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最乌龙的外交事件是什么? 第2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次,俄外交官率团访华。我方礼宾司请对方吃老北京涮羊肉,宾主都算是老朋友,双方语言也基本懂,半句俄语半句英语掺着中文盘着道,气氛本来都很好。

结果对方部长级的老大将生羊肉片误以为是前菜,直接夹起一片,生吃了起来。


生羊肉啊尼玛!!!直接就下肚了!!!!


而对面的小涮锅则被当成了汤喝。

俄团纷纷效仿,赞不绝口。

我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最后还是我司大佬急中生智,安排服务员撤了“前菜”和小涮锅,让后厨紧急集合,火力全开,重新加急赶制了炒菜,开宴。


user avatar   mo-deng-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尔兰总理曾与奥巴马互相误念了对方演讲稿。

爱尔兰总理访问美国时,奥巴马一本正经地说:“首先,我要感谢奥巴马总统!”


user avatar   zhang-ding-mi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说曼德拉追悼会上的手语翻译事件吗?

************************************************************************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会,由南非政府组织举办,很多国家的政要都受邀参加。

官方请了一位手语翻译在追悼会现场做翻译。这个人很卖力,全程都在台上努力打着手语为致辞的重要嘉宾做着手语翻译。

但是底下的的聋哑人都是一脸错愕,我相信如果他们能说话,当时一定会狠狠地问一句——这手语是他妈什么玩意儿?

追悼会结束官方获知好像有情况,然后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个所谓手语翻译的手语没有一星半点含义,他当时在台上完完全全就是在瞎·比·划!!!

事情一经曝出,南非全国上下都感到这是要疯呀。

同志们可以想象一下,堂堂南非国父曼德拉的追悼会,受邀前来的都是些什么级别的人物!上台致辞的大人物就有:时任南非总统祖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我们国家的副主席李源潮等。而台下坐着的上百人也都是世界级的领导人物,比如:克林顿、小布什、卡梅伦、劳尔卡斯特罗等。

当这些大人物在台上发言时,就是这个莫名其妙的人(见图)在做着莫名其妙的手语翻译,要命的还是他离这些大人物们只有三步远,想想他如果不是在卖力乱比划,而是要搞恐怖袭击呢?世界次序都要打乱重来了吧!


事后明白真相的各国政府,都是暗自捏一把汗,纷纷委婉地表示希望南非政府能够彻查此事,真正把南非弄得狼狈不堪。

更糟糕的是,这丢人的一幕,早就已经通过电视展示给全世界了。。。


user avatar   feng-fei-fe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和isis不是180度的不同,而是360度的不同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user avatar   che-you-hua-d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元1231年(南宋理宗绍定四年,金哀宗正大八年,蒙古窝阔台汗三年)

六月(阴历)

时值蒙金战争的收官阶段,金朝已经被压缩在了黄淮之间的狭长空间里。但相应的,金朝各地的军队也都收拢聚集在了此处,准备进行最后一搏。

所谓穷鼠噬猫,蒙军在经历了大昌原与倒回谷两场惨败,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才拔除了京兆府(西安)、凤翔府(宝鸡)等关中主要据点,却又在坚城潼关面前被拦下了脚步。

用我馆的地图来表示一下当时的形势:


一连数月,蒙军对潼关城用尽了软硬方法,仍无尺寸进展。不得已之下,蒙古决定采纳一个金朝带路党的主意:分出一路军队向南宋借道兴元府(汉中),以绕过潼关,先取唐邓二州(南阳),然后便可直攻金朝一马平川的河南地区,在金南京城(开封)里过大年!

金降人李国昌对拖雷言:金迁汴将二十年,所恃者潼关、黄河。若蒙军出宝鸡,以入汉中,即可达唐、邓。拖雷奏闻蒙古主。蒙古主乃会诸将,期以明年正月合南北军攻汴,遣拖雷先至宝鸡。

随手涂了一张图来表示蒙古的计划:


于是,窝阔台派使者速不罕前往南宋商讨借道的事宜,顺便可以约上南宋夹攻金朝。

或许是怕大汗等得着急,这个速不罕居然没有从道路安全的四川走,而是决定直接穿越河南。结果使团在路过沔州青野原的时候,被当地的金军发现并抓获,金军统制张宣在审问过他们之后,将这一使团的人全数杀光,并放出假消息以混淆视听。

