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熟读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简单,你同意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ping-25-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说自己熟读二十四史的人,的确不简单。

远离这种吹牛的人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熟读二十四史的人,起码二十四史应该看了三遍左右吧。二十四史都是文言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看样子起码得花二十年的时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简单,随随便便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引经据典的。

我只想说,这样的人出现在我面前,我的膝盖仿佛中了一箭。


user avatar   baolong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谁要说不是难事那绝对是吹牛皮,我们来分析一下看:

二十四史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四千万字什么概念?假定一个人每天读一万字,一年读三百六十五万字,他需要读将近十一年才能读完一遍。

有人说了,每天一万字太少了吧,我追小说一天十万字也不是问题。这位仁兄,二十四史不仅用古汉语写成,而且很多是不认识的字,人所不知的人名、地名、物品名等等,别说您了,古人也一下子读不懂,年代这么久远的书籍您要是一下子都明白什么意思,您就已经是古文专家了。咱假设您就是个一般人,古文功底稍好,那么您需要看注疏,注疏的数量是原文的十倍以上,于是您今天要看十万了,而且这十万字中肯定很多您还是不懂——因为注疏也是古文写的,您可能还需要翻古文字典、说文解字、尔雅之类的工具书,如果您能一天一万字,就已经很厉害了。如果不信的人,可以抽一天时间试试《史记·五帝本纪》不到五千字(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史记・卷一

),您可以看看您能否一天时间看完看懂。

假设您的古文底子还是蛮厚实的,一天一万字带注疏不成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您休息吗?上面的计算是每天都算在内的,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意味着您每天早上吃了早饭就得坐到桌前读书,一直到读完为之(读完了估计一天也就过去了,您再逛逛知乎,就得洗洗睡了。)人家周六周日休息了,您继续读,人家十一出去玩了,您还得照读,人家过年了,您还得继续。这事情您干过吗?哪怕是每天早上早锻炼或是晚上小看会儿闲书,请问您能连续十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吗?恐怕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做到吧?

再假设您不但古文底子厚,而且毅力超人,连续十一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每天读史,十一年之后,恭喜!您读完了一遍二十四史。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哦,我们说的是“熟读”,请问您现在能不能说出隋朝都有哪几个皇帝?每个皇帝主要都干了哪些事情?什么?那是你四年前的读的,早就忘了?哦,那对不起,您不算熟读,回头再返工吧,当然这次读得就快一些,应该三四年可以完成。

又继续假设您不但古文底子不错,毅力超人,而且记忆力也很好,这次能记住其中的“主要情节”了,不错,您已经不是一般人了,按目前的标准可以上《百家讲坛》了,可能也算个学者,不过咱们说过了,得“熟读”,记住主要情节绝对不算熟读,您还得知道细节——这下玩了,细节可比主要情节多好几倍,您也得再回头用功。

还继续假设您不但古文底子厚、毅力超人、记忆力好,而且总不厌倦,连续读了五遍二十四史,终于记住了其中大部分情节,这时候,就最少需要二十年,而且这还是在您每天光读史不干别的的前提条件下的——不过这条件不现实,您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官二代跑来读几十年历史,脑子被门挤了?),您总要找个营生吃饭啊,每天上班下班,装样子也总要装一下,另外您还得有生活,总得花点时间陪老婆回娘家,给孩子买玩具,上父母那里尽孝心吧,这样您一年可以用来读史的时间最多只剩下全职的一半了,也就是您需要四十多年。假设您跟周瑜一样早慧,七岁习文,那么等您熟读二十四史,您也已经五十了。这可能吗?几乎不可能,如果没有对历史非凡的热爱,谁可能把四十年业余时间全花在读史上?想想就头疼是不是?历史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就算您想这么干,恐怕你父母爱人也要聒噪死你了。

所以,能把二十四史好好读过一遍的人,便绝非寻常人,应该尊敬,真正熟读二十四史的,应该已经可以归入准大师级别了。

==================补充分割线=====================

昨天看到黎澍先生曾批评何新说:“你有什么资格狂?你通读过二十四史吗?你通读过十三经吗?”

说明黎先生认为通读过二十四史和十三经就有一定“狂”的资格了,足见其难。

==================补充分割线=====================

觉得时间计算的不对的朋友们,熟读这个过程的长短当然是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一般不会大于一个数量级(比如我需要四十年,你只要四年就行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想证实一下的话,不妨自己去试一试,读史总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user avatar   yue-ke-gong-jue-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熟读谈不上。我读了三十一年,目前只是第三遍到宋史。这还只是粗读。

也没什么不简单的。你其他地方简单了,就能有点读书时间。

搬砖论也可以休矣,第一遍是各图书馆书店读完的。大致二十三岁完成通关,但元史,清史稿,宋史都是丫丫乌的抹完,基本没理解多少。后来有了电脑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就不用费劲搬书了。

都看完也没啥了不起,二十四史难点在各种志。天文志,食货志,五行志,礼乐志,舆服志,历律志,这些全靠脑补和推算。

就算熟读了,能不能在脑子里神交古人,重构世界,参加科考,了解真相,梳理奏疏,记录万象,负责漕运,管理仓场,畜养马匹,治理地方。。。。。。还是很有难度的。

人类五千年文明史,好奇心会带你奔向诗与远方,能走多远,看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

只要有这个初心,就是同路人,简不简单,好不好玩?

