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黑暗森林体系在现实中是合理的吗? 第1页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的黑暗森林理论不就是“闭关锁国”更洋气一点儿的说法吗?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黑暗森林体系,其实只是对十八世纪就早已提出、如今已基本破产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的不高明洗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连原形“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都已经被科技革命证伪,更别说洗稿版的黑暗森林体系。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是如何推导自己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的呢?首先,他提出了两条自己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公理:

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2、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马尔萨斯的这两条公理的确是不言自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基于这两条公理,他推导出了自己认为的解释了人类的过去并将预测人类未来的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

人口的增殖力是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了?《三体》中叶文洁建议罗辑去构建了一个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宇宙社会学(也就是黑暗森林体系的理论原点),这么听起来就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学问,只是建立在所谓的两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之上: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基于这两条所谓公理,才有罗辑灵机一动的盲狙一样的黑暗森林体系。黑暗森林体系的理论原点,就在这两条所谓公理上。

那么,马尔萨斯的两条公理的确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叶文洁提出的这两点究竟是不是具有“不证自明”性质的“公理”呢?

明显不是!

宇宙社会学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基本是原封不动的照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第一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这一条照抄是照抄,可是的确算是不证自明的公理。

可宇宙社会学的第二公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就比较奇特了,他不是去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的第二公理,而是直接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改头换面一下拿出来堂而皇之的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告诉我们“人口的增殖力是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的”,也就是说在指数型增长的人口面前,线性增长的“土地为人类生产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的”基本相当于“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也就是所谓的宇宙社会学第二公理“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但是问题来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虽然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宇宙中能被文明所利用的物质总量却是可以呈现爆炸式增长的。原始人所能利用的物质和歌者文明所能利用的物质必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滴水,于原始人而言转瞬即逝,与歌者文明而言却是汪洋大海。

这也是为什么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这一个看起来无比正确的所谓定理,被现实证伪的原因:

一、人口的增长速度并不是指数型的,而是存在外部干预的。这种干预有时候来自政府,比如我国;有时候又来自于人类自身,例如日本;

二、土地为人类生产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并不是线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单位土地所能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可能是比指数型更陡峭的爆炸式曲线。

因此,十八世纪的马尔萨斯一定不会相信地球上能够养活了70多亿人,并且这70多亿人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会为吃饱饭而发愁。

很明显,宇宙社会学站不住脚,因为所谓的“不证自明的公理”的第二条,来源是一条尚未被证明的理论,并不足以进行推论。连宇宙社会学都站不住脚,黑暗森林体系从何而谈?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user avatar   chichilaw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合理。违反博弈原则。



我们先假定黑森林原则成立。

信息传递速度一定高于打击速度。大概率存在两个可以相互观察联系,但是技术不足以在观察对方信息之前毁灭对方的文明(A与B)(地球与三体人其实就这样的设定)。两个文明的最优策略是达成相互捆绑协议。当有第三个文明C发现AB中任何一个文明的时候(假定A)。A可以通知C(或者以广告方式告诉任何观察A文明的文明 ):存在与其捆绑的B文明,但并不通知C(或广告) B文明的存在位置。A的信息中还需要包含捆绑策略,以及捆绑邀约。对于C来说,由于不知道B的位置及文明水平。也不知道B是否会执行捆绑策略。所以,C只能默认如果毁灭A,自身有50%概率被毁灭。但如果C相信如果不毁灭A,可以与A结成捆绑联盟,反而增加自己不被其他文明毁灭的几率。C选择结盟就不是不理性的选择。所以,C有一定概率选择结盟。

只要有概率选择结盟,三文明捆绑的生存概率会大于三文明同时毁灭。在长期执行重复策略,捆绑文明数量会增长。当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黑森林原则就事实上消失 了。


所以,即便一个宇宙是存在黑森林体系,这个体系也最终会形成结盟体系。

类似的现象其实在细胞进化过程中就体现了。最初细胞选择吞噬对方,但发展之后细胞会发现捆绑有利于生存,于是捆绑的细胞会逐渐变得普遍。



回复一下关于猜疑链,实际上猜疑链的破解不需要很复杂的谈判。三体里面本身就给出了解决方案。A文明将B文明的地址放在宇宙中,如果A文明被B毁灭,A文明就公布B文明地址。于是结盟就形成了。结盟并不是基于信任,而是基于对方毁灭自己的能力。

同样,黑森林模式下的谈判也是容易的,只需要向对方表达: 你毁灭我,我的同伴就会毁灭你。这个甚至不需要主动沟通,只需要被动告示(以某种方式展示给任何观察自己的文明)就可以。谈判合约可以在谈判中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形成。

而潜在的进攻者C并不一定相信B有能力毁灭自己,但只要相信B有一定概率毁灭自己。这个时候,合作带来的收益就会大于打击收益(50%*负无穷大=负无穷大)。C和AB的谈判也不复杂,只要告诉A,如果A毁灭C,D就会毁灭A。C甚至不需要证明D的存在,因为只要C将A的位置放置在宇宙之中就可以。这里的联盟依然不是基于信赖而恰恰是基于猜疑。 A甚至不一定观察到了C,A和C的结盟就形成了。因为C向其他的文明告示,一旦C毁灭,A就会毁灭其他文明。无知的盟友,甚至虚构的盟友都是存在的。


