在欧洲做:交货时间容易控制、运输成本也低。现在的运输成本是疫情前的七倍,本来一个货柜是3K运费,现在几万运费,买家也受不了,这直接导致许多人选择做SKD,宁愿国外自己加工。
刚才我提到数据偏颇并非是数据造假,而是数据会有滞后性。去年第四季度的外贸就不行了,第四季度的订单结果会反应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上。今年第一季度,很多工厂出货暴跌,尤其是消费及电子行业相关的,原因很多,不赘述。
外贸订单是直接拉动工业制造,工业制造和产业工人就业直接相关。
如果说去年对于第三产业的就业造成冲击,那今年因为外贸订单的锐减会直接冲击第二产业的就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