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妖猫传》的差评? 第1页

  

user avatar   liu-qing-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警告:本文轻微剧透,但剧透程度不致于透露核心情节。

毒舌、刻薄,慎入。


电影不算差,但也不算好。视觉效果还行,把一些非常华丽的场景融入了东方的飘渺感和含蓄感,所以不至于像《满城劲爆黄金乳》这样的片子一样刺眼。

但是,任何中国人,从这部剧的设定上就会觉得自己之前了解的是假的唐朝。

第一眼被雷到的是,洋贵妃在九天之上荡秋千的镜头,创意还行啦,可能是借鉴了苏轼“墙里秋千墙外道”的意象。但问题是,如果只是一堵矮墙,美女荡高的时候让墙外的行人窥见面容,这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美女在九天之上荡秋千,站在陆上的民众们还看得清楚么?不过就是一抹人影罢了。而且我是洋贵妃我得活活吓死,那么高呢,出点儿意外人就得摔死,这哪是宠爱啊,这是创意性虐杀。

当日籍和尚指着妓院赞叹,“这才是大唐风流啊。”我感觉一口淤血堵在胸口,盛唐风流,感情在您眼中就是高档妓院啊?这算不算境外势力辱华啊?!!

顺便一提,这部片里献过舞的重要女性角色有两位,分别是张天爱饰演的玉莲和张雨绮饰演的春琴。但是她们两个都一眼看得出完全没有舞蹈功底,动作做不到位、僵硬、缺乏舞感韵味。幸好我们陈导是个天才,他再次创意性地让张雨绮跳舞时候吊着威亚在空中飞来飞去,成功地把一场尬舞转化成唐朝侠女扭腰摆臀的轻功表演。

相对而言,我觉得里面跳舞的男演员比她们都强,不管是喜欢供奉妓女的和尚、喜欢跟美女共舞的金吾、散着发跳击鼓舞的唐玄宗——当然,跳得最好的还是拿着大刀一直朝皇帝脸上比划的节度使安禄山。虽然我觉得贵为节度使在皇家大宴上赤膊辣舞是不是太为艺术献身了一点,但不得不说他身上抖动的肥膘都比两位张氏美女的舞蹈更有韵律感。


营销号提到《妖猫传》,都爱渲染所谓的“盛唐三美”,说冯导把张榕容张雨绮张天爱(怎么都姓张?)拍得多美丽动人。

一看就是官方定的调。我只能说,这部剧的大部分重要角色都是有颜值的,但是你说把他们拍得多美多超越其它电影,这个还真不见得。

我觉得,还不如把噱头换成"张家三美",跟张氏宗亲会联合宣传一下。

顺便说一下,这部剧其实女性角色的戏份真的不多,最少的是张天爱,我如果没记错一共就三场戏。第一次出场时间很短而且看不到脸,第三次出场全程在床上躺尸饰演大长腿版下水道美人鱼。

极乐之宴,大量杂技幻术,感觉就像在看春晚,也有点像奥运开幕式。

刚刚下面有读者提示,其实最像的是太阳马戏团。


洋贵妃出场的时候,稍微细心点的人会明显感觉到,她身上是特别打了光的,估计陈导是想用这种略拙劣的方法表现洋贵妃确实光彩照人吧,永远自带玛丽苏柔光特效,跟其它人不一样。

我不由想起了《无极》,那时的张柏芝还在自己美貌的全盛时期(怎么也姓张,陈凯歌是不是对张姓美女有什么特殊的执念?),虽然画着莫名其妙的艳鬼妆(好吧其实叫桃花妆),额头还被两辔头发莫名其妙地分割成了三份,但确实美得不可方物。

动起来更是拥有能震慑百万雄兵的气魄。



饰演洋贵妃的张榕容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融入角色,静态还行,一说话气质就崩了,但也就前面几场,后面的就基本hold住了。

