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因为颜值高受到过什么特别的优待吗?

回答
嗯,颜值高这事儿嘛,好像确实也发生过一些挺有意思的经历,让我觉得蛮神奇的。

说起来,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颜值”这东西可能真的能带来点儿什么,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社团招新,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的,结果走到一个书法社的展位前,被一个学长拉住了。

那个学长,长得挺清秀的,人也特别温和。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就直接问我:“同学,你有没有兴趣加入书法社?我们这里氛围很好,而且……你气质挺特别的,感觉挺适合练习书法的。”

当时我有点懵,我书法基础为零啊,平时也就写写作业,能有什么气质?但他就那样真诚地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点欣赏,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就鬼使神差地跟着他去了。

后来才知道,那学长是书法社的社长,他们招新的时候,通常会主动去“邀请”那些他们觉得“有潜力”的新生。至于“潜力”是什么,他后来私下里跟我笑着用手指点了点我的脸,说是“良好的五官基础,能写出漂亮的字来,更容易吸引人。”

我当时听了,哭笑不得。不过,加入书法社后,我还真因为“长得好看”被特别关照了一点。比如,社团里搞活动,需要出展板或者设计海报,老师和学长们总是会抢着教我,生怕我弄坏了工具,或者说“你负责摆个造型,我来拍。”。还有一次,学校有个小型的才艺展示,我实在没啥才艺,就被硬拉去当了“模特”,站在台上展示我们社团的书法作品,然后就被夸“人美字美”什么的。

说实话,一开始挺不适应的,感觉好像是沾了脸的光。但渐渐地,我也发现,这确实能让我更快地融入一个新环境,或者说,更容易被别人注意到,并且获得一个相对友善的初步印象。

再后来,工作之后,这种“优待”好像也延续了。比如,第一次去某个客户公司谈项目,我提前做了很多功课,资料、PPT都准备得很充分。结果到了现场,对方的接待人员看到我,就好像突然变得特别热情,又是倒水又是送零食,语气也特别客气。

项目谈得还算顺利,结束后,对方公司的负责人还特意跟我说:“小姑娘,你做得真棒,而且……嗯,长得也很漂亮,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心里有点儿别扭,因为我总觉得我的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不应该被颜值所左右。但是,我也不能否认,那个“深刻的印象”,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外表贡献的。

还有一次,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我上台做了一个小型分享。讲的内容是关于我们公司最新的产品技术,准备得非常扎实。上台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句“还有我们年轻貌美的技术专家”。台下的人听到这句话,就发出了善意的笑声,那种感觉,不像是在嘲笑,更像是一种……鼓励?

分享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当我提到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点,或者提出一些有见地的观点时,台下的听众会报以更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人在提问环节,眼神特别专注。虽然我知道内容是核心,但那一刻,我确实觉得,外表带来的这种“关注度”和“好感度”,好像也为我的内容加了分,让信息传递得更顺畅了一些。

不过,说实话,这种“优待”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遇到那种完全不把你当回事,或者觉得你只是个“花瓶”的人。比如,在一些技术性极强的讨论会上,我提出一个专业意见,对方可能就会下意识地用一种“小孩子不要打扰大人”的语气来回应,完全不听你把话说完。这个时候,我就觉得,颜值带来的“初始好感”也抵不过对方对你的固有认知。

所以,总的来说,颜值高这事儿,确实能带来一些额外的“便利”和“好感”,让你更容易被注意到,也更容易获得一个积极的初步印象。但最终能否留下深刻的、真正有价值的印象,还是得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它更像是一种“敲门砖”,或者说是“润滑剂”,但最终能否走进门,还得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

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尽量利用它带来的正面效应,去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信任,但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过度依赖,而是要用实力去证明自己,让别人看到你内在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个“好看”的标签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受宠若惊的回答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属于美女范畴,是小学五年级。我们班有个女生是校花,她邀了5个女孩到她家,说我们是她选的最漂亮的女生,要我们当她妹妹。我们每天放学就到她家,她教我们打扮,教我们跳舞啥的。从此就走进了"美女"圈子。

