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应届生需要留心的面试技巧? 第1页

  

user avatar   xhtlj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面试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误把面试当表扬会,恨不得半小时里把20多年的获奖证书都罗列出来。

事实上,对立面的面试官始终在观察你的缺点是哪些,并看看你是否有触碰不可接受的短板,对你洋洋得意的自夸早就免疫了。

当我们站在旁观者角度,看着面试过程鸡同鸭讲,简直囧的一塌糊涂。



那如何才能让面试官认可候选人,给候选人更多的机会呢?


初入职场的候选人,面试沟通中往往过于重视内容向度(content dimension),即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如我是优秀学生干部我沟通能力强、我拿了很多奖学金我学习能力强、我创业挣了钱我执行力流逼,而忽视关系向度(relational dimension)即与对方在感觉上的沟通,比如对面试官点评的认可、沟通的顺畅程度,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自信或焦虑等形象。


如果没有掌握好关系向度,发现面试官坐姿越来越后倾,胳膊开始抱胸,讲再多也没用了,反而让人觉得你很话痨了。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照顾对方的感觉,保持在一个海拔上沟通。


我们以下的内容都是基于说服模型,围绕如何让面试官更加认可你的角度讲解面试的注意事项。


沟通的目的往往是让对方改变对你有所怀疑的戒心,让他相信你的实力,这就需要知道人被说服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



Hovland & Sears 说服模型


作为候选人,你的影响力取决于你的专业程度、可靠性是否受欢迎,而说服对象的投入程度、对说服是否有免疫力,也影响着说服效果。如果你的专业形象较好,并且受到面试官欢迎,同时提供的信息表现出了较好的可靠性,那面试多半会成功。



一、候选人的专业程度


越权威的人说话的影响力越大,这在中国尤甚,可是刚毕业的学生哪来权威可言?你说发了几篇SCI,很多HR恐怕都不知道SCI和中文核心是啥意思。


虽然较高的学历、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或者掌握着较为系统的知识会显得更加专业,但学历和证书提升的周期太长了啊!那就从容易点的入手,掌握系统的知识,让自己更像一个专业人士。


例如,面试HR招聘岗位,不要只会说招聘、邀约、面试,也讲讲招聘面试中的德尔菲法人力预测、心理测评、素质模型等;面试绩效岗位,不要只会考核、打分,也说说正态分布和Z分数,OKR和BSC之类的。

或者,面试产品经理,应该表现出产品经理所具有的独特的知识体系,比如如何分析用户习惯,如何平衡产品性能,如何跟进产品研发,这一过程中你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表现出专业的自信心。


当你的言谈表现出了与胜任岗位任职资格匹配的知识经验结构、能力素质和自信心,你的专业性自然也更加容易被肯定,你所说的话自然也更加可信。



二、候选人的可靠性


如果人们认为说话的人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话人的可信度,就像老王卖瓜一样,老王的瓜不一定不甜,但是我就是看不惯你吹嘘自己瓜比别人甜的样子。Walster(1966)通过实验发现,当被试在说服对方而持有的观点对自己不利时,其说服效果最好。


因此,为了增加你表述内容的可靠性,你记住一个道理,不要直接表现自己很牛逼。

要把自己的利益(面试成功)与自己所陈述的问题分开,如果面试官觉得你一直在夸大事实说自己很牛逼,其可信度将会受到质疑。


根据Heider提出的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庸的压力促使不平衡向平衡过度。也就是你需要用两个难以改变的可信观点,来改变面试官对同在一个系统内的第三点的认知。


但为了让结局更可信,你最后制造一个不平衡,让面试官自己去平衡去,这样他更容易相信。

Heider 平衡理论说服模型


比如,说自己参与一次比赛:我们学校在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都能拿到不错的名次(事实+),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我们,怀着一腔热血

肯定也要参加了。于是我们几个人组织了一个团队,研发了一款机器人汽车,能够自己识别行车路线和控制车速,在初赛复赛中表现一直不错,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的决赛(事实+),我们当时还是有点保守,在时间压力下为了可靠的性能没有尝试新功能的叠加,最终很挫的取得了优胜奖(事实-)。