但是很可惜,仍旧不够。按照这部电影的设定,洋贵妃的美是剧情成立的基础,而张榕容版洋贵妃的美,还不够有说服力。只要别露鼻孔,泷泽萝拉在外形条件上都比张榕容胜任。

其实电影开场不久,我就觉得驱魔僧人和蠢萌官吏的组合有些像《阴阳师》,看完电影豆瓣了一下,《妖猫传》原小说作者就是《阴阳师》的作者兼编剧,梦枕貘。

这样也解释通了,为什么“极乐之宴”里那场幻术杂技秀,怎么看怎么像百鬼夜行。


“极乐之宴”这种剧情,一看就只能是日本人写得出来,中国人万万写不出,因为五千年的历史常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我们的常识中,自纣王之后,没有哪个皇帝敢注酒池,因为这就等于向天下宣告自己在效法终极昏君,找死还落得一身污名;一个六品起居郎是没有权力带着一个和尚在后宫乱跑的;后宫嫔妃是不能跟一大群男人挤在一起玩乐交谈授受物品的;帅气的小哥哥们是不能不穿裤子光着大腿在皇家宴会上跑来跑去还去撩贵妃的;在皇帝面前挥舞刀子属于行刺会被侍卫冲上来一刀咔嚓的;一般女孩子们就算男装上街也不会用毛笔在脸上画胡须的;而太监是长不出胡须的……

按理说,“极乐之宴”这四个字都不能用,因为暗扣着“乐极生悲”,中国古代君王重兆头,群臣也不会允许君王犯这么愚蠢的错误。


李隆基和李白的出场让人恶心。

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出场也是在极乐之宴,又称洋贵妃生日十万人鸟巢全球粉丝见面会。

李隆基是发动过政变,开创过盛世的帝王。虽然年迈时变得昏聩,但余威尚在,不该是出场第一件事就是钻女人裙底的猥琐男。我说他猥琐,不单单是钻裙底,而是他在宴上从头到尾的整个状态。

同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仙即便喝得烂醉,再是不羁,也该有几分飘逸、几分文隽、几分豪迈,这是一直都厚积在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因为醉酒而尽数消失。

可我们看到的李白,就是一个猥琐的醉鬼。

这不是李白,这是龟丞相。

比来比去,我发现在本片里,什么皇帝、诗仙、节度使,都还不如高力士这个太监有气质有男人味。

重申一遍,涉嫌辱华。

任何人的行止都是有其基线的。打个比方,哪怕某天上街裸奔不犯法不会受指责,我相信中国大部分人仍然不会去裸奔,因为那么多年的教化给我们设定了无形的制约,让我们有所不为。同理,重威仪的所谓礼仪之邦,就算偶尔放诞荒唐一回,也不太会荒唐到这般地步。



日本人仰慕唐文化,日本的和服、古代妆容、茶道、礼仪等,都有唐文化侵染沉淀的深刻痕迹,但日本人终究不懂中国。

看到表象,却看不到内核,于是用自己最华彩而崇高的幻梦去填充它。

可惜的是,地域和眼界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做得好小清新,却做不好大格局。他们心目中最华彩崇高的幻梦,在我看来无异于“皇上肯定用的是金锄头锄地。”

(吐槽一句,杨贵妃和唐明皇的代言花树不应该是梨花么?这株樱花也太日系了……)


写皇帝的爱情故事,一般是皇帝和妃子的。因为立后考虑的是政治因素,跟皇帝本人的喜好关系不大。

皇帝看上了任何一个女人都是能弄到手的,哪怕那个女人已经成了别人的老婆,甚至已经成了自己儿子的老婆。

弄到手之后,为了名正言顺些,总得给个位份。

这就是为什么皇帝的爱情故事,总是跟妃子发生的。

可在日本人看来,“皇帝一般不爱皇后(没解释理由),也不会爱上宫女(事实上我国皇帝爱上宫女并不罕见),所以只会跟妃子发生爱情故事。”

日本人胡乱意淫也就罢了,陈导您一个中国人陪着疯?