速不罕来,假道河南,请以兵合攻金兵。时速不罕至沔州青野原,被金统制张宣所杀。

(更正:南宋沔州在今陕西略阳,并非河南,为宋金蒙三国边境,属南宋。所以张宣杀速不罕大概率是冒功,而非嫁祸。不过这对蒙宋关系来说依然算是乌龙事件,毕竟宋廷对此毫不知情。)




八月,蒙古人听说派往南宋的使者速不罕居然中途被杀(并不知道被金人捉住杀掉的),大怒:这还了得,再这样下去我蒙古的使者储备人才都要被杀干净了!(乃蛮杀过,西辽杀过,花剌子模杀过,高丽还刚杀了一个)

于是蒙军借道改劫道,直接宣了南宋,一路攻破凤州、兴元、沔州、葭萌关、洋州、饶凤关,掳掠无数,打穿南宋西北防线,武力攻入河南。

蒙古以使臣中途被杀,拖雷乃分骑兵三万人入大散关,破凤州,趋华阳,以至围兴元,军民死者甚众。蒙古又分军西向,入沔州,渡嘉陵江,趋葭萌破城寨百四十而还。东向蒙古军屯于兴元、洋州之间,趋饶凤关。



南宋(一脸懵逼):wtf,为毛蒙古忽然来打我?

南宋(搞清楚状况后):老子招谁惹谁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干白挨一顿毒打!




之所以认为这是一场外交乌龙而非蒙古蓄意挑事,是因为蒙军对南宋的敌对行为也就到此为止了,次年双方还达成了联合灭金的协议,直到南宋利令智昏撕毁协议端平入洛。

此外,蒙古经此一战,也看透了南宋西北防御的虚实。南宋背盟开战后,蒙军数次扫荡川西州县,就像是邻居来串门一样,丝毫没有蜀地天险的感觉。这一情况直到后来余玠防蜀时才得有改观。


user avatar   chang-yuan-66-79-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77年,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刚刚登上总统宝座不到一年。放弃了白宫的新年晚宴,卡特在一个冬日里造访了当时铁幕以东的波兰。

当时美苏冷战正酣,此次美国总统对于波兰的访问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破冰之旅。

不过不幸的是,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似乎并没有领会到此次访问的重要意义,而是阴差阳错的雇佣了一位蹩脚的波兰语翻译。

但也正式因此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此次访问对波兰人民的娱乐生活,世界人民的段子储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卡特的专机降落到华沙肖邦机场,时任波兰第一书记的盖莱克第一时间就迎了上去,双方客套了几句之后,卡特也按照惯例开始发表落地演说。


首先作为自认为的波兰人民的好朋友,卡特总统开篇直抒胸臆:

我离开了美国,永远不会再回去了。”

盖莱克及在场工作人员:???

但你盖哥好歹也是你盖哥,在压抑了“美国总统要叛逃!”和“美国总统疯了吧?”的离奇想法之后,依然表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得体举止,继续听了下去…


卡特总统:“当美国被编造出来时

盖莱克及在场工作人员:???

但你盖哥好歹也是你盖哥,在努力压抑了“美国总统真的要叛逃!”和“美国总统疯了吧?”的离奇想法之后,依然表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得体举止,继续听了下去…


面对全场的鸦雀无声,卡特总统志得意满,于是再接再厉:

我对波兰棒子如饥似渴!”

盖莱克及在场工作人员:???

但你盖哥好歹也是你盖哥,在耗尽毕生修为压抑了“美国总统是为了和波兰人民鼓掌叛逃的!”和“美国总统疯了吧?”的离奇想法之后,依然表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得体举止,继续听了下去…


但是接下来的演讲却越来越向着骨骼清奇的方向发展,不过此时被吓昏了头的波兰人还是慢慢冷静了下来,注意到卡特身边吞吞吐吐却又闪露着别样的自信的翻译,波兰人民明白了一切。


看到台下笑容真挚热切,连绵不绝,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波兰人民,卡特总统离开招待会时心里美滋滋的,别提多开心了

经典卡式微笑



于是在这段传奇的机场演说过后

“卡特总统弃暗投明,念念不忘只想与波兰人民为爱鼓掌” 的事迹在世界各地传为佳话,为波兰人民,世界人民带去了无穷无尽的欢乐。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绝对少不了土耳其。

背景: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叙利亚和土耳其边界靠土耳其一侧,被土耳其击落,一名飞行员死亡。

这下把俄罗斯惹毛了,愤怒的群众把土耳其驻俄罗斯使馆给砸了。

土耳其人一看这场景也不干了,掉头去砸俄罗斯的使馆,结果因为国旗太像,把荷兰使馆砸了。

俄罗斯和荷兰国旗有多象?