那就一起走起来看吧


user avatar   zhi-jian-yan-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mu-zi-yun-zhi-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潘粤明没有当兵的粗糙感,如果换成张涵予化妆成《集结号》中的年轻版谷子地,味道就对了。但张涵予的嗓音太磁性,开京腔儿难免出戏。目前来看,《鬼吹灯》系列改编中,潘粤明的饰演最让人入戏,较为符合我对胡八一这一角色的形象。另外,潘粤明的演技真没话说;

2,李大嘴饰演的王凯旋同志,肥胖有余,痞劲儿不足,那种跟皇帝称老子的混不吝的劲儿,没演出来。但整体还算不错,编剧相对弱化了胖子的感性,加强了胖子的理性;

3,大金牙比夏雨版就弱了太多,油滑、市侩又重情义的感觉没表现出来,表演痕迹较重。我评价《寻龙诀》时说过,夏雨饰演的大金牙最为经典,光芒盖住了厂花和黄渤;

4,陈瞎子特别特别特别超出我的预期,王奎荣老爷子的演技,在整个剧组来讲妥妥的第一。占卜时那种昂扬顿错的台词,别有一番味道。我们都知道,占卜、算卦,如果想让别人信,就得自己先信。因此,大师们给人占卜时,语气一定是坚定的,如果再加上点说书、打板的遣词造句,几近完美。王奎荣老爷子就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的忽悠能力,接下来就看他能否诠释陈瞎子的搞笑能力了;

5,雪莉杨这次由张雨绮饰演,还是比较意外的。演技没问题,但目前看不出什么浪花,留待后来观察,我还是蛮期待她对这个角色的诠释,除了原音刺耳外;

6,孙教授也是一名老演员了,演员在演,本人也在演,可谓不分你我的狠角儿。目前信息不多;

7,那个唱着《你到底爱不爱我》的光头周晓鸥,经过这么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这次亮相的演技实在惊人,能明显看到跟其他次要角色演技的一条黑河——腾冲线;

8,其他次要角色演技基本在线,李春来的演员是《让子弹飞》凉粉老板孙守义的扮演者胡明,演技没话说,将李春来的懦弱、狡黠和无能刻画了出来。给胡八一等人提供饭食的NPC陕西老爷子,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9,这部剧改编自《龙岭迷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主要是霸唱将大金牙刻画的惟妙惟肖,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大金牙。在原著小说中,大金牙充当的是解说型角色,专门用来解决读者疑惑的。而且,原著小说对迷窟中的人脸蜘蛛、墓穴重叠描写的临场感十足。可惜,目前6集,大场面只有黄河水怪,其他场景三人都在跑。如果只保留跑的声音,关掉画面,不失为一部优秀的gay片;

10,仅就目前6集的表现来看,我给剧组所有演员10分,特效7分,剧情6分,服化道10分,均分8.5分。如果后续能展现原著中波云诡谲的窟中景象,哪怕仅仅展现十分之三,我就知足了,可以再给点分。反之,就算了。毕竟前作《怒晴湘西》我都没看完,实在受不了那种稀烂的剧情;

11,如果腾讯等资本在后续几部著作中,能继续加大力度给钱,让剧组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盈利之外,该系列就有望成为中国目前最成功的探险系列剧,说是扛把子一点不为过。但是,从目前来看,火候还差得远。跟奈飞等海外网剧动辄一个小时的片长来看,中国网剧依然在采取传统思路制作,钱依然舍不得多给。像AppleTV+那种,单集剧作投资一千万美元,何愁《鬼吹灯》系列不火?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于是 ,第九名造谣者出现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叫清朝的皇帝××爷? 
  武汉这座城市获得的评价是否较低? 
  如何评价五十年代苏联对华 156 工程的意义? 
  哪些古文或文言文(段落),如果采用现代粗口和网络语,会显得更加激情有力? 
  那些大学不用功学习,而去选择各种兴趣爱好的人,会有风险和代价的问题吗? 
  学习怎样进入若无旁人的状态? 
  如何评价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水平?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如何看待 2016 年 11 月在洛阳发现的曹魏墓葬? 
  美国科学家做过哪些骇人听闻的实验? 

前一个讨论
工信部回应美撤销中国联通 214 牌照,称「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释放了哪些信号?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苹果目前全球活跃设备总数已经超过了 18 亿?你正在使用苹果哪些产品?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