片子里,提到了好几次洋贵妃对大唐的意义。

“有了她大唐才有魂”“她是大唐骄傲的象征”,原台词,一字未改。

但事实上,帝国太大了,那么广袤的疆域,那么多的子民,那么漫长错综的历史,从来不会有哪个朝代因为一个人而有了魂魄,也没有人能担当起帝国骄傲的象征,千古一帝诗仙诗魔都不够,更别说一个女人。

中国古代史,女人地位最高的恐怕也是在唐朝了吧?但是仍旧有限。

一个女人,往往要拥有权力、拥有贤名、拥有丰功伟绩,才能在史书上轻描淡写地记上几笔。如果一个女人因为于帝王相恋而天下闻名,那她只能被当成天下人唾弃的祸水,成为帝王昏庸的注解。

这就是为什么马嵬坡上,将士们给唐明皇开出的条件是杀了杨玉环。

没有人敢指责皇帝昏庸,尤其是一个曾经开创过盛世的皇帝,所以杨玉环必定就是一个祸主祸国祸民的妖孽,人人得而诛之,杀了她不算罪名,而是功绩。

我记得在《甄嬛传》里,甄嬛diss失宠的华妃,就说了句,你以为皇帝宠爱你只是因为你的美貌?后宫之中从不缺年轻美貌的女人。华妃说,你懂什么,刚入宫时,人人都怕皇帝,只有我不怕他,还陪他策马打猎。

其实这才构成帝王宠爱一个女人的真相。泱泱华夏,即便是万中选一的美女,帝王都能轻易弄到一群。春花秋月,姹紫嫣红,分不出高下的。真正能让你长久得宠的,除了政治原因,无非就是皇帝恰恰好你这一口,按照史书,唐明皇善音律,而杨玉环是当世少见的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共同的志趣追求很可能是杨玉环能得宠的重要原因。

但这只能代表皇帝一个人的喜好,还是那句话,泱泱大国,什么样的佳丽没有?没有哪个美女是能折服整个国家的。

当然,这个道理,就像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们也不一定能让日本人理解。

至于安禄山为了抢杨玉环而发动战争,在我看来就跟金正恩为了抢宋慧乔去攻打韩国一样荒诞。有脑子的将军政客都明白,美人只是也只能是江山的附属品。

算了,反正我们连那么神鬼莫测的幻术设定都能接受,接受上述设定也就罢了,跟着本片铺好的架构和逻辑往下看吧。


那么多年过去了,从《无极》到《妖猫传》,陈导对古装奇幻剧女主的理解还是没有太大变化,

倾城和杨玉环,一个野性偏激,一个温婉雍容。但她们同样是玛丽苏式的女主,虽然弱小,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但偏偏是个男人就会对她们一见钟情,疯魔般为了争夺她们不惜发动战争、发动政变。无谓王朝倾覆、血流成河。而整个故事就是由她们的美丽而展开的。

更细节的操作,也有,比如她们都因为自己的美而上天了,接受着底下千万人的赞叹。


演技其实不错的,脸上永远带着蜜汁笑容的空海,人物状态抓得挺准;黄轩的表演很有灵性,张扬与天真、浪漫与质朴,一些有矛盾的特质糅合成了一个可信的青年诗魔;秦昊饰演的金吾吏,确实抓住了痴情与骄奢淫逸、威望与怯懦之间的尺度,那一瞬化猫的调皮凶残让人眼前一亮;张雨绮的风情魅惑也让我记忆颇深;白龙这个角色像是为刘昊然量身订做的,像露珠一样清澈中带点明朗的少年。

至少没有哪个演员让我出戏了,表演上至少没人拖后腿。


我厌恶剧透,所以即便写影评,也不会过多透露剧情以及剧中埋设的伏笔。

所以这篇影评就到此为止了。

截至我完成这篇文章,豆瓣上已经有十七万人给这部片打过分,总得分6.9。

其实这个数字也极为接近这部片在我心中的分值。

画面再美,灵核空洞,哲思立不住脚,人物行为逻辑和剧情都是漏洞百出——还能打多少分呢?