请看下图。

这事没完。

2017年荷兰旧事重提,惹恼了土耳其人。愤怒的土耳其人在荷兰使馆面前集会,然后……烧了法国国旗。

来,让哥仨出来亮亮相。

2015年7月,土耳其又不高兴中国的少数民族待遇了,于是发动了针对中国人的示威。

示威中土耳其人围攻了一群韩国人,并在泰国大使馆前面焚烧了越南国旗……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user avatar   wei-bi-yuan-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苏武牧羊。

他年轻时在宫里当差,与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李陵等小伙伴都是汉武帝的御前侍卫,可以说裘马轻狂、少年得志。

当然,苏侍卫可能也没啥大志,对本职工作并不怎么热心,整天和媳妇黏黏糊糊、你侬我侬: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可能在他的人生设计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过到底也挺圆满。

然而,人生偏偏不可预知。

苏武40岁那年,老板汉武帝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副手张胜及临时助理常惠等100多人的使团出访印象中早已被打服的匈奴。

苏团长开始也没当回事,不就是一次出差嘛,吃吃饭、喝喝酒、吹吹牛、互换一下礼物就算圆满完成国事访问。

于是,他微笑着挥别依依不舍的妻儿,意气风发地踏进了“睦邻友好”的匈奴。

他并不知道,就在使团撸着羊肉串、喝着马奶酒、欣赏着异域歌舞时,匈奴内部一场夺权政变正在暗中密谋。

遗憾的是造反派保密工作不到位,消息提前走漏,叛乱胎死腹中。

更遗憾的是使团副团长张胜竟然与政变主谋这个猪队友交情不错,不知冤不冤地丢了小命(也有投降的说法)。

而一肚子问号的苏团长莫名其妙地躺枪被扣。

任凭他怎么解释,人家连一个标点都不信。

此后19年,苏团长只好变身苏大使,成了大汉朝常驻匈奴“全无权代表”。

更惨的是,由于他坚定拒绝跳槽,匈奴单于给他指定的大使馆就是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的幕天席地;

给他安排的工作内容也相当单一:

持节放羊,自生自灭;

给他定的任期更让人绝望:

公羊生崽为止。

苏大使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天地间他的倾诉对象,只有雪地里的羊群。

直到有一天,“大汉驻匈使馆”迎来一位熟悉而陌生的访客。

看发型,这是个匈奴贵族;看五官,确实是自己当年的好基友: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

这哥们刚刚兵败投降过来不久,本期待着老板能想辙把他救回去。

可惜,朝中的朋友们不给力,司马迁替他仗义执言、两肋插刀后,两腿间反被插了一刀。

曾多次追随卫青北击匈奴的因杅将军公孙敖奉命带兵深入大漠抢他,然而这货本事和胆子都没多大,象征性往匈奴腹地跑几步便折了回来。

为应付交差,他昧着良心编故事,给李陵扣上了真降的屎盆子,还有鼻子有眼儿地说他在帮匈奴人练兵备战。

越老越易怒的汉武帝一冲动祭出了屠刀:

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

重重打击下,心心念念盼着故国来接的李陵信念终于坍塌,只得假戏真做,娶了匈奴公主,受封右校王,枪头调转,剃发归顺。

为测试新女婿忠诚度,匈奴单于安排李陵去归化苏大使这块臭石头。

当年朝夕相处的哼哈二将,现在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右校王、一个是北地牧羊的阶下囚,一个是投敌变节的大汉奸、一个是宁死不屈的大英雄,时移世易,不胜唏嘘。

李陵不止带来了劝降书,还有苏武家人的音讯:

由于匈奴放出口风说苏武已患病去世,没过多久,苏母郁郁而终,原配夫人也选择了改嫁,他给汉武帝当司机的哥哥苏嘉因为出了个小车祸被逼自杀,他当捕快的弟弟苏贤也因追捕逃犯不力服毒而死。

