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关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书籍值得推荐?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国人看中国」的主题很吸引我。在华外国人本身就是被「观看」的对象,这其中的文化碰撞已经足够好玩,而那些日常生活里已经被熟视无睹的细节,从陌生的视角加以审视和解读,也常常有新的发现。另外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是,这些著作面向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会做大量的解释,不需要太多背景知识也能看懂。

推荐几本近两年看过的。但愿这个回答还会有更新。

读库出的。名字浪漫轻松,其实讲述的是美国女作家艾米丽 · 哈恩 1940-1943 年在战争时期从内地到香港的见闻。特殊时期的个人经历(她甚至在这期间生了个女儿),对中国有足够了解的第三国公民视角,再加上作者本身是个好玩的人(谁会养几只长臂猿做宠物呢),让一篇篇短小的故事生动有趣。战争时期的各色人等、和日本人斡旋、一间小医院和小宅子里的故事都写得非常精彩。

看完之后搜了下作者,才发现项美丽和中国的关系如此之深。是一位值得继续看下去的作家。


「隐居」是中国人的集体梦境。时至今日,大部分人靠着观看李子柒的视频来完成这个梦,而一小部分人选择身体力行,依靠大自然和个人力量,解决衣食住行,也解决一些别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汉学家比尔 · 波特跑到钟南山、神农架等地寻访依然选择隐居生活的人们,记录了他们生活和思想,最终成书的这本《空谷幽兰》很满足了我对隐士生活的窥探欲。吃穿住用的细节、衰老和疾病的影响、他们的活动和言论等等都很值得琢磨。比如一位隐士说:「通常总有东西可吃。如果没有,我也不急。」比如即使隐居也要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有些出家人觉得某些庙宇太热闹影响到了修行,转而进入了更深处的寺庙。

这本书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前几年在西安时听说终南山上依然有隐士,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司徒雷登」可能是一个饱含政治意味的名字,在这本书里,他是 John Leighton Stuart。这本书里的经历可以简单分成三部分:童年和青年的个人生活、创办燕京大学的经历和担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个人物本身已经如此复杂,又身处复杂的年代,有着复杂的经历,所以读前预期很高,但看完觉得很多议题没有深挖。个人猜测是写作时已是司徒雷登晚年,未必还有「心结」。

封面的那句「他卷入和中国的一个时代 中国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已经很恰如其分。看完之后对傅泾波这个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但能找到的资料太少了。


可能是缺乏影像资料,封建时期的中国在我脑海里是黑白的、凝固的、蛮荒的。《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为清朝末年提供了一些清晰度更高的想象。作者是曾经被授予三品官衔的英国商人立德的夫人,她描写了各处(主要是当时的通商口岸)的人物和风光。视角难免居高临下,但其中包含着大量细节,例如乡下的一桩纠纷、对李鸿章的直接接触、夏季的内陆气候,值得翻一翻。


可以算作补一补历史课和政治课。傅高义要写的,是一个能够被最大多数人接受的邓小平,是一本可以广泛流通的作品,未必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预期。


非常好看,对得起鼎鼎大名。孔飞力说:「我这本书也是在写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看得懂吗?」

学识浅薄,没法给出什么评论,但是值得推荐给所有人。


以下几本来自译文纪实系列。

可能是因为华裔背景(即使作者对此有些拧巴),也可能是因为和采访对象同为女性,《打工女孩》比「和平队」的几位男作者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自我卷入。作者直言不讳地嘲讽着魔幻而扭曲的现实。这种态度是《惊慌庞麦郎》和《厉害女士》让人厌恶的原因,放在《打工女孩》里却没有让我反感。我猜原因是前者出现在了杂志上,媒体不应该站在一个阶层的视角去挖苦更低层级的被采访者,但自己的书里就没有问题。书籍本来就是作者的视角。

即使年代和工种不同,身为一个大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我常常和书里的人物觉得有共鸣。贯穿几位主人公始终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价值观、离开后再难以融入家乡的处境,都让人心有戚戚焉。


何伟的《寻路中国》和《江城》形成了人们对「和平队」作者写中国的第一印象(我猜这也是为什么豆瓣短评区有一些差评),《长乐路》有类似的洞察力和幽默感(比如 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 这个翻译里蕴含的微妙讽刺),但依然体现出了足够的细腻和个人风格。一条路,串联起几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反映出转型期不同阶层的抉择和命运。作者先是找到几个点,然后顺着拉开口子,循环往复,一开始觉得平淡,看完居然回味了好几天。

下次去上海,值得专门去长乐路看看。


文字背后的勇敢和自省很打动人。关于自己在「太中国」或者「太英国」反而无法适应的文化认同也很好看。对我的直接影响是今年专门去了一趟扬州。

作者扶霞也出现在了陈晓卿的美食节目里,这趟美食之旅看起来还在以更多形式延续着。读完这本书之后碰巧看到了王宣一 的《国宴与家宴》,另一种与美食有关的私人史,也值得翻翻。


丈夫通过和平队项目来到中国教书,认识了来自东北农村的妻子。后来妻子去美国读了法律、去香港做了律师,丈夫却跑到妻子出生并长大的那个农村,对东北展开了一番时间和空间上的考察。书名虽然叫「游记」,其实很多段落可以看做研究综述了。

《东北游记》大致有三条线,一是作者前往东北各处(从「柳条边」这样已经失去的遗迹到大城市到各处遗址),展示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的影响;二是在当下,作者和三舅、三姨、关先生等人的互动,目睹荒地村的现在和未来;三是作者和妻子的沟通和生活的变化。对我来说,后两部分更可爱哈哈。




  

相关话题

  北京有什么值得一去的书店? 
  有哪些国家是中国真正的朋友,为什么中国的朋友少,现有制度是不是有很多缺点? 
  与韩国文化输出相比,法国/德国文化输出差在哪里呢? 
  中国今后会不会发展成可以与西方并驾齐驱的文明? 
  为什么老人说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黑格尔为什么说中国文明处在人类文明的幼年期? 
  如何评价中科院的李佩先生? 
  如何看待民族主义? 
  国内的少数民族什么时候才能融入汉族? 
  为什么中国很多平头老百姓那么关心美国的兴衰?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宜宾再次地震?是否与开采页岩气有关?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关于机器学习的真相还鲜为人知?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