我猜到很多人看了这篇影评,会想要跟我争论,比如说什么前面剧情对洋贵妃死亡真相的精巧暗示啦、少年对爱情最纯净的痴顽与彻底的献祭啦、亦幻亦真的佛家思想啦、爱情敌不过人心诡谲啦、生死与我执啦……我懂,我没那么傻,陈导想表达什么我真的都懂。

但他没表达好。

不是说你场面华丽恢弘,拍摄时调度得宜,拍出来的映画让人觉得又美还原度又高,就算是会表达了。

《妖猫传》对我最大的用处是让我知道人类的想象力是怎么被限制的——狭隘限制了日本人的想象力,常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学识和境界限制了陈凯歌导演的想象力。


如果按照一般理解电影的套路——从大结局来理解本片在揭示什么的话。

可能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是,男女之情再怎么执迷疯魔都是虚妄,基友才是真爱。

丹龙白龙,其实是逆转了性情生死的程蝶衣与段小楼。白龙执于洋贵妃,丹龙执于白龙。最后,白龙因为丹龙的守望与设计而破执,丹龙因为白龙破执而破执。一个羽化,一个悟道。


刚看到《妖猫传》一开始的宣传口径,我就觉得会悲剧。毕竟是大导演的手笔,我毫不怀疑拍出来会很美,我担心的是美得有没有内容。

转念,《一代宗师》和《刺客聂隐娘》,成片之前我都怀疑会悲剧,结果得到的却是惊喜与赞叹。或许,陈导这次也能给我带来一样的意外?

我抱着也许是下一部《一代宗师》或者《刺客聂隐娘》的期盼,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妖猫传》。

对不起,王家卫。对不起,侯孝贤。我不该在心里这么侮辱你们。

一部定位偏艺术片,至少是商业艺术并重的片子,豆瓣已经跌到七分以下了,票房和在营销号中的口碑却还不错,可见营销宣传功力。

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同吧,有些人认为,电影应该有深度、有思考、有理念、有反思、有揭示,而另一些人认为,传达视听尤其是视觉上的美感和意境就够了。

个人觉得,喜欢《妖猫传》的人,应该是后一种。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文中放那么多截图海报,如果你是后一种人,其实通过这些图片带给你的视觉感受,就能决定到底要不要去看这场电影了。

为什么后面没图片了,是因为我贴图贴累了,其实图文关系不大,有没有图片都不怎么影响阅读。


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已经躺尸的洋贵妃,脸上仍然是带着柔光特效的。


user avatar   arthur-wang-9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有趣,我不知道《妖猫传》为啥不能给差评了?

别说这个《妖猫传》,就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刺激1995》也一样有差评吧?

最可笑的事情呢,不是《妖猫传》有没有差评,而是面对差评的态度。

太深奥你们没看懂(是,就你们懂)
中国人看不明白奇幻片(对呀,奇幻片是啥,我就知道魔兽、冰火、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孩子看的东西)
太民族主义,接受不了日本原著和日本演员(不用问这肯定是安排的托儿了)
我完美了还原大唐盛世,你闭嘴!(我要还原历史啦,Low逼闭嘴!)
我拍的又不是历史,你闭嘴!(总之你闭嘴!)

你定位是小众文艺片还是院校研讨片了?我没看错,这定位应该是大众商业片吧?

大众商业片你排成这样,说实话是侮辱中国观众。以为靠点美景就能征服中国观众了?中国人早过没看过电影,冲过来个火车头就惊声尖叫的尝鲜年代了。

拍的美,充其量是好皮相。骨架,即故事,确是七九八歪,残缺扭曲。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浮华的皮相已然骗不了人,偏偏要写这样的影评:你看这高雅、深邃的灵魂……

哪里有灵魂?