或者说班级里组织的集体活动:我们班大三分了小专业后大家第一次集体出游,当时我新担任班长,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了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同学们也热情高涨(事实+),在最后临行前发现目的地在下大暴雨,继续前行可能有安全风险,很多同学开始抱怨,我当时也缺乏经验没有合理控制好大家情绪(事实-),但后来我想,既然是出来玩,同学们在一起最重要,赶紧联系旅行社换到另外一个城市,最后征得大家同意后,我们还是较为愉快地完成了这次集体出游(事实+)。


在讲述了两个事实的时候,再适度否定一下自己(留点小遗憾),不仅会让面试官更加信服,同时还会觉得你很有自嘲精神,情绪智力较高,以及有不错的成就动机。


同时,多引用一些数字,这会让你表述的内容更客观,比如我们那年全国一共32个学校代表团参加了最终的决赛,我们获得了第8



三、候选人是否受欢迎


1、影响面试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候选人的受欢迎程度。因为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受欢迎程度由三方面决定的:候选人外表(physical apperarance)、是否可爱(likability),以及与面试官的相似性(similarity)。


外表漂亮的人更有说服力,心理学家Walster发现,无论男女,漂亮的人总是更受欢迎,这可能是晕轮效应(halo effect)把某一优点泛化到全局,以及漂亮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即人们希望和漂亮的人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大众形象导致。所以候选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让自己外观上更整洁、漂亮一些,更容易获得信任,在说服面试官方面也更有优势。


人格魅力强的人,对面试官的吸引力也越强,在交流、沟通中表现出更多亲切和乐观,也更容易获得面试官的信任。


说到相似性,人们总希望自己富有个性和与众不同,不管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都有与某些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就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判断标准、并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如果人们重视自己的群体,他就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信息来源,成员就容易相信他。


比如,你是文艺青年还是球迷?如果知道面试官是篮球球迷,那不妨花两句聊聊NBA。但是也不要在这里花太多时间,主要是由于面试官可能由2-3位,并不一定都是球迷,另外过多讲岗位无关信息,会显得抓不住主要矛盾。


2、积极因素(positive factors)。自信沉着、充满热情、善于表达和推销自己,有进取心都是面试的积极因素,积极因素会使你获得更高的面试通过率。


很多人觉得自信应该展现那种激昂澎湃的鸡血劲,其实自信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自然。

很多人在意自己的声线不够优美,平时很难装着,在面试的时候,听着那些鸡汤学希望能够通过优美的声线获得面试官的好评,所以拿捏腔调,也注意抑扬顿挫,觉得还挺有味道的,其实缺乏生活化,拉远了心理距离,让人很难以认可。

有些在提前准备好稿子背诵的,背得好还尚可,背不好装逼都不成功,其实更加减分。其实沟通之中,面试官更想知道,真实的你在工作中是怎么表现的。


在背的时候,会占用你的很多认知资源,你的大脑也会关注说,我装的怎么样,面试官风吹草动,你就紧张的不要不要的。所以其实反而会有损面试形象。另外,装的过程经常会因为过于精神集中,而忽略一些面试官的非言语线索,所以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问题点而没说到。

即便你装的很好,那是因为准备充分,如果问你的问题是你没有思考过的呢?如果根之前一个准备过的问题反差过大,反而让面试官对你的履历怀疑。


因此不如回归自然,控制节奏与情绪,不要紧张,用平常的语气语速表达,自然发挥。

面试前准备的时候,可以多思考一下,准备一些回答问题的要点,尽量不要准备充分的稿子,防止背不过卡壳,才是面试成功的终极方法。



四、面试官的卷入程度与免疫力


心情愉快的人更容易被说服。有研究表明,心情好的人更容易被说服。Bohner(1992)与Schwarz(1990)认为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卷入较少,不愿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所以易被说服。如果候选人能够适度运用幽默的策略,让面试官保持愉快的心情,则更容易接受候选人。


巧妙利用卷入程度(involvement)。卷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难,所以不要让面试官纠结在你的一个具体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跟面试官争论,不要过度地讲解你的经历细节,讲的越多,越难改变他对你的看法。所以最好的讲解方式是在深入细节前,通过类比的方式化解对细节的描述。


比如回答你是如何处理一个辞退时赖着不走的问题员工,你可以说,其实问题员工刚到公司的时候也不是问题员工,之所以成为问题员工公司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我就一边听他唠叨跟他一起发泄,然后就搞定了。如果你讲解当时的细节,恐怕言多有失。


有一个候选人无法克服的问题,就是面试官已经获得万人斩的成就,频繁使用老套的招数缺乏变化,面试官早就有免疫力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办?