听到这些噩耗,苏武心尖泣血,冻结在冰天雪地。

他当然没有接受李陵的劝降,却也并没有横加指责,狠戳他的灵魂痛点,甚至还接受了他媳妇(单于之女)的保媒,不亏大义也不拘小节地续娶一个匈奴美女陪着放羊,并生下一子,取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叫苏通国。

公元前87年,活了71岁、执政54年、远征匈奴15次、熬死6任单于的汉武大帝与世长辞,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辅政,他们很快提出了一个营救小伙伴李陵回国的计划

但早已心灰意懒的李陵不想反复无常、再次蒙羞,婉言拒绝了。

当李陵把汉武帝驾崩的消息告诉苏武后,已放了13年羊的苏大使冲到雪原上撕心裂肺地哭了很多天,精神支柱就此倒塌,对回归大汉越来越不抱太大希望,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和李陵喝喝酒、唱唱歌。

6年后,同样已被软禁19年的苏武助理常惠终于找机会见到大汉使者,告知了苏武仍然活着的消息,还指导汉昭帝编造出一个“鸿雁传书”的美丽故事,谎称苏武给朝廷的信件绑在了大雁腿上,恰巧被皇帝射中。

哑口无言的匈奴只好同意释放苏大使一行。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陵当然为好友重获自由而高兴: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却也为知己永别伤感不已“乃遽收族陵家,为世所戮笑,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临别之际,椎心泣血、老泪阑干的李陵持剑起舞(李白的描述是“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给老朋友、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唯一确信的作品《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7年后凄然病逝,埋骨异乡。

苏武19年前带来的百人出访团而今只剩9人在世,他们凯旋时,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大汉百姓给予了他们民族英雄般的礼遇,直到近代,人们仍传唱着苏武牧羊的悲壮故事:

“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旌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宁教匈奴惊心破胆共服汉德威。”

60岁的苏武被封为俸禄二千石的典属国,汉昭帝还特别赏赐了二百万钱和两顷官田、一处豪宅,他的助理常惠也荣升光禄大夫。

然而,历经苦难的苏武并没有苦尽甘来。

他归汉的时候,当年的小伙伴中,匈奴来的王子金日磾已死,霍光、上官桀、桑弘羊身居辅政大臣高位,斗得不可开交。

老兄弟团聚的第二年,6岁皇后的爷爷上官桀和著名经济学家桑弘羊以谋反罪被处死,苏武之子苏元受到牵连也没能保命,好在霍光还念着往日的情分,仅把苏武罢官免职,没有过重处理。

被老来丧子、再次返贫之痛折磨6年后,汉昭帝去世,霍光废了汉武帝与李夫人的孙子海昏侯,迎立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曾孙刘病已,是为汉宣帝刘询。

66岁的苏武终于时来运转,受封关内侯,还迎回了流落匈奴的儿子苏通国(陪他放羊多年的胡妻未见记载,或许已不在人世,或许未受重视),刘询尊称他为老师(祭酒),恭哀皇后许平君的老爹平恩侯许广汉、御史大夫丙吉等对他也敬重有加。

再6年后,千古第一权臣霍光病逝。

当年汉武帝的六大侍卫中反而是命途最坎坷的苏武活到了最后,直到80岁寿终正寝,今陕西咸阳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建有苏武墓地和苏武纪念馆,铭记着他的忠贞气节。


user avatar   jun-ran-yi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你收到一条朋友群发的新年贺词时,也许你会不屑一顾,对方也许也不怎么在意你有没有回复。现在这种事情根本算不了什么,友谊的小船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1914年,袁世凯主政的北洋政府由于没有回复日本「群发」的新年贺词,差点引起严重的外交事故。

1914年1月2日,北洋政府外交部门接到了东京外务省的两次来电,日本方面声称日本天皇给有外交关系的各国元首的新年贺电均已获复电,唯独没有北京的,而且日本公使还送来了贺电的副本。外交次长曹汝霖曾给总统府打电话询问有关情况,总统府回复说他们并没有收到日本发来的贺电。当时,曹汝霖就和顾维钧商量,先不管有没有收到贺电,立即起草复电才是当务之急。

可是一国元首发来的贺电怎么会不见呢?