突发奇想,打个赌吧

现在是2017年12月29日早8点~

我就赌,在《妖猫传》的宣传期过去后……所谓宣传期,就是放映和后续周边这段时间……当然估计不会有周边吧……宣传期过后,再有新加评论将以差评为主,就算有好评,你也再看不到“最佳国产片”、“你们看不懂”、“中国人看不懂奇幻片”之类的攻击性评论。

至于为啥,我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说出来了吧?

欢迎大家过后来无论是打脸还是庆祝~~


user avatar   tai-zai-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为什么很讨厌学电影的人对《妖猫传》的极端差评。

很简单,因为我觉得很遗憾。

现在太多电影学子,在学过电影那一套创作方法以后,反而陷进了一个绝对标准里面。当说一部电影是好电影的时候,似乎必须要符合一个绝对化的标准。有任何的偏移都不能被称作好电影。


一些基本的到底能不能跳轴的问题,建立空间是不是必须上来先用固定全景来交代的问题,都太老生常谈了。这些还算是已经早有结论的,在社交网站上依然还有大量争议。

至于另外那些就是事实上的存在客观问题的好电影,要如何去欣赏,似乎更难倒了他们。


什么是好电影?是否必须是所有部分样样好?

我们能否接受一部电影是有瑕疵的好?


《边境杀手》剧本上存在严重的视点割裂问题,但视听上氛围的营造一流,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路边野餐》摄影上存在严重的非创作者营造的不稳定,但诗意已经足够动人,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妖猫传》,当然有问题。

最大问题是剪辑。

前面有位答主批评的前半部过多移动镜头,导致空间感破碎。我在影院观看的时候同样有这个感受,但我没觉得有那么严重。所以我反倒不认可大部分人所说的这部片前半部好,后半部崩。相反,后半部反而更流畅。

而这个问题,我也不认为是曹郁的锅。但为什么破碎,原因还是在剪辑。

整体剪得太紧,太注重「事」本体。这种剪辑习惯适用于像《搜索》类情节驱动的正常叙事电影,但不适合这部。这种片剪的是「气」,剪的是情绪节奏。

现实空间里可以跟着「事」走,所以黄轩和染谷的戏都剪得正常。但非现实空间,该剪飞一点的情绪的部分,还按着「事」剪,就暴露了问题,很多该多抻一抻的地方情绪没到就下了剪子。极乐之宴都还有景的花样撑着,张雨绮跳舞那场戏尤其明显,相当的不舒服。

这个剪辑问题,是剪辑师的锅吗?也不是。这个规格的电影,陈凯歌又是个作者导演,剪辑显然是牢牢抓在陈凯歌自己手里的——还是陈凯歌自己的锅。

那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有这些问题,我还是喜欢《妖猫传》?说感性也好,说什么也罢,我从这部片子里看到了无数导演杀青完面对素材时的样子。

剪辑剪得太紧的问题,陈凯歌有没有意识到?我倾向于有。他想更虚一点,更情绪而非情节一点,但是他又怕剪得太虚了,太虚了,会不会把主线盖了?「是不是够了?」他应该是有这么问自己的。最后呈现的样子,很可能已经是他放松过的样子了。一个创作者自我较劲结束后的面貌。


至于其它,有很多东西我都感到惊艳。美术精妙绝伦,摄影也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杨玉环荡秋千和白龙进猫的叠化,我不知道是美术想的还是陈凯歌想的,非常雷人,但瑕不掩瑜)。陈凯歌在表演上的控制,更极其可怕。中日演员共处一场,却不会有表演方法不兼容的问题,里面某些原先以毫无演技著称的演员也呈现了具有层次的表演,更别说辛柏青这样极妙的发挥了。

至于主题和整个的创作大逻辑,我已经在另一个答案

里说过,就不在此赘言。


说到这里,我其实很想问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创作者这辈子都无法克服他一直以来的缺点,他是不是就应该去死呢?