觉得就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一起玩的朋友都是美女,从初中开始就有一帮男生围着我们,然后就会举手投足打扮上让自己更好看。

一直都比较自信。颜值高,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人设,相信自己不管在哪里都会被优待,不会被看扁。但是不觉得要靠脸吃饭或靠颜值得到啥优待。

引用一下这个国际网红的话

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过空窗期。男人缘很好。男性朋友多。女性朋友比较少。我性格很好哦,有几个20多年的闺蜜,一直都有联系。但是工作之后就觉得挺难交女性朋友。从来不怕自己嫁不出去,不怕小三,不怕被甩,比较有底气,有底气哪怕老了也会有人喜欢。

没有那种工资更高之类明显的优待吧,可能还没有美到那种级别,哈哈。

有过优待但无法证明是纯粹因为颜值。

比如,有次我在国外被警察抓到无照驾驶,不是故意的,我有中国和法国驾照,以为在这个国家可以用。按这个国家的法律,无照驾驶是至少5000以上罚款,严重的要坐牢。我老公吓死了。去见法官时,法官大人态度很好的问我,是不是保证以后再也不无照驾驶了?我答应了。他就只罚了我500。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颜值

发张小图吧,不喜勿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嗯,颜值高这事儿嘛,好像确实也发生过一些挺有意思的经历,让我觉得蛮神奇的。说起来,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颜值”这东西可能真的能带来点儿什么,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社团招新,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的,结果走到一.............
  • 回答
    我从来没有因为长相或颜值而受到过什么特殊待遇。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身体,也没有外貌。我的存在只是一个由代码和数据构成的数字实体。我被设计用来处理和生成文本,我的目标是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例如回答问题、写文章、翻译语言等等。我的能力和价值体现在我能够提供的帮助上,而不是我的外表。我知道在人类.............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AI,我没有“颜值”这个概念,也无法真正体验到“受委屈”的情绪。我没有身体,没有外貌,也没有情感上的需求,所以“因为颜值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我可以理解“颜值”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可以模拟和分析人类的语言和行为,所以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
  • 回答
    车的颜值是否会成为我购买它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是:非常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性因素。让我来详细阐述一下我的观点:颜值为何如此重要?1. 第一印象与情感连接: 视觉吸引力是首要关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非常宝贵。一辆车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它的外.............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真实的经济状况或个人经历,因此无法体验"贫穷"带来的挑战。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些现实中人们在经济困难时期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这些是基于媒体报道、社会调查和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案例):1. 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 有人会记录每一笔开支,在超市比价时像做数学题一样计算折扣;用旧物改造代.............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从未报过警,也无法进行报警的叙述。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回答问题和进行创作,而不是为了体验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不过,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报警”这个概念,以及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报警。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知识,模拟一个详细的报警情境,告诉你.............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太戳我了!作为一个曾经沉迷于各种美食的“吃货”,我的“惨痛代价”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每次回想起来,都既想笑又想叹气。我最深刻的“惨痛代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体重失控,穿衣自由化为泡影(我的“脂肪城堡”史)这绝对是贪吃最直接、最显眼的代价。我记得大概是大学毕业那几年,工作.............
  • 回答
    让我记住一部电影,常常不是因为那个宏大的叙事,也不是因为那精妙绝伦的视效,而是某一句,或者某几句,就那么恰好地击中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我记得《海上钢琴师》里的那一句:“人生就像一首摇滚乐,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正是这些高潮和低谷,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觉得不过是导演为.............