顾维钧直接去了总统府里主管交际事务的武官处,可是武官处处长也坚称没有收到贺电,顾维钧于是就在盛满新年贺电的抽屉里找了起来,结果找到了一封署名「Yoshihito」(嘉仁,日本天皇的名字)的电报,上面写着中文批语「东京姚先生来电,无须作复。」顾维钧对处长说:「这就是日本天皇发来的新年贺电。」处长很惊讶地说道:「谁能知道这就是日本天皇的名字。」

因为曹汝霖是留日的,特别注意中日关系,日本也一直想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所以北洋政府外交部很注重对日的外交关系,不想和日本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没想到总统府的外交工作人员却把日本天皇当成了「姚先生」,也许他们以为日本天皇应该叫「Queen of the Andals and the Rhoynar and the First Men, Lord of the Seven Kingdoms, Khaleesi of the Great Grass Sea, Breaker of Shackles, Queen of Meereen, Princess of Dragonstone, The Unburnt Daenerys Stormborn, Mother of Dragons」之类的比较霸气的名字,而不是像「Yoshihito」这样不起眼的名字。

袁世凯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将主要责任人罚扣了三个月的工资。

参考书籍:《顾维钧回忆录》

再补充两个从《顾维钧回忆录》里看到的。

有一次在坐飞机时,顾维钧听一个美军士兵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美国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在同英帝国作战参谋部会谈时,想用电话向美国大使馆要几个数字,电话打了半天也没接通。他越等越不耐烦,最后抓起话筒问接线员:「大姐,是不是我得娶你才给接?」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二战后期有关「亲爱的翻译官」的故事,额,其实是「懵逼的翻译官」的故事。顾维钧是在1945年美国的一次外交会议听时任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讲的这个故事。

话说丘吉尔有一次在莫斯科与斯大林举行秘密会谈时,由于谈话内容至关重要,所以丘吉尔提醒斯大林说:「我们两人之间的这次谈话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斯大林:「好吧,我就下令把这两名翻译枪毙掉。」

亲爱的翻译官:(╯‵□′)╯︵ ┴─┴


user avatar   deng-yige-qing-tian-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雅典事件

197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希腊建交。1973年5月7日,首任驻希腊大使周伯萍在去科威特使馆国庆招待会的路上,由於人生地不熟和翻译的疏忽,误入当时与阿拉伯国家为敌的以色列外交代表官邸。此举被误认为象徵著中国承认以色列。《纽约时报》第二天便刊登此消息。


周伯萍14日被召回国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认为“雅典事件”的性质是“十分严重、极为荒唐的政治错误”,“成为外交界的丑闻,影响极坏”。不过毛泽东后来将外交部的报告中前一句改为“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周伯萍免予处分。中国外交部先后三次发布通告平息了误会。


几天后,周伯萍回国,在机场上外交部迎接人员告诉他主管外交的周恩来已经将此事定性为“特大丑闻”。不久,总理办公室以外交部名义发出通报,措辞十分严厉,说是“十分严重、极为荒唐的政治错误 ,成为外交界的丑闻,影响极坏”。


本以为要倒大霉的周伯萍却没有栽倒。在关键时刻,毛泽东的批示救了他。毛泽东在由总理办公室起草、以外交部名义上送的报告中大笔一挥,删掉“十分极为荒唐、极为严重的政治错误”,改为“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结果”,并把周伯萍对错误的认识从“较好” 改为“很好”。毛泽东的批示转送给周恩来后,周恩来立即要求外交部根据主席的批示重新估计这次错误的性质,对周伯萍要鼓励,对外通报中的原来严厉的措辞也要改正。


周恩来后来还特意当面对周伯萍说这件事是主席亲自处理的,能这样结束他很高兴等等。周伯萍此后不但没有倒大霉,反而调任驻阿尔及利亚和扎伊尔大使。




           

相关话题

  美国如何强大的,美国的第一功臣是不是华盛顿? 
  请问什么叫程序正义? 
  孙中山想当皇帝吗?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局的转折点是什么? 
  为什么清朝戏这么多,曾左李却拍不得? 
  上海能不能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如何评价伊丽莎白沃伦 (Elizabeth Warren)? 
  中国文化中,有哪些独特而又虚伪的谦虚? 
  你支持还是反对法国大革命?为什么? 
  武汉工商科教文卫都是内陆最强的,你对武汉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假如由你来拍一部守望先锋电影,剧本应该是怎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水平极高的出租车司机能够有多神奇的驾技?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