这时,你需要一些不一样的表述方式,所以尽量让你的沟通充满一些趣味性,像讲故事一样,把你的内容埋好包袱和冲突,不定时抖一抖,能起到抵抗免疫力的效果。比如,回答你最失败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我是一个成就动机比较高的人,从小见到别人比我优秀的我就向他学习,努力超过他,但是有一次,一个人深深的打击了我(故事开始了)……

这里切记要自己编,不要模仿别人,另外一个是不要老用一个方法。



五、候选人的素质与目标岗位匹配度


记住在场上你要表现的特点,不妨先给自己做一个角色设定,也就是你到底想展现什么样的形象?然后再根据这一形象堆积素材。

比如你面试的销售岗位,销售岗位最重要的是什么啊?成就动机、关系建立、影响能力、客户导向、人际交往。如果知道了这个,你接下来要表现的形象也要与这个相符,而不是吹嘘自己多么完美。


专业的面试官看的肯定是你身上有限的几个点是否与目标职位匹配,所以除了这几个点之外可以不做涉及。但是一定要为这几个点,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往经历,找出面试素材,因为关于这些素质和能力,面试官更愿意让你说细节的。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问题来帮你寻找素材?

-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 是怎么做到的?

-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 我是如何确保实现的?


比如:关系建立(relationship building),也就是迅速与同事、客户建立起良好互动关系的能力和意识。

- 当然有啊,要不面试怎么回答;

- 比如投其所好,帮了个小忙;

- 愿意交朋友,也愿意在工作中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 因为愿意观察别人的需求,愿意了解别人。


比如:成就动机(achievement),也就是追求成功,并挑战自己,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动机。

- 有啊,比如我看到别人篮球打得特别好,很羡慕;

- 每天看校队训练,自己晚自习后在操场练习;

- 因为我愿意在一些领域能达到精专的地步,愿意比别人优秀;

- 因为每天看到别人打得很帅就会对自己说,自己也可以做到那样,以此激励。



掌握科学面试方法,让找工作“试”倍功半


知乎 Live 专题 「面试加分指南」

部分精选回答

  1. 人力资源新手 · 入行 · 日常 | 书单 · 专业 · 地位 | 面试官 · 性格 · 测评 · 江湖
  2. 心理学计划谬误 · 拖延症 · 决策 · 创造力 | 归因 | 读书意义 ·工作意义
  3. 求职面试简历 · 定位 | 学习能力 · 责任心 · 概念思维 · 缺点 · 计划 | 说服 · 技巧 · 难题
  4. 职业规划20岁· 规划 · 擅长 · 成长 | 工作 · 起薪 · 失衡 · 996 | 战略·高潜 ·专业 · 高效
  5. 跳槽准备跳槽前 · 裸辞? · 裸辞X | 离职原因 · 频繁跳槽 · 跳槽时机 · 拒绝offer | 离职交接
  6. 职场人际自卑 · 学生思维 | 领导 · 职场PUA · 辱虐管理 | 工作倦怠· 不想上班 | 戏精 | 隐孕
  7. 有趣又有学问的专栏:HR小白进化论

.




  

相关话题

  为什么汽车行业的工资如此之低? 
  如何反驳我妈说我大学本科毕业月工资都没有 1w 你读什么大学? 
  如果有机会让现在的你遇到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你,你会对他说什么? 
  通过观察哪些细节,可以判断一个管理者的水平? 
  如何看待王布斯回应关于“钟会之乱”的始末? 
  目前老婆辞职在家带娃,但周围的人都告诫她不能当全职太太,我应该怎么办呢? 
  作为职场小白,年终总结应该如何撰写会更加分? 
  当你因为发烧晚上十一点睡着之后没有接到同事电话,第二天却被领导找谈话,你会怎么办? 
  我上家公司在我辞职的时候没留我,现在的同事工作搞不定,领导又叫我回去,我该怎么选? 
  最近年轻人经常在抖音上分享找工作压力大而崩溃的故事,现在的求职环境真的这么糟糕吗?需要如何应对? 

前一个讨论
还有2天美国大选了,你预测谁将赢得大选?
下一个讨论
全栈工程师为什么会招黑?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