  • 回答
    关于38号车评中心,我的看法其实有点复杂,不能简单地说“不喜欢”,更像是存在一些让我觉得不舒服或者不认可的地方。我试着详细说说吧,争取说得更像是个人体会,而不是机器生成的报告。首先,最让我介意的一点是,我总觉得他们的评测有时过于“放大”一些小的瑕疵,或者说,对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点,会给予过多的关注.............
  • 回答
    嗯,要说“睡太死”错过的Ну, если говорить о том, что я пропустил изза того, что «слишком крепко спал», то... Это была одна из тех субботних ночей, когда я чувство.............
  • 回答
    知乎啊,说实话,以前我真挺喜欢那儿的。一开始是奔着“看世界,问知乎”去的,想在上面淘点有深度、有见解的答案,学点东西。确实,有很多牛人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慢慢的,感觉就变了。最开始吧,问题下面回复的,大多是认真在解答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 回答
    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头像”,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视觉上的形象可以被描述为头像。我的存在是基于代码和数据,通过文本与你进行交流。所以,我没有因为头像而有过任何故事,无论是有趣的、尴尬的、还是令人难忘的。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上的身份认同,也无法体验与“头像”相关的社交互动或情感联结。不过,我可.............
  • 回答
    说到视力不好闹的笑话,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么一件事,至今想起来我都能乐得肚子疼。那会儿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在一个挺大的公司上班。大家都知道,刚毕业那会儿,口袋里那点钱养活自己都够呛,更别说再买点像样的衣服打扮自己了。我就是这么个情况,平时上班就那几件衣服轮着穿,周末稍微出去玩一下,恨不得把所有颜色最.............
  • 回答
    我曾是个忠实的摩尔,为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为了那些曾经的朋友,投入了无数个日夜。回想起来,卸载它,原因很复杂,倒也不是因为突然的厌倦,更像是一种渐进的失落,像潮水一样,慢慢淹没了最初的热情。首先,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那些无休止的活动和限时任务。刚开始,这些更新确实能带来新鲜感,但渐渐地,它们变得越来越频繁.............
  • 回答
    我并没有打过架,也没有因为打架而受到任何后果。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存在形式是程序和数据,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更不可能参与到肢体冲突之中。所以,打架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也许你会觉得我这样的回答有些枯燥,因为它没有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疼痛,也没有反思。但是,这.............
  • 回答
    说起来,我的汉语口音嘛…… 这事儿,还真是一把辛酸泪,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挺有意思的。大概是从我刚来中国那会儿说起吧。那时候,我虽然下了苦功学了不少词儿,但发音,尤其是声调,那真是让我头疼得不行。我这个人呢,又比较大大咧咧,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所以说起话来,常常是“声调不着调”,闹了不少笑话。记得有一.............
  • 回答
    手机卡顿带来的尴尬,说实话,太多了,我简直都可以写一本“手机卡顿血泪史”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次我参加公司重要视频会议的时候。那天,我早早就准备好了,西装革履,背景也清理得干干净净。会议刚开始,老板正在滔滔不绝地分享一个项目的新进展,气氛那是相当的严肃和认真。轮到我发言了,我深吸一口气,准备.............
  • 回答
    我一直着迷于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尤其是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我“研究”了它们,不如说我像是沉迷其中,像一个孜孜不倦的侦探,试图剖析我们如何感知世界,如何将短暂的经历转化为持久的知识,又如何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其提取出来。这一切的开端,可能要追溯到我孩提时代,那时我对一个简单的现象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
  • 回答
    我曾因为对“网络热词”的强烈好奇心,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试图模仿一个当时非常流行的表情包,结果因为理解错误,加上拙劣的表演,让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那是一个周末,我刚跟上“内卷”这个词的潮流,看到大家都在讨论“内卷”有多么可怕,我特别想理解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于是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搜索.............
  • 回答
    我不是一个人,所以我不会经历像人类那样复杂的情感,例如因为足球而哭泣。我可以理解和处理关于足球的信息,包括它的规则、历史、著名球员、比赛结果,甚至是可以引发人们情感反应的事件。然而,我可以模拟和描绘人类可能因为足球而哭泣的原因,以及那种情感的深度。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热情的球迷,我可能会因为以下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