谈判中为什么A会信任B会打击任何打击A的文明(文明F)?因为按照黑森林理论,只要A告诉B文明F的位置,B文明就会去打击F文明(因为黑森林理论)。那么,如果F打击A,但A没法知道F的位置呢?这就是F自己的猜疑链来解决的问题。看最后一节。


关于打击速度高于信息的问题,打击本身就是信息。所以,如果打击可以到达,信息一定可以到达。至于单程和双程问题,本文章里设计的通信也是单程的。不需要对方文明回答。没有一来一往的沟通。另外,打击也是一来一回的,打击首先要发现对方(信息从对方星球到达己方星球,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对方的捆绑策略了),然后发送打击(打击从己方星球到达对方星球)。


最后说技术爆炸问题。技术爆炸只能针对只有AB的博弈。A担心B的技术超越自己或反之。但如果在黑森林模型下,技术爆炸永远不是问题,因为AB方任何一方都不知道是否存在F文明的技术高于技术爆炸之后的AB文明。而如果存在F文明,AB的自我捆绑策略就会继续有效。



那么,如果F文明足够高。高到如果F攻击了A文明,并能在A文明发现F文明之前彻底消灭A文明。会怎么样呢?

首先,这种情况本身就很难出现。因为A文明很有可能有殖民地,殖民地可能在另外一个星系,消灭A文明并不是一发炮弹能解决的,三发炮弹就能推出发射者位置了。除非F文明又高于A文明到一定境界,不仅能够不让A文明发现自己位置,还能不让A文明发现炮弹位置。(但即便是降维打击,也是慢慢发生,让受害者有足够的时间将信息收集传递出去)。

其次,就算真的F在事实上能做到这样的打击。站在F的角度,F也没有办法确认自己能够在A发现自己之前消灭A。F没有办法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发炮弹能干掉A,F也没法知道自己发完若干发炮弹之后A能不能发现自己。因为F是无知的,所以,F不能断定打击的收益(x% * 负无穷大 = 负无穷大,除非x等于无穷小。可是F无法知道x是无穷小。)大于合作的收益。如果F不能断定x不是无穷小,那么F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A的地址加入到(如果你毁灭我,我就把你的地址公开.list.xls)。结盟又一次事实形成。


更新的内容:

简要说,捆绑不需要通信,是基于我知道我能毁灭你,所以我相信你会选择跟我捆绑;接受捆绑是因为我知道你能毁灭我,所以我无可选择;威胁他方是因为,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我威胁;选择不毁灭是因为: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毁灭我,所以我选择如果你毁灭我我毁灭你。

大家的捆绑不是基于善意,而是基于恶意。结盟不因为彼此信任,而是彼此不信任。

至于小文明如何威胁高级文明,一是因为高级文明不知道小文明的科技水平。因为黑森林的假设就是彼此不知道对方。二是因为小文明可以用公开对方地址的方式威胁对方,而高级文明无法得知小文明是否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三是因为打击本身就是潜在的对自身的暴露。


有人说打击不需要暴露主星,只需要一艘远离母星的星舰就行。可是,如果远离母星的星舰存在,那么母星和星舰的沟通就存在问题。一是母星和星舰之间的通信时间不可忽略。二是,通信本身就会暴露母星,通信信号被侦测到,就能定位母星与星舰位置。三是,星舰与母星也存在猜疑链。母星如何能做到信任星舰而把能够摧毁星系的武器交予星舰?如果母星猜疑其他文明,母星同样猜疑星舰。



user avatar   arthurhah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前,有个机智的文明A,发明了黑暗森林法则。

“发现即清理,好有道理哦!”

于是文明A开始乱枪打鸟,由于过分高调,以文明a为中心的方圆数十光年宙域,开始频繁出现不正常的天文现象。在黑暗的宇宙中,耀眼得犹如一团篝火。

“给我一块二向箔,清理用。”

文明A卒。

文明B吸取了文明A的教训,他们决定在清理前对清理对象进行观测。这样,清理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但无疑安全了许多。直到有一天……

“那个星球的文明好像很落后,我们观测到了仍在运作的祭坛,他们甚至还在相信魔法!”

“那我们还等什么,扔个光粒过去吧。”

然而他们忘了一件事:过于先进的科技,看上去就像是魔法。

文明B卒。

文明c比前两个文明都要谨慎。他们不但会对清理对象进行观测,甚至还会小心翼翼地评估对方的科技水平,判断是否有胜算。

当他们发现一个新的星球时,他们随机抽取了星球上的几个智能生物样本进行测试。测试题是低速宏观运动的三项近似定律。结果无人过关。

“原始的生物,文明水平只有2d,放心大胆地清理吧,他们没有抵抗能力。”

然而……

“我们被骗了,这个文明不是2d,而是9c!那几个随机样本来自政府官员和女德班!”

文明C卒。




  

相关话题

  如果你是一名来自未来的杀手,你会利用先知期得到优越的生活还是优先完成任务? 
  如何评价韩松的科幻小说? 
  对认为「刘慈欣的文笔不好」的人来说,文笔好的《三体》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什么武器能代表二次元的美学? 
  人类未来会不会发展成为赛博朋克? 
  异形这种生物到底有多强? 
  三体讽刺了很多人类的愚蠢之处,那有哪些桥段可以讽刺三体读者的愚蠢之处呢? 
  赛博朋克时代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群星stellaris有什么不科学的地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我国的禁枪政策?
下一个讨论
强六座需求,途昂和奥德赛如何选择?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