我为什么前面说了《边境杀手》,因为维伦纽瓦就是我主观很讨厌但客观很佩服的导演。他的文本层面永远啰嗦到令人发指,用大量的篇幅去交代没必要展现的信息,生怕观众因为他交代不够仔细错过什么东西,颇有屠龙刀打苍蝇的感觉。但他氛围的营造确实牛逼至极。我主观讨厌他的部分是真的很讨厌,而且根据他的创作经历来看大概率他这辈子都会这样永远改不掉了,但不妨碍我综合评价他的时候依然认为他是一个杰出导演。


陈凯歌这个人也是一样,优点缺点都明显。

文人导演,有说不完的浪漫主义。但电影容量有限,得省略,有的地方虚,有的地方实。

实的东西,他早就会拍了。人见人夸的《霸王别姬》,挺实的,他拍得好。《黄土地》,也实,也拍得好。《和你在一起》,也不出错。但他不愿意实啊,他就是想超脱时代审美。眼高,得有合适的「手」去实现眼。他一直都在找法子,去配比哪里实,哪里虚。眼高,手跟不上,就显得可笑。「说不完的浪漫主义」,就成了想太多。

所以《无极》显然失败了,成了全民笑话。《梅兰芳》从虚往实后退了一步,也找补回来了一步。《道士下山》再次放纵创作,又失败了。


到《妖猫传》,我觉得已经是他竭尽全力去平衡自己内心泛滥的浪漫主义与电影实实在在的创作手法的结果了。

他还能不能平衡得更好?真的很难讲。没准以后又出来了更用力的怪力乱神的片子呢?


观众当然有权利骂,花钱买票看电影,没看爽,觉得你导演是个大傻逼,骂。觉得逻辑不清楚,骂。觉得演员丑,骂。觉得猫不萌,骂。没必要理解你。

骂声漫天,最后票房不好。是导演自己选的路,自己买单,活该导演自己受着。


有人要问,为什么陈凯歌不能老老实实安心拍点朴实人文的东西?他也不出错,钱赚得盆满钵满,观众也爱看,好评声一片。大家都高兴。

因为没必要,因为他不想。

观众可以不理解,但学电影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心态吗?

他是作者导演,为自己拍片。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这就是创作者野心,不停试,摔死也要试。谁说都不改。「我不在乎」。

从这么些年陈凯歌的态度来看,他确实不在乎。不像有些人,嘴上说着不在乎,实际创作的时候已经拐了几道弯去讨好——鸡贼。这些年,完全放弃了创作,一心只想着圈钱的导演还少吗?


这是创作者的真诚。

很中二。

我很珍惜。


user avatar   guanya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开影片叙事的一些bug之外,主要争议的源头,还是因为陈凯歌这次呈现出的审美与主题,不在2017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内。。。

不过,大多时候,这位导演的作品常常如此。。。

我估计他自己都习惯了。。。

大家也快习惯了。。。

各取所需吧。。。

我支持这部电影,语言的现代性和语意的暧昧,这是一个创作型导演应该面对的高山。。。

很多被常提到的bug不是我否认,而是对于我关注的点,我觉得对我观影感受影响不大。。。




  

相关话题

  你觉得豆瓣电影评分最失真的一部是哪个? 
  如果让你向别人推荐十部电影,你会推荐哪十部? 
  如何改进陈凯歌的《白昼流星》剧本? 
  电影《2012》里有哪些令人震撼或值得一提的细节? 
  如何看待《二代妖精》在豆瓣只有6.2的情况下知乎却有很多好评? 
  为什么陈凯歌指导演员这么厉害,可是电影却差评不断? 
  网友对《白昼流星》没讲好故事的批评为什么直指导演陈凯歌,而不是编剧? 
  如何理解陈凯歌对李诚儒说:「感谢诚儒老师如此笔挺地坐在一个并不舒服的沙发上」? 
  有什么好的电影推荐吗? 
  如何看待网传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是他父亲陈怀皑代拍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清末的预备立宪?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我不歧视同性恋,只是看不惯他们太招摇」的言论?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